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故事解说中国历史(历史故事解说中国历史的书)

历史故事解说中国历史(历史故事解说中国历史的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393 更新时间:2024/1/19 6:44:22

中国历史景点解说?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对于长城南北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登上城楼,可以体会到大漠孤城的荒凉,我国古人的伟大和先人用智慧修建的历史产物是历史故事的结晶。

历史名人故事解说?

名人故事解说

杨燕山,安松燕,谱名斯艳,男性,瑶族,清道光7年出生于白椒村上寨组老学堂。

杨燕山年少丧失父母,12岁成了孤儿,是家族中的远房曾祖父杨进智收养了他。杨燕山自幼天资聪颖、足智多谋,且生性好动,于是杨进智遂从外乡请来一武把式传授杨燕山武功。此武把式虽年逾七旬,但功夫不俗,据传此人为清仁宗年间广西屠龙帮反清头目之一,后因该帮被当朝镇压,便隐居湖广山区传徒授弟。杨燕山从师三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十八般武艺般般融会贯通,三十六件兵器件件挥耍自如,更擅长于“循门燕子轻功”,纵身一跃,便可腾空百尺,尤其练就一双飞檐走壁的铁脚杆。相传他是师傅的关门弟子、得意门生,师傅特传授了他袭制“迷魂香”的秘方,让杨燕山在日后的江湖生涯中所向无敌。

受桃园结义的发,他与同是习武之人的舒千山(罗溪瑶里宝瑶团人)、周打岩(罗溪瑶里宗溪团人)结为拜把兄弟,经常在一起切磋武艺,在后来的抗清斗争中,成了过失相规、生死相连的密友。

杨燕山曾于清道光29年春节后不久去州府求职,因无钱贿赂官员,被拒之门外,一怒之下,便开始了闯荡江湖的生涯。他把打击目标指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专与官府作对,向不劳而获的财主、官僚开刀,打富济贫、惩恶扶善、除霸锄奸,时而夜劫豪门财物,时而巧取贪官污吏赃银,接济穷人,深受各地百姓的爱戴,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

甄历史故事解说?

1693-1777

中文名:甄

别名:钮祜禄甄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职业:熹贵妃→皇太后

所处朝代:清朝

历史原型:孝圣宪皇后

出生日期:1693年1月1日

逝世日期:1777年3月2日

历史上的甄原型为孝圣宪皇后,雍正帝妃。

清世宗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生于1693年1月1日(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十三岁时入侍雍和宫邸,号格格,为雍王胤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下皇四子弘历,母以子贵,晋升为侧福晋,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九年孝敬宪皇后去世后摄六宫事。雍正十三年儿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最初在雍亲王府邸为妾,号格格,为低阶侍妾。十余年间皆号格格,也未生下其他皇子,看来并不受宠。直到弘历降生才得以改变。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庚午,生雍亲王四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母以子贵,晋升为侧福晋。雍正即位初,封为熹妃,居景仁宫。地位次于乌拉那拉皇后、年贵妃、齐妃。但后来随着年妃、皇后相继逝世,齐妃之子弘时失帝意,地位日渐升高。八年(1730年),晋封为熹贵妃,为雍正朝后期后宫统摄者。

中国历史故事报刊?

如果放在30年以前,中国历史故事报刊还是很多的。记得在80年代和90年代,有几种非常流行的刊物。其中书店和市面上卖的最好的,那就是《今古传奇》,那本刊物内容非常丰富,可多性也很强。另外《山海经》也是一本不错的刊物。我相信很多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都不陌生,也阅读过。

中国历史真实故事?

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将领,两人常以兄弟相称,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的弱势地位。

然而,吕蒙虽然作战骁勇,却经常患病。荆州之战刚结束,吕蒙一病不起.为给吕蒙治病,孙权亲自把吕蒙接到自己的大殿住下,并向全国征寻名医。当时,吕蒙已经病入膏盲,除了需要服用中药外,还需要每天针灸。由于吕蒙骨瘦如柴,针灸使他非常痛苦。孙权担心吕蒙,每天都要亲自探望好几次。每次,吕蒙都要强行坐起来,行君臣之礼。这样一来,反而影响吕蒙的休息,身体很难恢复。

不去看望吕蒙,孙权不放心,去看望吕蒙,又增加吕蒙的负担,这让孙权很为难。

后来,孙权趁吕蒙睡着,找人在吕蒙房间的墙壁上挖了一个小洞。每天,孙权都不在亲自去看望吕蒙,而是通过这个小洞偷看,如果吕蒙表情放松,能吃点东西,孙权也眉开眼笑,如果吕蒙表情痛苦,或者吃不下饭,孙权也夜不能寐。

从挖这个小洞到吕蒙病逝,足有三个多月,孙权也通过这个小洞偷窥了三个多月,吕蒙病逝后,每当有东吴的大将生病或者负伤,包括陆逊、周泰、丁奉等人,孙权都会接到这里诊治,自己也通过这个小洞观察病情,后人就把这面墙叫做“窥视墙”。

黄帝陵历史故事解说?

黄帝最早的活动区域在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陵所在地黄陵桥山及其周围仰韶文化遗存非常丰富,也就说明了在黄陵关于黄帝的传说故事特别之多。

在上古历史传说中,“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他是原始社会末期一位英明无比的部落联盟领袖,是华夏文明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有关黄陵的神话有:天帝下凡,黄帝降生长寿山,黄帝战蚩尤,黄帝升天的传说等等。

桥山黄帝陵世称“天下第一陵”。这里不仅流传着黄帝驭龙升天“桥山龙驭”的古老神话,就地理形势看,人们也把桥山看作龙脉龙岗。围绕着黄帝陵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与陵墓环境相关的地方风物传说群。如关于黄帝黄城的传说,金鸡的传说,凤凰的传说,聚宝盆的传说,屈轶草的传说,麻花柏的传说等等。其中既有历史的影子,又有古代神话的因子,还有民间祖灵俗信以及风水宝地的浓郁成分,成为陕西黄帝传说故事中最有地方特色的一部分。

中国历史故事集所有故事缩写?

春秋故事:

千金一笑,兄弟相残,暗箭伤人,管鲍之交

一鼓作气,老马识途,仙鹤坐车,唇亡齿寒

五张羊皮,“仁义”大旗,饱不忘饥,退避三舍

犒军救国,放虎回山,桃园打鸟,一鸣惊人

搜孤救孤,晏子使楚,战国故事,混出昭关

鱼肚藏剑,掘墓鞭尸,夹谷之会,石屋养马

卧薪尝胆,三家分晋,用人不疑,河伯娶妇

起死回生,不受蒙蔽,商鞅变法,孙膑下山

马陵道上,悬梁刺股,攻守同盟,合纵抗秦

西汉故事:

连横亲秦,胡服骑射,屈原投江,鸡鸣狗盗

狡兔三窟,火牛陷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远交近攻,赠送绨袍,坑杀赵卒,毛遂自荐

盗符救赵,图穷匕见,统一中原,张良拜师

学万人敌,揭竿而起,天下响应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鸿门忍辱,火烧阿房,韩信拜将

暗渡陈仓,鸿沟为界,四面楚歌,汉王登基

制订朝仪,缇萦救父,晁错削地,李广射虎

张骞探险,再通西域,通神求仙,苏武牧羊

大雁带信,霍光辅政,昭君出塞,王莽称帝

东汉故事:

绿林好汉,赤眉起义,刘氏举兵,昆阳大战

死守黄金,豆粥麦饭,“铜马皇帝”,争先恐后

攻占两京,得陇望蜀,种地钓鱼,宁死不屈

取经求佛,投笔从戎,外戚专权,天知地知

豺狼当道,跋扈将军,宦官五侯,禁锢党人

官逼民反

三国故事:

董卓进京,同盟异心

定计除害,迁都屯田,神亭交手,辕门射戟

谁是英雄,袁曹争锋,三顾茅庐,过江决策

火烧赤壁,离间失和,采用中策,一身是胆

白衣渡江,煮豆燃萁,夷陵之战,七擒孟获

自贬三级,三路伐魏鞠躬尽瘁,装病夺权

带酒进宫,书生打铁,功成将死,三国归晋

中国历史故事集故事梗概?

中国历史故事集

《中国历史故事集》是2009年2月1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汉达。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中国历史故事集作者林汉达原版名称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念起来很顺口,读着就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作者写历史故事着重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又比较尊重历史事实,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其次是注重口语化,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中国历史人的故事?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牛角挂书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中国历史背后的故事?

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朝鲜历史书上的中国(朝鲜历史书中的中国)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末期,商纣王的叔叔箕子因政见不合,带领5000余人出走,成为了继微子启后的一大反对派势力,其势力范围在现在的长白山一带。武王伐纣成功后,曾经去寻找箕子,后来在武王劝说下,箕子同意归附周王室。诸侯分封时,箕子被封为诸侯,其封国就在现在的朝鲜境内,向西与燕国接壤。史书上把它叫做“箕氏朝鲜”。此后的八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年表)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1986年,中国旅游协会正式成立。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2011年,中国正式设立国家旅游日,时间确定为每年5月19日。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从10月1日开始施行。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旅游业严重受措。近代虎年有1914年。1914年中国发生

  • 中国古代历史纪年表(中国古代历史纪年表及重大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1、西周时期(前1046年---前771年):政治:推行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经济:青铜铸造发达;2、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政治:分封制瓦解、奴隶社会崩溃;经济:铁犁牛耕出现、人工冶铁出现;文化:孔子和儒家思想形成、百家争鸣出现、《诗经》;3、战国时期(前475年---前

  • 土豆传入中国的历史(土豆传入中国的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中国引进马铃薯的确切时间,尚难确切断定。根据陕西省兴平县县志的记载,16世纪时马铃薯已传入中国。万历以后,马铃薯逐渐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但由于其品种上的特殊与罕见,仅有达官显贵方能享用。明清之际,马铃薯的栽种技术不断提升,产量亦不断提高,是以开始突破贵族食物的藩篱,转而向平常百姓的餐桌靠拢。答:

  • 中国发射火箭的历史(中国发射火箭的历史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1161年11月,金国侵略中原时,南宋军队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雳炮”重挫金军,这是人类历史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火箭武器。明代中国火箭发展进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出现了很多种类的火箭,除了单级火箭,还发展了各种集束火箭、火箭弹和原始的多级火箭,并且对各种火箭的制造、应用、配备和发射剂原料配比及加工

  • 中国古代历史时间(中国古代历史时间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自1917年开始引进的现代制碱技术有索尔维法,电解法两种,分别制取纯碱和烧碱;抗战期间,以侯德榜为主的我国制碱技术专家又成功研究了侯氏碱法,并于1964年通过国家技术鉴定.这三种制碱技术在中国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仍是化工界制碱的主要.芒硝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原名“芒硝”。今多用《医学启源》所载之

  • 建国后中国历史大事记(建国后中国历史大事记手抄报)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此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9月21日至30日举行。会议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决定国都定于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在国歌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

  •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简明中国历史读本pdf)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只是为了科普,了解个大概,简读本可以买,如果是爱好历史,不建议收藏侧面表现出他的欢乐。读了《小学生巴金读本》让我体会到了巴金的生活,让我体会到了他的喜怒哀乐,让我看见了巴金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对他的生活十分向往!暑假我看了《小学生萧红读本》原本我以为她是一位文静,厚重的受人们爱戴的大作家,没有想

  • 中国简明历史读本(中国简明历史读本读后感)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只是为了科普,了解个大概,简读本可以买,如果是爱好历史,不建议收藏1、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2、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它有丰饶的水草,有绿发似的森林。当

  • 中国古代历史小报(中国古代历史小报初一 模板)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A4/A3都可以的,只要排版合理就可以晋人消灭赤狄部落后,把地跨数县的地区,封给晋大夫羊舌氏为食邑,名曰铜邑。晋顷公十二年,晋六卿灭掉羊舌氏族,将原地析为铜、平阳、杨氏。秦灭赵后,又将铜析为涅氏、襄垣、谷远四县。北魏时铜属并州乡郡。隋初属上党郡,后将甲水县(县治在今南涅水村)部分划归铜,辖境有增。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