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的兰陵王是什么朝代的

历史上的兰陵王是什么朝代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73 更新时间:2023/12/16 7:42:39

是南北朝时期。

兰陵王实名高长恭(541年D573年),又名高孝⒏咚啵媳背逼诒逼胱谑摇⒔欤逼肴ǔ肌⒈逼氲旎烁呋吨铮逼胛南宓鄹叱蔚谒淖樱饫剂晖酢8叱す踩嵝淖常羧菁婷馈N谙甘拢康酶拭溃湟还鲜赜虢抗仓J潜逼胧雷谖南寤实鬯淖樱盖兹戳鲂帐弦裁挥校馐沟盟纳硎辣涞闷怂访岳搿@矍ú⒅荽淌贰M回嗜虢簦すЬ×髦Z街剑す芯饰灏倨镌偃胫芫熘两疖拢晃跫薄3巧先烁ナ叮す怆惺局妫讼洛笫志戎谑谴蠼荨N涫抗哺枰ブ独剂晖跞胝笄肥且病@局菽痢⑶噱荩氖懿苹酰笪尽S攵紊靥职毓龋止ザㄑ簟I夭。すё芷渲凇G昂笠哉焦Γ鸱忸衣埂⒊だ帧⒗制健⒏哐舻瓤す

遭帝猜忌

在邙山之战后,北齐后主高纬对高长恭说:“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高长恭回答说:“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而后主高纬因为他说的“家事”,又听到士兵们唱的《兰陵王入阵曲》,便开始猜忌高长恭。

定阳之战时,高长恭代替段韶的职务统率军队,但是常常收取贿赂,聚敛财物,他的亲信相愿问他说:“王受到朝廷的重托,为什么要如此贪心呢?”高长恭没有回答。相愿继续说:“是不是因为邙山之战大胜,您害怕功高震主,遭受忌妒,而要作令人看不起的事情呢?”,高长恭回答说是。相愿说:“朝廷如果忌恨你,这件事情更容易被当成是罪名,这不是躲避灾祸而是招来灾祸!”高长恭哭着俯身向相愿询问解决的计策,相愿说:“您之前已经立下战功,这次依然打胜仗,声望太大,最好假托有病在家,不要再管国家的政事。”高长恭同意他的说法,但是没有办法成功隐退。[17]等到朝廷对陈朝用兵,高长恭恐怕再次被任命将军,叹息说:“我去年脸上长痈,现在为什么不发出来!”从此有了病不肯医治。

被毒身亡

武平四年(573年)五月,后主高纬派遣使者徐之范送毒酒给高长恭,高长恭对他的王妃郑氏说:“我对国家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负皇帝,而要赐我毒酒?”郑氏回答说:“为什么不亲自当面去跟皇帝解释呢?”高长恭说:“皇帝怎么可能会见我?”于是就饮毒酒而死。死后朝廷追赠为太尉,谥号武。

真正的兰陵王名高长恭,又名高孝,是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高欢长子高澄在父亲死后当上东魏第二任权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强干,却于29岁死在奴隶手里,丢下六个嗷嗷待乳的儿子,老四就是成为千古传说的兰陵王。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实记录了另外五兄弟的母亲出处,就长恭例外在5个兄弟中,其中一个的母亲还是妓女。不知道是书史的遗漏,还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隐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继任,干脆一脚踢走皇帝,自己称帝,北齐建立。这是个出了名的野兽世家,群交乱性,酗酒暴虐,以杀人为乐。高长恭生在其中,人品算很不错的,只留下一桩八卦:皇帝赏他20个侍妾,他只收下一个。这个人很聪明,要是一概不收,皇帝没面子;要是全盘接收,人家会当他是好色之徒,所以他有着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性。

高长恭骁勇善战,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注意,这里是个把脸遮了很大部分的头盔,而不是面具。兰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后来的编舞者编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故事的戏剧性。),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数百名,前来接应。很快周军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他也被称作是面具后的悲情王子.

史载:“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木兰从军最好是投到兰陵王帐下。女儿家惊艳,为面具摘下瞬间的绝世风华,然后跟他一人一半分个红苹果。噢,心都醉了!

老天造人,总不愿造得太完美,高长恭染了个大毛病:贪财。门口常有行贿的进进出出。搞得老百姓都说三道四。属下尉相愿问他:“王既然俸禄那么高,何必如此贪?”长恭答不上来。相愿说:“您是不是因为怕功劳高,被主上忌讳,故意给自己抹点污垢?”嘿嘿,什么理由?这位老兄说话技巧一流!长恭见有台阶下了,才开口:“是的。”相愿说:“朝廷如果猜忌王,这正好给他留了一条辫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祸。”长恭泪下,跪膝,请他给个安身的法子。相愿说:“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养病,别干预政事了。”长恭听了劝告,便偶尔装装病。完全隐退,又不甘心。正处盛年的男子,谁愿意退休?何况高长恭不是当隐士的个性。

北齐末代皇帝高纬一天听了《兰陵王入阵曲》,对高长恭说:“入阵太深,毕竟危险,一旦失利,追悔莫及。”长恭无心快语:“家事亲切,不觉遂然。”高纬一听“家事”这两个字,心生警觉。叫人给他送去毒药一杯。皇帝杀人,连理由都没扯。这就是乱世的悲哀.高长恭死时的年龄没有记载,估计才三十出头。留下个悲痛欲绝的遗孀郑妃,守着佛门孤灯,度此残生。四年后,失去了支柱的北齐就为北周皇帝宇文觉所灭,高氏子孙几乎全遭屠戮。

这是段怎样的岁月:有广陵散的高洁,有兰亭序的潇洒,有敕勒歌的豪迈,种种浪漫都只是逃避苦难现实的一醉。泼墨汉家子,走马鲜卑儿,红尘里一道道风景线皆在噩梦中毁灭。神伤,为焚琴煮鹤般的凄艳。恨不能一把火燃烧掉千年的帷幕,一卷风吹干净中原的黄土,去赏那时的桃花,梧桐,碧竹,寻那人的麈尾,冠帽,面具。用恬淡换去他的功利,用善良换去他的毒暴,用自足换去他的贪残,可否能将结局改善?

不用说了,面对历史,改了过程,改不了结尾。

高长恭,又名高孝逼氪蠼莱评剂晖酢J潜逼敫咦娓呋吨铮逼胛南宓鄹叱沃谒淖樱盖仔帐喜幌辍K嗝踩崦溃嗽谡匠∩夏芄煌诺腥耍蚀髅婢呱险蟆

1.高长恭曾经担任赠州刺史。当突厥攻入晋阳时,他尽力击退敌人。564年(河清三年)12月芒山之战时,北周攻击洛阳一带地区,围城却没有攻下。段韶、斛律光与高长恭奉命前往救援。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高长恭带了500名骑兵冲进北周的军队,到达被围的金墉(现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面具脱下来让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城中的人才开始放箭保护他,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北周军队最后放弃营帐撤退,这场战役是高长恭最受注目的战役。士兵们为了这场战役而歌诵他,后来就变成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564年12月,他被任命为尚书令。

2.他后来历任司州、青州与瀛州的地方首长。570年(武平元年)7月,被任命为为录尚书事。571年(武平二年)2月担任太尉。571年3月,与太宰段韶、右丞相斛律光联合进攻跷谷,抵御北周宇文宪的攻击。5月,段韶包围定阳城,而北周汾州刺史杨敷坚守住城池,段韶久攻不下。段韶病倒之后,由高长恭接替统领全军,他成功的利用伏兵击败了从城中撤退的杨敷军队。572年(武平三年)8月,他被任命为大司马,573年(武平四年)4月担任太保。

3.高长恭在瀛州时,属下阳士深因为列出高长恭收贿的证据而被免官。当定阳之战时,阳士深也在军队服务,害怕被怀恨报复。高长恭听到之后说,“我本来没有这样想”,于是故意找了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杖,让他之后不再担心。

4.有一次北齐武成帝高湛为了奖赏他的战功,命令贾护帮他买了20个女人送他,他只接受一个。

5.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芒山之战后,北齐后主高纬曾问高长恭说,“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高长恭回答说,“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而后主因为他说的“家事”,又听到士兵们唱的《兰陵王入阵曲》,开始猜忌他会谋反。

6.定阳之战时,高长恭代替段韶的职务统率军队,但是常常收取贿赂,累积财富,属下尉相愿问他,“您既然受到国家的委托,为什么要如此贪心呢?”高长恭没有回答,尉相愿继续问说,“是不是因为芒山之战大胜,您害怕功高震主,遭受忌妒,而要作令人看不起的事情呢?”,高长恭说是的。尉相愿说,“如果朝廷真的对您有所妒忌,这件事情更容易被当成是罪名,不能避祸反而更快招来祸害。”高长恭流泪屈膝问尉相愿解决的方法,尉相愿说,“您之前已经立下战功,这次依然打胜仗,声望太大,最好之后都装病在家,别再管国家的政事。”高长恭同意他的说法,可惜没有办法成功退出。

高长恭之死

573年(武平四年)5月,北齐后主高纬派遣使者徐之范送毒酒给高长恭,高长恭跟妻子郑氏说,“我对国家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负皇帝,而要赐我毒酒?”,妻子回说,“为什么不亲自当面去跟皇帝解释呢?”,高长恭说,“皇帝怎么可能会见我”,他死前将所有欠他钱的总金额有千两黄金借据全部烧掉,之后就饮酒而死。妻子郑氏则进入佛门。齐主闻长恭自尽,很是喜慰,但表面上还想掩饰,追赠长恭为太尉。

历史上的兰陵王是什么朝代的

那个年代的君主表??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我国古代有很多人曾被封为兰陵王,兰陵是个地名,封邑在兰陵的就是兰陵王,就像打印地税的时候,机器总会告诉你,姓名不具有唯一性。兰陵王并非特指某个人,只能说最著名的兰陵王是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公元541年D公元573年),又名高孝⒏咚啵媳背逼诒逼胱谑摇⒔欤逼肴ǔ肌⒈逼氲旎烁呋吨铮逼胛南宓鄹叱蔚谒淖樱饫剂晖酢8叱す踩嵝淖常羧菁婷馈N谙甘拢康酶拭溃湟还鲜赜虢抗仓J潜逼胧雷谖南寤实鬯淖樱盖兹戳鲂帐弦裁挥校馐沟盟纳硎辣涞闷怂访岳搿@矍ú⒅荽淌贰M回嗜虢簦すЬ×髦Z街剑す芯饰灏倨镌偃胫芫熘两疖拢晃跫薄3巧先烁ナ叮す怆惺局妫讼洛笫志戎谑谴蠼荨N涫抗哺枰ブ独剂晖跞胝笄肥且病@局菽痢⑶噱荩氖懿苹酰笪尽S攵紊靥职毓龋止ザㄑ簟I夭。すё芷渲凇G昂笠哉焦Γ鸱忸衣埂⒊だ帧⒗制健⒏哐舻瓤す

东魏兰陵王萧正表,武定七年(549年)封兰陵郡王。

唐兰陵王张仲武,会昌元年(841年)封兰陵郡王。

辽国,萧氏因为是皇后的宗族,曾有14人或生前受封或死后追封为兰陵郡王,分别是萧韩家奴、萧挞凛、萧排押、萧恒德、萧匹敌、萧宁、萧酬斡、萧挞不也、萧朴、萧兀纳、萧速撒、萧得里底、萧奉先、萧安团。另有武信军节度使丁振,于辽圣宗太平三年(1023年)受封兰陵郡王。

金国有两人受封兰陵郡王,其一为皇族宗室按E海,其二为萧仲恭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什么是法治文化建设?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法治文化是一种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法律类型的文化。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以及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等行为方式。法治文化是以追求民主、自由和权利保障为目标,在一定的治国理念和与此相适应的制度模式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具体而言,法

  • 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500?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有民间故事,那么其他的国家也有民间故事吗?有的!我最近就看了本《非洲民间故事》,这本书的故事内容幽默风趣,讲述了当时的善与恶、智与愚。我在这本《民间故事》里遇见了拥有神奇的达姆鼓的鼓手:曼德涅。被鹰诅咒过的国王和被疯子教训过的国王。寻找父母却意外成为女王的黛。最让我难忘的是“疯子与国王”,这篇民

  • 诚实守信的演讲稿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演讲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接触并使用演讲稿的人越来越多,那么你有了解过演讲稿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诚实守信的演讲稿(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诚实守信的演讲稿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诚信无形,却可以经天纬地;诚信无色,却可以耀人眼目;诚信无

  • 安徽的名人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1、洪学智洪学智,1913年2月生于安徽金寨(原属河南商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27年,年仅14岁的洪学智参加农民协会,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参加商南起义后,洪学智参军进入红一军。在红军部队中,洪学智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历任连长、营长、团政治主任等职,1935年,洪学智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

  • 桌子和椅子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从前,有野穗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他们一直和睦相处。有一天,桌子说:“我们出去玩一会,好吗?”椅子也正闲得慌,非常赞成。于是他们俩一起出去玩了。大街上可热闹了,有灯笼、斧头、小手锯和各种各样的.其他玩意儿。桌子说:“我们要岩轿每天都能来外面玩该多好啊!”“那我们就天天来好了啊。”椅子说。桌子和椅子在大

  • 中美文化差异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六点文化差异:1.隐私中国人的隐私概念和美国人不同。中国人谈论年龄、收入、或者婚姻状况,而美国人则认为这些话题非常令人不快、具有侵入性。2.家庭在中国,老人们通常都享有巨大的尊重和受尊崇的地位,而年轻一辈则被悉心呵护、培养。但是在美国,家庭的目标是鼓励独立,特别是孩子们。和中国人不同

  • 汉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沟通,交流更加快捷第一,汉字维护了中国的统一和凝聚力。中国历史上经过了多个分裂的时期,由于中国有统一的文字,使得中国的统一变成非常容易。第二,汉字保护了文化的传承。在五四以前中国是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书面语言(文言文)与日常的说话(白话文)不一样。这样使得语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

  • 保定历史名人知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蔺相如、赵匡胤、关汉卿、赵孟\、卢照邻等。1、者敏蔺相如蔺相如,生卒不详,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

  • 清明救火英雄故事简短?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甯武胜2005年7月9日下午4时,因碾米机超负荷用电引发电线短路,攸县山乡黄泥冲村民甯社员家不幸失火。当时,起火部位位于甯社员家二楼,楼下人一点都没有感觉到。下午4时半左右,甯社员家二楼已有明火蹿出,楼上所有家具、衣服都已燃起熊熊大火。眼看大火就要将家全部吞噬,甯社员的妻子这才突然想起,才几个月大的

  • 我要写一篇关于文明礼仪的文章(书信体)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见面,互相应该槐让说,‘你好’,而不是‘哎’。”“他们握手要应该用右手。”“还有,小孩子应该主动和长辈打招呼。”这是在大连市中山区昆明街道举办的“讲礼仪树新风,争做文明市民”乘凉晚会上的一个互动环节,小朋友们一连串的抢答把刚才一段短剧中不讲文明礼仪之处点拨到位。俗话说,“礼之用,和为贵”。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