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北哪里可以出家当尼姑(道源寺尼姑们的生活怎么样)

东北哪里可以出家当尼姑(道源寺尼姑们的生活怎么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48 更新时间:2024/1/9 6:45:48

现在是短视频的风口,一些网红打着修行的招牌带货收割流量。而且这些网红名媛更是走所谓的欲望风格,直接将佛门的清修带来不好的风气,这遭到了监管部门查封与网友们的抵制。

历史上佛教经过化交流引进,并跟中国文化融合,形成中国的儒释道文化,而参佛者,又有大乘小乘之分,信众不限男女。今天我们就来看下东北的“纯正”的尼姑庙,一个专门给出家女士修行的地方。

清斋素食,却充满力量

这座在东北辽宁的,供出家女士修行的寺庙叫做道源寺,这座寺庙比较特殊,它不对外开放,不搞旅游,也不对外买门票。

为想脱离世俗的女士提供一个修行场所。可以这样说,一旦在这里出家为尼,便不能碰金钱,并且脱离世俗艰苦修行。

有人可能会问,“不接受旅游不卖门票,这些修行尼姑居士怎么填饱肚子呢?”这就讲到另一个修行方式,那就是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化缘,只接受素食食物,不接受金钱。这就是说道源寺是“纯正”的尼姑庙的原因。

当然并不是说卖门票搞旅游的寺庙就不“纯正”,而是佛教中所主的派系并不相同。佛教之大乘在于传道布业广泛参与社会活动,而佛教之小乘在于脱离世俗修养自身。

无论哪种方式都有修炼的法门,佛教文化进步发展到了现在,修行也不限于一定出家为僧为尼,在家可修行,布施也是修行,到庙里进贡香火也是善缘。

所以在我们生活中信佛的有很多人,形成了一种大众的佛教文化。而道源寺这座尼姑庙算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出世清修是其主要的特色。

也是给女信徒们一种选择,无论出家前经历过什么,做过什么,只要诚心皈依,剪去头发选择苦修就可以成佛,现在道源寺有两百多位信徒加入。

这座寺庙定位是尼姑庵,不会出现男性。当地政府部门也尊重寺庙的规定,不以此宣传旅游。

也是媒体报道与纪录片拍摄,让这座寺庙为人所了解。寺院中的尼姑生活很清苦,但她们却保持戒律,不接受财物。清斋素食,一天只吃一顿饭。

佛家注重修行,以外在之修行去执破念,去伪存真一个思路,都是让人摆脱观念的枷锁。在这寺院清净的环境中,才能让浮躁的心静下来,每日重复,每日参悟,视枯燥的生活为此生的态。

在这样苦修之下,人的精力就直接集中起来,她们的身体状态十分优秀,每天只吃素食且食量很少,但是她们却能有充沛的精力从事寺院里种植蔬菜。

修缮寺院的工作可是个体力活,光是搬运木材,很多男子都受不了,但是她们却得心应手。也只有真正能了却凡尘,心中没有所牵挂的人才能进入这场苦修的人生旅程中,当然也正是这样的苦修,让她们每个人都充满了生命的能量。

风餐露宿,却精彩万分

每年八月十五后,她们便外出修行,这个不同于在寺院中的参禅,而更像是一段风餐露宿的苦行之旅。她们在外会到各户人家化缘,只讨要素斋食物不接受金钱。这种修行更像是在外的旅程,她们结队而出,分头乞食。

一般的人家见到她们会主动送上敬意,对于朴素的农家人来说,能给修行人士施斋也是一段福分。她们拿到食物后聚到一起,先静坐修行,到了进食的时刻才一起吃饭。

轻便上路她们不会带很多食物,这需要规划她们自己的出行路线,如果行走几十里都没有人家,这意味着她们会饿着肚子行走。当然对于她们来说,这也是修行必须具备的一部分。不嗔不恨,不燥不怨。

剃发之前她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遭遇生活,然而来到这里的那一刻,她们就放下了自己所经历的苦难,在修行中获取心中的宁静。

她们安静地行走在化缘步行修炼的路上,步伐不急不慢,很安静,和山林的自然景色,一树一花一路形成无比和谐的画面。

这样的行脚乞食的修行一般都在半个月以上,她们风餐露宿但又随遇而安,遇水寻桥,遇雨寻檐,不在一个地方长时间驻留,也不喧哗传道。

她们是在用自己的行为表明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用这释然的生活态度宣示存在即合理。

世人都处在功利与人情网之中,难免会陷落到两难的境地之下,她们的修行是一个存在方式,遵从内心遵从信仰。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放下,但真正能放下的人,是值得我们敬拜的。

道源寺尼姑的队伍行到之初,民众对她们的生活感到好奇,但绝不围观而更多的是敬拜,虔诚地奉上食物。或许施斋者并不是佛家信徒,但在接纳她们的那一刻也必有所动,对于人生的选择也会坚定些。

行脚修行的途中也有很多信众会跟随她们的步伐,加入修行行列,但很多信众跟随一段时间后就离开了,或许是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苦行,又或者想到了世俗的牵绊,这取决于每个人的选择,有时候选择了就没有回头路。

人是观念的奴隶,诚然每个人的生活选择都会有利益的权衡,生活环境的左右,生命追求的不同价值观。

能真正认识自己,摆脱观念枷锁的人,才是生活的幸存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追求什么。不会追风,不会放弃,坚定地走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个行脚修行的道路是她们的道路,沿途她们会给生命最高的敬畏,不杀生。

沿途碰到死去的动物,她们会找地方掩埋,敬畏生命,善待生命。一切具化万物形象皆平等,没有崇高与卑微的区别。

这种将人归于自然行列的信条方式,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思想主张,但随着现代化社会科技的发展,人类更愿意把自己放到万物之长,宇宙生灵智慧生命的行列。

这两种思潮没有对立冲突,更多的是文明整体发展度与个体生物意识的思辨。科技向宇宙文明的发展之下,每个存在的个体,不得不加入经济发展规则中,放下对生命万物的敬畏,而是执着于社会与文明延续的方向前行。

看似容易,却难以坚持

道源寺外有很多标语,围栏外草坪边书写“注意脚下众生”。

而寺院里面也有黄色警示,“清修道场,谢绝旅游”,可以说这座寺院是独立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外的一个场所,与现在经济发展主导的思潮相悖。

但就是这样一个场所,让很多女子多了一个选择,可以说这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一片净土。

利字当头,情字所迷,能真正放下的并不多。真正能放下的便可如此门内。在提倡男女平等,男女平权的年代,有些人愿意出家为尼。要加入道源寺有规定,需要提供单身证明,且需要父母提供同意的证明。

加入后有三到五年的考验期才能真正剃发为尼。剃度前还要确定入门的规矩,这规矩就是生活的规矩,一天一顿饭,不贪恋金钱不贪恋睡眠,斩断爱恨痴嗔。

很多人在三到五年的思考期里明白了自己人生的道理,或选择离开,或选择留下。当然离开者多,留下者少,经过了十几年,这座寺庙的尼姑加上考验期内的信众也不过200人。

某种程度上这更像是一所学校,它让许多迷茫的人在这里有了一个对人生的静思考期,能够留下的都是对人生有所顿悟者,而离开者也在清修中疗愈了自己,用更加睿智的生活态度参与世俗生活之中。

戒律严明,是外人对道源寺表象的理解;我们要知道如果一个人能主动选择并且能日省自身放下执念与欲望,这样的人才能让佛门接纳。不是佛门接纳了你,而是你选择让佛门接纳,所谓的戒律清规只是个人选择罢了。

选择了没有金钱所扰,没有手机电脑的生活方式,并且主动放弃欲望和享受。参禅悟道,打坐上课劳动。这种极低物质欲望的生活方式,没有信仰的人是体会不到的,没有想清楚自己生活的人也是体会不到的。

很多时候人更多的是失去了自己的判断与生活主张,在人云亦云的世俗生活中沉沦,将出家修行当做戒律,有这样的理解也自然而然了。

有人曾经在网上讲述自己在道源寺“体验”的经历:“两点左右起床,为了避免杀生,她们要把大米放到桌子上,然后捉米虫放生,一做持续到早上五六点钟,接着劈柴烧饭,中午休息只有半刻钟。”

这里不能成为网红打卡地,也不是所谓佛媛该来到的地方。这是真正属于世外的地方,与现在所流行的时尚文化符号无关,与所有商业方式也无关。

商业围绕的是欲望所衍生出来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而道源寺恰恰是祛除欲望,摆脱需求的地方。

这里是远离商业的净土。正如寺院里有一段妙语,“修行容易守戒难,不守戒条魔一般。高尚品德如青莲,行解渡众大法船。”当人把追求归之于戒律,归之于信仰,那么任身外的需求也都是虚妄了。

清苦只是表象,忘却执念才能回归本真。生活本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无所谓对错,但很多所谓“悲天悯人”者却从社会发展的纬度,经济的纬度,甚至人与人比较的纬度来评判他人的生活,鼓吹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这才是让人陷入生活困境的根源。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是谁(李柷为什么成为了亡国之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亡国,李柷,皇帝,唐朝,成为,最后,为什么,一个

    中国古代,由于承袭的是封建帝制,所以朝代更替的事情无法避免,古时候最悲惨的,莫过于每个朝代末期的百姓们,除了百姓,末代皇帝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就比如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李祝。天祐元年正月,朱温再次表请迁都洛阳,当昭宗“车驾至华州,民夹道呼万岁。上泣谓曰:‘勿呼万岁,朕不复为汝主矣!’”又对他的侍

  • 薛宝钗到底是人是鬼(《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鬼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杂谈

    《红楼梦》薛宝钗是只鬼,这可能让大家诧然,事实上红楼中的鬼又何止宝钗一人,这本充满梦幻的书到处充斥着鬼气!“真亦假时假亦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让人永远在虚幻和现实中不断转换。红楼中到处是红粉骷髅,大观园就是一座巨大的坟场,里面住着众多冤孽缠身的女鬼。“红楼梦”三个大字就像是有冤孽的女鬼给众生托梦之

  • 伪装者眼镜蛇是谁(明楼的真实身份为什么被隐藏这么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杂谈

    《伪装者》中的明楼,是上海明氏家族大公子,出生自带的光环。第一重身份为汪伪政府财政部经济司首席财经顾问、特务委员会副主任、新政府海关总署督察长。第二重身份是国民党军统上海站情报科上校科长,代号“毒蛇”。第三重身份为中共地下党上海情报组组长,代号“眼镜蛇”。明楼用自己的新政府合法身份做掩护,为军统,中

  • 梵高割耳朵的原因(梵高割耳朵后的自画像是什么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杂谈

    我亲爱的提奥:非常感谢你的来信和附上的50法郎钞票以及50法郎的订单费用。我认为高更对阿尔勒这么好的城镇以及我们工作的小黄房子,最重要的是对我,有点儿心灰意冷。事实上,对于他和我来说,现在仍然有严重的问题需要克服。但这些问题存在于我们本身,而不在于外部的任何东西。总之,我认为他会简单地离开或者简单地

  • 具五刑到底是什么刑罚(历史上都有谁被用了俱五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杂谈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决定改革图强,任用法家集大成者商鞅推行变法,富国强兵。不出数年,秦国大治,州县道不拾遗,百姓闻战则喜,秦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突飞猛进,成为战国后期最为强大的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先祖的基础上,继续任用法家人物李斯为相,推行严刑峻法,治理万民。由于秦法的严苛,秦始皇的统治也被称

  • 斛珠什么意思(电视剧中为什么称海市叫做斛珠夫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杂谈

    斛珠夫人名字的由来,为什么称海市叫做“斛珠”夫人?最近随着《斛珠夫人》的热播,很多网友不解为什么称海市叫做斛珠夫人呢。历史上其实也是有一位斛珠夫人的,而这位真正的斛珠夫人性格非常的刚烈忠贞,甚至是无论是剧里面的演员还是演员本人要是遇见她可能都会觉得汗颜,这位斛珠夫人真正的名字是叫江采萍,可不是当初甄

  • 金陵十三钗都有哪些人物(金陵十三钗中谁是最先去世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杂谈

    有人说,生活是不断需求的过程,而非享乐的过程;有人说,生活像果盘中盛着的收获与失落;有人说,生活就像洋葱会让你落泪;还有人说,生活是由无数烦恼组成的念珠……不同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看法,不同的人生观,对生活的感悟也不同。生活百态,每天都上演着各种精彩之事。南京大屠杀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当时的状况

  • 豫嫔是多少集进宫的(电视剧如懿传中的豫嫔是谁演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杂谈

    导语:不得不说,后宫之中的争斗真的是太恐怖了,我们还记得看过的甄嬛传,如懿传之中,有多少人下线,有人多少人上线。后宫就像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切的香粉脂膏都可以作为女人的武器,不仅仅可以以美色来对付皇帝,还可以趁自己年轻多多讥讽后宫之中的“老人”,等到没了资本,还会被刚刚进宫的人嘲讽。同时,自己也要主

  • 红楼梦其实是鬼故事(红楼梦为什么被称作是鬼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杂谈

    对于《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大家可以说耳熟能详。即便是几岁的儿童,也会了解那么三五个名字。小时候看《红楼梦》只是随着大人看热闹,逐渐地又觉得索然无味,长大以后读红楼梦,才发现里面的故事并非如我们想的那样简单。之所以称之为奇书,被后世无数学者追捧,其文学价值可谓是空前绝后。曹雪芹用了一生创作,也没有彻

  • 历史上大明疑案真相(三桩推动明朝末年走向灭亡惊天悬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杂谈

    明朝的历史丰富多彩,长达200多年的朝代,问世了多少出色的文人墨客,铸就了许多舍生忘死的惊天战役故事,不断涌现多少让人叹息的事情。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大明朝疑案,影响并不大,却是中国历史上最魔幻、最炫目的三个案件。牵扯着明朝后宫宫闱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丑闻,也标志着政治失衡及皇权衰落,正是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