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详细讲解?
先秦泛指中国古代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这个阶段,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止。
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我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
扩展资料
先秦是中国历史上自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
先秦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产生了诸子百家,诸子如孔子、老子、韩非子、墨子等,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刑名等史称“百家争鸣”。
先秦君王:
三皇五帝及炎帝(共九位君主):传说中的君主,开启了“禅让制”。
夏禹:名姒文命,传说“大禹治水”,是“禅让制”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建立夏朝。
夏启:名姒启,结束了原始社会,开始了奴隶制。
夏桀:名姒履癸,荒淫无道,但智、力皆过人,夏王朝最后一位君王。
商汤:名子履,第一位被考证确实存在的中原地区的国王,创建了商朝,灭了夏朝。
盘庚:名子旬,将商都迁至“殷”,商王朝的中兴者;以后商便称“殷商”。
武丁:名子昭,商朝中兴之主。
商纣:名子寿,殷商最后一个国王,荒淫无道,与夏桀并称“桀纣”。
周文王:名姬昌,周武王的父亲,称为“圣人”,传说写了《周易》,治国贤明。
周武王:名姬发,灭商纣,建周。
齐桓公:名姜小白,使齐国兴盛的首领,春秋五霸之一。
宋襄公:名子兹甫,春秋五霸之一,为宋国君主,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
晋文公:名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名嬴任好,公元前659年至公元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名熊旅,春秋五霸之一。
郑庄公:名姬寤生,一代霸主。
吴王阖闾:名姬光,一代霸主。
先秦酬酢宴起源百科?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强调饮食礼仪的一种宴会,早在《礼记》中就有着宴会食序的记载。再有16种菜肴的宴会上,菜肴分别排成4行,每行4个。带骨的肴放在主位的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饭食靠在食者左方,羹汤则放在右边。宴会有献宾之礼:先由主人取酒爵到宾客席前请进,称为“献”;次由宾客还敬,称为“酢”;再由主人把酒注入觯后,先自饮而后劝宾客随着饮,称“酬”,以上程序合起来叫做“一献之记礼”。
先秦历史散文有哪些?
先秦历史散文代表作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此书丰富多彩,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
《国语》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一种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大事。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不及《左传》,然而它有的叙事比《左传》更鲜明生动,如写“厉王弭谤”和“勾践复国”的文字。
《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
先秦时期的有趣历史?
第一个皇后不是秦始皇的老婆。
说到历史上第皇个后,肯定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秦始皇的皇后,但其实不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秦始皇虽说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皇帝,但当年秦始皇并没有立皇后这个事情,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谜团。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当年和大臣吕不韦来往密切,所以民间也有传说,秦始皇是赵切和吕不韦的孩子,并不是秦始皇父亲子楚和赵姬所生。
关于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这个事情,我想可能和秦始皇小时候母亲的经历有关系,导致了秦始皇不再相信女人,所以后面就连公子扶苏的生母是谁,史书上都没有确切的记载,所以直到秦国灭亡,直到后面的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婴都没有立皇后。
先秦历史著作的文学表现?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跨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经历了从坯胎萌芽到生长成熟的漫长过程,直到周代蔚为大观。《诗经》和《楚辞》耸立起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座巍峨的高峰,史传和诸子奠定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中国文学史上的历次诗文革新运动,无不以先秦诗文作为师法的楷模和品评的标准,缘于先秦文学自身的特点。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第一页,文学伴随着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祭祀、婚姻等日常生活而产生,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至周代而蔚为大观。诗歌、散文、辞赋等文学形式一应俱全,散文中史传散文、诸子散文和应用散文已有明确的分界。
史传散文的记言记事由分离到融合,产生了文诰、编年、国别、谱牒等多种体例。诸子散文由简短的语录体发展为论辩文,进而形成专题论文,完成了论说文的体制。
应用文中包括典、谟、训、诰、誓、命以及书信、盟誓、祝文、祝辞、箴、诔、铭文等各种文体。先秦诸子多元化的思想各成体系,彼此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思想史以百家争鸣为开端的特点,并辐射其他各种文体形式之中。先秦散文的记言、叙事、写人以及议论、抒情等,由自然到自觉,手法逐渐成熟。诗歌开中国抒情诗之端,《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要流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先秦历史散文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古代中国是散文大国,也是出现这种文体最早的国家。后代散文源于先秦散文,它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史记是先秦历史散文吗?
是历史散文
汉代散文主要有论说散文和史传散文。前者是由先秦诸子发展来的,以汉初最发达,后者主要是在先秦历史散文基础上发展来的,出现了《史记》《汉书》这样的巨著,尤其是《史记》,开创了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前145-前90),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的创作目的,据司马迁自言,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西晋张辅评:“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
《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总结了我国古代3000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历史,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在史学、文学、哲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北宋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史记》并称为“史学双壁”。)
孟子是先秦历史散文吗?
《孟子》是先秦说理散文
1.《孟子》文体以语录和对话为主,对话数量有长足的进展,且多长篇大论,有逐渐向比较成熟的说理文过渡的趋势,文风带有战国中期的时代特征和孟子本人的个性色彩。《孟子》七篇论战性强,感情充沛,言辞机敏,气势雄健,锋芒毕露,与《论语》雍容纡徐的风格大不相同。
2.《孟子》中还有一些单纯发表议论,类似长篇独白的篇章,虽然没有标题,但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作比较细致的论述,实际上已经是议论散文的雏形。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孟子》的语言,词句明快、感情强烈,个性极其鲜明。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
“居天下之广居(仁),立天下之正位(礼),行天下之大道(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人品心术正大光明,议论开口见心,更无回丑诡谲之谈,行己与人,坦然宽平,虽颦笑不苟,而亦无矫激违情。”(郝敬《读孟子》)
先秦时期姓胡的历史文人?
、胡综(185年-243年),字伟则,汝南固始人。三国时东吴官员,擅作辞赋。
2、胡奋,字玄威,西晋皇室外戚。性开朗,有筹略,少好武事。3、胡,五代后唐,山后契丹乌索固部落人。擅写北方游牧民族牧马、驰猎等生活,穹庐什器、射猎部属,纤悉形容备尽。所作用笔清劲,构图巧密,人物气质犷悍,形象各异。尤工画马,骨骼体状生动有神。
4、胡广,字伯始(91-172)南郡华容(今湖北监利)人,东汉末年大臣。历事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为官三十多年,可谓六朝元老。官至太傅、录尚书事,封安乐乡侯
史前时期与先秦历史怎样区别?
史前指史书没记载的上古时期至夏朝建立,先秦指秦朝一统以前历史时期,包括春秋、战国、夏商周等。
史前是指有文字记录之前的人类社会。史传中国史前经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等时代。考古学上的中国史前从发现古人类开始,到夏朝建立。
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指旧石器时代到战国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中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著名学者黄摩崖先生将先秦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