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袭人和贾宝玉什么关系(袭人是贾宝玉的启蒙老师吗)

袭人和贾宝玉什么关系(袭人是贾宝玉的启蒙老师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15 更新时间:2023/12/9 5:41:19

袭人是《红楼梦》中着墨最多、篇幅最长的丫环之一,她的身份极其复杂,从外表看,她是贾母的婢女,是贾宝玉的首席大丫环,更是王夫人安插在怡红院中的“眼线”。

可从袭人自身角度出发,一方面她是贾宝玉的奴仆,可她又跟宝玉发生过云雨之事,两人有夫妻之情,另一方面,袭人深得王夫人喜欢,并成为被王夫人官方承认的宝二姨娘人选,如此种种,让袭人的实际身份变得极为复杂。

今天我们立足袭人与贾宝玉的关系,通过主仆、姐弟、夫妻三层视角来对两人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大家对袭人这个复杂的丫环角色,能有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

宝玉、袭人的原始关系:主子与丫环

袭人一开始是贾母的丫环,名叫珍珠,后又服侍过史湘云,最后才被贾母送至贾宝玉身边,贾宝玉有感于“花气袭人知昼暖”一句,便给她改名叫做袭人。

所以尽管袭人服侍的主子角色曾有变化,可唯一没改变的就是袭人作为丫环的本质,而贾母当初将袭人送去贾宝玉身边服侍,也是看中了袭人作为丫环最为重要的专业技能——心思细致与恪尽职守,这就从本质上确定了袭人仆人的身份。

但因为贾宝玉的世界观乃是“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他在性别倾向上是重女轻男的,所以贾宝玉和袭人的主仆关系便跟其他主仆有很大的差别。

试看王夫人,仅仅因为金钏和宝玉调笑了几句,就将其撵了出去,直接导致了金钏的跳井自尽,对丫环晴雯更是如此。

抄检大观园结束后,王夫人便以整顿怡红院为由,强行将重病的晴雯从园内拖出,甚至连晴雯的衣裳物品都悉数扣留。

最终重病的晴雯在姑舅哥哥的小破屋中溘然长逝,王夫人对奴仆的态度体现出一种主子对奴仆的居高临下的压迫感,甚至这些丫环的生死都掌握在她手中。

不仅王夫人,一向慈祥和蔼的贾母同样也是如此,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中,袭人因为母亲去世,身有热孝,便没有在荣国府的元宵宴会上露面,贾母立刻表现出了不满,并批评袭人现在开始拿大了:

贾母因说:“袭人怎么不见?她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指使小女孩子出来......跟主子却讲起这孝与不孝。

若是她还跟着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例了。”——第五十四回

即便是贾母这样的慈善人,对奴仆的态度也是极其苛刻的,这也是封建社会的正常主仆关系,可在贾宝玉的怡红院,主仆关系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贾宝玉天生一段风流,并以“护花”为己任,这让他对丫环们展现出异与其他主子的宽厚,对袭人、晴雯、四儿、芳官、平儿等才貌俱佳的丫环更是甘愿当仆役,鞍前马后地为她们效力。

但贾宝玉毕竟从小生活在封建贵族家庭,他无法脱离本身的时代局限性,一方面他立足主子高度,居高临下俯瞰这些丫环。

另一方面,贾宝玉又对这些丫环心生好感,想用尽一生之力守护她们,因此在怡红院中便形成了一种奇特的主仆关系,这一点在“宝玉踢袭人”事件中得以展现。

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中,贾宝玉一天之中遭遇了多件烦心事,先是跟林黛玉发生口角,后又因为调侃薛宝钗像“杨妃”,跟宝钗闹了矛盾,又紧接着发生了金钏被撵事件,这一天可谓是祸不单行,突然又下起了大雨,贾宝玉回至怡红院,结果园内众丫环皆在嬉笑玩耍,无人理会敲门的宝玉,唯独袭人忙来开门,却被宝玉误踢:

宝玉一肚子没好气,满心里要把开门的踢几脚;及开了门,并不看真是谁,还只当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便抬腿踢在肋上。袭人“嗳哟”了一声,宝玉还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益,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口里说着,一低头,见是袭人哭了,方知踢错了。——第三十回

贾宝玉对袭人等丫环的真实态度在这个案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虽然喜欢女孩,可他潜意识中还是认定自己是主子,丫环是奴仆,一旦丫环们触及了他的底线,便会换来他的一脚。

其实何止是这些普通丫环们,即便是深得宝玉之心的晴雯,因为摔坏扇骨跟宝玉顶嘴发生争吵之后,贾宝玉立刻就以“回太太打发你出去”来威胁晴雯,吓得晴雯连连发誓:“我一头蹦死了也不出这门儿”。

这是贾宝玉作为封建贵族的特权,贾宝玉摆脱不了时代的熏染,这一点无可厚非。

但同时贾宝玉对袭人等丫环却不似王夫人、贾母那般冷漠,袭人被踢伤后,贾宝玉对袭人极尽关心,半夜听闻袭人梦中喊“嗳哟”,便知道自己白天踢重了,立刻亲自掌灯前来探望袭人,见袭人吐血,立刻慌张起来,大喊“了不得了”,赶紧寻医来为袭人进行治疗。

并缠着大夫问所服丸药的名字,以及怎么服、怎么敷、如何调养,全都细细记在心中。可见贾宝玉与袭人虽是主仆的上下级关系,可这份主仆关系却并不似封建制度本身那般冷漠。

当然,贾宝玉对袭人如此关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两人曾有过云雨之情,这让宝玉对袭人更加关爱,此点会在后面详细论述,此不赘述。

袭人与宝玉:一长一幼,一姐一弟

除了主仆关系,袭人和宝玉的另一层关系就是“姐弟关系”,根据书中记载,袭人的年龄比宝玉大两岁,这种年龄上的差距,也体现在两者的心理上:贾宝玉性情单纯,爱憎分明,花袭人贤惠成熟,每每规劝。

袭人将怡红院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同时,还对贾宝玉的思想进行“整理”,这已经超越了为奴的本分,更像是姐姐对弟弟的关心,尤其是在贾宝玉的经济前途上,袭人更是费尽心机,希望能将贾宝玉的“禄蠹”思想矫正过来,好让其“立足经济之道,委身孔孟之间”。

纵观全书,花袭人对宝玉的规劝可谓处处可见,如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中,袭人就假借家人要赎她回家之事来劝慰贾宝玉,希望能以此为契机,让宝玉从此改掉自己的“恶习”,进而立身功名,一言一行尽显姐姐风范。

如今且说袭人,自幼见宝玉性格异常,其淘气憨顽自是出于众小儿之外,更有几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儿......每欲劝时,料不能听。今日可巧有赎身之论,故先用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然后好下箴规。——第十九回

袭人以“赎身”为契机,让宝玉答应自己改掉以往毛病,宝玉听完忙答:“好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可见在这场谈话中,袭人完全占据了主动地位,贾宝玉只能处于乖乖听话的被动地位,在此刻,袭人和宝玉之间完全没有了主仆关系,俨然是一副姐姐教训弟弟的和谐画面!

书中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比较经典的还有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袭人专门给贾宝玉做了肚兜穿,本来宝玉年岁已长,不愿再穿肚兜,可身为“姐姐”的袭人每每将肚兜做好,让宝玉不得不穿,袭人的这些种种作为均闪烁着母性的光辉,她对贾宝玉如弟弟一般关心对待,而绝非是简单的丫环对主子而已。

宝钗笑道:“这么大了,还带这个?”袭人笑道:“他原是不带的。所以特特的做好了,叫他看见由不得不带。如今天气热,睡觉都不留神,哄他带上了,便是夜里总盖不严些儿,也就不怕了。”——第三十六回

如此细微的生活细节,除了母亲和姐姐,还有谁会做得这般细致?所以笔者认为,在袭人和宝玉的关系中,因为年龄和心理成熟程度的差异,导致两者之间产生了“姐弟情”。

在这场感情中,袭人作为“姐姐”,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她对贾宝玉的生活各方面进行安排,力求让宝玉接受自己安排的一切,在贾宝玉最不喜欢的功名利禄上,袭人更是煞费苦心,时时规劝,这一系列作为都是姐姐对弟弟的关心之举。

云雨之情,导致宝、袭心理上认同彼此为“夫妻关系”

除了上述的主仆关系和姐弟关系,贾宝玉和花袭人还有一层“夫妻关系”,早在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中,曹公就埋下了伏笔:

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自此宝玉视袭人更与别个不同,袭人侍宝玉更为尽职。——第六回

所以导致贾宝玉和花袭人形成“夫妻心理”的直接原因就是两人的云雨之欢,从此,袭人便将“宝二姨娘”的位置当作自己的目标,尤其是在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中袭人向王夫人“告密”。

建议将贾宝玉移出大观园外居住,从而得到了王夫人的赏识,开始享受每月二两银子一吊钱的准姨娘待遇,这是对袭人、宝玉“夫妻关系”的进一步巩固。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袭人生活上互相关照,言行之间更似小夫妻一般。如第九回宝玉去学堂上学之前,袭人将书笔文物收拾得妥妥当当,两人临行前“袭人说一句,宝玉答一句”,有前人指出袭人宝玉两人此情节仿佛依依惜别的情侣一般,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除此之外,贾宝玉有事没事就会想起袭人来,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中,贾宝玉跟随众人在宁府看戏,觉得甚是无聊,心中思念袭人,于是便让茗烟带他去袭人家中玩。、

如果单用主仆思维来看贾宝玉的作为就会觉得莫名其妙,一个主子为何要往奴仆家里跑,可若能站在宝玉、袭人“夫妻之情”的角度,便不难理解宝玉此番举动。

贾宝玉和袭人不仅有彼此关怀的相敬如宾,也有小情侣之间的吵吵闹闹,第十九回袭人以赎身归家为借口,规劝宝玉以后要自尊自重,跟女孩子保持距离,并要好好读书,宝玉彼时答应得好好的,可回头便忘了。

到了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贾宝玉违反对袭人的承诺,一大早就去林黛玉房中,在那里梳洗了不说,还要吃人家女孩的胭脂,袭人得知后便开始耍“小女人”脾气,跟宝玉闹别扭:

宝玉听了这话,见她脸上气色非往日可比,便笑道:“怎么了?动了真气!”袭人冷笑道:“我哪里敢动气!只是从今以后,别进这屋子了,横竖有人服侍你,再别来支使我。我仍旧还服侍老太太去。”一面说,一面便在炕上合眼倒下。——第二十一回

脂砚斋评语:醋妒妍憨假态,至矣,尽矣。观者但莫认真此态为幸。

就是在此处,袭人展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吃醋“小女人”的架势,对贾宝玉说话不算话的言行深感失落,于是以吃醋的形式外现出来,活脱一对新婚小夫妻闹矛盾之场景。

可见贾宝玉与袭人彼此在心理上都认同了这段“夫妻关系”,所以才会有这些小摩擦,否则袭人区区一个仆人,安敢对主子发脾气?

综上所述,袭人这个角色相当复杂,单论她与宝玉的关系,就可以分为主仆、姐弟、夫妻三类关系,加上贾府内部各种关系错综复杂,袭人身上又担着“宝二姨娘”的重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袭人的性格发展。

她前八十回的诸多行为都离不开这些角色和身份的限制,这对于我们了解袭人这个角色有很大的帮助,甚至对后四十回结局的推断也有重要意义。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打下半个地球(成吉思汗曾经打下的江山)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吉思汗打下半个地球

    “混沌草原闻鹫鸣,翱翔天际世皆惊。纵横捭阖平欧亚,大略雄才傲杰英。一代天骄威永在,无穷碧落月长明。——《七律·题》”成吉思汗,一个传奇一样的人物。说到成吉思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曾经横扫了整个欧亚大陆,被人们称为“草原上的雄狮”。他的一生要么是在征讨土地,要么就是在征讨领土的路上。五十多年他与其后

  •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科举制度最先在哪个朝代实行)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完善于北宋、僵化于明朝、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我国选官制度经历过西周的“世卿世禄制度”,按血统、身份确认官职。汉代的“察举制”,推荐做官的制度。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将举荐做官的人才分成九个等级,这个制度应该看成察

  • 高鹗为什么续写红楼梦(高鹗续写红楼梦缘由)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鹗为什么续写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说不足道不尽的千古奇书。脂砚斋评语里关于《红楼梦》到底是曹雪芹未能写完便“泪尽而逝”呢?还是曹雪芹已经写完,但后面四十回在传阅中丢失抑或被乾隆皇帝强行删去?至今红学界依旧没有定论。但红学界对于一点是比较肯定的,便是现存的各种《红楼梦》版本,其前八十回系曹雪芹所写,后面则均为别人续写。

  • 长城是哪个朝代修建的(关于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长城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关于长城的故事很多,尤其是孟姜女哭长城在民间广为流传。以至于,在人们的印象中,长城修得如此劳民伤财,那么,何苦要修呢?都知道,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特别是从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中原

  • 沉香闻多了对身体好吗(经常闻沉香对身体有害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沉香闻多了对身体好吗

    沉香是香料中的上等之品,它香气醇和清雅,闻之令人心神舒宁,带来安逸之感,历经千年使用,可长期坚持使用,对身体百益而无害。那么经常使用沉香能让生活有哪些改善呢?睡得好沉香对睡眠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无须赘述,作用主要来自其中具有安神镇定效果的成分——沉香醇。每日睡前一支沉香,可以让兴奋的神经安定下来,有助于

  • 柔然人是现在的什么人(柔然人是现在的什么民族)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柔然人是现在的什么人

    南北朝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活动着一支强大的部族,史称“柔然”。虽然柔然存在了短短200多年,但它依然在华夏文明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柔然的来历关于柔然人的来源,由于史籍记载歧异且简略,有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等诸多的说法。比如《魏书·蠕蠕传》当中,说它是东胡和匈奴的后裔,还说它“先世源由,出于

  • 司马懿为什么杀张春华(历史上张春华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懿为什么杀张春华

    说起司马懿,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无论是在小说《三国演义》,还是在接近正史的《三国志》中,司马懿都可以算是"主要角色"出尽风头。然而,关于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两本书中的记载却都很少,这也引起了不少历史迷们的好奇。那么,真实的张春华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他和司马懿的关系又如何呢?尽管史料记载中关于张春华的事

  • 打尖还是住店什么意思(打尖和住店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打尖还是住店什么意思

    导言:“客官,打尖还是住店?”为什么会说“打尖”?许多人被问蒙圈了我比较喜欢看古典小说,在古代小说甚至在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客栈,酒馆或者酒肆等这些供旅客们休息和吃饭的地方。我记得在电视剧中就专门拍摄了一部围绕着客栈展开的电视剧叫做《同福客栈》,在客栈中通常都会出现一个场景,就是每个客栈的店小二通常都

  • 八大古都是哪几个城市(中国八大古都分别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八大古都是哪几个城市

    郑州户外侦探家,专业户外侦探,每周有户外登山活动2004年11月,于郑州举办的“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术研讨会2004年年会”上,经到会的考古学家、殷商史学家与古都学家的讨论,一致同意将郑州列为“大古都”,至此,中国有了“八大古都”的说法!而我们河南就占据了半壁江山,“一部河南史,

  • 海瑞八个字评价张居正(海瑞为何不敢骂张居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海瑞八个字评价张居正

    海瑞从隆庆四年辞官归田,到万历十三年(1585年)起复,整整在家赋闲了十六年。这十六年,掐头去尾,正是张居正当国柄政的时期。张居正与海瑞都是有匡国济时大情怀之人,两人也有私交,某些政见还所见略同。但是,张居正不喜海瑞这个道德楷模,他曾在一封私函中委婉地批评海瑞不通人情世故,轻率冒进:“三尺之法不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