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吴越文化浅谈:吴文化的特色和意义

吴越文化浅谈:吴文化的特色和意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86 更新时间:2024/2/26 3:31:34

一、吴越化浅谈:吴文化的特色意义

吴文化起源于春秋时期吴国,既有地域特点,又受中原文化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在六朝以前,在中国文化史上尚未形成一种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统一性和系统性的文化形态。相比中原地区,吴文化的落后是明显的。

永嘉南渡是一个转折的关键,随着代表正统的政权南迁,政局、文化中心转移到了南方,吴地文化实现转型。具体表现为形成今天的吴语语系;由尚武变为崇文;当地隐逸文化与主流文化互相渗透。唐以降,吴地名人辈出,成为文化发达地区。

南宋时中国的政局、经济、文化中心移到了江南。当早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江南一带是市民思想传播的大本营。明朝中后期,江南不仅工商业繁荣,而且是全国学术、文化、艺术、娱乐的中心,又是明末清初重要社团的活动舞台。吴文化有着鲜明的特色,如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睿智机敏、聪慧灵动;求真务实、经世致用;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这些特质对当代社会依然产生影响。

吴文化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成这样几点:

一是厚德载物的和谐性。

泰伯三让位,赢得孔子“至德名邦”赞誉。厚德载物作为吴文化核心的道德内容,成了立身之本。从远古的泰伯到明代的东林党,从近代工商望族到当代的华西村,无锡在社会诸方面的发展中,无不体现出尚德和谐理念。

二是兼容并蓄的开放性。

吴文化是一个开放性文化系统,它的发展是不断吸纳异质文化的结果,显现出一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对中原文化的引入吸收,显现了其包容性。临海型的地理区位,也使吴地很早以来就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碰撞磨合带。

三是经世致用的务实性。

经世致用的思想缘起吴地发达的工商业。工商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繁荣,孕育出了经世致用的实干思想。经世致用在近代主要表现为学、用结合,积极主以实用的知识与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实业。无锡荣氏兄弟即是最为着名的代表之一。

四是开拓进取的创造性。

泰伯在荆野之地,开拓建起勾吴国,吴地自此涌动着一种不拘成规、敢想敢干的开拓创新精神。中国的历史传统是重农贱商,但吴地很早就开始工商并重。及至当代,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无不显示其创造性。

二、吴越文化发祥地那么大,放在如今包括哪些省份?

吴越取自春秋时的吴国和越国,是这两个国家的统称,吴越之地包含的省份有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和江西。其中江苏的南部以及安徽的南部和江西的东北部包含在吴越地区,并非这三个省份的全境都在吴越地区。

你好。

在今天的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等地。

早期的吴国在苏州一带,越国在浙江中部,后来吴、越两国不断扩张,终于接壤,春秋后期吴越两国先后吞并对方,地盘扩大至整个江苏、上海、浙江,全盛时期还占有安徽部分及江西部分地区,后来人们把江苏、上海、浙江一带称为吴越之地

泛指现在的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地区。

吴越是百越的一支。指现在的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一带的地区。吴越一名来自于春秋吴国、越国的国名,各取一字。因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一方的吴越国,自此“吴越”一名便以用来指代吴越国疆域所包括的该些地方。

春秋吴越两国时相攻伐,积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敌,而又出风雨同舟(吴越同舟)之典故。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且,《吕氏春秋》有写:“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故,“吴”与“越”虽然曾经是有着深仇大恨敌对的两个政权,但自古以来两地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当地的住民乃同一民族。

三、古代吴越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1、历史背景

作为广义的吴越文化,汉代是文化转型的关键阶段,非着力研究不可。先秦时期的吴越文化,虽受华夏文化的深度影响,但基本上还是夷越文化,是中国诸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发达的一支。汉代的吴越文化,则是中国主流文化——汉族文化的一个区域型。吴越文化的这一转型过程,开始于楚威王败越,剧变于秦皇、汉武时期。这段时期,吴越地区的越人大量入海南奔,楚人与中原人先后进入吴越,由于主导人口与基本居民发生变换,使吴越文化的民族性随之激变。文化转型的趋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依次展开的。到西汉中后期,皖南、宁镇、太湖平原、宁绍平原已基本汉化。到六朝时期,浙江南部地区也由北向南渐次完成汉化。

2、简介

吴越文化是长江下游的区域文化,其中心文化区是太湖、钱塘江流域。包括今天的江苏、浙江、上海地区,影响到安徽东部和江西的东北部。七千年间,吴越文化的民族性发生过沧桑巨变,楚败越以前基本上是夷越文化,秦灭越后基本上是汉族文化。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雨量充沛,农业极为发达。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国经济和文化重心逐渐从北方转移到这里。到明清时期,沿海的地理优势充分显露出来,商业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城市极为繁荣。以“吴侬软语”为特征的吴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构成独特的语言文化系统,强化了这里的区域文化特征。文化风格细腻、恬淡、婉转、雅致、清新,与北方各区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史人物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人物: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刘邦,项羽,周亚夫,韩信,樊哙,张良,萧何,霍青,张骞,屈原、曹操,诸葛亮,韩瑜,张飞,曹植、万宝常、王安石、朱元璋,朱棣,岳飞,辛弃疾,李白,杜甫,王国维,王维,王勃,王明阳,朱熹,姚广孝,徐达,李自成、李言、夏完淳、鲁迅、王国维、郁达夫、闻一多,朱自清等这

  • 宝鸡历史上都有哪些有名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宝鸡,属于传统文化核心的围裹中心,若论历史文化的厚重,怕是在中国没有几个地方可以比肩的。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记住过去宝鸡历史上曾经有一影响的历史人物,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你是宝鸡人的缘故而已。之前前我们刊登了宝鸡地区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几乎有可能载入史册的历史文化名人和民族英雄的人物的简况。

  • 著名有哲理的小故事10个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也许有一句箴言,会让你回味良久;也许有一个故事,会让你受益终生。下面是著名有哲理的小故事,欢迎阅读:著名有哲理的小故事1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20个人围成一个圈,随机指定其中一个人为龙头,由他想一句话,低声转述给左边一人,此人再向左传,依次类推,等这句话再传回龙头耳中时,与他原先说

  • 画漫画人物有什么技巧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有啊,你平时多看些漫话画,用眼睛好好看看他们话的眼睛,手,衣服等,先注定基础就ok了,我就是这莫学的,所以我在学校画的画很受欢迎,不知道你管不管用,所以麻烦你试一试。比例和线条咯比例掌握好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线条活一点可以显得生动些其实也没有什么你可以先看看一些动漫找一些模仿模仿后可以开始画建议再画脸

  • 太史慈知恩图报救孔融,最后他为什么会投靠敌人孙策?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东吴大将太史慈都有印象。太史慈原先是刘繇(yáo)的部下,并帮助刘繇攻打孙策,但是不久,太史慈就投靠了孙策。太史慈为什么要投靠孙策?孙策又为什么能让太史慈投靠他呢?要解开这些谜团,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知恩图报太史慈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主要源于他母亲对

  • 大唐狄公案中的简家东人物原型是邵樊文吧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不是邵樊文。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大唐狄公案中的简家东没有原型,这是剧中的一个人物。《大唐狄公案》是荷兰伟大的汉学家、外交官、小说家高罗佩的英语文学巨著。作者用15年时间写成,全书有16个长篇和8个短篇,翻译成中文后约140万字。20世纪50年代,此书英文版一经面世,即在欧美引起轰动。至今已被译

  • 关于英雄的作文范文800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纵观古今中外被淘出来的英雄人物,其不凡之处皆不外乎两个方面,那便是言和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雄的作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败者未必不英雄天下英雄,数不胜数,漫漫历史长河当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他们无不干出了一番震撼天下,让后人传颂的大事,但在这些事件中,并非所

  • 历史事件议论文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要从历史背景方面谈起其二再讲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方面做出的正反面对历史的影响。因为一个历史人物对历史既有功也有不利的方面所以要辩证的看还需作出评论他的功大于过或者过大于功这些就需要这个人物的历史事件谈起他的性格也很重要,他的性格对他做出的历史事件也有影响作用。最后当然要总结在你的眼里他的功大于过呢

  • 写动物的童话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写动物的童话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写动物的童话作文篇1之亚梦黑化(六),读《光辉的旗帜》读后感,让我感动小小动物的童话故事都没有敢抬头看一眼太阳,只觉得到

  • 蔡文姬历史剧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蔡文姬》是郭沫若1959年完成的一部五幕历史剧,讲述距今2000多年前的才女蔡文姬受丞相曹操之请,从南匈奴返回汉朝继承父亲蔡邕遗志续修汉书的故事。同年由北京人艺建院四巨头之一的焦菊隐搬上舞台,成为名噪一时的名剧。话剧《蔡文姬》不论从舞台演出的流畅、和谐、完整所体现出来的诗意化和人物的鲜明个性,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