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读音?
捻niǎn部首笔画部首:扌部外笔画:8总笔画:11基本字义1.用手指搓转(zhuàn):~麻绳。
2.搓成的条状物:灯~儿。
详细字义〈动〉1.(形声。
从手,念声。
本义:用手指搓转)2.同本义轻拢慢捻抹复挑。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又如:捻就(揉缩);捻髯(用手指搓着腮上的胡须);捻断髭须(比喻费尽心思);捻绳;捻灯芯;将两股纱捻成一根线4.领导[lead]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贾仲明《凌波仙》
5.驱逐;追赶[drive]。
如:捻出门(驱赶出家门)6.聚;聚合成股。因称成群的人为捻。
亦为清代中叶后反政府农民武装捻子或捻军的简称。
送花历史百科?
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送花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表达这种艺术。
清朝时候的捻军是怎么回事?
捻军(1853年1868年)是一个活跃在华北的重要反清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
“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捻军起源于“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带有游民捏纸,将油脂点燃,烧油捻纸用来作法,为人驱除疾病、灾难以牟利。早期捻子是向乡民募捐,购买油捻纸。后来,也有恐吓取财、勒索而实与盗贼无异的现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数越多,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而清朝官方称之为捻匪。捻匪发迹,其首领为张洛行(张乐行)(张宗禹叔)、苗沛霖。至捻军时代首领为梁王张宗禹、遵王赖文光、鲁王任柱、首王范汝增等人,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极盛时期总兵力达二十万马兵。1865年,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歼之后,清朝倾全力对付捻军,动用湘军、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左宗棠所平定,东捻乃李鸿章所灭。
1855年各路捻军推举谁为盟主?
1855年秋天,各路捻军大会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举张乐行为盟主。
1855年,各路捻军齐聚安徽,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会盟活动。经过商讨,各路捻军最终推举张乐行担任捻军盟主,并议定了《行军条例》这一规范制度。同时,捻军还制定了“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在捻军自己的眼中,一个规范的、强大的军队已然诞生。
1856年,捻军与太平天国达成了合作协议,张乐行接受了天王洪秀全的封号。尽管从名义上看,捻军算是归附了太平天国,但实际上却是“听封不听调”,保留了自治权。
1857年,捻军内部出现了分裂,以蓝旗领袖刘敬勇为首的部分捻军,坚持回到淮北,结果被张乐行处决。
这件事之后,捻军便分裂成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仍以张乐行为领导留在淮南,而大部分捻军则回到了淮北。
从此之后,捻军便开始和清廷在各地乱战。由于双方互有胜负,再加上年成稍微好转,因此捻军的力量,并没有进一步增强。
1863年,清朝亲王僧格林沁攻下了当初捻军会盟的毫州稚河集,张乐行遭到出卖,遇害身亡。捻军的士气一度遭受重大打击。
张乐行(1810年~1863年),字洛行,乳名香儿,别名老乐,安徽涡阳人,出身于清末豪绅地主家庭,后成为清末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被封为捻军盟主。
咸丰二年(1852年)冬,作为十八股捻首之一,在安徽亳州雉河集起义抗清,张乐行被推举为盟主,史称“十八铺聚义”。[1]咸丰四年(1854年),张乐行与起义军白旗首领龚得树、黑旗首领苏天福再举义旗,控制淮北广大地区,次年春,捻军势力扩大到安徽、河南两省。[2]咸丰五年(1855年),各捻会盟于雉河集,张乐行被封“大汉明王”,建立“五旗军制”和颁布《行军条例》。咸丰六年(1856年)张乐行再次占领丰县,紧逼开封。咸丰七年(1857年)春,受封为“征北主将”,三河镇战役中与陈秀成配合大败湘军。咸丰九年(1859年),张乐行进军西华,在舞阳将清军将领联恩围杀。咸丰十年(1860年),被封为沃王。
同治元年(1862年),张乐行率领长枪队西进,与僧格林沁在河南杞县交战。同治二年(1864年)清廷诱降,张乐行顽强抵抗,因叛徒出卖,在西阳集被俘,随后被凌迟处死,时年53岁。
捻军十大名将是谁?
首领为沃王张洛行(张乐行)、奏王苗沛霖、孙葵心等。至捻军时代首领为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勇王龚得树、遵王赖文光、鲁王任柱、卫王李蕴泰等人,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极盛时期总兵力达二十万众。1865年,清朝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歼之后,清朝倾全力对付捻军,动用团练湘军、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左宗棠所平定,东捻乃李鸿章所灭。
印度历史演变百科?
印度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印度河是其文明的发源地。这个条目是关于印度次大陆的历史。古印度文明的疆域曾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斯坦南部部分地区和尼泊尔。1947年后,印度的领土仅包括今印度共和国部分。
美国历史百科?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StatesofAmerica),原为英国殖民地,后因种种因素逐渐兴起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18世纪,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相继入侵北美洲。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但是殖民地与英国之间产生了裂痕,英国继续对北美地区采取高压政策,引起了北美地区居民强烈不满。从1776年到1783年,北美十三州在华盛顿领导下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正式诞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法令。逐步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
美国独立后积极进行领土扩展,美国领土逐渐由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北部、南部经济沿着不同方向发展。南北矛盾日益加重。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最终是北方领导的资产阶级获胜统一全国。
1865年开始了重建时期,逐步废除奴隶制,1877年,南部进行民主重建,制订了民主的进步法令,标志着民主重建的结束。后来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增,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霸主的地位。冷战开始后和苏联平分天下。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年美国经济情况仍较平稳。
进入90年代,美国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并带动全球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开拓了新一代的产业革命。
中华历史纪年总表百科?
《中华历史纪年总表》是作者于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宝林。该书原始内容皆据原始资料编就,列出了中华历史上的纪年事件。
1865年5月,捻军什么首任清清朝名将?
张皮绠
僧格林沁参加过对英法联军、太平天国等的战争,战功显赫。在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僧格林沁先后擒杀了太平军的重要将领林凤祥和李开芳。因此,农民起义军上下都对僧格林沁无比的憎恨。
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率领所部围剿捻军张宗禹部。在曹州战役中,僧格林沁因骄傲轻敌、指挥失误,很快就陷入了张宗禹的重重包围之中。僧格林沁仅率领少量亲兵成功突围,在逃到吴家店时,因受伤落马,被迫躲藏在麦田中。
张皮绠等人奉命搜索残敌,在一片麦田中发现了一名身穿黄马褂的清军军官。由于张皮绠只是一名小兵当然不知道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清军猛将僧格林沁,于是手起刀落,就杀死僧格林沁。之后,张皮绠脱其帽、珠、红顶和花翎,穿戴至军中,经辨认后,才知道自己杀死的竟然是僧格林沁。这时,张皮绠年仅16岁。很快,僧格林沁战死的消息传到了北京,清廷上下一片震惊,皆以失去“国之柱石”而惋惜。
不久之后,张皮绠得知母亲病故,而父亲、哥哥先后战死沙场,寡嫂在家,生活拮据。于是张皮绠离开捻军返回家乡,改名为凌云,并在家乡娶妻生子。之后,张皮绠又做起了了推油、造酒等小本生意,生活还算过得去。
历史小百科知识大全?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纪传体史书的开山之作。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北宋司马光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末1362年的历史。
2、隋唐时期绘画成就最大的是吴道子,人称“画圣”,有“吴带当风”的美称;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当时风俗语画的代表作;元代画家赵的画被称为”神品”。
3、隋唐书法:“颜筋柳骨”中“颜”指颜真卿,人称“颜体”,“柳”指柳公权,人称“柳体”。
4、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正式开始。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的代表签定了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6、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正式收复新疆。
7、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作战,壮烈牺牲。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通商口岸深入内地最远);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8、为镇压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1900年8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摩尔的率领下攻占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分39年付清,以海关等税收作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北京到大沽的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