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沙和尚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沙僧的形象特征)

沙和尚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沙僧的形象特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29 更新时间:2023/12/24 6:49:22

《西游记》作为我国浪漫主义的长篇章回体著作,是我国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它对我国传承了五千年的神话体系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在一定意义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开创了神魔小说的先河。

笔者吴承恩笔力千钧一针见血地通过这部小说的描述,映射了当时社会上黑暗的现状,以及官官相护的弊端。

文章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赶往西天取经的故事,情节之间紧凑节奏明快,且对于一些次要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其中,作为主角之一的沙和尚有其鲜明特色。

通过许许多多章节中的侧面描写以及沙和尚本身的直接描写,作者描绘了一个在孙悟空的光环下任劳任怨的老实人的形象,这种形象在多个章回中都有体现。

一、卷帘下凡,戴罪立功

首先,作者通过一章章一节节地自然插入,引出了沙和尚作为卷帘天将的转世存在。他原本是天上的神明,但因为打碎了琉璃灯而被贬谪至凡间。

后因蒙受观音菩萨的点化,在此等候取经人的到来,而唐僧的出现对于沙和尚来说无疑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它使得沙和尚无穷无尽的痛苦得以终结,并且让他看到了一条前途光明的取经之路。

沙和尚的前身卷帘大将原本是天上的风云人物,常伴玉帝身侧可以说是非常得力的一名干将,即使在天君面前都有佩戴刀的权利。

可见,玉帝对他是非常信任重视的,而他被贬谪的原因,据西游记交代,仅仅是因为打碎了琉璃盏。这背后所要告诉我们的荒诞故事正是君主重财物轻贤臣的悲剧。

沙和尚所在的流沙河中,以及他本身的出场与周身佩戴的饰物,背后都令人觉得细思极恐。首先,书中对他的描绘说是屈居于流沙河,且每日受穿心之痛的酷刑,境界非常地可悲。

那么,沙和尚在皈依唐僧之前所佩戴的九个骷髅人头则更加地恐怖。书中有详细交代,这九个骷髅皆出自前九位取经人即唐僧的前九世。

此种背景的设定,一方面交代了沙和尚在此混迹多年不得解脱的深刻背景,同时也说明了沙和尚是一个对取经之事显著甚伟的人物。

正是这样一个老实本分的唐僧三弟子沙悟净,他在西天路途中所发挥的是什么作用呢?在这条每个人都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品性的旅途上,它所呈现出的是什么样子呢?

结合现有的大背景来看,毫无疑问沙和尚如同他在天庭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样,默默无闻而又不可或缺。其次,沙和尚在队伍中所发挥的作用,每一次都是关键的决定性的。

也许他不如孙悟空那样光彩夺目,也不如猪八戒那样惹事生非,所以大众对于他的记忆点总是缺少显著而鲜明的特色,从而容易将它误以为是取经路上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但事实恰恰相反,沙和尚在这条通往西天真经的旅途上发挥了不可替代无法忽视的作用。

二、老实本分,关键深刻

在去往西天的取经路上,由于观世音菩萨为取经的四人组所设置的九九八十一难,导致了孙悟空独木难支、手忙脚乱地保护着唐僧一路前行。

猪八戒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帮倒忙瞎添乱的形象。正是因为猪八戒的好心做坏事,使得取经旅途更加艰难险阻,而也越发显示出了沙和尚的老实本分处变不惊。

在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中,许多关键时刻,他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忠厚改变了这个队伍分崩离析的命运。在西游记第四十回里,有一个红孩儿三昧真火打败孙悟空以及猪八戒的情节,最后,孙悟空甚至气急攻心险些丧命。

正在孙悟空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正是沙和尚挺身而出,制止了猪八戒想要散伙回高老庄的消极心态,转而凝聚起整个西游取经的队伍。由此可见,沙和尚虽然默默无闻,但却极其具有取得真经的决心。

除了拥有决心与毅力之外,沙和尚憨厚老实的外表下不露于外的机智也是值得夸赞的。在第三十回中,黄袍怪由于疑心百花公主传递信物回国求救,而想要杀死百花公主,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此时,沙僧及时地跳出来,与百花公主假装对峙,并巧妙地化解了百花公主的危难处境,而紧跟在三打白骨精之后,由于唐僧与孙悟空的离心,使得孙悟空脱离了取经队伍暂时回到了花果山。

此时恰逢唐僧遭遇大难,被妖精变作了老虎,口不能言即将被处死。这时沙和尚就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他当断则断地去寻找孙悟空,好言相劝来解救师父,而不是像猪八戒一样一遇困难,即欲回高老庄放弃取经。

最终,孙悟空在沙和尚的劝说下,重新回到了取经队伍,解救出唐僧四个人又一起上路了。这正说明了沙和尚这个老实人在队伍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他像一个纽带一样,使得这支队伍在遭受磨难地磋磨时不至于分崩离析。

沙和尚所起的作用远不止如此,一路西行十万八千里,取经队伍中的行李与为唐僧牵马的任务都是沙和尚一个人来承担的。他虽然憨厚老实,默默无闻,但却起着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沙和尚作为取经队伍中的一员,其本身仅次于唐僧的理智与机警,也值得人们深思。在孙悟空受猪八戒挑唆偷吃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时,沙和尚不仅没有被人参果的美味所诱惑,反而一直苦苦相劝。虽然最终没有取得结果,但是沙和尚的立场坚定也可见一斑了。

在金平府元夜观灯这一节,沙和尚无疑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在唐僧不幸被妖怪卷走,孙悟空抢救无果时不由有些气馁。

此时,沙和尚不仅没有纵容孙悟空放松自己再去解救师傅,而是紧紧地告诫着孙悟空,提醒他师傅身处危机之中,随时可能被伤害,从而激发了孙悟空的斗志,三人重新团结在一起去寻找被妖怪捉走的唐僧。

三、立场坚定,忠厚老实

在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磨难与篇章之中,沙和尚都发挥了它作为团队一员不可磨灭的作用。其本身坚定的立场与忠厚的思想,以及深谙道家无为而治思维的他,毫无疑问是取经队伍里面重要的一员。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沙和尚这一人物的存在,可能取经队伍早就在孙悟空的冲动任性之下,在唐僧的愚昧迂腐之下,甚至在猪八戒的挑拨离间之中而分崩离析了。

在团队的角色中,沙和尚一直是默默付出的一员,而在最终抵达西天取得真经之后,沙和尚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辛劳付出而邀功请赏,反而是将身上的光环让给了唐僧与孙悟空两位看上去做了极大贡献的人。

其实,细思沙和尚背后的贡献一点也不逊色于这两位耀眼夺目的主角,这正说明了沙和尚忠厚老实不争不抢的本性,以及默默付出成全他人的精神。

如果说孙悟空被贬谪是因为大闹天宫的弥天大祸,而猪八戒被贬下凡则是因为酒后调戏嫦娥的放荡,那么,沙和尚打碎了琉璃盏的过失,与之相比属于纯粹的无心之失。

可是他所受到的惩罚却不逊色于前两者,而面对如此不公的待遇,沙和尚始终保持本心,坚持不懈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从而使得四人团队顺利地完成了取经任务,自己也得以封为金身罗汉重新回到神仙的班列。

这是一种退让,更是一种看似吃亏实则成全自我的豁达精神。在沙僧忠厚老实的外表下,背后隐藏着大智若愚的智慧。这种智慧在西游取经的团队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此外,沙僧除了忠厚老实以及机警等值得夸赞的精神之外,也有其具有缺点值得批判的一面。比如说沙僧热衷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置身事外的处事方式,只有在团队面临分崩离析之时,他才会跳出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对于平时的一些小过失小错误,他选择不闻不问从而维持整个队伍的和谐。虽然问题一时得到了解决,但却为日后的大爆发埋下了隐患。

可以说这是沙和尚作为将道家的无为精神执行到底的一种缺陷,也是他本身对于取经队伍没有更多更大贡献的深层原因。

也正是这种原因,导致了唐僧与孙悟空二人成佛,而沙僧与猪八戒一人受封为使者一人成为金身罗汉。这也符合论功行赏的标准与规范。

在保护唐僧西行取经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将功赎罪的机会中,沙和尚只是尽了自己默默地努力,而没有发挥出最佳的表现。

可以说是一种遗憾,也是他为这种老实憨厚无为而治的精神所付出的代价。但无论如何?沙和尚在取经队伍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

更多文章

  • 华阳太后是芈月什么人(华阳夫人和芈月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阳太后是芈月什么人

    《大秦赋》华阳夫人端坐在大殿上等着嬴异人拜见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赢异人身穿楚服吹奏着楚国的乐器,吟唱着楚国屈子的《云中君》诗词。华阳夫人此时已感动泪流,心里欢喜,收嬴异人为儿子,并赐名子楚。华阳夫人是谁?为何秦国质子嬴异人生母还未离世,转头要认华阳夫了为母呢?华阳夫人明知嬴异人生母在世为何要认其为

  • 红楼梦四大家族是哪四个(红楼梦讲述的是哪四大家族)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红楼梦四大家族是哪四个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故事以贾家为主干,史家、王家、薛家为分支,共同合成一部《红楼梦》。(第四回)这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贾家、史家、王家、薛家互为姻亲,实则是利益同盟,说白了就是“一党”。四家在朝在野各有侧重,互为团结攻守同盟,实现1+1>2的势力整合。

  • 彭祖真的活了800岁吗(彭祖800岁相当于现在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彭祖真的活了800岁吗

    与古代相比,现代的生活、医疗水平很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提高了不少,八九十岁的老人随处可见,百岁高寿者也不算罕见,但能够活到一百二十岁的却寥寥无几。一提到历史上的高寿之人,彭祖绝对是绕不开的人物,据说他活了800岁,就算拿出十分之一的寿命,也足以秒杀同时代的大多数人,敢问还有谁能与之相提并论?不少人觉

  • 化妆师多少钱一个月(婚庆公司化妆师工资一般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化妆师多少钱一个月

    化妆的这个行业还是不错的,我之所以很早前就从事化妆行业,也正是基于这点,毕竟化妆是时尚行业,女性的爱美都是天性的。当初我选择这个行业开始也是这样想的,到现在这这个行业也是坚持很多年了,比不上30年前就开始做的大咖,但是我从内心觉得化妆这个行业值得去做去坚持。化妆可以说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这个行业

  • 土豆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土豆是谁带到中国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土豆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说起土豆,我们能想起什么,是酸辣可口的土豆丝还是带几丝甜味的土豆泥?作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土豆不畏惧恶劣环境,营养丰富,不仅易于种植而且产量很高,它虽然外表朴实,其貌不扬,默默地长在地下,走不了"偶像派"路线,但是却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在全球近代史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写了很多国家

  •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守株待兔的寓意和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战国时期宋国的农夫在地里干活,看见兔子慌不择路飞奔而来,一头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从此农夫日日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撞过来,却再也没遇到过。《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将偶然发生的事当作必然的结果是错误的,心存侥幸指望天上掉下馅饼的人是愚蠢的。现在用来比喻思想狭隘,不知变通的人和事。简而言之:不要寄希望于不劳而

  • 鹰视狼顾之相是什么意思(鹰视狼顾是帝王之相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鹰视狼顾之相是什么意思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面相,心机的人!“鹰视”是指像老鹰一样观察周围的一切,形容目光锐利,表里不一。鹰的眼睛,因为它可以看到一公里以外地上的老鼠。“狼顾”的字面意思就是,狼回头看的意思。据说,狼可以在身体不动的情况下把头扭回180度。比喻狼在行走时,总是左顾右看,回头观望,后来被用来形容人的狡猾多疑

  •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相差有多大?不要争了,历史就是朦朦胧胧。说到《三国》,肯定会有很多人争议不断,我们知道的三国有几个版本《三国志》、《三国演义》、还有其它一些史料如《后汉书》、《资治通鉴》《三国志通俗演义》等。每个版本的故事情节,都会有稍微的差异。其中陈寿的《三国志》被认为最接近史实,那么真的

  • 中国各个朝代的时间和顺序(我国历朝历代顺序与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各个朝代的时间和顺序

    纵观中国历史,朝代更迭相对比较频繁,按正史记载,主线基本如下:夏朝—(鸣条之战)—商朝—(牧野之战/武王伐纣)—西周—(烽火戏诸侯)—春秋—(三家分晋)—战国—(秦灭六国)—秦朝—(刘邦占咸阳)—西汉—(刘秀称帝)—东汉—(曹丕篡东汉)—三国—(司马炎篡曹魏)—西晋—(八王之乱)—东晋—(刘裕代晋自

  • 明朝皇帝个个都是奇葩为什么(为什么明朝皇帝都是奇葩)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皇帝个个都是奇葩为什么

    明朝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到1644年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共有十六位皇帝,在这十六位皇帝当中,却从明孝宗以后,接连出现了好几位“奇葩”的另类皇帝。从只要玩乐的正德皇帝、长期不上朝专门炼丹修道的嘉靖皇帝、在位六年恣意声色的隆庆皇帝,还有躲在深宫里二十八年不出来的万历皇帝,更有刚当上皇帝就不上朝,天天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