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s别人给我的海报文件怎么找到历史记录?
去你的文档里逐步查询塑形PS的历史海报看是否你有保存。
二、1879年出生的历史人物?
公元1879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1、爱因斯坦(1879~1955)
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
2、庞炳勋(1879~1963)
庞炳勋(1879年1963年)字更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36年12月)1879年10月25日(光绪五年九月十一日)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南阳庄村。幼年读书,后投笔从戎,参加了当时的清军,毕业于东北测绘学堂,在清军第三镇充当测量官。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会,辛亥爆发后因受当局怀疑,-弃军还乡。民国……
3、潘大谋(1879~1913)
潘大谋(1879-1913),原名大聪,字作谋。大谋系入同盟会后的化名。开县临江镇人(现长青乡永胜村),1879年生于农民家庭。少年时很聪明,因家境贫困,中途辍学,为九龙山名流李卓所赏识,愿免费教读。潘随师数迁,学业精进,兼长琴棋书画,名闻乡里。一次在九龙山富绅周廷扬家作客,潘取琴抚弄,拨弦成曲,曲……
4、陈独秀(1879~1942)
陈独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
5、于右任(1879~1964)
于右任
于右任(1879~1964),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
6、胡汉民(1879~1936)
胡汉民
胡汉民(1879~1936),原名衍鸿,字展堂,笔名“汉民”。祖籍江西庐陵(今吉安),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其父胡文照做过几处州县幕僚。胡汉民幼年从师学习,读了不少经史书籍。光绪十七年(1891)后父母相继去世,便以教书为生。光绪二十五年任广州《岭海报》记者,接触社会日益增多,深感民族危亡和清政府……
7、高剑父(1879~1951)
高剑父
高剑父(1879~1951),名,字爵亭,广州番禺人。父母早逝,家境寒微。12岁便到族叔开的黄埔小药店当学徒。光绪十九年(1893),高剑父得举人出身的族叔高子元向居廉推荐,准予免费学画,成了居廉的弟子。高剑父得同学伍懿庄之助,借住于河南伍家祠花园内的水榭。该处有许多历代名画和字帖,诗人画家也常……
8、谢汝翼(1879~1914)
谢汝翼(18791914),字幼臣,玉溪市北城镇谢井村人,辛亥云南“重九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担任过护理云南都督,后聘任为迤西镇守使。1914年3月,奉调入京。在乘滇越铁路火车途中,被奸人何荣昌暗杀,死后授上将军衔。个人资料清光绪5年(1879年)生于云南省新兴州北城镇谢井村,清末廪生。190……
9、孙武(1879~1939)
孙武(1879-1939),1879年出生于武汉东西湖。湖北夏口人,中国近代革命家,武昌起义领导人之一。1896年考入武昌武备学堂。毕业后历任湖南新军教练官、岳州威武营管带等职。1900年,唐才常组织自立军,孙武被为推岳州司令。1904年考入日本成城学校。1905年11月,孙武毕业回国,加入武昌日知……
10、赵元贞(1879~1974)
赵元贞(18791974),字正卿,正宁县永和乡于家庄人。7岁入私塾读书,19岁中秀才,1903年考入甘肃文科高等学堂(兰州一中前身),1908年毕业,以全校第一名被选送京师大学堂,学习地质专业。1913年夏毕业后,以优秀成绩被选派美国公费留学,先后在加利福民亚大学、柯州高尔登大学、纽约哥伦比亚大……
三、关于介绍红楼梦的海报(有人物画、人物介绍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好了歌》和《红楼梦十二支曲》提示着贾宝玉所经历的三重悲剧。作者将贾宝玉和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观园这个既是诗化的、又是真实的小说世界里,来展示她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的悲剧。作品极为深刻之处在于,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暴,其中一部分悲剧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如鸳鸯、晴雯、司棋这些人物的悲惨下场,但是更多的悲剧是封建伦理关系中的“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所造成的,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人生悲剧。小说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贵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着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揭开了封建家族“温情脉脉面纱”内里的种种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