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及意义(中国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及意义概括)

中国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及意义(中国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及意义概括)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86 更新时间:2024/4/16 15:55:41

中国历史战争时间表和意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因为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TheArrowWar)。又称“英法联军之役”(Anglo-Frenchexpeditionto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战争”(SecondAnglo-ChineseWar)。

同时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即鸦片战争,相对于第二次而言)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

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

三、《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TreatyofNanking),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中国历史上的婚姻形式及意义?

婚姻的形式,简言之就是嫁娶的方法。我国历史上存在过多种婚姻形式。

(1)掠夺婚。男子未得女子及其亲属的同意,用掠夺的方法强娶女子为妻,俗名叫抢婚。

(2)买卖婚。完全视女子为权利客体,以财物作为价金购买妻妾,把婚姻纯粹看成财物交易关系。

(3)交换婚。两个氏族的男方互换其姊妹为妻,或互换其女儿为媳,是对等交换的议婚。

(4)服役婚。男子于婚前或婚后,须在妻母家服劳役若干时间,作为娶妻的代价。这其实是买卖婚的变形,不过以劳务代替财货而已。

(5)聘娶婚。男子以聘的程序而娶,女子因聘的程序而嫁,“聘”的含义,第一是父母之命,第二是媒妁之言,第三要有聘约。其实,聘娶婚是强迫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它是封建制婚姻的代表形式。

(6)选婚与罚婚。挑选良家女子或挑选犯罪者家中的女子纳入后宫,由帝王自己享用或赐给宗室子弟为选婚。对于帝室选不中的犯罪者的妻女,或是断配给臣下,或是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婚配,此为罚婚。两者都属于强制婚性质。

(7)赠婚与赐婚。依父母或有权人的意志将其所支配的女子赠送给别人为妻,叫做赠婚。帝王将搜刮来的民女、犯罪者的妻女以及俘虏的女子赐与子弟或臣下,叫做赐婚。两者都属于强制婚性质。

(8)收继与续嫁。收继,多数是兄弟亡故收其寡妻为己妻,个别也有收庶母为妻妾的。续嫁,指姊亡,妹续嫁于姊夫。

(9)招赘婚。男到女家落户。赘婿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养老女婿”,一辈子在女家;一种是“出舍女婿”,在女家服役一定年限,仍回男家。

(10)养媳嫁。大多是有子嗣后,抱养别家女儿作养女,适龄期再与本家子成婚。

(11)指腹婚。又称胎婚,是两家主妇同孕,指腹相约定下婚姻。

(12)小女婿婚。男家儿子尚为孩童,因缺少劳动力,娶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为媳。

(13)荒婚。公婆或未婚夫病重垂危之际女子嫁到男家冲喜。

(14)招夫婚。丈夫死后或生前无力养家,再招一夫共同生活。俗称“拉帮套”、“搭伙”。

(15)典妻婚。将妻作为物权客体议价典给他人,典约期满,以价赎回。

(16)雇妻婚。将妻出租,按期收取雇金(租金)。

(17)虚合婚。为已死亡了的男女举行婚礼。包括两种,一是冥婚,又称嫁殇婚、娶殇婚,指男女死者联姻;一是过门守贞,指定婚后,未婚夫死亡,未婚妻仍入夫家为妇终身守节。也有望门终生守寡的,称“望门婚”。

(18)转房婚。学术上又称逆缘婚,是古代“夫兄弟”、“妻妹妹”,共夫共妻的残余形式。兄亡嫂转嫁其弟,弟亡弟媳转嫁其兄,姊亡妹续嫁姐夫。

(19)表亲婚。通常称姑表婚与舅表婚,是古老的亚血缘婚的遗俗,指兄弟的子女与姊妹的子女之间的婚姻关系而言。

(20)姘度婚。非法同居,古称“野合”、“私奔婚”。

(21)共妻婚。是旧社会流行于西藏地区的婚俗,是古代血缘、亚血缘婚的残余变异形式。多为兄弟共妻,结婚时兄为主夫,其余弟为副夫。

(22)阿注婚。此婚俗流行于永宁纳西族,“阿注”意为朋友,男女双方皆可称之。是一种以女系为主,临时结交同居为婚的婚姻形式。

(23)试验婚。是正式结婚前行试验同居的婚俗。过去西南少数民族中这种婚姻形式较多,是一种自愿婚的萌芽。

(24)自愿婚。以男女双方性爱为基础的婚姻,“私奔婚”是自愿婚的古俗形式。

1929中国历史重大事件?

1、1月1日国民政府为整编全国军队,在南京召开国民革命军编遣会议。蒋、冯、阎、李矛盾加剧

1929年1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全国编遣会议,整编全国军队。蒋介石藉此消弱地方实力派,独揽军事大权。图为参加会议的全体委员。

2、1月21日比利时同意中国政府收回天津比利时租界。

3、1月14日湘赣军阀“会剿”井冈山。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4、2月10日本日为旧历正月初一,国民政府决定从1929年起,中国旧历新年正式改名春节。

5、2月27日外交部照会英、美、法、荷、挪威、巴西六国公使,宣布中国将取消领事裁判权。

6、3月29日蒋介石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战争(史称蒋桂战争)爆发,桂系败退。

7、5月28日孙中山灵梓抵南京。

8、6月1日孙中山灵梓奉安南京紫金山。

9、7月3日共产国际召开第十次全会,中共代表瞿秋白等出席。

10、7月10日东北军以武力强行接管中东铁路,并将苏方人员驱逐出境。随后苏俄向边境调集红军,中国吉、黑两省军队亦向绥芬河、满洲里一带出动,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11、8月26日北平公布人口调查结果,总数为1,242,728人。

12、8月26日沪宁民航正式开通,每班载客以4人为限,每人限携6公斤行李。

13、8月30日彭湃在上海龙华就义。

14、10月22日沪汉民航开通,航线长864公里,飞行时间7小时。

15、11月15日陈独秀被开除中共党籍。

16、11月20日苏军攻占满洲里。

17、12月2日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房山县周口店发现首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18、12月28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村召开,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

安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历史意义?

淝水之战是在寿县八公山附近,前秦苻坚在即将战败之际,觉得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这是成语草木皆兵的由来。淝水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中国历史运动时间表?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舜、禹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夏朝建立

商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避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东晋灭吴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

581年隋朝建立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北宋建立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元灭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四、近代史

民国(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

1936年西安事变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

1940年百团大战

1941年皖南事变

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五、现代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6年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改革开放

1992年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

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澳门回归

1900-1925中国历史重大事件?

1、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广泛建立。

2、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任总理。

3、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金兆龙率队提前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4、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废除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省宣布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的局面。

5、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3月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7、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北大等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要求惩办卖国贼;5月5日,北京学生总罢课,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响应;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斗争的中心转到上海。

8、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由于苏联与中国早期革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苏联曾创办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专门为中国同志培养革命骨干。但是为争夺革命领导权,学校内也存在一些斗争,瞿秋白的弟弟瞿景白就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失踪了。

1925年前后,有许多中国精英学生前往苏联留学,期间莫斯科东方大学就是中国留学生的主要阵地。据资料记载,东方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革命干部的政治学校,而瞿秋白也曾在该校任教,讲授马列经典。

在校任教期间,瞿秋白教出来了许多对中国革命有重要影响的政治精英,他们中就包括罗亦农、少奇同志、任弼时、肖劲光、王一飞等人。正因为如此,瞿秋白在党内也素有理论家的称号,这一切都最终促成了瞿秋白在中共六大的成功登顶。

1925年前后,苏联政府为加强同中国同志的关系,决定在莫斯科开办一所以孙中山命名的大学,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成立后,曾吸引大批中国知识青年赴苏联学习,其中就包括所谓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和瞿秋白的胞弟瞿景白。

提起瞿景白,大多数人可能有些茫然。可实际上,瞿景白也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瞿景白生于1906年,是瞿秋白的二弟。五卅运动爆发后,瞿景白毅然跟随兄长参加革命,成为中共五大、中共六大的重要参与者。1928年3月底,瞿秋白携胞弟前莫斯科筹备中共六大,期间,瞿景白也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迅速成中山大学著名的学生领袖。

纵观瞿秋白的悲剧一生,可以说与王明与米夫这两个人撇不开关系。米夫其人,笔者往期的文章中已有过论述,现在不予深究。但可以肯定的是,米夫极其强烈的政治野心却长期左右了中国的政治革命。据资料记载,从1927年米夫就任中山大学校长开始,瞿秋白与米夫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诚然,在中共六大上,米夫对瞿秋白进入高层确实起了推动作用。这一点,瞿秋白并未否认,但米夫就此要中共领导层绝对听命于他,这是不可能的事。尽管瞿秋白的书生意气并不像陈独秀那样强烈,但其骨子里的文人气质决定了瞿秋白有着起码的操守。作为下级,瞿秋白不会当面顶撞米夫,但当米夫妄图用他那管中窥豹的方式指导中国革命时,瞿秋白积攒已久的怨气爆发了!

面对瞿秋白的反抗,米夫自然恼火不已,但鉴于没有合适的替代者,米夫还是压住了火气。正在这时,严重影响瞿秋白命运的另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中国人王明。与米夫一样,王明同样也野心勃勃。为达到登顶的目的,王明一入校就讨好米夫,并迅速成为米夫的得意门生。本来,王明的野心,与瞿秋白没有太大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毫无关系,但瞿秋白确实挡了王明亦或是米夫的路。因为当时瞿秋白是党内公认的理论家,而米夫一向以中国问题专家自居,如果要在精神上控制中共,就必须除掉瞿秋白这个拦路虎。

于是,在王明的谋划下,一场蓄谋已久的政治暗算即将开始。事实上,对于王明的所作所为,正在中山大学学习的瞿景白心知肚明。据中山大学留学生陆立之回忆:“有一次,我们经过王明居住的小屋时,王明赶快笑脸相迎,他以为我们也是去投效他的。结果,当时景白(瞿景白)一股正气,冲口而出,什么东西!”确实,相比于兄长瞿秋白的唯唯诺诺,瞿景白却显得敢作敢为,他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

经此一遭后,王明对瞿秋白兄弟的怨恨更深,时刻准备将瞿氏兄弟置于死地。1929年,斯大林为维护统治,在党内发动“清党”运动,这一运动很快波及全国。王明意识到,清党不正是期待已久的机会吗?于是,王明及其同党在中山大学大搞清党运动,弄得学校乌烟瘴气。瞿景白一看,怒不可遏,一气之下将他的党证退给区党委。

然而,就在他交还党证的那一天,他失踪了。同伴们后来推测瞿景白可能早已遭遇不测,瞿秋白其实也明白,在当时严峻的情况下,瞿景白的激进之举,是绝不可能逃生的。但革命还得继续,瞿秋白强忍住悲伤,继续同米夫、王明一伙作斗争,这一斗,就是一辈子!

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中的斗争可以说是苏共内部政治斗争的延续,而瞿景白正是这场斗争中的牺牲品。长久以来,支持王明的少数派与支持瞿秋白的多数派的斗争日趋激烈,双方的矛盾在苏联清党运动中陡然爆发,因此,瞿景白的失踪就是对瞿秋白等人的警告和教训!

中国历史上三次服饰变革的背景及意义?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爱看古装剧的人可能会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历朝历代的服装都不一样,看衣服可以知道是什么朝代的剧。中国历史朝代众多,服饰演变比较纷繁复杂。事实上,变化的只是衣服的式样。在结构本质上改变并不是很大。研究者认为中国服饰演变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有三次。

第一次变化来自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赵国地处北边,经常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触。赵武灵王看到胡人一般都是短衣长裤,衣身紧窄,相对于汉服的宽袍大袖,穿胡服活动的灵活度更高,便于作战。赵武灵王引进胡服,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军事上的实力。不过,这也使他成为了我国服装史上最早的一位改革者,随着“胡服”的被抵制到被接受,民族服装的融合交流也就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次变化要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大量游牧民族内迁,胡汉融合趋势加强。游牧民族与汉民族在服装上的交流融合也更加明显。北方民族的“裤褶”,对汉族服装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裤褶是一种上衣下裤的服式,有点儿像汉族的长袄,对襟或左衽,而汉族衣服是右衽的,这种式样逐渐广泛流行于民间,男女均穿。而北魏孝文帝的改制,以法令的形式要求鲜卑人改穿汉魏衣冠,又一次促进了胡、汉服饰风格的交融。此外,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的衣服面料或边缘装饰上莲花、忍冬等纹饰开始大量出现。正是这样的南北服饰交流,到了盛唐时期,服装史上出现了“兼容并蓄”的变化。

第三次变化,是清朝对服饰的改制。清初统治者强制汉人剃发易服,旗袍、马褂等很多游牧民族的服饰深刻影响并改变了我国已形成的服装传统。在中国古代的整个服装发展史上,清代的服制是最为庞杂与繁缛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近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服装开始走向近代化。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出了改易服饰的主张,而此时的清末大量的海外留学生也成了改变着装的先驱,他们“往往改易西装,自断发辫”,成为“洋派人士”。而推翻满清的孙中山先生,也首先在服饰上革了满清的命,他提出了服装制作的四条原则,“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这使得服装摆脱了传统上的尊卑等差,符合了现代服装的理念

中国历史朝代启始时间表?

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黄帝尧|舜/夏朝前2100-1600启阳城商朝前1600-1100汤亳→殷西周前1100-771武王镐东周前770-256周平王洛邑春秋前770-476/洛邑战国前475-221//秦朝前221-206秦始皇咸阳西汉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长安新朝8-23王莽长安东汉25-220光武帝洛阳三国魏220-265曹操洛阳蜀221-263刘备成都吴229-280孙权建业西晋265-316司马炎洛阳东晋317-420司马睿建康十六国304-439//南北朝420-581//隋朝581-618杨坚大兴唐朝618-907唐高祖长安五代十国907-960//宋朝北宋960-1127赵匡胤开封南宋1127-1279高宗临安辽朝916-1125耶律阿宝机上京西夏1038-1227李元昊兴庆金朝1115-1234阿骨打中都元朝1271-1368忽必烈大都明朝1368-1644朱元璋南京→北京清朝1644-1911努尔哈赤北京

中国历史发明时间表?

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经有人造的股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位进制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已经懂得养鱼公元前2400年,中国人发明了赤道屎天文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三种民俗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

  • 中国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及内容19世纪到21世纪(中国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及内容19世纪到21世纪的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1、夏朝前2100年-前1600年;2、商朝前1600年-前1066年;3、西周前1066年-前771年;4、东周前770年-前256年;5、秦朝前221年-前206年;6、西楚前206年-前202年;7、西汉前206年-23年;8、新朝8年-23年;9、东汉25年-220年;10、三国220年-2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视频音乐版(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歌曲)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朝代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马楚、南

  • 中国历史朝代歌完整(中国历史朝代歌完整版拼音)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朝代歌小唐人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

  • 中国历代历史朝代歌(中国,历史朝代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1、简单版夏商周,春秋战秦朝以后是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夏辽金元明清二十朝2、人教版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蒙古称皇铁木真,成吉思汗震西垠。太宗纵马驰欧地,世祖更元掳宋君。僧比王侯乱刑政,儒同娼丐辱

  • 中国历史历史朝代歌(中历史朝代歌)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抛开上古时代,中国一般以夏朝开始纪年,也是在夏朝开始中国有相关的历史记载,大概的历史纪年是(夏、商、周、秦、汉、三国时期、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金、元、明、清),当然其中有一些重叠的时间,也有一些没有写上的小朝廷,不过大概的历史顺序是这样,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其中这些大家熟知的朝代都有多少

  • 中国朝代时间长短顺序(中国朝代时间长短顺序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朝代顺序表: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

  • 中国历史首次采取古今对照双色绘画的地理图是(中国历史首次采用古今对照双色绘画的地图是)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首次采用古今对照双色绘画的地理图是海内华夷图。贾耽是唐代地理学家、地图制图学家,他在55岁时组织画工绘制《海内华夷图》,花了17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巨幅唐代中国全图。这是继裴秀之后我国又一伟大的地图作品,在中国和世界地图制图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幅图是古今对照,双色绘画的。海内华夷图辅仁

  • 中国历史朝代 时间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朝代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马楚、南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时间最完整表(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最全时间表)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墨洛温王朝(481-751年)1克洛维一世(466-511)(法兰克王国国王481-511)2克洛塔尔一世(500-561)(法兰克王国国王511-561)3希尔佩里克一世(539-584)(法兰克王国国王561-584)4克洛塔尔二世(584-629)(法兰克王国国王613-629)5达格贝尔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