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歌诀及解释?
1、“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
夏商周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三个朝代,其中周分成两个阶段,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成两个阶段,分别是春秋和战国;
2、“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且皇帝这个称谓也是从秦才开始有的;三国时期为魏蜀吴三大国鼎立;而后晋朝分指西晋和东晋;
3、“对峙南北朝,隋唐大统一”:
南北朝时分南北两方,以长江一线为大致界限,南朝为四代:宋齐梁陈;北朝为:北齐、北周;
隋为中国的又一次统一,隋朝结束之后,迎来盛唐;
4、“五代和十国,宋辽与夏金”:
唐之后为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分别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宋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在宋元时期还有几个与中原王朝并立的王朝,包括契丹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和蒙古人建立的元。
清的建立者也是女真的后裔,后改称满洲,成为现在满族的祖先
5、“元明清三朝,中国疆土定”:
元明清三朝过后,封建王朝彻底结束统治。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魏国?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中国历史朝代启始时间表?
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黄帝尧|舜/夏朝前2100-1600启阳城商朝前1600-1100汤亳→殷西周前1100-771武王镐东周前770-256周平王洛邑春秋前770-476/洛邑战国前475-221//秦朝前221-206秦始皇咸阳西汉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长安新朝8-23王莽长安东汉25-220光武帝洛阳三国魏220-265曹操洛阳蜀221-263刘备成都吴229-280孙权建业西晋265-316司马炎洛阳东晋317-420司马睿建康十六国304-439//南北朝420-581//隋朝581-618杨坚大兴唐朝618-907唐高祖长安五代十国907-960//宋朝北宋960-1127赵匡胤开封南宋1127-1279高宗临安辽朝916-1125耶律阿宝机上京西夏1038-1227李元昊兴庆金朝1115-1234阿骨打中都元朝1271-1368忽必烈大都明朝1368-1644朱元璋南京→北京清朝1644-1911努尔哈赤北京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及皇帝顺序?
朝代
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皇帝
秦始皇、秦二世西汉汉高祖刘邦、惠帝刘盈、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元帝刘、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衍、孺子婴新王莽公孙述刘盆子东汉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宏、少帝刘辩、献帝刘协三国魏文帝曹丕、明帝曹睿、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元帝曹奂蜀汉昭烈帝刘备、后主刘禅吴大帝孙权、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末帝孙皓西晋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东晋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海西公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十六国汉(前赵)刘渊、刘曜北凉沮渠蒙逊,凡二主夏赫连勃勃,凡三主前燕慕容,凡三主后燕慕容垂,凡五主南燕慕容德,凡二主西秦乞伏国仁,凡四主南凉秃发乌孤,凡三主后赵石勒,凡七主成汉李雄,凡三主前秦苻洪,凡七主后凉吕光,凡四主后秦姚苌,凡二主前凉张重华,凡五主西凉李,凡二主北燕冯跋,凡二主南朝宋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后废帝刘昱、顺帝刘准齐高帝萧道成、武帝萧赜、郁林王萧昭业、海帝王萧昭文、明帝萧鸾、东昏侯萧宝卷、和帝萧宝融梁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方智陈武帝陈霸先、文帝陈倩、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文成帝拓跋浚、献文帝拓跋弘(浚)、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长文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元廓北齐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桓北周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静帝宇文阐隋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唐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则天皇帝武、中宗李显(哲)、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僖宗李儇<俨>、昭宗李晔(敏、杰)、昭宣帝(哀帝)李祝<祚>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又名温、全忠)、末帝朱后唐庄宗(李存勖)、明宗(李)、闵宗(李从厚)、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塘)、出帝(石重贵)后汉高祖(刘,本名刘知远)、隐帝(刘承佑)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十国吴太祖杨行密、烈祖杨渥、高宗杨隆演、杨溥南唐烈祖李、元宗李、后主李煜吴越武肃王钱、文穆王钱元、忠献王钱佐、忠逊王钱、忠懿王钱闽忠懿王王审知、嗣王王延翰、惠宗王、康宗王昶、景宗王曦、天德帝王延政南汉高祖刘(龙字下面天)、殇帝刘玢、中宗刘晟、后主刘(金字边一个长)楚武穆王马殷、衡阳王马希声、文昭王马希范、废王马希广、恭孝王马希萼、马希崇荆南武兴王高季兴、文献王高从诲、贞懿王高保融、高保勖、高继冲前蜀高祖王建、后主王衍后蜀高祖孟知祥、后主孟昶北汉世祖刘、睿宗刘承钧、少主刘继恩、英武帝刘继元宋北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南宋高宗赵构、孝宗赵、光宗赵敦、宁宗赵扩、理宗赵昀、度宗赵、恭帝赵显、端宗赵、卫王赵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拖雷(监国)、太宗(窝阔台)、乃马真后(称制)、定宗(贵由)、海迷失后(称制)、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剌)、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天顺帝(阿速吉八)、文宗(图帖睦尔)、明宗(和世)、宁宗(懿质班)、顺帝(妥帖睦尔)明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景帝)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穆宗朱载、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清朝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帝)福临、圣祖(康熙帝)玄烨、世宗(雍正帝)胤、高宗(乾隆帝)弘历、仁宗(嘉庆帝)琰、宣宗(道光帝)宁、文宗(咸丰帝)奕、穆宗(同治帝)载淳德宗(光绪帝)载、末帝(宣统帝)溥仪全都在这里了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及开国皇帝?
1、夏朝:禹(世称大禹)姒文命
2、商朝:汤(世称成汤、商汤)子天乙(又名子履)
3、西周:周文王姬昌(武则天废唐建周时,被追尊为周始祖文皇帝)
4、东周:周平王姬宜臼
5、秦朝:秦始皇嬴政
6、西楚:西楚霸王项羽
7、西汉:汉高帝刘邦
8、新朝:新始祖/新太祖/建兴帝王莽
9、玄汉:更始帝刘玄
10、赤眉汉:建世帝刘盆子
11、成家:成家帝公孙述
12、东汉:汉光武帝刘秀
13、三国魏:魏文帝曹丕
14、三国蜀(蜀汉):汉昭烈帝刘备
15、三国吴:吴大帝孙权
16、西晋:武帝司马炎
17、东晋:元帝司马睿
18、桓楚:楚武悼帝桓玄(桓温之子)
19、成汉:成武帝李雄
20、汉赵:汉光文帝刘渊
21、后赵:明帝石勒
22、冉魏:武悼天王冉闵
23、前凉:昭王张
24、后凉:懿武帝吕光
25、西凉:武昭王李
26、南凉:武王秃发乌孤
27、北凉:文王段业
28、前燕:文明帝慕容
29、后燕:成武帝慕容垂
30、西燕:归帝慕容泓
31、北燕:惠懿帝高云
32、南燕:献武帝慕容德
33、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
34、前秦:惠武帝苻洪
35、后秦:武昭帝姚苌
36、西秦:宣烈王乞伏国仁
37、代国:拓跋猗卢
38、西蜀:蜀王谯纵
39、宋:武帝刘裕
40、齐:高帝萧道成
41、梁:武帝萧衍
42、西梁(后梁):宣帝萧(chá)
43、陈:武帝陈霸先
44、北魏:道武帝拓跋
45、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46、西魏:文帝元宝炬
47、北齐:文宣帝高洋
48、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49、隋朝:隋文帝杨坚
50、许国:许太祖高皇帝宇文化及
51、唐朝:唐高祖李渊
52、武周:南周则天大圣皇帝武
53、后梁:太祖朱温
54、后唐:庄宗李存勖
55、后晋:高祖石敬瑭
56、后汉:高祖刘
57、后周:太祖郭威
58、吴越:太祖钱
59、闽国:太祖王审知
60、殷国:世宗睿武帝王延政
61、荆南(南平):武信王高季兴
62、南楚:武穆王马殷
63、南吴:太祖杨行密
64、岐国:忠敬王李茂贞
65、桀燕:桀王刘仁恭
66、南唐:烈祖李
67、北汉:世祖刘(原名刘崇)
68、南汉:高祖刘
69、前蜀:高祖王建
70、后蜀:高祖孟知祥
71、北宋:宋太祖赵匡胤
72、南宋:宋高宗赵构
73、刘齐:武烈帝刘豫
74、辽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75、北辽:辽宣宗耶律淳
76、西辽:辽德宗耶律大石
77、西夏:景宗李元昊
78、金朝:金太祖完颜
79、元朝:元世祖忽必烈(薛禅汗)
80、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洪武)
81、大顺:李自成
82、大西:张献忠
83、南明:明安宗朱由崧
84、清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
历史朝代歌诀五字及解释?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解释: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魏国,蜀国,吴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陈四朝)隋朝唐朝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及历代皇帝顺序表?
夏
商
周
西周
东周
春秋(五霸:秦穆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
战国(七雄:齐、秦、韩、赵、魏、燕、楚)
二帝:东帝(齐国)、西帝(秦国)
秦
汉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国
曹魏
蜀汉
东吴
晋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
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
唐(武周)
五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十国
前蜀
后蜀
南吴
南唐
吴越
闽
楚
南汉
南平(荆南)
北汉
宋
北宋
辽(契丹)
西辽
西夏
南宋
金
元
北元
明
清(后金)
南明
中华帝国
中华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南昌、武汉、广州、重庆国民政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朝代排名?
抛开上古时代,中国一般以夏朝开始纪年,也是在夏朝开始中国有相关的历史记载,大概的历史纪年是(夏、商、周、秦、汉、三国时期、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金、元、明、清),当然其中有一些重叠的时间,也有一些没有写上的小朝廷,不过大概的历史顺序是这样,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其中这些大家熟知的朝代都有多少年历史。
说起这个我们先区分一些,夏商周与后面的分开,主要是一个因为这三个朝代久远,加上这三朝是我们传统上说的奴隶制时期的王朝,自秦开始中国进入大一统、皇权至上的封建皇帝制国家。
按照历史记载,夏朝是大禹儿子启建立的第一个朝代,约从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前16世纪,夏朝约500余年的历史;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约从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大约是55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所熟知的封神榜故事就是商朝的后期;武王伐纣成功之后周王朝建立,周分西周与东周,时间是公元前前1046年公元前前256年,将近800年的历史,而大家耳熟能详的春秋战国就包含着里面。
现在我们来看看皇帝制国家开始秦国,秦灭六国及周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皇帝制度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秦朝是个短命王朝,一共只有14年历史。
秦之后就是中国第一个强盛的王朝汉朝,汉朝也是分西汉与东汉,其中也包含的部分三国历史及王莽篡政,汉朝从公元前202开始220年曹丕篡汉结束,一共历时422年,是皇帝制开始到结束时间最长的王朝,其他的朝代我们见到介绍下时长。
1、三国:220年-280年,一共60年。
2、晋朝:西晋加东晋,265年-420年,一共155年。
3、南北朝:南北朝中间包含很多的朝代及国家,420年589年,一起加起来169年历史。
4、隋朝:中国另一个大一统王朝,581年-618年,一共历时38年。
5、唐朝:从李渊建唐开始到朱温篡唐结束,618年907年,一共289年,当然唐朝也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与汉朝并称的强盛王朝。
6、五代十国:又是一个分裂时期,907年979年,一共72年,其中包含很多国家。
7、辽宋金:这也是个复杂的时期,包括辽、西夏、宋、金4个国家,其中辽国916年1125年,享国211年,西夏1038年1227年,享国189年,宋朝分北宋和南宋,960年1279年,加一起享国319年,金国1115年-1234年,享国120年。
8、元朝:从1271年1368年,历时89年时间,是疆域最大的王朝。
9、明朝: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自1368年—1644年,一共享国276年。
10、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自1636年1912年,享国276年。
中医穴位歌诀速记歌诀?
版本很多.
手太阴肺经经(共11穴)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侠白之下是尺泽,
孔最下行接列缺,更有经渠(qú)与太渊,鱼际少商如韭叶
二)手阳明大肠经经(共20穴)
手阳明穴起商阳(yáng),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lì)复温溜(wēnliū),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qūchí)肘(zhǒuliáo)五里近,臂(Bìnào)肩(Jiānyú)巨骨当,天鼎扶突(fútū)禾(héliáo)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45穴)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qì)四白巨经,地仓大迎颊(Jiá)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yì)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及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shū)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髀(Bì)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穴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下行内廷厉兑(duì)穴,大趾次趾之端中。
(四)足太阴脾经(21)
足太阴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dū)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lòu)谷地机阴陵泉,血(xuè)海萁(jī)门冲门开,府(fǔ)舍(shè)腹(fù)结大横(héng)排,腹哀(āi)食窦(dòu)天溪(xī)连,胸乡(xiāng)周荣(róng)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五)手少阴心经(9穴)
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líng)少海深,灵(líng)道通里阴郄(xì)穴,神门少府少(shào)冲寻。
(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
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数(shù),腕(wàn)骨阳谷养(yǎng)老绳,支(zhī)正小海外辅肘,肩贞(zhēn)(nào)俞(shù)接天宗(zōng),(liáo)外秉(bǐng)风曲(Qū)垣(yuán)首,肩外俞(shù)连肩中俞(shù),天窗(chuāng)乃与天容(róng)偶,锐骨之端上颧(quán)(liáo),听(gōng)耳前珠上走。
(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
足太阳穴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寸半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旁,大杼夹脊第一行,直下风门肺腧长,又厥阴腧与心腧,督腧膈腧俱一行,肝胆脾胃接三焦,肾腧气海大肠乡,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臂白环仔细量,上次中复下,一空二空骶后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夹脊第二行,魄户膏肓神堂走,膈关魂门当,阳纲意舍乃胃仓,盲门志室续胞盲,二十一椎秩边场,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隙委阳到,委中合阳承筋乡,承山飞扬踝跗阳,昆仑仆参申脉忙,金门京骨束骨接,通谷至阴小趾旁。
(八)足少阴肾经(27穴)
足少阴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益,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宜,阴谷漆内辅骨后,以上从足走至膝,横骨大赫连气穴,四满中注盲腧集,商曲石关阴都密,通谷幽门半寸毕,步廊神封又灵墟,神藏或中俞府毕。
(九)手厥阴心包经(9穴)
九穴心包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隙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寻。
(十)手少阳三焦经(23穴)
二十三穴手少阳,关冲液门中褚旁,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天井清冷渊消烁,会肩天堂,天牖翳风脉青,颅息角孙耳门乡,禾前接丝竹空,三焦经穴此推详。
(十一)足少阳胆经(44穴)
足少阳经瞳子,四十四穴行召召。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邀,阳白临泣目窗毕,正营承灵脑空摇,风池肩井渊腋部,辄筋日月京门标,带脉五枢维道续,居环跳风市召,中渎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宵,阳辅悬钟丘墟外,足临泣与地五会,侠溪窍阴四趾端。
(十二)足厥阴肝经(14穴)
一十四穴足厥阴,大敦行间太冲侵,中封蠡沟中都近,膝关曲泉阴包临,五里阴廉急脉穴,章门常对期门深。
建议楼主买一本小册子。市面上那种便于记忆的
中国历史最太平的朝代?
应该算是汉朝(文景之治、汉武帝的鼎盛时期)和唐朝(唐太宗、武则天,一般把武则天统治时期算在唐朝、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至于百姓最富足应该是宋朝(因为宋朝时期商业发达,且经济重心南移,而这一时期宋朝基本上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