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

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510 更新时间:2024/1/16 22:27:48

一、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

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

高尔基于1868年3月28日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德镇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10岁那年,高尔基开始独立谋生。他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切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苦难。

在此期间,他发奋读书,开始探求改造社会的真理。1884年,他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马克思的著作,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

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扩展资料:

1934年5月,高尔基的儿子马克西姆神秘死亡,是对高尔基晚年的沉重打击。随后,高尔基的家庭医生维诺格拉多夫死于秘密警察之手,对马克西姆的死因调查中断。

克里姆林宫医疗局长柯多洛夫斯基在调查中也死去,死因不明。生命最后两年,高尔基完全成为政府的驯服工具,他不倦地颂扬斯大林,可是后者对他已毫不在意。

他建议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恶魔》,《真理报》立刻发表一个御用人的文章批判他犯了自由主义。

甚至,高尔基看不到报纸,克格勃有几次还专门为他印了一份报纸,高尔基纪念馆就保存着这样一份报纸。高尔基想去意大利旅游,但得不到批准。

他被锁入囚笼。表面上他的名声仅次于斯大林。作家什喀帕在回忆中,谈到高尔基绝望地喃喃自语:“我实在太疲倦了。好像他们把我圈在篱笆里,我走不出去。”

“我落在陷阱里。进退不得,我不习惯这种生活”,高尔基在克里米亚的别墅度过最后一个春天。法国作家安德列·马尔罗去那里访问他。

在苏联秘密警察总部保存的巴贝尔审讯档案证辞中,提供了此次会见的细节。马尔罗问高尔基,苏联文学现是否正处于衰落阶段,高尔基的回答是肯定的。

那时《真理报》正在批判什柯洛夫斯基等人的文学形式理论,以及萧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高尔基非关心,他不同意那些批评。

他心情抑郁而孤独,多次说有人不许他回莫斯科,去从事他热爱的工作。雅果达和克鲁奇科夫安排一些行迹可疑的女人和高尔基一起彻夜纵酒狂欢,直到高尔基昏昏睡去。

克鲁奇科夫控制了高尔基的日常生活,那些来访者都得经他挑选,使高尔基只能见到雅果达秘密警察圈子里的人物和一些文化骗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尔基

二、高尔基【童年】梗概300字!

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一天,阿廖沙出于好奇,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阿廖沙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阿廖沙的外祖母是最疼爱他的,而外祖父则与之相反,他不爱人,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

后来,外祖父迁居了,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后来母亲的再婚,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丈夫打。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其他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三、高尔基《童年》中的一个感人故事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Z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了以后,为了将来,为了我们到“人间”的那一天。

本篇文章来源于www.caowu.cn[草屋文学]原文链接地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小英雄的故事简短20?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英雄王二小放牛时遇到鬼子,带他们进入八

  • 六年级《好的故事》知识点归纳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六年级《好的故事》知识点归纳六年级《好的故事》原文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我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

  • 西安到谭家寨班车路线从那上下高速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包茂高速。【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

  • 收集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1、王羲之苦练书法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

  • 什么是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有形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

  • 关于木匠祖师鲁班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土木建筑工匠,也是一个有许多创造的杰出发明家。在我国,鲁班深受人们的景仰和爱戴,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木匠祖师鲁班,希望大家喜欢。鲁班姓公输,名般,春秋时代鲁国人,古时“般”和“班”通用,所以人们也常叫他鲁班。鲁班改进和发明了很多工具器械,

  • 黎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黎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黎族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黎族三月三节

  • 一千零一夜五篇故事梗概?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1、《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国家的宰相为了得到国王的宝座,娶公主为妻,想方设法陷害国王,逼公主嫁给他。善良勇敢的年轻人阿拉丁知道后,和他的伙伴卡曼达一起冒险得到了神灯,帮助了国王和公主,惩罚了坏蛋。最后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2、《终身不笑者的故事》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

  • 一鼓作气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1、一鼓作气(拼音:yīgǔzuòq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庄公十年》。2、一鼓作气原意是作战擂响第一声战鼓时,士气最为高涨,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3、这个成语的寓意主要有二。首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一鼓作气、把握机会。正所谓“气可鼓,不可泄

  • 用定语从句介绍鲁迅的英语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供参考:Asitisknowntousall,LuXunisafamousChinesewriter.Heisnotonlyawriter,thinker,butalsothefounderofChineseLiterature.Hewrotemanyclassic(经典的)novelsand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