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要籍的重要意义?
读史可以明智,读史可以明兴亡、知更替,可以医愚,可以清心。
学史可以明爱国,学史可以明做人,学史可以明事理。历史是独特的,历史是抹不去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牢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通过阅读古代历史要籍才能更好的了解过去。
中国古代文化现象?
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和中国古籍记载,相传经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先秦史》云:“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到到中国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
按照年代划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由此判定,1840年之前,称为中国古代。依次为基点上溯至史记所记载的夏商周时期,期间所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称为中国古代文化。其内容包括文学、哲学思想、经济、科技等等。也可按照朝代细致划分,如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
中国古代天文现象排列?
楚人甘德
战国时代齐国天文学家
魏人石申
一名石申夫,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
《史记天官书》记载,战国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有四家:“在齐,甘公;楚,唐昧;赵,尹皋;魏,石申。”还说各家的天文学都有占星术的内容,在他们的著作中能够看到当时战乱相寻的形势,记录着为政治事件占验的各种各样的说法,即“田氏纂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谨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视祥候星气尤急,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从(纵)衡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史记正义》引南朝时代梁阮孝绪的《七录》说,“石申,魏人,战国时作《天文》八卷也。”可惜书已失传。
石申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他与甘德所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共880颗。从唐代《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今本《开元占经》中佚失6个星官的记载)。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对不同时代天象的计算来验证,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标值(如石氏中、外星官的去极度和黄道内、外度等)可能是汉代所测;另一部分(如二十八宿距度等)则确与公元前4世纪,即石申的时代相合。
贾逵(30~101),东汉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
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刘洪,东汉末天文学家。
何承天(370~447),南北朝时代天文学家
祖冲之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刘焯隋朝天文学家。
李淳风(602~670),唐代初期天文学家、数学家。
一行(本名张燧,683~727),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
曹士为(生卒年不详),历法家,活动于唐德宗建中年间。
梁令瓒,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
苏颂(1020~1101),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杨忠辅(生卒年不祥),宋代天文学家。
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编有《授时历》
王恂(1235~1281),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邢云路,明代天文学家。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五大历史事件?
1汉朝的建立
汉朝奠定了中华民族主体汉族的文化基础,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在后世,汉人成为中原人的自称,隶书亦被定名为汉字(秦朝的篆体字现在没几个人看得懂)并传承至今。这一切都始于楚汉争霸这一事件的结果:刘邦胜利。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这次改革事件不仅使得已岌岌可危的汉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更孕育出了中国历史最巅峰的朝代:大唐
3安史之乱
战争蹂躏着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北方,致使大量中原人民南迁,中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而胡人作为叛乱主体更使得中原王朝再也不信任外族,原本极具扩张包容的民族性格开始变得内向。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4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不仅导致汉人的尚武性逐渐丧失,更使得大批原本有作为的时代精英失去了成长机遇,成为只会“之乎者也”的庸人。这都始于杯酒释兵权这一历史事件。
5满清入关
这次王朝更迭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应该说是最深的,它重塑了”中国“这个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版图,所塑造的大中国观被现代中国所继承。但其民族高压政策,文字狱等统治手段又严重压制了中国社会的健康成长,致使在与西方的比拼中加速落后
初三物理重要还是历史重要?
以我个人告诉你的话,我认为是物理,但是我个人喜欢的学科却是历史。在我们这边历史是不算进中考总分的,也就评选个指标,而物理是纳入总分的所以说物理在初三是比历史重要的。
但是如果你那边的情况不同,你对两个学科的掌握程度也不同,比如说你历史能拿八九十分,但物理却常常不及格,此时你就要更抓紧补物理了。
西方重要历史油画?
风景画最早是不怎么受待见的,大家们都愿意宗教题材、神话故事或则和肖像画,画风景应该会受到鄙视,贡布里希说是在18世纪末期因浪漫主义盛行后态度才有所转变,而且越发展现其不朽的魅力,十九世纪英国好多乡村的布局都是按照克劳德洛兰的风景画内容设计的。风景画大师有普桑、洛兰、透纳和康斯泰勃尔,还有德国的佛雷德利希。
在文艺复兴时期,圣母与圣子题材的作品盛行一时,我觉得那时大部分画家涉猎这个题材,相当于我么今天的家常菜。一般情况都是圣母加上圣子,然后配合其他的角色比如著名的圣人,圣凯瑟琳,圣塞巴斯蒂安,圣方济各,施洗约翰等,有些时候还有圣安娜,当然有时就只是一个普通的信徒,通常会配几个小天使点缀。我觉得化圣母比较好的是拉斐尔、乔万尼.贝利尼,菲利波.利比,萨尔托
中国古代重要贸易城市?
广州和泉州是我国古代在经济发展和海外贸易上最负有盛名的两个城市,但是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广州在岭南地区的经济地位长盛不衰,泉州在宋元时代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海外贸易中一颗慧亮的新星,甚至一度超越广州,不过令人们感叹的是,泉州在宋之后迅速走向了衰退。
1833是什么历史现象?
1833年9月6日,即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嵩明发生8级地震。
据震后调查,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为Ⅹ度,影响烈度为Ⅶ度。破坏面积达到20余万平方公里,最严重的是嵩明、宜良两县,地震造成死亡人数达6700多人,受灾人口超过15万人,房屋倒塌近5万间。据修复寺庙的碑记和后人调查资料统计,近20座寺庙、亭阁等建筑崩倾倒塌,佛像倾裂,杨林的庙宇、民舍几乎全部倒塌,这是云南迄今最大的一次地震。
启蒙运动历史现象?
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中国古代社会现象?
一、由于中古时代的限制,当时的社会是不可能诞生平等观的,所以存在一个巨大的缺憾,但这也迫使儒家提出了“纲”的要求,所谓纲举目张,意味着上位者需要承担道德引领的责任,与地位不平等相对应,而低层级的人当如草随风偃般顺从上位者身体力行的道德观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
在现代社会,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这只是抽象的权利平等就连这,在现代中国也未能达到。这种变化意味着,现代社会的上位者,放弃了作为道德引领者的责任。所带来的影响,从二五八团制到夺天下后中高层毫无心理负担地抛弃糟糠妻,而在社会基层,民间道德仲裁者、示范者乡绅也彻底消失。
二、提到乡绅的消失,不能不注意到现代社会的组织能力无与伦比。中国古代有皇权不下县的传统,基层依靠乡绅、保甲、宗族等基本处于自治状态,以传统的民间道德处理邻里、人际纷争。到了现代社会,依附于权力的底层官僚则唯权力是从。
这种民间自治的消失,使得权力的组织动员能力极其强大,但居民缺乏(除依附权力以外的)组织,也就真正地原子化,社区自治也就遥遥无期;普通百姓一旦遭遇冤屈,也很少能反抗一以贯之的权力。这便是当前基层黑社会化的由来:权力在明,说得通的就动员,说不通的就利用暴力。而普通百姓毫无组织,毫无对抗能力。
三、对鬼神、祖先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逆转。中国传统素来敬天法祖,可如今的说法是,上天是自然的,鬼神是不存在的,古圣先贤都有历史局限性不仅自然数理的水平比不上小学生,就连人文哲思都糟粕居多。由此打破了人们对冥冥中的敬畏,蔑视过去,敢破四旧,敢突破底线,无所顾忌。
四、对士林清议、民间舆论的无视。传统中国在乎人言,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官僚注重名声,注重同辈评议,现在的官员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考评全由上级也就是提拔他的官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