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历史天气?
自2011-01-01到2022-12-01,许昌共出现:多云1735天,晴1097天,雨673天,阴490天,193天,雪78天,沙尘5天,许昌历史风向统计(2011-01-01到2022-12-01)微风(1731天)东南风(726天)无持续风向(420天)东北风(272天)北风(235天)南风(202天)
许昌胜利街历史?
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由车站至南关新辟一条大街。由于位置优越、客流量大,许多娱乐场所如国民电影院、华顺戏园、三星舞台遂应运而生。因这些东西比较洋气,该街故称“洋街”。烟花妓女、卖唱者觅地而居,这里遂出现了太平里、孔家里、太康里、升平里几个弄堂。
20世纪30年代的“洋街”,秦楼楚馆林立,饭庄酒铺遍布,剥削者在这里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
1927年后,该街改称大同街。曾在市地名办任职的李宏斌介绍,据许昌《地名志》记载,大同街大概是取孙中山先生“天下大同”之意。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该街又称“胜利街”。
许昌历史背景?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又名“莲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许昌春秋属郑,战国属韩。隋置颍川县。唐称长社,为许州治。金、元、明、清各代多称许州。1913年后改称许昌县。1947年以许昌县城区设市。1961年市、县分设至今。以“三曹”为首的建安七子,开创了彪炳史册的建安文学,使许昌成为建安文学的发祥地。
许昌曾是秦代丞相吕不韦、西汉御史大夫晁错、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出生地,有很多历史名人。
许昌的悠久历史?
1.许昌有悠久的历史。2.许昌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类聚居,曾是汉朝的都城,也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都城。在历史上,许昌还是文化和艺术的中心,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和历史遗迹,例如曹操墓、许昌博物馆等。3.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许昌的历史,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能够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
河南许昌的历史?
一、上古时期
上古时期东夷族部落酋长许由率众牧耕于此,故名“许”。周武王封文叔于许,建许国。秦置许县。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
二、隋朝以前
夏王朝建立后,许昌地域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启建都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在今禹州市)。[11]
殷商时期,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禹州市境内)、有熊氏(今长葛市境内)、昆吾(今许昌县境内)、康(今禹州市境内)。
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阳翟(音狄,今禹州市)。颍川郡辖12县,许县(今建安区)、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属之。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治今魏都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治今长葛市老城镇)、鄢陵县(治今鄢陵县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属颍川郡。
新王莽时期,颍川郡改为左队,阳翟县改为颍川县,鄢陵县改为左亭并入许县。许县、颍阴、长社、颍川等县属左队。
东汉时期,左队复为颍川郡,属豫州。许县、颍阴县、长社县、鄢陵县、阳翟县等属颍川郡。建安元年(196年)八月,献帝迁都许县(今许昌县张潘故城)。
三国魏时,仍称颍川郡,属豫州。许昌县、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属之。许昌为三国魏五都之一。魏黄初二年(221年),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置许昌郡(治今许昌县张潘故城)。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许昌郡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据。
北魏,置颍川郡,治长社(今长葛市老城镇)。西魏,置许昌郡(今长葛市老城镇)。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改为颍州。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为郑州,治移颍阴(今魏都区),领阳翟、颍川、许昌3郡。北齐将颍阴县并入长社,以长社为颍川郡治。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魏都区)。
三、隋唐宋时期
隋时,改许州为颍川郡,辖14县,颍川(今禹州市)、长葛、许昌,强(今鄢陵县陶城乡)、鄢陵、襄城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颍川郡为许州,鄢陵、长葛、阳翟、许昌县属许州。唐天宝元年(742年),许州改称颍川郡,属河南道。长社(今魏都区)、长葛、阳翟、许昌、鄢陵属之。唐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许州。
北宋初,置许州,隶京西路。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隶京西北路。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称许州,隶京西北路。
四、元明清时期
元代,许仍为州,长社、长葛、襄城县属之。鄢陵属开封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长社县,并入许州,领4县,长葛、襄城属之。许州、钧州(今禹州市)隶开封府。明万历三年(1575年),钧州改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禹州改为均平府。
清初,许州、禹州属河南省。清雍正二年(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许州升为许州府。
五、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
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郑县(今郑州市)。鄢陵直属河南省。
1932年,许昌为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地,辖许昌、鄢陵、襄城等9县。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
1944年5月,长葛、许昌、鄢陵、禹县先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同年10月,八路军进入豫西,开辟了禹密新(今禹州市、新密市、新郑市三地交界处)、禹郏(今禹州市、郏县交界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禹密新办事处和禹郏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5月,八路军冀鲁豫部队在鄢陵、扶沟交界处开辟了水西抗日根据地,建立鄢扶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日本投降,许昌复为国民政府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今魏都区),辖许县、鄢陵、襄城等9县。长葛、禹县仍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
1947年12月15日,许昌解放。
1948年初至1949年,先后成立许昌县、许西县、沙北县、长洧县、鄢陵县人民民主政府与许昌市(今魏都区)人民民主政府。许昌、鄢陵、长洧属豫苏皖区五专署,许西、沙北、禹县属豫西行署五专区。
1949年2月,豫西行署二专区与五专区合并,成立许昌专区(专员公署驻许昌市魏都区),辖许昌市(今魏都区)、许昌县、长葛、鄢陵、临颍、漯河市、郾城县、舞阳、叶县、襄城、禹县、郏县、宝丰、鲁山、临汝(今汝州市)15个县市。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3年1月,淮阳专区所属周口市及扶沟、商水、西华3县划入许昌专区。
1954年9月,临汝县划入洛阳专区。
1958年4月,撤销周口市,设镇,划入商水县;同年12月,平顶山市划入许昌专区。
1960年,撤销许昌县,并入许昌市(今魏都区)。
1961年10月,恢复许昌县建制。
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称平顶山特区,从许昌专区划出。
1965年5月,扶沟、西华、商水3县划入周口专区。
1970年,许昌专区改称许昌地区,辖禹县、长葛县、许昌县、鄢陵县、临颍县、郾城县、舞阳县、襄城县、叶县、宝丰县、鲁山县、郏县12县和许昌市(今魏都区)、漯河市。
1979年,舞钢区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地区。
1982年11月,复划入平顶山市。
1983年10月,许昌地区所属的鲁山、宝丰、叶县划入平顶山市。
1986年2月,许昌地区撤销,许昌市升为省辖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禹县。襄城、郏县划归平顶山市。舞阳、临颍、郾城划归漯河市。
1988年6月25日,禹县改为禹州市。
1993年12月14日,长葛县改为长葛市。
1997年8月25日,襄城县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市。
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撤销许昌县设立建安区。2017年2月5日,许昌县撤县设区正式挂牌。
2021年,许昌市辖魏都、建安2个区,鄢陵、襄城2个县,1个开发区,代管禹州、长葛2个县级市;15个乡、60个镇和32个街道办事处;1600个村民委员会,923个居委会;11832个村民小组,市人民政府驻东城区建安大道东段1516号。
许昌历史详细介绍?
1、许昌之名始于三国曹魏政权,而考其沿革,则更为悠久。相传,“许”源于尧时,因许由牧耕此地而得名。夏王朝建立后许地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启建都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钧台在今禹州市三峰山东麓)。
2、殷商时期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禹州市境内),有熊氏(今长葛市境内),昆吾(今许昌县境内),康(今禹州市境内)。
3、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置颍川郡,治阳翟(音狄,今禹州市)。颍川郡辖12县,许县(今许昌县)、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属之。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治今魏都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治今长葛市老城)、鄢陵县(治今鄢陵县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郡。
4、三国时期,魏称颍川郡,属豫州,许昌县、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许昌为魏五都之一。魏黄初二年(221年),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
5、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置许昌郡(治今许昌县张潘故城)。景平元年(423年),许昌郡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据。北魏置颍川郡,治长社(今长葛市老城)。西魏置许昌郡(今长葛市老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改为颍州。武定七年(549年)改颍州为郑州,治移颍阴(今魏都区),领阳翟、颍川、许昌三郡。北齐将颍阴县并入长社,以长社为颍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魏都区)。
6、隋时改许州为颍川郡,辖14县。
许昌运输总公司历史?
许昌运输公司历史就太久了,以前都是属于集体企业,分为许昌市运输公司和许昌地区运输公司。许昌市运输公司下属是个车队,这些车队基本都在兴华路两边,当时以运输煤炭为主,就是从禹州运到电厂,许昌地区运输公司下属车队在白庙后街和新兴路附近。不过现在都没了,被陈立友变成私营企业了,也就是现在的万里公司
许昌曹操墓真实历史?
曹操墓,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我是地道的许昌人。十几年前说安阳有个墓像曹操墓,还让曹性年轻男子去采集血样,进行对比,最后也不了了之。
小时候听老人讲,曹操死的时候,是四关出殡,谁也不知道哪个是真假?还不一定埋到许昌那,曹操性格善变多疑,他肯定不会让人们找到他的
许昌龙华寺历史?
龙化寺始建于唐代,由禅宗六祖法如所创,当时的龙化寺有僧众数十人,建筑包括山门、琉璃井、大雄宝殿、龙王殿等。位于许昌市北行七华里,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龙化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许昌曹魏古城历史典故?
许昌三国文化底蕴浓厚,东汉未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奉天子以令不臣”,雄踞许昌25年,这里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221年,曹丕废汉立魏,“魏都”自此始名,成为曹魏文化发源地,享有“三国文化之乡”的美誉。《三国演义》120回中有52回发生、演绎在许昌。
许昌在东汉末年,可以说是汉室的最后一个皇城。从公元196年到220年,在这短短的25年中,许昌一直承担着东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曹丕废汉立魏,把汉献帝封为山阳公,成为了魏臣。后来,山阳公就去了焦作,14年后病死。
因此,“曹魏古都”这个称谓,从时间段上来看,并不能把许昌作为东汉末年政治经济中心这一重要史实包含在内。所以说,把许昌叫做“曹魏古都”、“曹魏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