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有哪些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历史上有哪些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67 更新时间:2024/1/25 16:35:55

历史上有哪些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人杜甫有《蜀相》名篇传世。

典型的就是诸葛亮。还有很多,姜子牙、于谦、袁崇焕等这类人物太多了。

诸葛亮

诸葛亮............................................

历史上有哪些风流人物的伟大事迹?

鞠躬尽瘁-周恩来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在建国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的职务,在职期间日理万机,勤俭朴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死后没有任何的存款,也没有留下一子半女,甚至连骨灰都撒入大海,这样的廉洁是无人能比的,可以说他为中国人民奉献了他的一切,他的智慧、他的忠诚、甚至是他的生命,风流人物第一名,除了总理还能有谁?

半人半神-孔子

孔子是最具国际影响的中国人。他希望当时分裂的中国能重视出现统一强大的中央权力,主张上层阶级以礼、仁政、德行来维持统治,全体人应遵从忠于天子、孝顺父母、友德朋友的信条,妇女应对丈夫忠贞服从。但他未能把他理想与理论变成现实。在他死后七百年,汉武帝正式把他的学说奉为唯一的官方学说。自此,历代帝王纷纷效法。到公元7世纪,唐朝大兴孔庙,孔子被奉为半人半神的圣人。这种习俗沿袭约一千三百年。

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简介:1103~1142南宋名将,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宋史·岳飞传》)著称。常能以少胜众。金军叹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旷世奇才-李白

也该有个文学界的风流人物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官场40载,行迹踏遍14省,统兵40万,到头来仍两袖清风,一贫如洗,正如晚年他在《自定分析家产书》中所述:“田地家产折价三百银有零”,“况目下均无现银可分!”实在令人可钦、可佩!所有这些,正如他故居厅堂悬挂的那幅亲笔所书的格言所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足智多谋-诸葛亮

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先后五次进攻魏国,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名将司马懿、张A等交锋,屡操胜算,最后一次北伐时采取分兵屯田之策,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忠武侯。

万世一君-秦始皇

在中国古代君王中,最负国际声誉的当推汉武帝。在西方人看来,他是古代中国巅峰状态的万世一君,是中国最有作为的帝王。他敬奉儒学为官方学说,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他扩疆开土,征服长江以南大片土地与朝鲜一部分,并打开了在中西交流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丝绸之路。他使中华帝国达到了同期罗马帝国的强盛程度。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他堪称中国的凯撒、亚历山大或屋大维。

一代名将-李牧

他的赫赫功业是对匈奴的战绩上,李牧是赵国人,赵国一直受匈奴威胁。赵军屡败于匈奴,以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知耻而后勇。赵军从装备和作战方式上高度学习匈奴,建立了让六国震惊的骑兵部队。李牧真正意义上的与匈奴一战只有一次,但仅仅是这一次,就打的匈奴几乎十年不敢南下。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少有大志,力能举鼎,自言:“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又有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京剧《辕门射戟》中,吕布有一段摇板转二六的唱段,第一句是“将军休要逞刚强,刚强怎比楚霸王。”可见连吕布都敬畏项羽。他仅以八千江东子弟兵起事,后拥兵数十万,号称“西楚霸王”,先灭秦,后与刘邦争天下,败于九里山前,终于乌江自刎,却留下一段霸王别姬的千古佳话。可称得上既有英雄之气,又有儿女深情,算得上风流人物。

略不世出-韩信

韩信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韩信派人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迷惑雍王章邯,自己却率军悄悄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大败章邯军,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

他们的品质不具体说~也应该知道了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蓝色大海的传说剧集分解?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蓝色大海的传说剧情介绍:该剧以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人鱼公主为主题,根据韩国最早的民间故事《於于野谭》里出现的人鱼故事为主题的奇幻爱情罗曼史改编,主要讲述了人鱼来到都市碰见无赖又邪恶的骗子,两人相遇后并互相喜欢陷入爱情的故事。海豚是一种很可爱的海里动物,是与鲸鱼和鼠海豚密切相关的水生哺乳动物。关于海豚的

  • 关于革命的作文500字以上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革命精神永不灭刑场上的婚礼故事发生在案1927年夏至1928年初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广州。主要讲了周文雍和陈铁军在一年多的共同战斗和生活中,因志同道合,相互关心而萌发了纯真的爱情。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临刑前,他们为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吐露了蕴躲于心的纯真爱情,也为了显示对反动派的极度藐视,在刑场上当众

  • “酒桌文化”指的是什么?酒桌文化是腐朽文化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酒桌文化是一种载体,从国宴到家宴,再到各种婚宴、庆功宴,每一个宴会都能够体现出酒桌文化,简单来说酒桌文化就是一本社会百科全书,我认为酒桌文化并不是腐朽文化。一、在中国的酒桌文化现在已经远远地大于礼仪性,还有很明确的实际功能,尤其是当一个人在酒桌上想要交朋友的时候,就会拿起酒杯和对方喝酒,如果对方一直

  • 为什么要禁止青楼这个行业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五千多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青楼这个娱乐场所。而且很多历史文化中记录了很多青楼女子的美好爱情故事,我就纳闷了,为什么现在要禁止这种文化??why?是社会的精神文化在退步了吗,这个根本就是禁止不了的好吗,因为人是动物,动物除了生存就是繁殖,只要繁殖就跟那个挂钩了。为何要禁止呢除非所有

  • 语言和文化认同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认同要通过语言这个媒介。例如,如果不会法语,却认同法兰西文化,那也只是叶公好龙而已。往大了说,语言-民族文化,往小了说,方言-地域文化。个人观点:语言和文化认同基本是划等号的,一对一。没有语言做前提的文化认同,是盲目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认同要通过语言这个媒介。例如,如果不

  • 爱因斯坦的小故事(不超过300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1879年3月14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德国的一个叫乌尔姆的小城。父母为他起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父母对他寄托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没过多久,父母就开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了,已经三岁的爱因斯坦才“咿呀”学语。后来,爱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两岁的玛伽已经能和

  • 饮鸩止渴的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饮鸩止渴东汉时,担任过廷尉的霍,从小勤奋好学,少年时代就读了大量儒家经书,在当地出了名。霍有个舅舅名叫宋光,在郡里当官。由于他秉公执法,得罪了一些权贵,被他们诬告篡改诏书,从而押到京都洛阳,关进监狱。宋光下狱后,霍的心情一直不平静。当时霍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各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他从小常和宋光在一起,

  • 日本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丰臣秀吉(1536-1598)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为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法名国泰佑松院殿山俊龙大居士。《明史》里称作平秀吉。德川家康(1541—1616)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

  • 以大海为题写一篇童话故事38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从前有一滴小水滴从天上落了下来。小水滴落到了小溪里,他经过漫长的旅行,他终于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里!哪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美丽,海面是那么平静,海鸥是那么美丽。小水滴就在这里生活的很快活!有一天,小水滴遇见了大海。大海说:“你是什么小东西?”小水滴怒气冲冲地说:“我是你,你是我,我们是一体的。你不可以怎

  • 鲁班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一位创造发明家叫鲁班。两千多年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人民当中流传着,后代土、木工匠都尊称他为祖师。鲁班大约生于公元前507年,本名公输般,因为“般”与“班”同音,是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人,所以称之为鲁班。他主要是从事木工工作。那时人们要使树木成为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