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阳明为什么被称为圣人(历史上王阳明是一个名副其实圣人)

王阳明为什么被称为圣人(历史上王阳明是一个名副其实圣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97 更新时间:2024/2/24 7:53:18

中国有三个半圣人,第一是孔子,第二是孟子,第三是阳明,剩下的半个是曾国藩。当然,这句话的出处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说这句话的一定是儒家弟子。作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学说,笔杆子就等于话语权。

孔子自然不用说,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名号可能一张纸上都写不下。孟子也不必说,孔子衣钵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亚圣”的名号实至名归,只是这个王阳明究竟何德何能可以和两位先师并驾齐驱呢?

自古以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圣人有三个维度,即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判断王阳明是不是圣人,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去考量。

立功

王阳明人生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立功,从正德十二年正月到十月,王阳明以一介儒生的身份,带领官兵在几个月内连破连破山贼数十寨,剿灭了为患江西数十年的匪患,被人称之为神。

正德十四年,蓄谋已久的宁王发动叛乱,起兵十万,一路势如破竹,直下江宁。

王阳明当时由于病情严重,已经向朝廷递交辞呈,准备回乡养病,半路上得知宁王造反的消息,义无反顾的返回江西。

靠着假告示招募了一批民兵,只用了短短四十三天就打败了宁王的十万大军,这在军事史上也是一次奇迹。

立言

王阳明是心学的开创者,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已经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而心学从诞生起就是和理学背道而驰的,理学讲“存天理,灭人欲”,从根本上否定人的欲望,根源是性恶论。

心学讲“致良知”,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要遵从内心的良知,从根源上讲是性善论。所以,王阳明提出的这一观点,是对统治学说的全面否定,在当时如同“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而这些压力也全都集中在王阳明一个人身上,这才是最不容易的。

可惜的是,王阳明的学说并没有流传多久就“中道崩溃”了,倒是被日本学了去,成为“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推手,说来实在有些讽刺。

立德

很多人说王阳明是腐儒,因为他的功绩从来没有得到过朝廷的认可,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就算是平定宁王叛乱这么大的功劳,明武宗也没有给予认可,反而很是不爽,因为王阳明打破了他“御驾亲征”的计划。

“皇帝虐我千百遍,我待皇帝如初恋”,这就是王阳明的人生信条。在他的观念里,既有忠,也有仁,他去江西剿匪,并不单纯是受了朝廷的命令,而是想要拯救百姓;

他义无反顾的返回江西平定叛乱,也不是受了谁的命令,而是他的良知放不下百姓,他认为,既然任一方父母官,就要时时刻刻在心里挂念着百姓,这就是他的良知,也是他的德行。

从三不朽来看,王阳明绝对算得上圣人,从理学的泥潭中杀出一条血路,破而后立,既是心学的开创者,也为儒学发展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就像鲁迅先生那句诗里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大概就是王阳明一生的真实写照。

王阳明的心学,一切从人的内心出发,认为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圣人,讲求内心的解放,是古代及其少见的人本主义思想,其实,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达摩祖师简介及身份(历史上真实的达摩祖师的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杂谈

    目前已知关于达摩祖师的最早文字记载,则见于大约与宋云生活在同时代的杨衒之于东魏武定五年(547)所作的《洛阳伽蓝记》。书中记载道:“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杨衒之表示,达摩祖师是

  • 射雕英雄传段天德结局(射雕中段天德最后是被谁所杀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杂谈

    只因为在大雪中多看了职业侠客丘处机一眼,民间侠客郭啸天就再也没能看到下一个春天……在整部《射雕英雄传》中,郭啸天被杀事件是郭靖的“主线任务”。从郭靖不懂事的时候起,他的母亲李萍就告诫他:要记住!你的杀父仇人叫段天德!以至于郭靖连父亲郭啸天的名讳都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牢牢记住了他的杀父仇人是段天德。后

  • 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有哪些(历史上的杰出女英雄及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将军,个个都是巾帼不让须眉。让世人明白:“谁说女子不如男”,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笔。她们都有谁?在她们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传奇故事呢?妇好,商天子武丁的王后,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善于打仗的女将军。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

  • 菊花酒是在什么节日喝(喝菊花酒习俗是哪个传统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杂谈

    九九重阳,又见重阳。重阳节,是一个非常温暖的节日,这一天很适合与朋友一起登高望远,或者在家陪伴老人。或许你清楚地知道重阳节这天应该登高赏景,饱览醉人的秋色,这天应该吃重阳糕,喝菊花酒。可是你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吗?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作为传统节日,重阳节一样拥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了,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在九月

  • 上坟用的祭祀用品有什么(中国传统祭祀祖先用品的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杂谈

    清明节扫墓祭祖,是对祖先和已故亲人表达一种追思之情。带上几样他们生前喜欢吃的水果、点心等,以表敬意,这也是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扫墓祭祖,带祭品传统讲究是单数,可以是一样、三样或者五样祭品,一个、三个或五个,忌讳双数。有老话说:“祭三贡四”就是祭祀和上贡(敬神)时的传统习俗,这是最基本的祭祀讲究,万不

  • 邱家的老祖宗是谁(邱氏最早的祖先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杂谈

    一起聊聊百家姓中邱姓的起源,又是源自哪位先祖!近代历史名人又有谁?为何365位正神又要敬重邱家的祖先呢?带着疑问我们一起往下看!影视中的姜子牙一、邱姓的起源1、邱姓最早一支源于姜姓,就是伐纣,封神的姜子牙。邱姓一般认为是由丘姓避讳而来,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支孙/子孙)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

  • 原始天尊徒弟的实力排名(原始天尊的徒弟哪几个最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杂谈

    在封神中,阐教教主元始天尊先后共收过十六个徒弟,他们分别是南极仙翁、十二金仙、云中子、姜子牙以及申公豹。这些阐教精英虽都为一师之徒,但由于他们的入门时间以及各自的悟性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他们实力上的差距也都各不相同。那么问题来了,在元始天尊的这十六个徒弟中,究竟谁的实力最强呢?在元始天尊的这十六个门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什么意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一句大家应该没有不熟悉的,但是传统的解读,也可以说是错得离谱,根本都没有真正理解孔老夫子的本意,后边还有一句是曾子引用《易传》来解读这一句,也就是“君子思不出其位”。传统的解读,大致的意思是说,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谋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这基本上就是我们通常所

  • 关于张姓的历史故事和名人有哪些(张姓的起源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杂谈

    张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虽然在百家姓中位列第24位,但张姓人口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张氏——主管弓箭一、张姓的由来张姓源出于姬姓,黄帝第五子挥,因发明弓箭,赐姓挥公姓张,封地清河(今河北清河),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

  • 犹太人为什么聪明(犹太人是公认的智商世界一流的人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杂谈

    犹太人,一直以超高的智商和经营能力闻名于世。我们很多如雷贯耳的科学家都是犹太人,比如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股神巴菲特、卡耐基、卓别林,以及世界超级财团罗斯柴尔德家族等等不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界还是金融界响当当的人物。聪明的犹太人在别人眼里,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仿佛都有如神助一般一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