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恭亲王为什么不除掉慈禧(恭亲王奕訢不推翻慈禧的原因)

恭亲王为什么不除掉慈禧(恭亲王奕訢不推翻慈禧的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95 更新时间:2024/5/13 9:49:46

道光的第六子奕訢是一个能力出众,但是却运气一般的皇子,他明明政治才能和身体素质都远超奕詝,可是最终却没有成为皇帝,反而成为奕詝(咸丰)极力打压的对象。

咸丰在位期间,奕訢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顺心。

好不容易咸丰去世,可惜却出现了八大顾命大臣,他们试图继续压制奕訢。

这次奕訢终于忍无可忍,联合慈禧等人一起将八大顾命大臣铲除,自己成为内阁大臣,慈禧与慈安两人垂帘听政,很多人比较疑惑,为何当时奕訢不连慈禧一起铲除呢?

奕訢根本就不想铲除慈禧

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奕訢和慈禧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两人算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奕訢完全没有必要,也不想铲除慈禧,要不然唇亡齿寒的道理,奕訢还是明白的。

因为当初道光在世的时候,奕訢就和奕詝两人争夺皇位产生一些过节,所以等到奕詝登基成为咸丰皇帝之后,他一直最不信任的就是自己的弟弟奕訢了。

不管做什么事情,咸丰都会专门防范奕訢,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咸丰的能力以及胸怀,绝对是无法胜任皇位的。

他一直在打压奕訢,可是却始终没有办法彻底将奕訢排除在清朝的权力中枢之外。

因为奕訢能力很强,在当初争夺皇位之际,已经形成一个自己的利益集团,绝对不是咸丰能够轻而易举就铲除掉的。

处于内忧外患的咸丰时期,他自己在各种繁杂的事务当中,终于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继续针对奕訢了,这才让奕訢势力得以继续发展。

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一害怕就躲到热河行宫中不问世事了,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咸丰才任用奕訢去处理鸦片战争的相关琐事。

虽然这是一次以失败和割地赔款结束的战争,但是奕訢在其中还是扮演了重要角色。

按理来说在一切搞定之后,咸丰应该重赏奕訢才是,奈何咸丰依旧还是保持当年的小气,卸磨杀驴,继续针对和打压奕訢。

想必换成任何一个人,在遭到亲兄弟的不信任以及三番五次的针对后,都会对其产生一些怨恨,这种怨恨会因为爱之深、恨之切,变得比对一般人的怨恨还要强烈。

奕訢当时就是如此,他对咸丰已经彻底绝望,要不是自己实力有限,估计奕訢都要造反取而代之了。

奕訢熬了很久,才等到咸丰去世,在咸丰去世之际,奕訢还以为自己可能会得到重用。

谁曾想咸丰就算去世之前,都还在防范着奕訢,宁愿任用八个不算给力的大臣当顾命大臣,也不愿意任用兄弟奕訢。

要是当时只有八大顾命大臣一股力量的话,估计清朝的情况还不会那么糟糕。

结果咸丰自作聪明,给了慈禧以及慈安两人一人一个印章,交代所有事情必须有顾命大臣的印章加上慈禧、慈安的印章才能生效。

咸丰认为这是一个权力平衡的办法,可惜其中存在严重的致命缺点。

咸丰的这个制度中,只考虑到顾命大臣造反的可能性,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两个妻子谋权篡位。

之前历史上已经有那么多活生生的例子,咸丰视而不见,不得不说他的政治水平确实相当一般。

在咸丰去世之后,八大顾命大臣不断挤压慈禧以及慈安,试图将其挤出权力中枢,慈禧以及慈安一再试图用垂帘听政的方法削弱顾命大臣的势力。

奈何此举过于明显,大家都不傻,没有人愿意买单。

实在没有办法,慈禧和慈安只能试图使用武力手段来解决问题,可是应该如何使用武力呢?她们两个女人对武力手段并不擅长,于是她们想到了奕訢,至于为何会想到奕訢。

原因就实在过于简单了,谁都明白奕訢有能力有实力,并且还和咸丰有仇恨,拉拢他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果然如慈禧和慈安等人所想,她们一找到奕訢,事情就得到了解决方案,奕訢只需要当一个内阁大臣即可,至于说慈禧和慈安两人垂帘听政的想法,奕訢是完全没有什么意见的。

三个受到排挤却又野心勃勃的人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不仅掌握了朝中大权,还掌握一些兵权,发动政变只是举手之劳而已,铲除八大顾命大臣,确实没有太多惊险可言,反而看起来还比较容易。

顾命大臣铲除之后,奕訢和慈禧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慢慢消化刚刚得来的一切,所以这个时候奕訢根本就不愿意也不会想铲除慈禧。

毕竟自己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一切,还没有享受就去冒险,是得不偿失的,奕訢完全明白这一点。

奕訢没有实力铲除慈禧

要说最开始阶段是奕訢不想铲除慈禧的话,那么到了后期则是奕訢没有实力铲除慈禧了,尤其是在慈安突然去世之后,慈禧已经把之前属于慈安的那些权力都握在手中。

原本三分天下的局面,现在慈禧一人掌握其二,就算按照之前势均力敌的情况判断,现在奕訢都早已不是慈禧对手了。

然而现实还要更加残酷,慈禧是一个手段极其残忍,政治野心很大,同时还不顾全大局的人,这就彻底让奕訢陷入被动局面了。

在当时那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奕訢为大局考虑,也不会轻易出手铲除慈禧,可是慈禧根本就不需要顾全大局,背地里偷偷对奕訢下手。

人们常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奕訢对慈禧背地里干的那些事情,根本就还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实力就已经严重受损了。

尤其是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让自己的妹夫家的儿子光绪登基成为傀儡皇帝,不仅加强了自己的权力,还用光绪父亲奕譞削弱恭亲奕訢的实权。

到这个时候,就算是奕訢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想要奋力一搏铲除慈禧,也无力回天只能认命了。

结语

奕訢算是一个比较有政治头脑的皇子了,他能够在极度危险的环境下,依旧保持理智,只争取属于自己的蛋糕,并不想铲除慈禧夺取她们手中的蛋糕。

可惜也就是因为奕訢的这些想法,给了慈禧发展壮大自己的机会,最终落得一个认命的结局。

要说这一切是奕訢自己所致,似乎又有些不妥,但要说不是他自己所致,也不太说得过去。

总而言之,奕訢的命运以及人生,和他的性格息息相关,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你永远挣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财”。

奕訢大概就是如此,他永远无法获得自己认知以外的权力和地位,这是性格的缺陷,也是历史的局限性所致!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太平公主死时多少岁数(历史上太平公主是哪一年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杂谈

    序言: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太平公主策划和参与了一场即将要改变唐朝走向的谋反政变,在事发前,唐玄宗发兵抓获了她,并将她赐死于家中。至此这位极尽宠爱,权倾朝野的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的小女儿,结束了她辉煌灿烂富有传奇的一生。公元713年8月1日,48岁的太平公主拉下了她人生中最后的帷幕,曾经不可一世,插

  • 策凌和固伦纯悫公主的爱情(因丈夫而获得追封的纯悫公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杂谈

    古代王朝,身为皇帝女儿的公主是极为高贵的,一般来讲,驸马(额驸)会借公主的光而飞黄腾达,比如说娶了乾隆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的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因十公主的缘故才免于一死。不过,今天笔者要讲的这位公主却沾了丈夫的光,被追封为固伦公主,她便是康熙第十女固伦纯悫公主。固伦纯悫公主生于康熙二十四年,母亲是庶

  • 长津湖在哪个位置地图(简述朝鲜长津湖的地理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亚洲大陆东部,以鸭绿江-长白山-图们江为界,北边是长白山脉,南边是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的盖马高原类似太行山脉、燕山山脉,居高临下,对南部丘陵平原和海岸形成居高临下之势。我国的太行山脉,向任何方向出兵都有高屋建瓴之势,而由四周攻太行山脉则属仰攻,易被阻扼。战国时期,韩国把太行山脉南部的

  • 北周武帝宇文邕杀宇文护(宇文邕是如何夺回政权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杂谈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人梦想着当皇帝,也有无数的人为了争夺帝位而丧命。当皇帝自然很爽,但是如果权臣当道,皇帝的权力被架空,这样的皇帝你还愿意干吗?所有的皇帝都不会愿意自己受制于人,成为傀儡,所以皇帝与权臣之间的矛盾永远是不可调和的。皇帝如果想要收回权力,就需要运用超高的智慧、精心的策划,一旦处理不当,自

  • 六艺指的是哪六种技能(我国古代六艺分别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杂谈

    熟悉孔子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孔子私学的主要课程为“六艺”。不过后世对于“六艺”存在争议。主要观点有两个:一个观点认为“六艺”是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另一个观点认为“六艺”是六本典籍,即《礼》、《乐》、《书》、《诗》、《易》、《春秋》。认为“六艺”是六种技能的史料来源为《周礼·地官司徒·保

  • 非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03年非典突然消失的真正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杂谈

    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悄悄来袭,将人们拖进2020年,还未消停。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不禁想到2003年的非典。2013年,“凤凰大视野”上映了一部关于非典的5集纪录片《非典十年祭》。这部关于2003中国非典疫情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4。站在2020年的春天,通过这部2013年的纪录片,回望

  • 我国神话中20大女神是谁(上古最漂亮的女神仙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杂谈

    中国是个文化非常丰富的国家,神话大家应该都非常喜欢看吧!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也都非常神奇,有着各种各样的超能力。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大家都知道哪些呢?上古十大女神中的每一个女神都非常漂亮,并且都拥有着非常大的权利,都非常善良,在上古十大女神的排名中,嫦娥只能排名第十!上古十大女神:嫦娥、女娲、女魃、瑶

  • 戊戌变法影响和启示是什么(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杂谈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是,戊戌变法却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而后,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

  • 唐朝李治的母亲是谁(唐高宗李治的亲生母亲哪位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杂谈

    我叫李治,出生于628年7月21日。父亲是皇帝李世民,母亲是长孙皇后。我是父皇的嫡三子,上面有大哥李承乾和二哥李泰。在两年前的玄武门之变,父皇杀死自己的两个兄弟,逼爷爷退位,当上了皇帝。我生下来就是皇子,地位显赫。我大哥李承乾是皇太子,二哥李泰是魏王,我么从3岁开始也被封为晋王。636年(8岁),母

  • 朱元璋之后的皇帝叫什么(朱元璋传位给朱标儿子朱允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杂谈

    朱元璋的儿子朱标,也就是朱允炆的父亲,他是朱元璋的长子,而且是朱元璋的发妻马氏所生,所以朱元璋十分喜爱他。并且在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直接立朱标为太子,丝毫没有给其他皇子机会,并且在朱标死后,朱元璋也没有立其他皇子,而是立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出生于洪武十年,原本是朱标的第二个儿子,但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