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百科?
聊城市(地级市)位于山东省西部,西隔漳卫河与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相望,南部隔金堤河与河南省为邻,东南隔黄河与泰安市、济南市为邻,北部和东部与德州市接壤。市域介于东经115°16′116°32′和北纬35°47′37°02′之间,东西直距114千米,南北直距138千米,总面积8715平方千米。
辖东昌府区、茌平区、临清市、冠县、莘县、阳谷县、东阿县、高唐县8个行政县(市)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3个市属开发区(功能区)。
聊城历史典故?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等书中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聊城。比如,宋江三打祝家庄、没羽箭张清镇守东昌府、李逵大闹高唐州、武松景阳冈打虎、老残海源阁借书等等。
仲连射书救聊城
早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476年),聊城就是一个重要的城邑。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221年),齐燕之间曾为争夺聊城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有详实记载:“燕将(乐英)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困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这时,鲁仲连来到聊城,“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
鲁仲连在书中对燕将陈述利害,晓之大义,或退或降,不要负隅顽抗。书中言辞恳切,“燕将见鲁仲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杀。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
鲁仲连射书救聊城传为千古美谈。鲁仲连,茌平县王老乡望鲁店人,至今该村仍保留着鲁仲连祠,以纪念这位义士。聊城人民为纪念他,曾在古城东门外建有鲁仲连射书台,为聊城一景。
聊城的历史?
聊城历史攸久,因有古河而得名聊王成,春秋时期,可哪城,花平,高唐,阳谷,东阿为齐国。焰清,莘县为卫固,冠县为晋国。战固时期,聊城,东阿,茬平,高唐,阳谷还是为齐。莘县改为魏固,冠县,临清改为赵国。所以说聊城是三国时代发源地。
聊城月季公园百科?
聊城月季公园位于开发区,环境很好,里面有很多花儿,有月季,有郁金香。
聊城历史名人?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聊城人文历史介绍?
聊城历史攸久,因有古河而得名聊王成,春秋时期,可哪城,花平,高唐,阳谷,东阿为齐国。焰清,莘县为卫固,冠县为晋国。战固时期,聊城,东阿,茬平,高唐,阳谷还是为齐。莘县改为魏固,冠县,临清改为赵国。所以说聊城是三国时代发源地。
送花历史百科?
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送花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表达这种艺术。
山东聊城的历史?
聊城,春秋时期曾称聊邑故名,一说因古有聊河而得名。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夏商周时期,聊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春秋时期,聊城为齐国西部重要城邑;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铜、铁、铝是主要生产工具,利用水井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豪富之家乘车马出行,铜镜、熏炉成为必需品,能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培养了不少名士武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较多,其间局部统一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事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唐代是市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现辖8个县(市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旅游度假区,总面积8628平方公里,人口650万。聊城以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古今交融有历史。聊城是黄河文明和运河文明共同孕育的一座古城,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500多年的建城史,这里是人文始祖蚩尤葬身处、商朝名相伊尹躬耕处、陈思王曹植梵呗音乐发明地,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保单位13处。聊城是革命老区,红色历史积淀深厚。建党初期,聊城就是山东省较早传播马列主义和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抗战时期,聊城是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就设在莘县红庙村,被誉为“钢铁濮范观,边区小延安”。万里、赵紫阳、田纪云、宋任穷、黄敬等党政军领导人,都曾长期在这片土地上工作、战斗和生活。解放战争时期,聊城是巩固的解放区,是支援前线的后方基地,有17万农民参军,支前民工200余万人次,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指挥部就设在阳谷县沙河崖村。聊城人民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情义交融有故事。仁爱忠信的齐鲁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赵遗风,塑造出聊城人崇文尚义的精神特质。《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古典名著中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聊城,这里有聊斋写不尽的胭脂故事、老残看不到的善本奇书,传颂着孙庞斗法、鲁仲连射书救聊城、鲁义姑义举退敌、景阳冈武松打虎、狮子楼斗杀西门庆、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等英雄传奇。诞生了战国军事家孙膑、唐初名相马周、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明代文学家谢榛、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义学正”武训、抗日名将张自忠、著名学者傅斯年、国学泰斗季羡林、国画大师李苦禅、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古今名人。
蓝绿交融有灵气。聊城是黄河与大运河唯一交汇地,是著名的“江北水城两河明珠”。全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4条、各类湖泊水库21处,市区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着独一无二的中华水上古城,大运河、徒骇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穿城而过,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聊城还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温泉之城、中国喜鹊之乡,流水绕城、葱茏点翠、鸟语花香,是一方养生养心的福地。
内外交融有支撑。聊城北接幽燕、南连江淮、西通中原、东望日韩,历来是通达扼要之地。明清时期,聊城借助大运河漕运之便,繁荣兴盛400多年,是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目前,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与连接东西的邯济铁路在境内交汇,济聊馆、东吕、青银、青兰、德上、高东、莘南等高速穿境而过,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济郑高铁已开工建设,雄商高铁、聊城机场加快推进,聊城正阔步迈向高铁时代、航空时代,将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产业交融有潜力。受黄河农耕文明和运河商业文明影响,聊城自古就有重农贵商的传统,并遗惠至今。聊城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总产110亿斤以上,瓜菜菌产量居全省前列,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蔬菜第一市”,每天销往京沪可追溯高品质蔬菜200万斤。工业体系完备,形成了信发铝电、东阿阿胶、鲁西化工、中通客车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在新赛道建设上抢占先机。聊城先后被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战略,各类资源要素广泛汇集,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正在加速形成。
省十二次党代会擘画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美好愿景,在新起点上发出了“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的动员令。聊城市将坚决贯彻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六个新聊城”美好蓝图,鼓足“走在前”的士气,干出“开新局”的担当,坚定不移实施动能转换,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融入重大战略,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守住一排底线,奋力在鲁西崛起中当先锋、打头阵。
聊城二中历史?
聊城第二中学
东昌府区属普通高级中学。始建于1950年,原名聊城县中,后改名为平原省聊城二中。1952年改现名。校址位于聊城城区徒骇河东岸边。至2001年底,学校占地1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
建有功能齐全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学生餐厅及科技报告大楼,设有现代化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阶梯教室、图书馆、教工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国防教育室等,配备了现代化电视电话教学设备,具备现代化教学条件。有在职教职工248人,其中高级教师56人,中级教师84人,98%以上的教师为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能手12人,地市级教学能手26人;外籍教师2人。学校有5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4000人。
自建校至2001年,共毕业学生3万多人。大学毕业后又获硕士学位的有380余人,获博士学位及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120余人。考入清华大学的博士冯智力曾于1994年获国际焊接学会金奖,博士后刘志华应聘于美国从事高科技研究工作。学校于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青少年工作先进单位;1999年被评为全国招飞优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招飞基地、聊城市高考优胜单位;2001年被评为聊城市综合办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等
印度历史演变百科?
印度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印度河是其文明的发源地。这个条目是关于印度次大陆的历史。古印度文明的疆域曾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斯坦南部部分地区和尼泊尔。1947年后,印度的领土仅包括今印度共和国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