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亚圣是谁(孟子是什么时候被称为亚圣的)

中国古代亚圣是谁(孟子是什么时候被称为亚圣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91 更新时间:2024/1/20 8:39:1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

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

但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但道家的黄老列庄;儒家的舜孔孟;墨家的大禹等圣人是受到后世公认的。

我们知道,儒家二圣为“至圣”孔子与“亚圣”孟子作为“业界祖师爷”的孔子,自然要得到比孟子更多的尊崇。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亚圣”这个名字早期并不是用于称呼孟子的。最早被公认的“亚圣”,其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

颜回,与孔夫子同为鲁人。在颜回十三岁那年,便成了孔子的门徒,称之为“儿徒”也不为过。

因为拜师的时间比较早,所以颜回的资历相当高,得到老师的宠爱也比较多。在《论语》中,我们能看到不少孔夫子褒奖颜回的句子。

当然,颜回之所以得到老师的青睐,资历只是一方面原因。颜回本人的品行十分出色,仁义兼备,是孔子弟子中最贤达的一个。

即便是在生活最困顿的时期,颜回也能保持最纯正的君子心态,安之若素。难怪孔子在聊起颜回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在孔圣人周游列国的过程中,颜回始终常伴左右。可惜天妒英才,最有希望继承孔子衣钵的颜回在四十岁的壮年早逝。颜回之死,令孔子哀伤之极:“噫!天丧予!天丧予!”

后来,孔子在拜见鲁哀公时,两人聊起孔门之内最好学的弟子,孔子立即想到了颜回: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可见,在孔圣人的眼中,颜回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到了后来历代君王“独尊儒术”,以至于,孔子的地位不断攀升,颜回受到后世的尊崇也越来越多。

在颜回过世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颜回被后世思想家尊为“亚圣”以及“颜子”。到了汉代,颜回更是被尊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在绝大多数祭祀活动里,颜回都能享受到配享孔子的最高待遇。根据《唐会要》的记载,唐玄宗曾在诏书中提到:

“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

而在宋朝的《周敦颐集》里,我们亦能看到“颜子亚圣”的说法。

北宋文集《玉壶清话》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五代年间有个名叫宋齐丘的名士,他的字是“超回”。这个人的名字很有意思,“齐丘”的意思是可以比肩孔丘,而“超回”则隐喻超越颜回。

在当时,有人写信给宋齐丘,侮辱他的名字,认为他不配与孔丘、颜回相提并论。看完这封信以后,宋齐丘自惭形秽,立即将自己的名字改掉了。

从这些记载里不难看出,颜回在北宋以前,一直是世人皆知的“亚圣”。

不过,这与我们的认知有些出入,明明现代人认同的“亚圣”是孟子,在此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孟子是如何“上位”的呢?

实际上,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人开始认为孟子是“亚圣”了。三国时代的一篇《中论》里提到:

“荀卿、孟轲怀亚圣之才,著一家之法,继明圣人之业,皆以姓名自书,犹至于今,厥字不传。”

这部书的作者,将孟子捧上了与荀子对等的高度,认为他才是德行仅次于孔子的“亚圣”。至于孟子被抬高到孔子的高度,与孔丘并称孔孟,是在东晋以后的事了。

根据《宋书》的记载,东晋年间有个叫何承天的诗人,生平创作了较多诗歌。在何承天的诗歌里,出现了“承平贵孔孟,政敝侯申商”的文字。

不过同时期的史籍中,并未出现类似的记载,可见此时将孔孟并称也只是少部分人的认识。

孟子真正的上位,要得益于中唐时期的韩愈。当时韩愈为了对抗日渐兴起的佛教,开始宣扬“道统”的理论,将孟子提高到儒家道统中流砥柱的位置。

从这以后,孟子的地位逐渐被提高。继韩愈以后,南宋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朱熹又给予孟子极高的评价:

“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

程朱理学对于中华古代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乘着这股浪潮,孟子顺利地成为取代颜回“亚圣”地位的先贤。

而让孟子在祭祀活动中的地位与孔子对标的,则是元文宗。当时的元廷挑选了四个配祀孔子的贤者,它们分别为:颜回、曾子、公子思、孟子四人。

从这以后,“亚圣”就成了孟子的专属称谓,而颜回也由“亚圣”变成了“复圣”。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五一劳动节是在哪一年确定的(五一劳动节在什么会议确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杂谈

    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始于争取八小时工作制。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高速发展,资本家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为追逐利润,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工资却很低。哪里有

  • 徐凤年最后和谁隐居了(雪中悍刀行最后徐凤年娶了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杂谈

    《雪中悍刀行》凭借着精彩的剧情也是展开了全民追剧的热潮,这部剧是由张若昀,李庚希,胡军领衔主演,是非常符合人们口味的爽文。全剧主要讲述的就是徐凤年从一个不会武的人慢慢的锻炼成高手的过程,然后成功接掌北椋。从给出的内容来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属于第1季,徐凤年成功继位,不过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根据小说来

  • 连中三元的人都有谁(历史上有没有连中三元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杂谈

    古装电视剧中经常有状元、榜眼、探花的词眼,这是指皇帝在殿试钦点的前三名。科举考试中最牛的其实是“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古代科举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考秀才是初级考试,俗称“小考”。由于童试在古代是基层考试,所以其第一名案首尚算不得“元”。乡试

  •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作者是谁(这个出自哪个作品的文章)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又是知名的文学家。作为政治家,他秉公直言,为此多次受到官场佞臣排挤打击。他为国家社稷呕心沥血。曾率军平叛西夏叛乱,立下赫赫战功。他又与宋仁宗合作,发起“庆历新政”改革。改革受挫后,他自请出京到外地为官。在文学方面,范仲淹的散文和诗歌都有一些名篇。比如下面这首《岳阳楼记》就是

  • 龙九的扮演者是谁(短发港姐陈法蓉的感情往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杂谈

    011989年,23岁的陈法蓉回到香港参加港姐选美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在普遍学历比较低的港姐佳丽中,陈法蓉的大学生身份受到了不少关注,清丽冷艳的外表更是吸引了不少评委和观众的目光。但这并不影响港媒“挑刺儿”,那时候陈法蓉留着香港最流行的爆炸卷发型,香港媒体就提出了质疑:陈法蓉之所以留着这样

  • 谁创立了科举制选拔人才(科举制的开创标志什么的正式确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杂谈

    科举制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但是科举制对华夏文明的发展依然是贡献良多。科举制出现之前,寒门子弟无出头之日,科举制出现之后,寒门子弟才算有了进身之阶,既缓和了社会矛盾,又让朝廷用人有了更多的选择。那么,科举制到底是哪位皇帝创立的?有说是隋文帝,有说是隋炀帝,还有说是唐太宗等等。其实只要弄清楚了科举制的

  • 秦始皇和刘邦差多少岁(秦始皇和刘邦的两种不同人生)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杂谈

    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三岁。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尽管嬴政只比刘邦大三岁,但明显懂事太多,出道早了一个朝代。嬴政从小就被吕不韦奇货可居,是按照未来精英的路数培养的。但刘邦就呵呵了,从小就游手好闲,不好好务农,让社会操碎了心。公元前247年,嬴政13岁,老爹庄襄王病故,嬴政继承

  • 沈佳妮的第一任老公叫什么名字(朱亚文为什么那么爱沈佳妮)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杂谈

    “我太太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演员,为了表演创作来说,她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太太!”朱亚文是这样形容自己的妻子沈佳妮的。之前在跑男这个节目里,导演组问朱亚文和沈佳妮,私下里对对方的爱称是什么,结果朱亚文称妻子为“主公”,沈佳妮给朱亚文的备注却是“大腻乎”。谁能想到,“人间行走的荷尔蒙”竟然是个“粘人精”,《红

  • 二毛是哪个国家的绰号(乌克兰为什么会被叫作二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杂谈

    就资源条件来说,乌克兰平原和我国东北,美国密西西比并称为世界三大黑土地,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除了肥沃的黑土地,乌克兰还有80多种可开采的富矿,包括煤、铁、锰、镍、钛、汞、石墨等。同时,乌克兰南方就是黑海,既有渔业资源也有不错的交通条件,经黑海直接能进地中海,往西可以去意大利法国,往东可以走苏伊士

  • 孙子兵法中上兵指的是什么手段(提出的上兵伐谋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杂谈

    孙武在《孙子兵法·谋攻篇》当中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要术,上兵伐谋。那什么是上兵伐谋呢?为什么要上兵伐谋呢?上兵伐谋真的有用吗?怎么施行才能做到上兵伐谋呢?接下来,我们便仔细探讨讨论。什么是上兵伐谋?孙武在谋攻篇里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思就是说,最上等、最厉害、最高级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