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为什么要设节度使(节度使为什么权力变的那么大)

唐朝为什么要设节度使(节度使为什么权力变的那么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56 更新时间:2023/12/9 14:25:09

节度使,又被称为节制调度使,最初只是地方上的军事长官。

这玩意儿在唐朝初期就已经很流行了,到了唐玄宗时代几乎风靡全国。随便某个地盘上,都有节度使的影子。

提到节度使,大家肯定第一个想到安禄山,因为他一个人便兼任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以至于后来唐玄宗都没法控制他,这才有了安史之乱。

那么为啥唐朝初期,节度使就没出什么问题呢?其实节度使不光不容易出问题,反而很好使,只是唐玄宗一个人给玩砸了罢了!

一、均田制被破坏,节度使制度初见端倪。

所谓均田制,也就是北魏到唐朝前期,所实行的一种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有一部分土地,你耕种了规定的年限,那这块土地就永远是你的了,你就可以传承给后世子孙。还有一部分土地,在你死后,必须要还给朝廷。

可惜唐朝初期,土地兼并的情况逐渐恶化,尤其是到了唐玄宗年间,流民、逃户越来越多,均田制压根就无法实施下去了。这么一来,伴随着均田制,所使用的府兵制,也就跟着出问题了。

为此,唐玄宗便想着将流民充入军中,这么一来社会矛盾暂时得以缓解,可府兵制也就逐渐过渡到了募兵制了。

唐朝初期,唐太宗手里的骑兵太猛,经出去横扫四周。可是到了唐朝中期,周围的邻居们也逐渐强大起来,并且不断袭扰唐朝的边境。

这个时候,唐朝必须要派遣军队,对边境进行防守。这么一来,具有集中指挥权的边防重镇指挥官们,就应运而生了。而他们手下早年也是府兵,伴随着府兵的减少,募兵逐渐增多,因此雇佣兵逐渐成为了边防的核心力量。

过去府兵制的时候,拥有一套极为严格的层层管理制度,因此朝廷对府兵有比较牢靠的管辖权。可这个时候情况就不同了。

由于募兵制中,所招募来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流民或者是街溜子,所以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终身从军。而节度使手里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他们必须要依赖于节度使才能存活下去。

这么一来这帮招募来的士兵,便对节度使言听计从,心里只知道有节度使,却不知道有皇帝了。那么边境守军,便从朝廷的部队,一眨眼功夫就成了节度使们的私人部队了。

二、节度使制度是怎么坏掉的呢?

如果光有兵权,其实节度使还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关键是部分节度使开始对财权,也动起了心思。

第一,节度使得到了财权。

过去招募士兵,动用的都是朝廷的钱,那招募来的士兵也是朝廷的士兵,于情于理都要给朝廷卖命。可节度使也希望有那么一撮人,是真心给自己卖命的,因此就必须要用自己的钱额外赏赐他们。

为此节度使们便开始找钱,唐玄宗是很体贴的啊,瞬间就意识到了节度使们缺钱花了!于是大笔一挥,将防区的财政收入,交给了当地的节度使。这还不够,甚至将防区内食盐资源的管理权,也交给了节度使。

这下好了,节度使不光有兵权,还有了很强大的财权。只要有钱,在募兵制的前提下,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前来投靠。

第二,节度使的控制范围逐渐扩大。

过去节度使们所管理的地盘都很小,可唐玄宗看了就有点儿不爽了,这么小以后怎么混啊?于是乎便将几个靠在一起的州连成一片,组成一个军事防御区,让心腹重臣长期镇守在这里,这么一来他们的权力就大多了。

组合以后的节度使大概有这么10个: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剑南、岭南等。

这还不够,为了保证边境的安稳,唐玄宗甚至将节度使的任期不断延长,几乎成了长期稳定的工作。此外也不随便将节度使调来调去,让他们长期坐镇某一个地方。这么一来节度使们在该地区的人脉关系网,那可就牢靠多了!

第三,撤销采访使,专设节度使,行政权便落在手里了。

过去除了节度使外,还有采访使。采访使就是检查案件和监察官吏的。但是他们只有监察权,并没有处置权。

可是到了唐玄宗时期,情况不同了。唐玄宗下令,藩镇节度使,可以同时管理采访使的工作。这么一来,节度使不仅拥有了军权和财权,如今更是拥有了政权。

将军权、政权和财权都紧紧握在手里,你说节度使是怎么乱的?还不就是唐玄宗给怂恿坏了嘛!

三、安禄山就是被唐玄宗给惯坏的。

当年安禄山只是个憨态可掬的小胖子,就是因为会跳舞,而且马屁拍得贼溜,因此安禄山才会博得了唐玄宗的赏识。

唐玄宗一乐呵,安禄山便趁机开始跟他要官做。

一顿操作之下,安禄山居然先后要来了3个节度使的职位。这可把安禄山给高兴坏了。当时天下10个节度使,驻守边疆的总兵力在50人左右。而安禄山一个人手里就掌握着20万人左右的兵力。

你说这事儿还要怎么玩?安禄山就算不想造反,看到这个数据以后,也会欣然一笑,选择起兵。毕竟安禄山这20万大军,是靠在一起的,而唐朝剩下的边军,全都分布在各地。

总结:唐玄宗年老昏聩,这才玩砸了节度使制度。

节度使制度,只要好好约束节度使们的权力,自然是一个不错的制度。这就好比是把手下人派到各地去管事儿,每个人都是一个分公司老板一样。他们最后还得听集团董事长的话。

可惜唐玄宗当时年纪大了,又比较自负,还想着用安禄山来平衡太子亨的势力,以此达到皇权至高无上的目的。可惜这事儿玩砸了,不仅安禄山反了,就连他儿子李亨也不服他管了,索性自己登基称帝去了。可把这老爷子给气坏了。

标签: 节度权力唐朝为什么那么

更多文章

  • 曹魏太庙26功臣为何没有曹纯于禁荀彧贾诩许褚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功臣,禁荀彧,曹纯于,许褚,贾诩,魏太庙,为何,没有,26

    曹操的太庙里,陪祀了26人。这些人可都是老曹家的功勋之臣,当然了,也有老曹家的掘墓人司马懿。他们主要分成文武两派大臣。其中文官有:程昱、桓阶、陈群、钟繇、华歆、王朗、荀攸、司马懿、郭嘉等9人。武将有:夏侯惇、曹仁、曹真、曹休、夏侯尚、张郃、徐晃、张辽、乐进、曹洪、夏侯渊、朱灵、文聘、臧霸、李典、庞德

  • 24节气到底是谁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是哪个朝代创造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节气,朝代,发明,创造,二十四,哪个,到底,24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蕴含着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人们将一年分为四季,春夏秋冬,而在春夏秋冬的基础上再细分出二十四个节气,这二十四个节气结合天文气象对人们的生活起着指导的作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什么是二十四节呢?下面以2020年为例来阐述一下二十四节气及作用:第一个节气:

  • 红楼梦王夫人和赵姨娘的区别(赵姨娘的结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姨娘,夫人,区别,结局,什么,红楼梦

    赵姨娘和王夫人的差距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在古代封建礼教的管辖下,等级森严阶级制度的这把丈尺还量不到赵姨娘的身上,也就是说赵姨根就没有去跟王夫人一较高下的资本。赵姨娘骨子里流淌的是奴才的血,而王夫人则是贵族里的血液。她们之间的根本差距体现在哪里呢?第一,论出身地位的差距,赵姨娘是奴藉而王夫人是贵族的千金

  • 王熙凤女儿巧姐最后怎么样了(王熙凤孩子巧姐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熙凤,结局,巧姐,女儿,孩子,最后,怎么样

    在《红楼梦》中,巧姐出生在一个钟食鼎鸣之家,她是贾链和王熙凤的长女,并且是唯一的女儿,巧姐在回目中出现的次数虽不多,但作者在《红楼梦》中,把巧姐也放在了金陵十二钗之中,可见其在作者心中的地位。这样一位贵族家庭出身的千金小姐本有享不尽的富贵荣华,可最终却嫁给了一个乡村老妪的外孙做儿媳去了,这其中到底发

  • 中国古代女性内衣发展演变史(古时候女人内衣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内衣,女性,演变,发展,女人,古时候,中国,古代,怎样

    古时候的内衣和现在的各种新奇款式是不能相比的,那时候的内衣相对而言要简单。相较于现代社会的开放,古代保守社会中的内衣透露的羞涩也是另一种风情。古代的内衣要追溯到秦汉时代,在秦汉时代之前女子只穿长袍,那时候的女子没有正式的内衣内裤。从秦汉时代开始,内衣开始兴起,直流传至今。为什么一定要穿这个内衣呢,它

  • 夏侯渊这么厉害怎么被黄忠斩了(黄忠斩夏侯渊到底有多震撼)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侯渊,黄忠斩,震撼,厉害,到底,怎么,这么

    这么跟你说吧,黄忠要是不斩夏侯渊,这哥们不光没法跟关张马赵齐名,甚至很可能在历史上就没有名字!黄忠这一票干得漂亮啊,可以说是一波肥,直接把自己干成了五虎上将之一。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全明星阵容打团战的时候,黄忠趁着夏侯渊一丝血的功夫,抢了个人头,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啥装备都买得起了。当然了,这是对他个人

  • 陈圆圆一生的经历是怎样的(陈圆圆的一生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圆圆,一生,历史,经历,故事,怎样

    有关陈圆圆的结局,其实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版本一:陈圆圆跟着吴三桂去云南,过了一段时间的幸福生活。年老色衰后不受宠,因此常年礼佛直到去世。版本二:李自成离开京城前,诛杀了吴三桂全家,其中就包括陈圆圆。版本三:清军入关后,京城大乱,陈圆圆死于乱军之中。这三个版本里,第一个版本肯定是最好的。不管怎么说,

  • 曹操当年为什么不杀了刘备(自作聪明放过刘备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吗,曹操,自作聪明,放过,当年,为什么

    陶谦把徐州给了刘备以后,刘备以为捡了个宝,那叫一个激动啊,好几宿没睡觉。可是刘备的屁股还没在徐州牧的位置上坐热乎,吕布流着哈喇子就跑来了:刘兄,能不能弄块地盘,给弟弟我住住?刘备内心骂骂咧咧,可脸上却乐开花一样,将吕布安置在了徐州的小沛。麻烦接踵而至,那一天,袁术约刘备出去打群架,刘备就把下邳城交给

  • 秦始皇灭六国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吞并六国是哪六国)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吞并,秦始皇,地方,现在,分别,什么

    秦始皇灭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时代,也从此打开了一种新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从公元230年至公元221年,秦王赢政历时十年,将韩、赵、魏、楚、燕、齐攻下,从此七国统一建立秦朝,结束了战国时期混乱不堪的局面。那么秦始皇所灭的六国又是我们今天的哪些地方呢?

  • 皇太极为何传位顺治(皇太极长子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皇太极,传位,皇位,顺治,长子,继承,为何,为什么,没有

    清朝初年,选择接班人的制度,其实并没有完善。由于女真各部落长期和蒙古人打交道,所以也学到了蒙古人选拔接班人的方法,那就是组织忽里台大会。清朝虽说没那么麻烦,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后,也没有说过本届大汗,是可以直接指定接班人的。大概率还是沿用贵族集团聚在一起开会,共同推举领袖的办法。有点儿古希腊贵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