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之父?
叶企孙(18981977年),男,名鸿眷,字企孙,上海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他积极创办清华大学物理系、理学院和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并与竺可桢先生一起创办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培养出一大批著名科学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中国物理主要成就?
中国近现代著名物理学家及主要成就
钱三强,
中国绍兴人,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学校长。
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又与
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
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人称他领导的研究所“满门忠烈”。
早年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并且是许多交叉学科
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他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
裂机制作了合理解释,深化了对裂变反应的认识。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
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为中国科学院的组建和发展,特别是建立和健全学术
领导,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组织和协调重大科研项目等
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原子
能科学之父”、“中国两弹之父”。杰出科学家。与钱学森、钱伟长被周总理
合称为“三钱”。在***的整个研制过程中,浸透了钱三强的智慧与心血。
他不仅为***的研制做出了贡献,也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
血,为培养中国原子能科技队伍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钱学森
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是中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
域、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
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人物。
卡
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
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
少数的巨星之一;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
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
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
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伟长,
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
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钱伟长院士兼长应用
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
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世界著名的杰出华人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际上以钱氏命名的力学,
应用数学科研成果就有“钱伟长方程”、“钱伟长方法”、“钱伟长一般方程”,
“圆柱壳的钱伟长方程”等等。
赵九章
浙江吴兴人,1907年出生于河南开封,为著名的科学家、气象学家、地球物理
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作出杰出的贡献。赵九章是中国人造
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卫星系列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
的制订,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
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赵九章是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1938年,赵九章
把数学和物理引入气象学,研究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完成了中国第一篇动力
中国物理教育名家?
沈克琦(1921年10月17日2015年2月17日)是我国著名物理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长期从事物理教学,为办好北京大学物理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中小学物理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我国物理教育事业。
中国理论物理之父?
吴大猷(1907-2000),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
吴大猷,广东高要人,毕业于南开大学,1907年9月29日出生。历任国立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国科指导会主任委员等职,1931-193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33-1934年在美国作光谱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方面的研究,1933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39年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金。1943年获教育部第一等科学奖金。1946年,赴密西根大学任客座教授,后又至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两年。1948年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原子和分子理论、相对论、经典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原子和分子理论、散射理论和统计力学方面有独创性。
吴大猷在原子和分子的一般理论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两项研究为后来的工作开辟了道路,一项是关于重原子f态的计算,另一项是闭壳层电子激发态的计算。1933年他在《物理评论》上发表了两篇文章。第一篇题为《重元素的低态》,报告了他关于铀原子和铀离子低态能级的计算结果。
中国最年轻的物理博士?
年仅25岁的曹原获得了2021年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以表彰他在“扭曲双层石墨烯中超导性和相关量子现象的开创性发现和探索”。
该奖项其中一条要求是,必须是在5年里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2020年9月份拿到博士学位的曹原,刚获得评选资格便收获大奖,可见曹原成就之卓越。
中国物理学的成就?
中国对现代物理的贡献:
叶企孙,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与合作者一起利用X射线短波限与加速电压的关系测定普朗克常数,获得当时该方法最精确的实验数据。精确测量铁、镍、钴在静止液体高压强下的磁性,对高压磁学做出开创性的贡献。创办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培养出一大批著名科学家。
中国对现代物理的贡献?
(一)中国大科学工程实验研究装置1.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2.兰州重离子加速器3.合肥同步辐射装置4.托卡马克和“人造太阳”
(二)激光技术1.激光器2.激光测距测卫3.激光材料(三)纳米技术(四)超导技术--超导强电应用技术--超导弱电应用技术(五)航天工程1.运载火箭技术2.卫星技术3.载人航天技术
中国有名的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初赛是在当地,复赛是在省会,决赛是在全国某个城市(每一届不定,一般是某个省会城市)。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
中国物理的重大发明?
1.钱学森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
3.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我国现代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学家竺可桢、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吴有训、医学家林巧稚、天文学家张钰哲、化工学家侯德榜、农学家丁颖、数学家熊庆来、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内科专家张孝骞、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学家梁希、桥梁学家茅以升、物理学家严济慈和物理学家周培源、水稻专家袁隆平、火箭专家钱学森、核物理专家王淦昌、于敏、钱三强、邓稼先、钱伟长等。
中国最年轻的物理天才?
很多人对沈亦晨并不了解,他是一位超级物理天才。他是改变中国的五大青年之一,22岁在麻省理工大学研究纳米光子学,2018年,28岁的沈亦晨入选由网易智能、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和24家评审机构共同评出的,“2018中国AI英雄风云榜”年度人物,被称为“追光的人”!2017年沈亦晨研发的光子芯片,获得麻省理工大学跟哈弗大学创新挑战赛的第一名,为我们祖国获得了荣誉,目前沈亦晨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做出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商用的光子计算机做到中国第一的称号。目前他的公司已回国发展,相信在未来中国芯的征途中,一定会有他的名字中华崛起为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