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老北京文化特征

老北京文化特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98 更新时间:2024/2/3 1:33:38

北京化特征小议

也许是京城建筑最能代表都城文化的特色吧,在甲骨文中京字写成“附图”。“附图”字所象之形,就是一座座落在高岗之上的宏伟建筑。这建筑使人想起了权力、富贵与尊严,想起了传承数千年之久的都城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都城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如西安、开封、洛阳与北京,都做过时间不短的都城。但是,西安、洛阳与开封的者之气,如今只能到苍烟落照中的一座座坟陵中去寻觅。只有北京,不仅作为都城的时间跨度最长,而且自辽立此为南京后,王脉基本上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可以说,北京是研究中国都城文化的范本。

北京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形象的代表,是朝拜的圣地。北京的旅游是典型的都城文化旅游。古代的故宫、天坛、北海、颐和园,现在的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升国旗仪式……,都是都城文化的价值所在。因此,外地人到北京,首先要到天安门前留个影,到人民大会堂去转一转,因为这里是祖国的象征。“都城文化”这四个字衍生出了诸多只有北京才有的、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譬如关心时政,参政意识强,文化素质高,精英云集,官派作风,轻商鄙利,好面子,喜摆谱,自命清高,盲目自大等等。下面,我们就择其要者谈一谈。

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作为数朝古都,长期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最高权力机构的所在地,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政府机构林立,各国使馆云集,关乎国计民生的大政由此发布,各种国内外信息此汇聚,甚至连各种小道消息也从这里向四方传播。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北京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觉悟从总体上看自然要比地方上高一些。有个顺口溜流传很广:“北京人什么都敢说,东北人什么都敢干,上海人什么都敢穿,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几句话点出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别。“敢说”是指北京人敢于批评时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感很强。比如在茶馆里,南方人喝茶,谈的多是家长里短和生意场上的事,而北京人喝茶,聊的常是国家大事,这在过去难免要犯些忌讳。所以老舍先生在设计话剧《茶馆》布景时,一个突出的细节,就是在墙上贴了这样一张告示:“莫谈国事”。由此可见,北京人关心时政,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有着优良传统的。历史上,北京成为多次大规模群众政治运动的策源地,原因就在这里。

二、高素质的市民文化

北京作为都城,也是精英荟萃的科技文化中心。有组数字也许能说明这一问题:北京现有高等院校65所,国家级科研机构388所。每年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10万余人,科技人员8万多人,国家两院院士有50%在北京,人才指标居全国榜首。北京的孩子有着得天独厚的受教育条件,由于高校众多,北京高考生员的录取率达70%以上。北京有着全国最高级的管理人才,最多的博士、硕士、大学本专科学生,有着最高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北京人的高素质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因此北京市民的一举一动,常常会显现出较高的文化品味。看得深,想得远,不拘眼前小利,雍容大度,志向高远,这就是北京人。在经济上,北京虽然是个典型的消费城市,但在科技和文化产业上,却是全国最大的产出城市。这就决定了北京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应该是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三、轻商鄙利、述而不作的官派作风

北京自成为定鼎之地后,便是达官显贵云集之所,这也是都城文化的一个特点。官多的结果,就是官场上的习气与作风渗透到了京城的各个角落,就连普通的平头百姓,也会时不时地打上几句官腔。古人云,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是天子脚下呢?听听老北京人说话时拖着的官腔,看看老北京人遛弯时踱着的方步,让你不能不相信这句古话。

官本位文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北京人的自命清高和轻商鄙利。北京服务行业的官商作风是全国闻名的,北京人把什么工作都当“官”来做。顾客到商店买东西,售货员有卖与不卖的权利,因此顾客要赔笑脸,说谢谢,好像东西是经他批准后才卖给了你;乘客上了公共汽车,售票员就是你的领导,不管人多多,你也得挤到他跟前去买票,因为门口就是他的办公桌;你要坐出租车吗?得看你去哪,堵车的地方人家就拒载。在大多数北京人的观念中,不管干什么,挣钱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们的眼中,体面和尊严高于一切。而在上海和广州人眼中,北京人着实有点傻,世上哪有有钱不赚的道理?可见,官派作风给北京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在北京,虽不乏小市民,但真正具有小市民寒酸气的并不多,也就是说,北京的小市民与其它城市的小市民在言行举止上是有区别的,这些区别来自官场风气对北京小市民生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官本位文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好摆谱。据我所知,“摆谱”一词大约产生于清代,本意是摆出家谱给人看,原本并无贬义。历史上满族人是比较爱摆谱的。因为满族是中国历史上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之一,由于部落分散,满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通史,它的历史记录,多半是通过对自己家谱的翔实的记录得以实现的。长者给后人讲史的一个基本方式,就是给孩子们述说自己的家谱。满族有句名言,叫做“老人不讲古,小的失了谱。”但满族进关后,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使这一勤劳善战的民族,一夜之间变成了特权阶级,他们不工、不商、不农、不桑,无论是谁,只要是旗人,就可以免除所有苛捐杂税,而且还可以按月领到可观的钱粮。不劳而获的悠闲生活,使得众多的八旗子弟逐渐失去了勤劳勇敢的本色,成为游手好闲的大爷,成为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的寄生者。他们唯一可以炫耀的资本,就是到《八旗满洲氏族宗谱》中,去寻找自己先祖的往昔辉煌,并以此显示自己家世的荣耀。于是,数祖摆谱成为一时风尚。辛亥革命后,清朝统治虽被推翻,但八旗遗风却一直影响着今天的北京人。人们常说北京人好面子,究其原因,恐怕与好摆谱的心态不无关系。试想,大家不是帝王苗裔,就是名臣之后,若做了“不体面”的活儿,连自己的面子都过不去,更不用说祖宗的面子了。北京人常常抱怨外地人把北京人的钱都挣去了,其实,北京的就业机会不少,影响就业率的原因不在没有职位,而在于北京人从老祖宗那儿遗传下来的虚荣懒惰的病。解决北京人就业的关键不在腾出多少职位,而在于改变北京人头脑中的传统观念,观念不改变,就是腾出再多的就业机会也没有用。

官本位文化的再一个表现就是处事圆滑,说的多,做的少。解放前就有这样一首民谣:“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所谓“京油子”,是指北京人处事圆滑,办起事来四平八稳,说起话来滴水不漏,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中正平和、闲散庸碌的作风,在明清时期的京师官场非常盛行。据说清道咸时期的三朝元老曹振庸就谙熟此道。曹振庸官列一品,门生故吏满朝廷,当别人向他请教为官之道时,他说:“无他,但多磕头,少开口耳。”时人作诗讽刺晚清官场说:“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八方无事岁年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大家襄赞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晚清官场的遗风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北京人。北京国家机关多,事业单位多,国营企业也多,吃公家饭,端铁饭碗的人明显多于其它城市,这种机制是官本位文化继续存在的土壤。因此,北京人常常是“醒得早,起得晚,说得多,干的少,干成功的更少”。“北京出政策,外地出典型。”出政策是政府的行为,与平民无涉,但北京出不了典型,则不能不说是北京人的问题了。只要回头看看近20年来我们所走过的路,就会发现,中央一个政策下来之后,外地人已经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但北京人还在开会学习,学习开会,理解中央的精神。“述而不作”已经成为北京在经济上走在其它省市前头的一块绊脚石,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提倡真抓实干,勇于实践。

四、封闭自大的围城情结

有人说北京文化是多元文化,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数次入主中原,定鼎北京,造成了多次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他们对北京文化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在我们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如方言中的“胡同”、“旮旯”、“马虎”、“磨蹭”,饮食中的白水羊头、涮羊肉、烤全羊等等,都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文化的遗存。但是,如果仔细考察就会发现,游牧民族对北京文化的改造多限于衣食住行这些表层文化,而在深层文化上,他们更多的是为汉族所同化。环境决定文化,游牧文化一旦脱离草原,失去自己的生存环境,就必然会被新居地的农业文化所替代,这一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说,老北京本土文化的核心仍然是农耕文化。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心态上有很大不同。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北方游牧民族“不以败北为耻”。因为北方游牧民族本身就不喜定居,放牧牛羊也无法定居。如果与邻国开战,一旦败北,带上妻儿,赶上牛羊,一走了之,这对于他没有任何损失,最多就是提前换了牧场。因此游牧民族领地的观念比较淡薄。但中原的农耕民族就不同了,如果败北,他们就要背井离乡,不但失去了房屋,而且还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将一无所有。严酷的环境逼迫他们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战。对于这些不善战事的农耕民族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层层的围墙将自己包围起来。所以,中国的农业民族,特别是与强悍的游牧民族比邻的北方农业民族,很早就有了筑墙的习惯,大到万里长城,中到各城镇的城郭,小到各家各户的院墙。为保险起见,有时围墙还不止一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小农文化封闭保守的传统。

北京是典型的城的世界。北京的城墙之多,恐怕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明初建的北京城有三重城墙,最里面一层是宫城,叫紫禁城,第二重是皇城,第三重是周长20公里(km)的京城。明嘉靖三十二年起又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外加筑全长约14公里的外城。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这些坚固的城墙在阻挡敌人的同时,也阻碍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铸成了一种封闭的文化心态。作为权力中心,都城之内的文化确实具有着较高的品味,在众多的乡民面前,城里人无疑是文明的代表,这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造成了都城人盲目自大的心理,使他们养尊处优进而固步自封。而这种心理无形中又阻拒了来自远方的异域文明。北京人之所以能成为北京人,正是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中国最大的围城里。

如今,北京城的城墙已经拆得差不多了,我们在为之惋惜的同时,不禁要问:我们应该拆除的到底是什么?北京人心中的城墙是否依然存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北京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南方沿海城市相比,在接受外来文化及新生物事方面,仍显迟钝。习惯上,人们称上海为“滩”,它象征着开放性的海洋文化;称广州为“市”它象征着活跃的商业文化;而称北京为“城”,它是否还代表着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保守的都城文明?!也许称呼的不同,无意中真的道出了这三座城市之间不同的文化品格。2000年北京申奥的口号是“开放的北京迎奥运”。我们希望古老的北京文化能够乘着申奥的东风,敞开她博大的胸怀,走进新的世纪。

北京人有什么特点,老北京人独特的“爷”文化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 名人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

  • 宋江生卒年?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宋江(1073年1124年),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主人公。宋江在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一,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

  • 名人事例作文素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曾为完成一篇议论文而绞尽脑汁过的同学都能深刻体会作文中事实论据的重要作用。那么,事实论据从哪里来呢?下面是我分享的名人事例作文素材,欢迎大家阅读!1、《梁实秋:机智的幽默》着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北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有一次,主

  • 爱国华侨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陈嘉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华侨、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陈嘉庚身居异邦,心怀乡国,经营实业不谋私利,立志竞争义务报效祖国,故倾资兴办教育公益事业,以尽国民天职。早于1913年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后又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校,统称为“集美学校”。1921年,陈嘉庚创办

  • 动物的传说故事(300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传说,在森林的深处。住着七个美丽的小天使,哪里阳光四射,绿油油的草地上有许多的花,小动物们在快乐的成长。天使们每天在水中嬉戏,帮助小动物们,大家可欢迎他们啦!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恶魔,它可坏了,自从他来了这里之后,无恶不作,要小动物送到它嘴里吃掉,害的小动物们不敢出来玩了,草地上没了欢声笑语。小动物

  • 水浒传的人物传记 500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林冲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万夫不当之勇,因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人称豹子头。林冲妻子张氏(又称林娘子)去东岳庙上香时,被殿帅府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调戏,幸得使女锦儿告知林冲,将其喝止。但高衙内淫心不死,又使高俅的心腹虞候、林冲好友陆谦,骗林冲外出饮酒,其乘机对张氏施暴,幸为林冲赶回得

  • 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作文400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诚信是什么?简单从字面我们就可知道言语真诚就是诚信,可是,单靠言语真诚就算真诚了吗?不!真诚不是这样的。在我的眼里真诚是这样的;小草对小花说:“放心,明年的春天,我一定会变绿”。小草做到,春天它真变绿了。大树对绿叶说:“放心,总有一天你不会再被我给束缚住”。大树做到了,他真的把叶子给

  • 华人作文400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提示:每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家里有父母、兄弟姐妹,甚至是爷爷、奶奶及姥姥、姥爷。在家庭周围,又有着亲戚和朋友。家庭里,人与人之间充满着友爱、关心,当然,也存在矛盾和误会,所以,家庭里每天发生着新的事情,新的故事。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故事里充满着时代的气息。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家庭的故事,必然是时

  • 有多少男的有十个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十个斗的男人确实不多,这样的男人都很少也是很幸运的,这样的男人绝对是不一般的,而且命运也是很好的,这样的男人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男人确实是很出其的十个斗的男人。要问全国男的有多少个这个应该没有统计过一个都可能比较少了嘻嘻,和俺一样,10个斗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把官做,

  • 止水螺栓抹灰前是否做防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二端切了。会有个凹坑的,深一个保护层。砂浆抹了。即可。尧舜禹、炎帝、黄帝,都是传说的上古人物,虽有历史记载,尚无确凿信史可证。也就是说尧舜禹是否真实历史人物早就有争论。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虽然不是主流,影响较小。但是一直存活着。复旦大学基于分子人类学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试图找出这个问题确凿证据的准确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