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冰块怎么制作的(古代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冰块的)

古代冰块怎么制作的(古代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冰块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03 更新时间:2023/12/23 2:35:38

夏天不仅气候炎热,而且病菌繁殖生长快,因此如渡过夏天,成了当下人和古代人思考的主要问题。

在当今社会,一到夏季,我们就会在家里面打开空调、风扇进行降温,有时候也会通过冰箱来制作冷饮。

或者选择去海边进行游泳,累了便吃一块雪糕,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得我们能够轻松且凉爽的度过整个夏天。

但是在古代,由于科技的限制,他们无法创造出空调和冰箱。所以,生活在古代的人们为了解决夏天气候所带来的麻烦,他们开始研究

古代人如何制冰?‍

提及古代制冰,我们首先会想到冰窖和硝酸钙。冰窖作为最简单的储冰方法,就是先找到在阴凉和温度较低的地方。

打造一个地下室,随后派人进行冰块的开采,最后将其放置在地下室,并用树叶和稻糠等具有隔温作用的物体,覆盖在上面。

但这样的方法,每年都会导致大量的冰块融化,所以开采的冰块数量极大,不仅耗时,还具有空间限制。

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古人也在不断创新。

他们发现了硝酸钙在溶水时,会吸收很多热量,所以古代人便开始选用硝酸钙进行制冰。

他们首先制作一个大容器,随后在中间抠出一个小容器,并将两个容器都装上水,大容器中还要加上硝酸钙。而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发现,小容器的水会慢慢凝结成冰,而大容器中的硝酸钙会在凝固后重新出现。

但由于部分人群对于硝酸钙并不能准确识别,所以用硝酸钙进行制冰,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古人通过反复试验和理论创新,他们发明了热水造冰

热水造冰‍

热水造冰,单纯从字面上来看,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不具备可行性。但是在2000年前西汉时期著成的《淮南万毕术》当中,就提到了热水造冰,书中这样写道:

“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

意思是将沸水放到陶器中,并用丝织的物品将其密封,随后放置在深井中,三天之后就会结冰。

既然书中有所记载,想必在古代可能会有成功的案例。

当科学家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时,洪震寰进行了实验,而他首次得出的结果,是热水造冰的方法不可行。

但在后期众多科学家们的实验中,赵虹君和侯宇德两人得出的结果为成功,而且往后的实验证明,成功的几率要比失败的几率大。所以,《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热水造冰,其实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热水造冰的原理可以理解为,热水中的分子结构比冷水活跃,根据姆潘巴现象,温度较高的液体会比同一条件温度较低的液体的温度下降的快。

其次,若冷却的环境能够始终保持相同温度,那么温度高的液体会降到低于冷却环境的温度,最终温度低于液体结冰点时,会形成结冰的现象。

理论我们了解完之后,我们来大概复原当时热水造冰的过程。

首先将水进行加热,使其温度达到100℃,并用丝织物品堵住瓶口,放到深井中。既然热水的温度已经满足,剩下就要对深井有严格的要求。

据科学研究发现,在开放的环境下,温度越高,气压越低。而在密闭环境下,温度越高,气压越高。其次,气压每升高1m,温度只能降低0.006℃。

对于古代人来说,要想挖出一个温度相对较低的井来说,确实会耗费很多时间。而且在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最后,我们都知道当水的温度达到0℃时,就会凝结成冰。所以古代选用热水的原因,正是通过自己的实验和相应的科学理论,从而证明了热水造冰有一定的可行度。当然,其间耗费的时间和成本也是昂贵的。

如果选用冷水的话,可能不止三天,有可能过上一周的时间都不会出现结冰的现象。

现代人如何制冰?‍

了解完古代造冰技术后,我们来看当今社会的造冰方法。最简单造出冰的方法,就是将水倒入冰箱的模具中,等待即可

这种制冰的方法,只存在于我们有冰箱的情况。相较于古代造冰方法而言,现代进行了创新和研发。

而对于热水造冰的现代实验还原,世界上的科学家通过选用更高的科学仪器,运用具有说服性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并在古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现代大多数的制冷机,都是通过工质气体液化来获得低温热源,进而通过工质液体化蒸发,吸收热力量提供制冷。经过科学家们的实验发现,古代人之所以选用丝织来堵住瓮口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丝织存在的缝隙较多,我们暂时可以将其看做一个个小孔。

正是这些小孔的存在,能够让瓮中的沸水所产生的高压气体,经过小孔达到低压的一边,从而使得沸水可以在井中迅速降温。

当科学家们发现这一点后,便将这一过程命名为节流过程,而实验的原理起名为焦耳-汤姆逊效应。随后,经过反复的实验,将其运用到现在的各项制冷科技当中。

除了对以往古人制冰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创新之外,我们现在的制冰技术不仅方式多样,而且消耗的成本也很低。

这里我们来说一说工业上的制冰方法

首先选用的是盐水,随后将其放置在蒸发器,通过柱塞泵的自动调节,经过过滤器的作用下,喷射水源,随后蒸发室的温度降低,凝结出冰面,并在切割技术的帮助下,将冰面切成均匀的小块。这种方式是最节能的制冰技术。相对于古代的高投资造冰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制冷原理‍

了解了制冰技术之后,如何将冰完好的储存起来,也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总不能像古代一样,在需要冰的时候,还要等上三天,甚至最后制造出来的冰,还无处安放,或者还要费力挖一个地窖出来。针对这样的问题,人类在探索和实验中找到了答案。

以前的制冷原理,是利用保险展示柜冷却水从主冷凝器顶部流出,混合蒸汽经冷却水淋晒后凝结,从而形成低温度空间,方便食物冷藏和冰块的储存。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制冷技术也得到了改善。

首先是制冷剂吸收热量蒸发成气体,当内部机器温度低于制冷剂的临界温度时,制冷剂就会液化,在这一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到外界,从而使制冷剂的温度变低。

一旦冰箱内部的温度过高时,制冷剂就会吸收,反反复复,最终达到保持恒温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我们在摸冰箱体外时会格外的烫手,而内部却保持低温情况的原因。

而制冷原理除了能运用在冰箱上以外,还可以运用到空调上。空调的制冷原理,是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

通过轴流风扇吸入室外空气,将其输送到冷凝器中,并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从而使得高压制冷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原理,是通过将热量转化,从而达到内部恒温的效果。至于在古代,是由于科技的限制,只能将冰块放到冰窖进行保存。

古人物理实验‍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除了造冰实验以外,还有许多有趣的物理实验。

比如古代人也曾尝试过飞行。在古书《汉书·莽传》中记载,有人为了飞行,将鸟类的羽毛进行组装,捆绑在手上,通过外力的助推和自己身运动的情况下,将动能转化为势能,从而达到飞行的目的。

虽然实验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其蕴含的意义源远流长。因为在后期的研发当中,空气中存在气流和压强等因素,鸟类能够在空中进行飞翔的原因,是由于翅膀上下两层之间气流速度不同。

气流越快,压强越小,气流越慢,压强越大。所以,人类根据这一点,在往后的时间里,发明了飞机等科技。

再比如古代人为了缓解夏日的炎热,将扇子进行组装,拼成一个圆形,并在中间固定一个长棍,方便其它扇子连接。

最后经过人力的作用下,产生出巨大的风能,让人倍感凉爽。这类扇子与孔明有些类似,但孔明车是通过水的动能,从而方便农业的灌溉。

这两种实验和热水造冰技术,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他们在有限的技术和空间里,通过自己的双手,为以后的科技发展铺垫了基础。

结论‍

在古代,人们发明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它们的出现,推动着人类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对这些发明创造进行创新,发掘内部的原理,从而制造出,能够为人所用的物品。

在生活中,古人面对炎热的夏天,他们没有选择忍受,而是通过实验和聪明的才智,发现了热水造冰的方法。

热水造冰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可行性确实不高,但是古人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热水造冰的可行性。

我们有时候对古代的第一印象是诗歌宋词、古诗文和四书五经,对于科学上的研究和发明了解得相对较少。所以,如果单纯地说古人只会读文书,不会学理可就大错特错了。

最后,对于古代的发明创新,我们当代人应该秉承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方式,合理地看待。

标签: 冰块制作方法古代什么怎么

更多文章

  • 周生辰的剔骨之刑是什么(古代剔骨之刑到底有多可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剔骨,周生辰,古代,可怕,到底,什么

    醉卧白骨滩,放纵且狂歌,一匹马,一壶酒,世上如王的有几人?如若没有遇到她,那个高高在上的王爷,应该会这样潇洒地度过一生吧!但世间本就没有如果。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小南辰王,在"刑罚整整三个时辰却无一声哀嚎拒死不悔"下,结束了他的一生。为何偏偏是剔骨之刑?小南辰王一生战功赫赫,沙场从无败绩,民间传闻,周生

  • 红旗渠在哪里(著名水利工程红旗渠的源头到底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红旗渠,源头,水利工程,著名,哪里,到底

    20世纪70年代初,红旗渠竣工后,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从此,红旗渠举世瞩目,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被誉为“人工天河”。为什么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为什么要修建一项如此浩大的工程?它的源头又在哪里呢?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林县因为缺水

  • 南京六朝古都都是哪六朝(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六朝,古都,南京,简介,历史

    南京也是中国著名的大古都,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六朝在南京建都的情况。首先,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的王朝是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早在孙权割据江东的时候,刘备曾经派诸葛亮过江。来到建业一带一看,就被这个地方的山川形势所吸引,他对孙权称赞道:这个地方真的是虎踞龙蟠啊!后来孙权就把建业作为自己的根据

  • 王茜华个人资料简历(女演员王茜华的丈夫是做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茜华,简历,丈夫,资料,演员,个人,什么

    王茜华是1970年生人,出生在西安。她的家庭算得上知识分子人家,还和艺术有关系,王茜华的父亲是一名画家,地位在画坛不算小,曾经获得过多种国家级大奖,也曾在不少国家办过画展,受父母的影响,王茜华从小就对艺术非常喜欢,不过她却不是对画画喜欢,而是喜欢表演。小时候的王茜华,和其他喜欢在外面奔跑的小孩子不一

  • 演员宋威龙个人资料介绍(宋威龙出演过哪些电视剧)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威龙,电视剧,演员,资料,介绍,出演,个人,哪些

    宋威龙,1999年3月25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模特。2016年《半妖倾城||》中饰演应龙明末清初坠落地球的外星生物之一。2017年《我与你的光年距离》中饰演顾世一顾世一是个还未出道就小有名气的偶像歌手,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他个性比较冷漠。因为一场车祸而与雪姬相识,在雪姬的开导下

  • 美国现在有几艘航母(美国有11艘航母分别在何处服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航母,服役,美国,何处,现在,分别,11

    中美交锋,首当其冲的必然是海战!那有着“海上霸主”称号的航空母舰,作用自然就不言而喻。佩洛西执意访台,美国似乎并未出现大规模军队调动,仅派遣了一艘“里根号”航母保驾护航。这段时间,“里根号”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我方也密切关注它的动向,为的就是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为军事冲突。“里根号”航空母舰,于1

  • 关于北京故宫的美丽传说有哪些(北京故宫的建筑设计师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故宫,设计师,建筑,传说,北京,美丽,关于,哪些

    北京故宫是明朝第三任皇帝朱棣(明成祖)所建,始建于公元1406年,耗时14年(于公元1420年)落成,从此这里就成了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已经有超过600年的历史。关于北京城的选址和修建,有着非常多的传说故事,刘伯温和姚广孝,谁才是北京城的设计师和督建者。早些年去北京游玩,一件最有趣的事情是打出租,

  • 福禄寿三星是哪三人(受民间欢迎的福禄寿三星各是哪位神仙)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星,神仙,民间,欢迎,福禄寿

    在民间信仰的吉祥神系列中,“福禄寿”三星组成一个慈祥和气的“团队”,深入到了千家万户中。财是养命之源,但人们还认为一禄胜千财。“禄星”,又称为禄神、文昌星,是指可以给人们带来高官厚禄、禄位、薪俸的神仙。《史记-天官书》中记载,文昌宫中的第六星,专门掌管禄星。相传是由晋朝时期的名将张亚子,为国战死沙场

  • 世界三大教是哪三教(三大宗教的区别及分布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宗教,特点,分布,区别,世界

    从古至今,对于很大一部分国家来说,国家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其宗教信仰的发展史。当今世界,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被公认为世界三大宗教,而这三大宗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促进了人类发展史上的认知和行为。下面我们通过数据和图片来简单对比下世界三大宗教的区别及分布特点:基督教:23亿+伊斯兰教:16亿+佛教:5亿+

  • 娘子是什么意思(古代的娘子除了是妻子外还有哪些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娘子,含义,妻子,意思,古代,还有,哪些,除了,什么

    提起“娘子”两个字,只怕很多人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便是《新白娘子传奇》当中许仙对白素贞的那一声声呼唤。而这两个字所持有的含义,很大程度上也因为这样一部电视剧,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被“定了性”。“娘子”在古代,确有妻子之意。和很多电视剧里所表现的境况相同,“娘子”在古代确有妻子的含义,《北齐书祖珽传》里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