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资治通鉴和史记哪个更值得读(史记好看还是资治通鉴好看)

资治通鉴和史记哪个更值得读(史记好看还是资治通鉴好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58 更新时间:2024/1/6 7:23:10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最有代表性的记言、记事的二元化模式,并称为“史学双璧”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读史,一本是《史记》,一本是《资治通鉴》,你选哪本?

鲁迅先生曾经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华夏的王朝有个习惯,就是本朝给前朝编史来证明正统,这样华夏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纪传体。

纪传体,是以人物立传的方式来记录历史。

按照儒家的礼,名、分的标准,给正统王朝的皇帝立传称“纪”,帝王外的其他方面代表人物的称“传”,不属于正统王朝的割据政权皇帝称“载记”。

用今天的话来讲,这是基于人物传记叙事的史书,讲的是个人奋斗的英雄故事。

年轻人如果读《史记》读多了,会热血沸腾,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于是脑子一热,向领导辞职,不打工了,自己去创业。

不为眼下的苟且,寻找诗和远方了。

但你一旦创业,成为了组织者,你就会发现,人生绝不是“眼下苟且”和“远方诗歌”如此泾渭分明。

此时的你,需要从《资治通鉴》找答案了。

《资治通鉴》,中国第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

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讲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结束,涵盖16朝1362年,全书294卷,300多万字。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就是以史为鉴,给治理国家的组织者阅读,宋神宗命名为《资治通鉴》。

毛主席19岁就开始研读《资治通鉴》,到了晚年,据说他床头有本《资治通鉴》被他翻阅得“支离破碎”,此书只能是用透明胶“缝缝补补”。

这部300余万字的鸿篇巨作,主席反复研究、批注、阅读了17遍之多

300多万字一部巨作的能批注17遍,我们只能用高山仰止来感叹伟人的阅读能力了。

很多人从《资治通鉴》中看到的是权谋之术,毛主席居然能看出辩证法内涵,他这样点评到:

“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不一定是政治家,但杰出的政治家大多数是军事家。在中国,尤其是改朝换代的时代,不懂得军事,你那个政治怎么个搞法?

政治,特别是关键时刻的政治,往往靠军事实力来说话,……《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权谋之术是捣鬼有术,有效然而有限,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为啥当你成为组织者需要放下《史记》去读《资治通鉴》呢?

因为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书。

当然《春秋》也是编年体的体裁,但《春秋》在中国并不是作为历史书存在,而是属于儒家的经书,相当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学著作,讲的是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类似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什么是编年体?就是按照时间顺序,一天天、一年年依次记录发生的事情。

每一条记录之间,看上去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但时间本身就是一个联系,按照时间依次记录,读者不难发现历史大事所隐藏的本身历史趋势,于是就可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如果只读纪传体,会很容易让你陷入成功学逻辑,那就是:只要个人不断奋斗就能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

当然这个逻辑对个体而言非常重要,但从组织发展来讲,这只是传奇英雄的寓言故事。

如果你读编年体史书,就会理解真正改变命运的,是历史趋势

因为,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通过编年体了解历史,你就会发觉得个人的命运在历史趋势面前,是如此渺小,像是一只蝼蚁,时代的一场细雨就能把每个人冲跑了。

而面对历史趋势,唯有群体被组织起来才能抗衡。

让我们从两者对孙膑的历史事件描述不同,讲讲组织者为啥要读《资治通鉴》。

这个历史事件比较有名,说庞涓害了孙膑,齐使把孙膑带到了齐国,田忌拜孙膑为客卿,然后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孙膑为田忌出谋赢了赛马,接着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马陵道伏兵射杀庞涓。

这事件在《史记》中就是大团圆结局,孙膑苦尽甘来,名扬天下,兵法流传后世。

但《资治通鉴》显然没有把这是写成大团圆,公元前341年“马陵道伏兵射杀庞涓”后,马上写了后面的历史事件。

邹忌派人拿着十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那个人自我介绍道:

“我是田忌将军的手下,现在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准备改朝换代了,麻烦你占卜一下,这件大事吉凶如何?”

卜卦的人刚走,邹忌就派人逮捕算命的,把他带到齐王面前。

田忌听说此事后,就率私兵进攻齐都临淄,要求齐王交出邹忌,临淄没有被攻克,田忌于是出走楚国避难。

《资治通鉴》描述了“邹忌和田忌翻脸”的故事,这显然借鉴了《战国策》,在《战国策》中还提到了邹忌派遣冒充田忌手下去卜卦的人是公孙闬。

这个故事,如果加在“马陵道伏兵射杀庞涓”后,你会发现一个这样现象:孙膑和田忌在国外大破庞涓后,回国后就马上倒霉了,而邹忌、孙膑、田忌都是能人,君臣之间马上互相猜忌了。

当我们不从个体的道德和理性入手,选择群体的视角看待这段历史,不难做出如下推理:

1、田忌早在大破庞涓前,已经是齐国的权臣了。

因为在一个群体的组织中,下属是不敢赢领导的,田忌居然敢在孙膑的帮助下在赛马场赢齐威王,这已经非常不正常了。

同时齐使从魏国把孙膑带回齐国,是把他先交给了田忌,也就是说,指示齐使在魏国带回孙膑,是权臣田忌,而不是齐威王。

2、当田忌把军事天才孙膑收回属下,然后在马陵道伏兵射杀庞涓后,此时权臣田忌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历史关键期,作为忠于齐威王的成侯邹忌,为了敲打田忌,搞了个漏洞百出的手段去陷害田忌,以此来试探田忌的反应;

3、邹忌此举显然让田忌意识到了自己处于功高盖主了,怎么办?

于是,田忌根本不反击邹忌那个漏洞百出的陷害,自己也选择了一个看似“被愤怒冲昏头脑”的“弱智”举动,就用“清君侧”为名发私兵攻皇城,要求齐威王交出邹忌,不出意外的失败了,然后他马上逃亡楚国;

4、田忌这个“弱智”举动有向楚王交投名状的嫌疑,表示自己和齐决裂了,于是他被楚王封为侯。

同样对齐国而言,田忌这个泄愤攻城的举动使得他再没有功高盖主的威胁了,这样放齐威王死后,宣王继位,新的齐王就把田忌招回齐国,继续重用了。

这才是个体在组织群体中博弈的正常行为,但你纪传体历史书,是不能读出这个味道的

纪传体历史书告诉你的是传奇英雄故事,它更像我们成人的童话书。

读纪传体,还有一点特别不好,就是同一个历史事件,不同参与人都做了纪传,那就麻烦了,因为主角光环,这件历史事件在不同传记中会陷入罗生门。

而编年体历史书,就是让你看得到同时间下的不同事件关系,书中短短几页,就是每一个个体的人生辉煌和陨落。

可谓是,盛也磅礴,败也淋漓。

海尔CEO张瑞敏这样说过,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这话其实道出了组织在真实历史中的残酷性。

在真实的历史中,大部分作为组织者的传奇英雄是不得善终。

但这点只有你读编年体历史书,才能理解到。

真实的历史很冷冽又很现实,根本没有传奇英雄的浪漫欢乐,面对无情的时间之轮,任何一个将相王侯无论创造了如何辉煌的成就,最后都将成为历史这个群体体系的一颗棋子。

如果你不细读《资治通鉴》,要了解中国、中国人乃至中华文明这个群体体系,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作为组织者的你读史,请放下《史记》,拿起《资治通鉴》吧。

更多文章

  • 举人相当于几品官职(古时候的举人是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举人相当于几品官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在语文课本中,《范进中举》更是大家都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就《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意在通过范进中举这件事情,并用岳丈在范进中

  • 王铎最好的作品(清代草书神笔王铎书法作品欣赏)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铎最好的作品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画家,在书法史上也是一位不可回避的名家。王铎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的人,尤其是他在政治上,虽然官位不高,但他所经历的朝代,让后世定义给他为贰臣。但作为王铎本人来说,他是忠于他所处的明朝,历史不可违抗,到了清朝,这让他内心很愤懑,但又无力回天。作为书法来说,人们经常认为,书法是一个人内心

  • 魏忠贤没有阉干净吗(魏忠贤虽然割了但没割干净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忠贤没有阉干净吗

    看电影或者书籍经藏会看到这一幕,古代太监因为未阉割干净又长了出来,皇帝怕被戴绿帽,于是便会要求二次阉割,也就是翻阉,想想都觉得痛啊~但真的还会再长出来吗?据清末内官记载,早期有些太监在阉割之后,由于没有完全处理干净,还会有少量雄性激素分泌,以至于极少数这种状态下的太监也会产生生理冲动,这时便会产生“

  • 平阳公主率军镇守而得名的地方(李渊女儿率军驻守娘子关)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平阳公主率军镇守

    历史上平阳公主有好几位,每一位都特别有名。今天要说的这位,是唐朝的平阳公主,李渊的第三女,由窦氏所生。这位平阳公主的传奇人生,从李渊建立唐朝之前就开始了。虽为弱女子,但巾帼不让须眉,一点不比她的几个兄弟差。在适婚之龄,李渊将她许配给武将柴绍,婚后,二人定居长安城。李渊奋起反隋,柴绍没有办法将她护在身

  • 北齐是什么朝代到现在有多少年了(北齐是什么时期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齐是什么朝代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在诸多历史学家的眼中,魏晋南北朝是个动荡且黑暗的年代,虽然此前历史上也有春秋战国、五代十国这样的大分裂时期,但却没有哪个王朝能做到南北朝时期这般荒淫无度。在这般黑暗的时期下,汉人作为中原之主的尊严被全面践踏,南北朝虽然在制度上趋于稳定,但在文化上他们遵循统治者所推崇的鲜卑文化;汉人在这里就是被屠戮和

  • 明朝朱棣的墓被打开了吗(朱棣的陵墓有没有被挖掘)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的墓被打开了吗

    位于北京昌平区明代十三陵之定陵,是明代万历皇帝的地下长眠之所,也是目前十三陵景区唯一地宫开放的明代帝陵。十三陵其他的地宫都未被开启,且都处于密封的状态,其他人都没事,为什么偏偏悲催的万历的帝陵惨被刨了呢?下面咱细细道来。此事发生在1955年,当时北京市的副市长吴晗找到了郭沫若,矛盾等人,来了个联名上

  • 弘一法师经典格言语录(弘一法师的人生名言名句及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弘一法师经典格言

    他这辈子有两个身份,一个是世俗的李叔同,另一个是僧的弘一法师。他义无反顾的活成了世人眼中的传奇,用学生丰子恺的话说,他是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他属于我们的时代,却跳到红尘之外去了。尝遍人间滋味,最后在佛理中找到归宿,真正活出了大欢喜,并且为世人留下了大智慧。1.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有的人把

  • 谁可以打败如来佛祖(鸿钧老祖与如来谁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谁可以打败如来佛祖

    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面如来佛祖真正出手的次数并不多见,而且就连让天庭一众神仙都束手无策的孙悟空,最后都是由如来佛祖亲自出手降服并压在五行山下的。所以才会让许多人都认为如来佛祖是天上众神仙里面最厉害的。其实不然那么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天上比如来佛祖还要厉害的神仙。1、鸿钧老祖鸿钧老祖是被称之为众仙之祖

  • 埃及艳后和凯撒的关系(历史上凯撒大帝与艳后有爱情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埃及艳后和凯撒的关系

    凯撒有几个儿子?传言中的儿子布鲁图斯,最终成了谋杀他的凶手之一。养子屋大维,成就了凯撒未竟的宏图霸业,成为了罗马帝国皇帝。最后一位就是凯撒·里昂,也就是托勒密十五世,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国王。美剧中的凯撒、埃及艳后及凯撒·里昂这三个“儿子”当中,唯一能确认有血缘关系的,就是凯撒·里昂。那么,为凯撒生

  • 武松是河北人还是山东人(武松老家在山东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松是河北人还是山东人

    武松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打虎英雄嘛,很多人还从小把武松当作偶像,希望能成为像武松一样的汉子,锄奸扶弱,匡扶正义!可关于武松,最近却掀起了一股不同寻常的讨论之风,这种讨论便是武松究竟是哪里人?事实上,无论是水浒传等小说中,还是正史中,关于武松的描述都是清河县人。但是关于这个清河县的具体位置,很多人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