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主线)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主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35 更新时间:2024/3/6 5:37:37

我国历史发展进程?

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经过漫长的进化,产生了不同时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时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几个阶段。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

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

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开始步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受益匪浅。

历史王朝简记: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就此完。

中国的发展历史与进程?

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经过漫长的进化,产生了不同时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时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几个阶段。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

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

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并最终开始步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受益匪浅。历史王朝简记: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就此完。

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物证,可将中国历史(炎黄文明)划分为十个纪:炎黄、虞夏、商周、齐楚、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共和。

一、炎黄纪: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约两千四百年(公元前五十至前二十六世纪)。以农业社会、母系社会末期、铜石并用时代、父系社会初期为准。炎黄纪已经出现私有制、商业、战争、奴隶。

二、虞夏纪:以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约一千年(公元前二十六至前十六世纪)。二里头文化兜底:以青铜器时代初期、双轮车、城市、文字等古文明标志为准。传说时代的颛顼帝喾、舜、禹或可研究纳入本时代故事集。

三、商周纪:青铜器时代中期,分封制中期,以殷墟、甲骨文为典型代表。成汤灭夏、武王伐纣、国人暴动为本时代三部曲。约八百年。

四、齐楚纪:铜铁并用时代,约六百年。以齐楚为代表的众多周边族群势力(分别代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大规模融入华夏,为最终形成汉族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代,分封制由鼎盛而崩溃、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封建帝制萌芽。有西周共和、平王东迁,尊王攘夷、问鼎中原,商鞅变法、长平之战等等重要历史故事。五、秦汉纪:铁器时代初期,中国进入帝制时代。以大一统、书同文为时代口号,史记、汉书为时代标志,蔡伦改进造纸术更具有划时代意义。有秦并六国、大泽乡起义、楚汉相争、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封狼居胥、昭君出塞、班超投笔从戎等重要历史故事。

现代魔方发展的历史进程?

魔方是匈牙利建筑学教授和雕塑家厄尔诺~鲁比克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自鲁比克1974年申报了三阶魔方专利后,魔方就很快风靡世界,让老鲁也成了一个大富翁,此后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魔方,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于是也出现很多的魔方收藏者,为了便于各种魔方的收藏归类,国外收藏家们有两种魔方分类方法:一种是按形状来分类、一种是按结构来分类:

一、按魔方形状来分,主要的可分为10大类:

1、正四面体见:正四面体(金字塔)魔方总汇

2、正六面体

3、正八面体见:八面体魔方总汇

4、正十二面体

5、菱形十二面体

6、十四面体

7、二十面体

8、球形体

9、柱形体

10、星形体

二、按魔方结构分类,可分为六大类:

1、两极类2、四轴类3、六轴类4、八轴类5、十二轴类6、多轴类与混合轴类

魔方是由多个旋转面组成的,每个旋转面都是以一个中心点来转的,与中心点垂直就是所谓的轴。所有的轴又相交于一点称核心,也就是魔方的内核块了。我觉得按结构分类更科学一点,因为它们的结构相似,解法相通。

三、另外按旋转过程中有些魔方的形状会不断变化,由些可分为两类:

1、传统类:是指旋转过程中魔方的外观形状保持不变,如常见的二阶、三阶、四阶等六面体魔方。

2、形变类:旋转过程中魔方的形状会不断变化,如常见的SQ1魔方、二阶金字塔魔方、二阶卡通魔方等。

魔方种类太多了,用“轴数+形状”不能完全表达一个魔方的特性,因此我归类魔方时又加了“阶”的概念。就是因为魔方上有的块由多个旋转层共有,所以魔方才能产生复杂的变化,这也是魔方的魅力所在。“阶”数越高的魔方难度越大。1、一阶:两旋转层相交只有一个魔方块的魔方,称“一阶魔方”,如八轴类的魔方大都是一阶的,如魔花、X魔方、鸭嘴兽魔方等,因此复原较简单。2、二阶:两旋转层相交只有两个魔方块的魔方,称“二阶魔方”,如十二轴二阶球魔方,是看不到与轴连接的块,被隐藏起来了。3、三阶:两旋转层相交只有三个魔方块的魔方,称“三阶魔方”,最常见的,如三阶魔方,五魔方。如这魔方拆开后可看出是四轴结构的:这魔方两旋转层相交的块为三个,所以称它为“四轴三阶八面体魔方”:4、高阶:两旋转层相交多于三个魔方块以上,统称称“高阶”。目前六轴类最高阶魔方为7阶,十二轴类最高阶的为五阶,高阶魔方是以后魔方新品的发展对象。5、有些魔方两旋转层相交的块数不是一样的,如这四层金字塔魔方,它的阶是这样定的:这金字塔形魔方的内部其实就是一个四轴八面体魔方:与四轴八面体相比较,增加的块有三种:顶块、中块、层A与层B相交的块,由于它增了的块为一阶,所以这魔方应称为“四轴3.1阶四面体魔方”它的难度为3.1阶

中国近代的发展历史与进程?

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态完全形成。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

3、19世纪5、6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并有所发展壮大。甲午中日战争后,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早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一场戊戌变法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昙花一现失败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对满清政府失望透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开始领导进行武装革命辛亥革命,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成为辛亥革命的统一领导,以孙中山“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19111912年,以武昌起义为代表的辛亥革命高潮到来,迫使清朝末代皇帝退位,结束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但是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了。

4、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护法运动等一系列革命。但是由于缺乏先进革命思想领导、不敢提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等原因均告失败。1923年前后,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形成新三民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开始共同领导中国革命,最终掀起了以北伐战争为核心的新一轮革命高潮,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5、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起“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城市中心论的指导下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均失败。在危急关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余部转向井冈山,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迅速发展壮大。这时,由于受王明“左”倾思想的影响,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为中国革命保留了革命火种。

6、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侵华战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先后爆发,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一直到1945年,中国人民j坚持了八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日本正式对中国战区投降,并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7、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希望和平建国。但是,国民党反动派顽固坚持内战方针,1946年6月,悍然对根据地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再到战略决战,彻底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结束了其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国民党反动派败逃台湾。

8、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结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中国近代史大事件汇总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1年5月搜索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洪仁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北京政变

1861年衙门成立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孙中山逝世

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广州起义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37年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凇沪会战

1937年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百团大战

1941年皖南事变

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简要说明?

1.早期历史

日耳曼人很久以前住在德国,并在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罗马帝国(西罗马)于公元476年被推翻。

2.神圣罗马帝国

843年,德意志脱离法兰克帝国,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通过长期的外国征服,神圣罗马帝国占领了捷克,北部意大利和波兰,西部,并远征俄罗斯和匈牙利。13世纪中期,它走向了封建分离主义。

3.德意志帝国

18世纪初,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德意志的邦联形成。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总理俾斯麦领导了艰巨的内政、军事和外交斗争。

4.两次世界大战

德意志帝国于1914年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崩溃,德皇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了魏玛共和国

5.东德和西德

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被美,英,法和苏占领,由这四个国家组成的盟军控制委员会接管了德国的最高权力。1961年,民主党德国修建了柏林墙,以阻止东德居民向西迁移。

6.德国和德国的统一

1989年,东欧的剧变导致包括东德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共产主义政权的崩溃。在四强的同意下,东德和西德终于在1990年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知识扩展:

德国:文化

1.美

许多德国画家的作品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他们的创作形式相当多样。源于德国的卡罗琳-style建筑和奥托式建筑促进了罗曼-style建筑的发展,其次是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巴洛克建筑。

2.音乐

音乐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德国培养了不同时期的音乐大师,柏林爱乐交响乐团和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享誉世界。德国是欧洲最大的音乐市场,也是世界第三大市场。

3.哲学

德国哲学可以说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石。21世纪,德国,法,奥地利,瑞士和斯堪地那维亚不断发展当代分析主义。

4.其他的

德国的各种音乐会、艺术展览、戏剧表演、国际大型体育比赛、街头庆祝和圣诞市场也吸引了无数游客。

5、禁忌

13号。13号星期五被认是不祥之兆。我不喜欢红色、红色、黑色和棕色,尤其是深绿色。法法律禁止纳粹或其军团的象征图案,讨厌菊花、玫瑰(仅用于哀悼)和蝙蝠的图案。禁忌核桃。

中国航路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航海历史悠久。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木帆船的逐步诞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

到秦汉时代,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航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

从随唐五代到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业全面繁荣、海上丝绸之路远届红海与东非之滨。

中国古代水利发展的历史?

防洪治水:1)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为统一治理江河,发展灌溉创造了条件。

此时期的水文化为适应自然、满足人口增加及安居乐业的需求,对江河堤防实行“决通川防,夷去险阻”;水文化的代表性灌溉工程有关中的郑白渠、成国渠,以及为开拓岭南修建的灵渠,使湘漓通航。

自汉代起,为巩固国防,在西北屯边垦殖,开发了青海的湟水流域、宁夏的河套地区和甘肃的河西走廊。

(2)隋唐宋时期隋炀帝修通了南北大运河。

特别是唐朝,国泰民安,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垦荒地,修筑圩垸,以及荆江和汉江堤防;塘堰灌溉遍布,并已有提水灌溉,灌溉面积大为扩大,作物单产和总产大大提高。

公元1069年,宋神宗时期,支持王安石变法,水文化出现了《农田利害条约》法令,设立了农田水利官,“四方争言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复兴”。

北宋徽宗,提倡围湖造田。

南宋时期,珠江口大规模修堤围垦,太湖、浙东建设海塘,以及著名于后世的苏北以范仲淹命名的“范公堤”等。

唐诗、宋词,人文传记和小说兴盛,以及李白、杜甫、王羲之、柳宗元等诗词和书法家都给后世留下了大量有关水利方面的文笔墨迹。

此时期的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相互交融,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

(3)元明清时期到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全国人口已达4.1亿,耕地面积达0.73亿hm2,复种指数达110%,这些均得益于水利工程和水文化的发展。

如元代屯田,不仅在西北,而且还扩展到东北和西南边疆。

公元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更把荆江大堤连成整体,又修筑武汉市堤、黄广大堤,以及安徽同马大堤和无为大堤,康熙和雍正年间,又拨专款修筑湖广堤围,修堤围垦极盛,即“湖广熟,天下足”。

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中,都有很多有关水的精彩描述。

水文化充分反映了封建盛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农田灌溉:(1)历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革与进步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处在石器时代和金石并用时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处在旧石器时代;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处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开始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

奴隶社会生产工具有了进步,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两汉时,牛耕广泛使用,并有了改进,出现了两牛抬杠式和一牛挽犁式,铁农具和牛耕都向边疆传播;西汉时发明了翻土、碎土的犁壁,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了播种机械耧车。

三国时,魏国马均发明了灌溉工具翻车;唐朝,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和曲辕犁。

认识:工具改进是生产力发展的最显著的标志,经济发展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变革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都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即生产工具的进步)引起的。

(2)历代政府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发展生产;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两汉时,推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奖励农耕;三国时推行屯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隋唐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重视生产工具的革新,重视兴修水利;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明清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如明朝的“一条鞭法”、康熙的“更名田”、雍正的“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认识: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它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从战国的商鞅变法,到清朝统治者,都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封建自然经济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实行,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国家安定、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作用,应该给予肯定,但该政策把工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进行压制,其结果必然是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停止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上,其弊端在明清时期更加严重,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政府采取的鼓励、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直接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一般说来,每个王朝建立的初期,统治集团比较奋发向上,励精图治,都有自己的治理目标,他们的政策往往行之有效,也充分说明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水利事业春秋时期:淮河流域,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连接淮水和长江流域的运河;战国时期:郑国渠和都江堰;秦朝: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两汉时期:农田水利的地区特色明显,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为主,著名的工程如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西北修筑坎儿井;汉武帝和汉明帝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隋唐时期:隋朝的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的水利超过六朝的总和;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元朝: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认识: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这与水利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因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在生产力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可以扩大到交通运输和商业的发展,因此,修筑水利工程,是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和职能的体现。

mofs材料发展进程?

20世纪90年代,美国Yaghi研究团队和日本Kitagawa研究团队成功合成了一种纳米多孔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s)”。

这是一种由有机配体和无机金属离子或者团簇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分子内孔隙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是一类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态多孔材料,它既不同于无机多孔材料,也不同于一般的有机配合物,而是同时具有无机材料的刚性和有机材料的柔性特征,这使得其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迅速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各种MOFs相继被开发出来。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的种类与配比,成功合成上万种不同形态和特征的MOFs。

此外,由于这些MOFs具有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较大、孔尺寸可调、具有仿生催化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随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催化,气体吸附,光学成像,载药诊疗等方向都有MOFs的身影,无疑确定了MOFs在材料领域的明星地位。

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起重要作用;也有普通个人,起的作用相对较小。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如果认为可以决定和改变总进程,那么就是一种唯心史观。比如说,人类最终是要走向共产主义的,而具体个人而言,对于历史进程莫过于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但是无法改变最终走向共产主义这一总的进程。

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进程及其对社会变化的影响?

古代体育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均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它的奇光异彩,在历史上曾为华夏民族文化增添过辉煌,也曾吸引和影响过世界许多民族,不少源于中国的传统体育活动,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流行,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关于中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关于中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筵席与宴会合称筵宴。筵席又称酒席,专指为 人们聚餐而设置的,按一定原则组合成的成套肴 馔及荼酒等。最初,古人席地而坐,筵席指宴饮 时铺在地上的坐具,筵长、席短,随着时间的流 逝逐渐将筵、席二字合用,变为酒席的专称沿用 至今 宴会又称燕会、酒会,是人们因习俗、礼仪或 其它需要而举行的以饮食活动为主要内

  • 中国从古到今的发展(中国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答:有关古人对宇宙和太空的认识,自古就充满了神秘色彩。当古人们目睹美丽的蓝天,面对奇异的星空时,他们创作出了许多极富想象力的神话与传说。这些神话与传说,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同时也孕育了后来的航空航天科学及实践。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所创造的神话传说极为丰富,并且生动感人。它们有

  •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简单介绍(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简单介绍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明清皇宫(北京故、沈阳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平遥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大足石刻武当山古建筑、莫高窟、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龙门石窟、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青城山

  •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内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6月12日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我省70个景点免费开放。河南的文化遗产非常多,有商城遗址、城隍庙、二七纪念塔,还有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少林寺、开封龙亭……但是,我最喜欢的是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是中国著名古都开封的一座大型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占地约27公顷,座落在开封城风光秀丽的龙亭湖西岸。它是依照北宋

  •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相关资料(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相关资料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布艺作为“软饰”在家居中更独具魅力,它柔化了室内空间生硬的线条,赋予居室一种温馨的格调:或清新自然、或典雅华丽、或情调浪漫。在布艺风格上,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各个品牌的特色,但是却无法简单地用欧式、中式抑或是其他风格来概括,各种风格互相借鉴、融合,赋予了布艺不羁的性格。最直接的影响是它对于家居氛围的塑

  •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百度百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遗产之首为北京故宫。1、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2、颐和园(北京)。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3、长城(北京)。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4、天坛(北京)。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

  •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料有哪些(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料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明清皇宫(北京故、沈阳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平遥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大足石刻武当山古建筑、莫高窟、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龙门石窟、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青城山

  •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料大全(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料大全和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文化遗产有:泰山、岱庙、灵岩寺、敦煌莫高窟、颐和园等。1、泰山1982年11月8日,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7年3月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岱庙岱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称“东岳庙”。始建于汉代,是历代

  • 中国历史发展时间线(中国历史发展时间线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成立--区域占领--融资--扩充类目--融资--建物流--融资--建物流--融资--建POP--至今京东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商企业,2013年的京东销售额占据了自营电商销售50%以上的份额,京东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块,分别是自营业务和p叩平台,京东业务还包括金融、物流等围绕京东商城主题的服务型生态圈

  • 中国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中国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汉字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1、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2、金文: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