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评价姚广孝这个人(历史上一代妖僧姚广孝厉害吗)

如何评价姚广孝这个人(历史上一代妖僧姚广孝厉害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31 更新时间:2023/12/23 23:57:36

在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常乐寺村,有一座高达33米,八角九级的砖石结构的古塔,这就是元末明初著名高僧,明成祖朱棣的著名谋士,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和鼓动者姚广孝的墓塔。

姚广孝原名叫姚天禧,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的医学世家,从小聪明伶俐,过目不忘,父母原想让他继承衣钵,当个造福一方的医生,可惜他偏偏没有什么兴趣,十四岁的时候剃度为僧,又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有一年,姚广孝游历嵩山,碰到当时著名的相术奇人袁珙。据《明史·姚广孝传》记载,袁珙见到姚广孝后,大吃一惊:“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意思就是说,姚广孝是三角眼,相貌丑陋,其性格必然好杀,属于刘秉忠之流。按理说,一般人听了袁珙的话,定会勃然大怒,可是姚广孝听了,却哈哈大笑,高兴而去。

原来,刘秉忠是蒙元时期的著名僧人,曾辅佐元世祖忽必烈成就了人世间的一番功业,对元朝初期的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及元大都(今北京)城池的规划发挥了重大作用。

因功勋卓著,死后赐谥“文正”,在整个元朝数百年历史中,能获得“文正”这一特殊谥号的只有6人。

姚广孝四十岁的时候,因名满天下,经人举荐,进入燕府辅佐燕王朱棣。

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因燕王朱棣势力太大,建文帝就从朱棣同母弟周王朱橚(就藩开封)开始,先后将周王、代王等人王爵削夺,朱棣的地位岌岌可危。

姚广孝就劝朱棣起兵造反,朱棣说:“民心向彼,奈何?”姚广孝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意思就是说,现在天下的民心都向着建文,我怎么办呢?

而姚广孝认为,这是上天给的机会,何必去理会民心呢?我们从《明史·姚广孝传》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来,姚广孝虽然是一位出家僧人,视天下苍生如蝼蚁,真如袁珙对他“性必嗜杀”的评价实在与出家人慈悲为怀的理念相驳。

在姚广孝的鼓动下,燕王朱棣终于下定决心,要起兵夺取皇位,和侄子一决雌雄。

据《明史·方孝孺传》记载,朱棣起兵南下之时,姚广孝在北京跪求朱棣,求其攻取南京后千万别杀方孝孺,说方孝孺肯定不会投降与归顺,但不能杀,“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朱棣就答应了姚广孝。

朱棣起兵以后,在南京的方孝孺就起草了剿贼檄文痛骂朱棣,在靖难之役的几年内连发文章大骂朱棣为不忠不孝的贼臣逆子,甚至还遣人在朱棣军中散播。

即便如此,朱棣夺了皇位以后,也没有立即杀了方孝孺。为了扳回面子,就想让方孝孺写即位诏书。如果能得到方孝孺亲自书写的即位诏书,朱棣不仅实现了帝王的合法性,还间接通过方孝孺获得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方孝孺定然不会做出这等尔反尔的事,刚刚骂过朱棣是贼臣逆子,转过身来又说他帝位合法,这比杀了这位正直的读书人还严重。

方孝孺被召到朝廷,悲切哀恸之声响彻皇宫。朱棣劝方孝孺为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痛哭:“诏书我宁死不能起草。”朱棣吓唬他:“难道你不害怕我灭你九族?”

方孝孺骂道:“有种你灭我十族”。朱棣大怒,命人将方孝孺车裂于市,并将亲友及门生凑够十族,共计873人全部处死。

当方孝孺死难的消息传到北京,姚广孝双手合十,连叹:阿弥陀佛。

姚广孝深知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国家立,功臣亡的道理,在朱棣即位后,曾命姚广孝蓄发还俗,尽享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并赐他府邸及宫女,姚广孝坚定的拒绝了,仍然居住在寺庙之中,只有上朝的时候才换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

永乐十八年,姚广孝病重,不能上朝,朱棣数次探视,并问他还有什么要求。姚广孝这个时候感觉大限已到,感到建文皇帝之死他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就请求朱棣希望能赦免建文皇帝的主录僧溥洽。

这就样,被朱棣关了十余年的溥洽终于被放了出来。

姚广孝死后,朱棣追封姚广孝为荣国公,按照僧礼将姚广孝葬在房山,开始修建墓塔,并于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建成,历时8年。

姚广孝墓塔坐北朝南,通高33米,为八角九级密檐砖塔。正面门楣之上嵌方石一块,其上楷书:“太子少师赠荣国恭靖公姚广孝之塔”。塔身整体结构匀称,塔身上的花卉图案错落有致,雕刻精细,体现了明代墓塔的风格。

标签: 如何评价姚广孝

更多文章

  • 朱棣为什么喜欢朱瞻基这个孙子(为啥不喜欢老二老三)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为什么喜欢朱瞻基

    永乐九年(1411)十月初十,深秋的南京城风和日丽,朱棣在奉天殿举行了盛大的册封仪式。这个册封仪式可不是为自己纳皇妃,也不是立太子,而是立皇太孙。大多数人听着是不是觉得很陌生,但是在大明朝开国以来三任皇帝中,就已经选了两个皇太孙。其实,朱棣选的这个皇太孙,自己的皇长孙朱瞻基也不过才十三岁而已。十三岁

  • 光绪与珍妃圆房的记载(两个人同过房睡觉有夫妻生活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光绪与珍妃圆房的记载

    历史上总有很多的疑点,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光绪帝结婚很晚。在当时,光绪一直被慈禧控制的死死的,那么他能够按照自己的主意去选择嫔妃或者是皇后吗?在当时满族人的眼中,结婚是必须要趁早的,光绪已经18岁了,但是他还没有结婚,在大清的皇室之中,已经算是晚婚的了。而光绪为什么结婚这么晚,也正是因为背后有慈禧在作祟

  • 甄嬛传为什么删除胡蕴蓉(甄嬛传原著胡蕴蓉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甄嬛传为什么删除胡蕴蓉

    《甄嬛传》电视剧里删减的原著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昌妃胡蕴蓉。这个人物作者流潋紫塑造的非常丰满,人物性格非常突出。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通过第三人口述,芳若姑姑去甘露寺探望甄嬛时告诉她:新晋的三位最得宠妃嫔中,昌嫔是最得宠的。她并不是选秀入宫的,而是宫宴上皇上亲自看中的。她是舞阳大长公主(皇帝姑奶奶)的

  • 历史上真实的董鄂妃与顺治帝的爱情(她竟然是如此容颜)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上真实的董鄂妃

    清朝的董鄂妃究竟她有什么魅力,能够让顺治独宠她一人?作为大清王朝一统后的顺治皇帝在清朝历史上是个另类,为什么?这就不得说一说顺治的感情和性格前后的改变。顺治当皇帝的前后表现太过矛盾,他还是一个孩子时候,刚继位就表现出极大的皇权尊严和不可侵犯的皇威。当时5岁的顺治出巡时候,因为他太小了,于是乳母就准备

  • 刘统勋为什么杀了二个儿子(刘统勋杀儿子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统勋为什么杀了二个儿子

    说起中国,大家都知道中国上下有5000年的历史,在这5000年历史当中,已经了两百多位皇帝。当然,经历了这么多皇帝自然而然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大臣。在这么多大臣当中,有的人因为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被老百姓和后人给唾弃,还有的人因为在为官期间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情,到现在都被后人深深的敬仰着。说到这里,今

  • 陈圆圆复原照片到底什么样(真实历史上陈圆圆长相复原图)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圆圆复原照片

    吴三桂兵败数百年后,陈圆圆的画像重现人间,到底长什么样?说起吴三桂这个人,相信大家对于他都比较的了解,他的崛起倒有一种颇为无奈的感觉,不过与他的那些功绩相比,更多的人还是比较关心他的情人陈圆圆。毕竟是个古代知名的美人,虽然古代的审美观和现在的有些差别,但是既然能被称得上是倾国倾城,自然也应该不差才对

  • 卓文远是谁演的(任豪饰演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中的卓文远)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卓文远是谁演的

    桑祈:卓文远,我把你当同窗,你却想睡我?两个太过熟悉的的人不一定未成为恋人,有些青梅竹马就说牵手时就像左手拉右手,毫无感觉。在网剧《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热播后,大家对卓文远与桑祈的关系也进行了广泛地讨论,桑祈只是把他当做打打闹闹爱搞怪的同窗,可是卓文远却渐渐对她暗生情愫。两人从小玩到大,有在同一学府

  • 古代郡王、亲王、王爷的区别(清朝亲王和郡王服饰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郡王亲王王爷的区别

    清朝对宗室爵位进行了详细划分,一共十二个等级,自上而下分别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其中,只有亲王和郡王,有资格被称为“王爷”。亲王和郡王,一字之差,虽然都是王爷,但他们的待遇和地位相差很多。清朝立国之初,就充

  • 隆科多为什么不姓佟(佟国维和隆科多为什么不一个姓)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隆科多为什么不姓佟

    为什么隆科多姓隆,他爹佟国维姓佟?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康熙十六年,佟氏一族抬旗,入满军旗镶黄旗,也就是说,此时佟氏一族已经人为地从“汉族”变为“满族”了。既然如此,名字似乎也应该改为满姓满名,但佟国纲、佟国维并未改名,依然继续使用汉名。个人认为主因是二人此时已经位高权重,个人姓名已有较大影响力,帝王和

  • 提刑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宋朝宋慈提刑官是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提刑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人们提到“提刑官”这一名词,首先想到的就是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大宋提刑官》塑造了中国法医学鼻祖宋慈精于刑狱、不畏强权、洗冤禁暴的人物形象,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电视剧中,作为提刑官,宋慈的职责主要是审查刑事案件、弹劾贪官污吏。但是在历史上,宋朝的提刑官职责远远不止于此。宋代的提刑官全称是“提点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