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水浒传里的于谦是谁?

水浒传里的于谦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73 更新时间:2024/3/6 5:30:00

水浒传里的于谦是谁?

陆谦

《水浒传》中一个反面人物,是林冲的多年好友,因贪图富贵站在高俅这一边,多次设计陷害林冲,后在山神庙与富安等密谋火烧草料场时被林冲撞破,死于其刀下。有关他的有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候火烧草料场》。

陆谦懂得察言观色,会讨好上级。劝林冲把自己的娘子献给衙内。与这种人称兄弟,实在可悲。

水浒传里没有于谦这个人物。但有陆谦这个人物,他是陷害林冲的人。

鼓上蚤时迁,不是于谦。

名垂千古的于谦,避免明朝重蹈靖康之耻,为何最终会含冤而死?

首先要说明一下,这个于谦是明朝的于谦。

于谦

于谦不仅非常清廉,而且在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擒,大明大厦将倾之际,果断带头拥立明代宗朱祁钰,力挽狂澜。对此,《明史》评价他:“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

这样一个旷世之才,为何不得不含冤而死呢?

其实杀他的明英宗朱祁镇也知道于谦是人才,但却不得不杀他!

首先,只有杀于谦才能立威,昭显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英宗朱祁镇

土木堡之变后,在于谦的主导下,将朱祁钰推上皇位。多年之后,明英宗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再次回归帝位。这时,不杀于谦,就等于变相承认当年于谦拥立朱祁钰的行为是恰当的。更预示着,当下朱祁镇再次回归帝位是没有正当性的。

朱祁镇要想证明自己皇位合法,就必须杀于谦。

其次是缘于个人的恩怨。

在劝说朱祁钰,迎回明英宗朱祁镇的过程中,于谦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位已定,宁复有他”。什么叫大局已定?意思是明英宗朱祁镇再无翻盘的可能。这本是对朱祁镇有利的话,但传到朱祁镇耳朵中,却让他如鲠在喉。

不杀不足以泄私愤!

再者,与谦是明代宗朱祁钰最鲜明的印记。

明代宗朱祁钰

在明代宗朱祁钰的支持下,于谦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当时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明王朝的国力日渐强盛,史称“景泰盛世”。

不杀于谦怎么抹掉百姓对明代宗朱祁钰的记忆呢!

此外,拥立明英宗朱祁镇进行夺门之变的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与于谦有着不小的利益冲突,不搬倒于谦,他们怎么上位呢?

所以,明知道于谦很冤,但朱祁镇必须杀他,这就是帝王之术,与赵构杀岳飞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谦,在明朝历史上,甚至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都是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很多人对于谦充满崇敬之情。如果简要的说明一下于谦的生平,或许只能用两件事来概括,一个是北京保卫战,一个是夺门之变。一个让于谦名垂青史,另一个,则让于谦含冤而终。

一、夺门之变

在历史纪录中,夺门之变的操纵者是石亨,徐友贞,曹吉祥这三个人,真正的受益者,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梅开二度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是明朝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也是给明朝抹上巨大黑点的一个皇帝。更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为外族俘虏的皇帝。在北方草原喝了几年风的朱祁镇,其实已经没有了当皇帝的心思,他的弟弟朱祁钰,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当上了皇帝,至少现在,朱祁钰的皇帝位置做的很好,很稳当。有些不想退位了。

老皇帝已经没有了原先的英姿飒爽,新皇帝又觉得皇帝位置很舒服,两个人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本来是相安无事。但当朱祁钰病危,事情出现了变化。最早察觉这种变化的是徐友贞。

历史上的徐友贞,人品很差,但人却非常聪明,他的政治敏感度异常高,当朱祁钰病危之时。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辅佐朱祁镇复辟。而曹吉祥和石亨,也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三个阴谋家仅仅用了一夜的时间,就把朱祁镇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当文武百官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已经另有其人。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夺门之变。

二、流氓逻辑

夺门之变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让包括于谦在内的文武百官措手不及。更让于谦措手不及的是,他成为了夺门之变成功的祭品。

这是一个很流氓的逻辑,也是由流氓徐友贞提出的。当明英宗朱祁镇被活捉后,明朝群龙无首,接近崩溃。于谦力挽狂澜,力推朱祁钰当上皇帝,并且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成为挽救明朝危亡的第一功臣。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流氓徐友贞却找到了一个漏洞。

简单来说,因为明英宗被俘,所以于谦辅佐了朱祁钰,那么明英宗回来了,于谦为什么不让朱祁钰退位,让老皇帝再次坐上龙椅呢?这说明,于谦早已经对老皇帝朱祁镇不满,也许皇帝被俘虏,他还在偷着乐。

于谦的行为,可以倒推出于谦有了谋反的想法,那么,北京保卫战就变成了于谦的个人秀,从而可以推出,于谦保卫北京,只是为了自己荣华富贵,很坏的存在。

于谦既然是很坏的存在,那么,我徐友贞主导的夺门之变,就是正义的存在,而如果不杀掉很坏的于谦,如何能证明夺门之变是正义的,所以,推出不杀于谦,此举无名。

于是,一套非常流氓的逻辑,把明英宗朱祁镇说了个晕头转向,也把为国尽忠的于谦说成十恶不赦。英雄碰上流氓,君子碰上小人。再加上昏庸的朱祁镇,于谦最终还是含冤而死。实在可叹。

于谦,我国明朝的一个大英雄。土木堡之变后,他力举另立新帝。跟随新皇帝明代宗,抵御住了瓦剌对北京的进攻,避免了明朝成为第二宋朝,避免了靖康耻的再次出现。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民族英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却含冤而死。这究竟是为什么?

主要是他得罪了四个人,前三个是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这三位是发动夺门之变,扶植明英宗重新登上皇位的主要人员,深得新皇帝明英宗的喜爱,他们三个一旦联合起来诬陷于谦,于谦必死无疑。而且他们还就真那么做了。

其实这三个人还不是最为致命的就是他还得罪了明英宗。在英宗眼里,是于谦夺走的自己的皇位,因为是他提议立代宗继位的·,就算是为了国家。但是,害英宗失去皇位却是不争的事实。就算没有,三人的联合诬陷,英宗上任之后,于谦也不会好过。更何况那三人还诬陷于谦打算另立新帝,这就更惹恼了英宗。

就这样这位一心为国的英雄人物走向了末路。

名垂千古的于谦,避免明朝重蹈靖康之耻,为何最终会含冤而死?我是干勾于说故事,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要想弄明白于谦为何会含冤而死,先得还原一下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严禁太监干政,但大明王朝由盛转衰就是因为一个太监,此人怂恿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结果中了埋伏,数十万精锐损耗殆尽,朱祁镇也不幸成了俘虏。

瓦剌方面本想朱祁镇要挟大明朝廷,并率领大军攻打京城,此时时局动荡,似乎要重蹈数百年前靖康之耻的覆辙,在这个背景下,于谦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并临危受命,发起了保卫京城的战役,一举粉碎了瓦剌的进攻。

于谦

瓦剌方面不想耗费粮食养一个毫无用处的朱祁镇,便把俘虏放回,朱祁钰怎么舍得放弃皇位?便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加以软禁。不久后朱祁钰得了重病,朱祁镇在太监曹吉祥、大将军石亨、御史徐有贞的帮助下发动“夺门之变”,复辟成功!

朱祁镇

朱祁镇再次登上皇位后,“夺门之变”的功臣开始排除异己,而立下大功的于谦自然成了他们的眼中钉,他们编造了于谦意欲迎立外藩的罪名,朱祁镇判了个死罪。斩首于谦的当天,天空中乌云蔽天,真可以算得上是天怒人怨。

名垂千古的于谦,率领军民守卫京师重地,避免大明重蹈靖康之耻,却因为政敌的算计,以及昏庸的朱祁镇误信谗言,最终含冤而死!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这是民族英雄于谦在十几岁的时候写的一首诗,由此可见他从小就志向远大,骨子里有一种坚韧不屈正直无私的高贵品格。

于谦是文人出身,他的偶像是南宋名臣文天祥,土木之变发生后,他力排众议守卫京师,避免明朝落入“靖康之耻”的悲剧。但是这位两袖清风、一心为国的忠臣,却在朱祁镇复位之后含冤而死。

虽然时隔500多年,人们对于于谦的死仍然感到惋惜,但是放到当时的背景里,于谦的死其实是必然的。

一、他在淡泊名利的同时四处树敌

1、得罪了王振

于谦是一个清官,当初太监王振在朝中耀武扬威的时候,百官都争相贿赂他,唯独于谦不屑于这么做。于是王振就指使人陷害于谦,结果引来百姓纷纷请愿,为了不让事态扩大,王振不得已胡乱编了一个理由放了他。

不过后来王振死于土木之变,他虽然没有直接害死于谦,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于谦的后半生。在王振的怂恿之下,朱祁镇贸然亲征瓦剌,结果兵败被俘。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于谦推到了政治舞台的最前沿,也让他得罪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2、得罪了徐有贞

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之后朱祁钰监国,当时徐有贞还叫徐。此时的徐想的不是誓死抗敌,而是一心逃跑,并且提议朱祁钰带着皇族和百官一起迁都到南京,结果遭到于谦等主战派的强烈反对。

此事发生后,徐不但沦为同僚的笑柄,而且还迟迟得不到提拔。在徐心里,他落到此番田地完全是拜于谦所赐,不免对他怀恨在心。为了转运,徐将名字改成了徐有贞。

3、得罪了石亨

也先进攻大同一战中,明军三员大将仅有石亨一人活了下来,但他也因为打了败仗被降职。后来在于谦的举荐下石亨不断被提拔,还被封为武清伯。按理说于谦对他有知遇之恩,但是石亨并没有因此感激他。

在保卫京师的战争中,石亨于德胜门大败也先,因为军功得到世袭侯爵。石亨觉着首功应属于谦,所以就向朱祁镇保举于谦的儿子于冕,但是于谦不但不领情反而对其大加指责。热脸贴了冷屁股,也让石亨对于谦产生了恨意。

二、他在一心为国的同时触动了英宗的利益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镇被俘之后明朝朝堂之上人心大乱,此时太子朱见深年仅2岁,显然没有能力拯救危局。于是于谦等人请求皇太后立朱祁钰为皇帝,不过一开始朱祁钰并没有答应,在于谦等人的一再劝说之下朱祁钰才正式登基。

朱祁钰在位的这段时间,也是于谦政治生涯的巅峰,他一次次拯救明朝于危难之间,让也先的阴谋彻底落空。眼看北京久攻不下,也先便打算放了朱祁镇借此议和,明朝朝中不少大臣也力主接回英宗,但是朱祁钰却不高兴了。

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

对于朱祁镇来说,他能重回京师于谦是立了大功的,但是朱祁镇对此却丝毫没有感激之情。因为在朱祁镇的心里,当初朱祁钰登基是于谦一手促成的,而他如今虽然重回皇宫,但已经不是大明的皇上,而是成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太上皇。

朱祁镇回来之后,他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坦,他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七年之久。而更让朱祁镇无法接受的还有一件事,朱祁钰夺走自己的皇位也就罢了,他竟然还让儿子朱见济取代了自己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朱见济只当了1年7个月的太子就夭折了,而朱祁钰在做皇帝的第七年也突然一病不起。在朱祁钰病重之际,此前被于谦得罪的徐有贞和石亨等人联手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重新成为明朝的统治者。朱祁镇复位后没多久,朱祁钰被废为J王很快就一命呜呼了,而被朱祁钰视为心腹的于谦也遭遇了灭顶之灾。

于谦被冠上“散播谣言和意图迎立襄王”的罪名,简单来说就是谋反,最终被斩决,终年59岁。回顾于谦的一生,他“重名节,轻名利”、“重成仁,轻杀身”、“重社稷,轻君王”,这些高贵的品质成就了他的清名,也让他成为政治上的牺牲品。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二战时期比较著名的将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二战”十大元帅1、乔治。史密斯。巴顿(美国)2、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3、埃尔温。隆美尔(德国)4、朱可夫(前苏联)5、山本五十六(日本)6、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美国)7、亚历山大。米哈伊诺维奇。华西列夫斯基(前苏联)8、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美国)9、海茵茨。威廉。古德里安(德国)10、弗里

  •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400字 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我感动的一件事,是发生在今年放寒假的时候。记得有一天中午,我全身都很痒,爸爸看了说:“身上怎么起的都是小红点,不行,带你上医院看看去,万一是水痘就不好了。”于是,爸爸让正在上班的妈妈先去医院挂号,然后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拉着我就去了医院。到了医院,我看见妈妈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妈妈走过来问:“怎么了,

  • 万氏姓氏来源和名人和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万(Wàn)姓源出有五: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朝有大夫受封于芮国(在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城南,姬姓诸侯国,公元前640年为秦所灭),史称芮伯。春秋时,传至芮伯万,曾一度官至周王朝司徒,但后因芮伯万宠姬太多,便被母亲芮姜赶出国去,住在魏城(今山西省芮城),其子孙以

  • 出自历史人物故事的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人物典故最多的是韩信身为汉初名将,韩信为西汉的开国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韩信出身低微,靠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将王、侯、将、相全部担任了一遍。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正因为韩信如此丰富精彩的人生,才使他成为了

  •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兵马俑、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茶、中药、文房四宝、四大发明、风筝、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彩陶、紫砂壶、中国瓷器、国画、对联、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你可以从中挑选一些,应该还不错吧。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到

  • 王祥卧冰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王祥卧冰,在民间也被称作为:卧冰求鲤。事情就发生在洛阳谷水以西的王祥河,而这条河也是由于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被称作为孝水。说的是在我国古代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王祥的小伙子,早年丧母,父亲又娶了一个后妈。后妈和她的父亲又生了一个孩子,所以王祥就不受待见了。后妈因为有自己的孩子,对他本来就不好,还经常在

  • 南仁东事迹简单概括15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二十二年,一件事。南仁东,这位把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中国天文事业的科学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了FAST燃尽了生命最后的火花。为了给“天眼”选址,南仁东用了12年,带着团队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选,又实地走遍上百个窝凼,最终决定选址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那时,贵州的交通条件还

  • 忠犬八公讲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觉得日版和美版区别很大。都很精彩。书读多了,容易变得麻木;人见多了,也很难相互真诚。厌倦了当下光影中的超能与科技齐飞,肌肉共娇躯一色,那份斑斓有时候只想逃避,去安静地哭泣,享受一份难得的情感大餐。忠犬八公,真实故事改编来的作品,伴随两次艺术加工,这个日本故事不知攫取了多少人“一公升の眼泪”。很多

  • 什么是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城市软实力,是指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居民素质、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城市社会凝聚力、文化感召力、科教支持力、参与协调力等各种力量的总和,是城市社会经济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持。城市软实力为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各地越来越注重“软实力”建设。定义城市实力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硬实力,也

  • 人间真情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人间处处有真情--乡情依然在在忙碌与无谓的喟叹中,日子从耳鬓衣袖间轻轻滑过。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高楼林立,灯光闪烁,商店的橱窗里翻新着各季的时装,人群如蚁,擦肩而过的是陌生的面孔。城市每天都在喧嚣中行进着,延续着文明与文化,而那种生命的亲和与信赖,自然的濡染和相融,却渐行渐远。生活在绿油油的庄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