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的多尔衮和孝庄结婚了吗(孝庄真的爱过多尔衮吗)

历史上的多尔衮和孝庄结婚了吗(孝庄真的爱过多尔衮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15 更新时间:2024/2/10 20:09:37

崇德八年,皇太极一觉不醒,没留下一句遗嘱就“私自”跑路了。皇位空缺,帝国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对于汉民族来说,皇帝不留遗诏,违法跑路不算啥,大臣们只需要依宗法制规定,按图索骥,找到对应的继承人,再以皇帝的名义,下一道诏书就可以了。

宗法制对继承人资格和顺序,作了明确规定,几乎没什么“运作空间”。

可是对满清不行,他们还没发育好,对汉人的宗法制尚处于学习中。他们的继承法,还停留在原始的“议会”阶段,谁能继承皇位,需要巨头们开会协商。

一场紧张而又刺激的角逐拉开帷幕!没想到的是,当巨头们走出议事厅,众人推开殿门,却发现,端坐在龙椅上的,竟然是一个没有资格参与议事的五岁娃娃,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皇帝!

两大热门人选,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都耷拉着脑袋,恭顺地跪伏在大殿之上。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两大热门都落选?又为什么最后上位的是一个谁也想不到娃娃?

一般认为,是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运作的结果。但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得出了一个让大家大吃一惊的结论!多尔衮是不得不支持福临,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跟孝庄没有半毛钱关系!

多尔衮和豪格,是如何走向鹤蚌相争的?

既然是商议继承人,那就要看谁更有发言权了。发言权的内核有两个,一是拳头硬,二是帮手多。

于是豪格和多尔衮都抓紧时间活动,摸底子,猜心思,拉关系,明里客客气气,暗里剑拔弩张。

豪格势力的构成有两部分:自己手中的正蓝旗,皇太极手中的正黄和镶黄旗;多尔衮势力的构成也有两部分:自己手中的正白旗,多铎手中的襄白旗。

据说两黄旗并非铁板一块,有少部分人倾向于支持多尔衮。如此一来,双方势均力敌,至少谁也吃不掉谁。

关键就要看平时不怎么起眼的正红、襄红和襄蓝三旗。正红和襄红旗在礼亲王代善手中,襄蓝旗在郑亲王济尔哈朗手中,这两人不光有投票权,在爱新觉罗家族也绝对德高望重。

代善是皇太极的二哥,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堂弟,都是先皇心腹。会还没来得及开,会场外两白旗和两黄旗就全副武装,刀剑出鞘,围住了崇德殿。《沈阳状》记载:“大王发言曰:‘虎口,帝之长子,当承大统’云。”

大王就是指代善,虎口就是豪格,译音不同。代善看起来受汉学影响较大,他提出立长子豪格。豪格这个粗人,不知道吃错药了还是神经错乱,他的表现出人意料:

“则虎口曰:‘福小德薄,非所堪当。’固辞退去。定策之议,未及归一。”

豪格连连表示不敢当,导致现场冷场了。估计这家伙就是想假谦虚一下,然后大家坚持推选他,他再装模作样地“被迫接受”。

谁料,他谦虚了,却没人坚持!眼看事情不妙,殿外的两黄旗部众,以索尼和鳌拜为首发难了。

“帝之手下将领之辈,佩剑而前曰:‘吾属食於帝、衣於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於地下而已!’”

不立先帝的儿子,我们就玩命!多尔衮,你试试看!面对这个局面,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

“大王曰:‘吾以帝兄,常时朝政,老不预知,何可参於此论乎?’即起去,八王(阿济格)亦随而出,十王(多铎)默无一言。”

代善先退场了,那意思我本来就不想参与,意见已经表达了,听不听随你们,我岁数大了,不想见血,回家补觉觉去啦,你们爱咋咋地!

代善一退场,吓住了阿济格和多铎。有代善在,两黄旗再牛,也不敢动刀,代善一走,还真没有谁能镇住他们!

看起来,代善故意装作事不关己,实际上在鼓励两黄旗,力挺豪格。阿济格和多铎都读懂了代善的意思,阿济格紧跟着拔腿跑了,多铎吓得一句话不敢说。

本来多尔衮靠两个兄弟撑腰,现在俩人都哑火了,再僵持下去。

恐怕再有人推举豪格,他连退路都没了,乘着两白旗在门外的气势还没消退,赶紧启动预案!

九王(多尔衮)应之曰:“汝等之言是矣。虎口王既让退出,无继统之意,当立帝之第九子。”

多尔衮迅速抛出了皇九子福临,这个替补方案。这个方案没人反对,于是顺治帝诞生了。

多尔衮的方案,妙就妙在既满足了两黄旗“立帝子”的要求,同时也弥补了自己得不到皇位的亏损,捞了个辅政之职。最亏的是豪格两手空空。

这里面有个大疑问,多尔衮的替补方案,为什么是福临?事实上,皇太极有十一个儿子。

除了三个早夭,剩下还有八个在世,包括豪格在内,福临还有五个哥哥。这个不上不下的儿子,凭什么被多尔衮推举,而且没人反对?

这个问题几乎很少人关注,甚至有人说,因为福临及其母孝庄,最得皇太极宠爱。

这个说法完全没根据,孝庄一点不受宠,他在皇太极五位大妃中,排名末位。

我们来看一下,除了豪格,福临的另外四位哥哥:

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生母庶妃颜扎氏,封辅国公。

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封承泽裕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生母庶妃那拉氏,封镇国悫厚公。

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封辅国公。

四位皇子,三位身份太低贱,稍微好一点的,母亲都被老爸送人了,可以想象,这四个孩子在宫中的地位是多么尴尬!

前面我们讲过,皇太极登基后册封了五大福晋,实际上,只有这五人和她们的子女,才有地位。

本来福临的八哥地位最高,他是孝庄的姐姐海兰珠的儿子。

海兰珠是二福晋,最受宠,地位比“老五”孝庄要高。可惜这孩子命薄,死了。

所以,如果说在皇太极的儿子中寻找接班人。

只有三个人有资格:豪格(长子优势)、福临和博果尔(十一子,三福晋所生,时年一岁)。在豪格退出的情况下,福临有年龄优势。

这就是多尔衮为什么推举的是福临,而不是别的皇子,且能被所有人接受的原因,毫无争议!

孝庄与多尔衮的真的没有桃色交易吗?

民间传说,及各种文学作品中,对福临即位问题,做了大量的演绎。

其中最重要的情节,就是孝庄太后布木布泰,找到多尔衮,说动了他支持福临。

甚至说,孝庄之所以能说动多尔衮,俩人早就感情不一般,有说从小青梅竹马,有说后天暗生情愫。

当然,几年后,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孝庄下嫁,及孝庄死后不入太宗墓,都被演绎成这段故事的后续。

更多文章

  • 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诸侯王问题(产生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七国之乱”是“吕后专政”这场政治地震的继续延续,吕后打破刘邦“非刘姓不王”的规定,由此激发刘姓诸侯王的不满。但是在吕后死后,周勃和陈平率先平定了吕氏的叛乱,让地方刘姓诸侯失去了进京的理由。汉文帝以刘邦庶子的血统继位,引起了地方刘姓诸侯的不满,近一步导致地方和中央朝廷的矛盾加剧。及至汉景帝时,由于在

  • 大日如来和阿弥陀佛的区别在哪里(详细介绍两者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大日如来和阿弥陀佛的区别

    佛/如来/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天人师/调御丈夫/世尊等共十种称呼,都是佛的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名字,代表一样的都是佛。其实据说,佛本来有一万个名字,因为我们世界人智慧有限,根本记不住。于是,在传播的时候,佛就只说了一千个名字.可是,同样,人门还是记不住。直至现在,世上只传播了佛的十个名字。这就是说,你

  • 中国古代人真实长相照片(真正的古代人到底长什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人真实长相照片

    民国街头艺人民国街头卖艺的艺人,在他们身边围满了观看的百姓。画面中这位中年男子手持大刀,双脚踩在一个孩子的头上,看年龄应该在10岁左右。一般街头卖艺,只有表演十分精彩围观的路人才有可能投下铜板,这样才能挣到钱生活。生活艰辛啊。倒塌前的雷峰塔雷峰塔本是吴越国王为了供奉佛陀御发而建立的,时值北宋太平兴国

  • 乾隆为什么不保护和珅(乾隆知道和坤贪为什么还留着他)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为什么不保护和珅

    乾隆死后没多久,嘉庆就刺死了和珅,最终和珅在狱中自尽身亡。乾隆生前为什么不保护和珅,乾隆宠信和珅不假,但是他也明白和珅是怎么样的人,他更明白如果和珅不死,政治天秤失衡,嘉庆也难以掌握实权,嘉庆杀了和珅既可以重振朝纲,树立威望、集权在手还能充实国库,一举多得。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贪官,他为官二十多年积累

  • 朱棣母亲是不是马皇后(朱棣为什么不是马皇后亲生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母亲是不是马皇后

    关于朱棣的生母问题,几百年以来一直众说纷纭,民间对此也都津津乐道。根据明朝的《太祖实录》等官方文献记载,朱棣为朱元璋的正牌皇后马皇后所生,可是,大部分人都不买账,认为这不过是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的嫡子身份,对史书编撰工作进行了指导,以至于有过于粉饰的嫌疑。也有人说,朱棣的生母压根不是汉人,甚至有人说朱棣

  • 阎婆惜和宋江是什么关系赏析(阎婆惜真心喜欢宋江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阎婆惜和宋江是什么关系

    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宋江有个老婆,叫阎婆惜,不但给宋大哥戴了个极有侮辱性的绿帽子,而且贪心十足且忘恩负义,逮着老公的软肋竟要挟相逼,甚至要报官,无奈的宋大哥为求自保决然杀了她。阎婆惜有不作死就不会死之过,虽说是咎由自取,但远不至于赔上性命,一向以“仁义”自傲的宋江,更不应该惹出这等祸事。宋江就为几句争

  • 上阳赋宋怀恩为什么叛变(宋怀恩为什么谋反叛乱)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上阳赋宋怀恩为什么叛变

    随着《上阳赋》的热播,宋怀恩也从一个忠心耿耿的人物变得面目可憎,甚至颇有心机,而宋怀恩的叛变除了本身对权力的欲望外,还有对王儇难舍的情缘。实际上王儇对宋怀恩不仅有着感激,甚至也曾萌发了男女之间微微触动的感情。这要从她第一次看见宋怀恩的眼神说起,彼时宋怀恩不仅意气风发,而且有着灼灼的眼神,甚至将豫章王

  • 一品带刀侍卫相当于现在啥官(清朝带刀侍卫是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一品带刀侍卫相当于现在啥官

    我们常常在清宫剧中听到御前带刀侍卫一词,感觉威风凛凛、霸气十足。特别是跟随皇帝出巡的时候挎刀立在皇帝身边,英气十足,令人敬畏。那御前侍卫到底算几品官职?又归谁节制呢?威风凛凛的御前侍卫努尔哈赤开国时期,宫中未设专门机构来统辖众侍卫。他们奉调入宫当差,随侍汗王,由一位大臣统领。遇随军出征或升任外调,则

  •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和如来的关系(菩提老祖是如来佛祖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菩提祖师和如来的关系

    在西游记中,美猴王为了长生不老,打算去拜师学艺。他首先漂洋过海,经历千难万险来到了南瞻部洲。在这里找了八九年都没有找到神仙,有一天他来到了西海岸边,他想神仙会不会在海外呢?于是他又乘木筏来到了西牛贺洲。终于在这里找到了菩提祖师,并拜入门下。那么这里边就有几个问题,1,我们都知道西牛贺洲是如来佛祖的地

  • 知否知否绿肥红瘦的意思是什么(绿肥红瘦分别指什么 )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绿肥红瘦的意思

    上半年,赵丽颖和冯绍峰主演的古装家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热播,李清照的小词《如梦令》也大火了一把,为更多人所熟知。全词如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令短小精悍,通俗易解,除了最后一句让很多人困扰生疑:“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