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献之父亲叫什么名字(王献之的父亲是王羲之吗)

王献之父亲叫什么名字(王献之的父亲是王羲之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262 更新时间:2024/1/17 4:14:01

在中国历史上,父子都是书法家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三国时期的钟繇钟会父子,又比如唐朝时的欧阳询和欧阳通,再比如宋朝的米芾和米友仁父子。

但是,最出名的还应是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

王羲之自不待说,被后世尊为书圣,其实王献之也被尊为书坛亚圣,与父亲并称为“二王”。

而且,王献之的名气一度超过父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更被世人认可。

就是因为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名气太大,尽管都是从事同样的工作,即便是不懂书法,对历史也不精通的人,也不至于将他们弄混。

但是,许多朋友会向小珏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王羲之和王献之明明是父子,名字里面却都带有一个“之”字,难道东晋时的人不需要避讳吗?

那当然不是,避讳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它是指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采取其它方式回避,以表尊重之意。

在古代的避讳方式很多种,但基本上都是遵循着“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总原则。

避讳到底是从何时开始,并不明确,但在唐宋和清朝达到两次高峰。

这并不是说其它朝代不重视避讳,而是没有借此成为党同伐异或者文字狱的手段而已。

在晋朝,著名的避讳故事就有不少。

比如当桓玄被任命为皇太子洗马时,许多朋友前去道贺,他也设宴接待。

结果在席间,有位客人嫌弃酒凉,要求温酒。不料桓玄听说之后,竟然大哭起来。

原来,桓玄的父亲就叫做桓温,温酒这个词犯了桓玄的家讳,偏偏不知者不罪,桓玄只能自己哭泣。

不过场面立即非常尴尬,客人只能道歉告辞,宴会也不欢而散。

又比如在当时,朝廷任命王舒为会稽内史,却遭到了拒绝。

王舒的理由非常简单,他的父亲叫做王会,他应该避讳,所以说什么也不去上任。

结果朝廷也很迁就他,将会稽临时改名为“郐稽”,这才促成王舒的走马上任。

另外,我们所知的王昭君又被称为明妃,并不是当时汉朝朝廷给的封号,而是因为晋朝人在记载史书中要避司马昭的讳而加的。

可见,当时东晋的避讳风气也是非常讲究,而且形成了相当规范的一套制度。那么,王献之为什么不避讳?

其实,王羲之一共有七个儿子,这七个葫芦娃的名字中都带有“之”字,分别叫做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

不光如此,王献之本身没有亲生儿子,他将王徽之的儿子过继为嗣,而这个儿子的名字叫王靖之,也有史籍记载为王静之。不管是哪个名字,肯定也带了个“之”字,并没有避讳。

再研究深入点,王羲之同辈中有12人的名字中带“之”字,子侄辈有22人的名字带“之”,孙辈中有12人带“之”字,曾孙有13人名字中带“之”字,玄孙中有9人名字带“之”字。

即便到了五世孙,还有4人名字中带有“之”字。可以说,这个“之”字竟然是家族共享,想用就用。

其实,陈寅恪先生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在《崔浩与寇谦之》一文中明确表示:这并不是疏漏,而是因为王羲之家族信当时天师道,在那时候的信徒中,这个“之”是暗号、徽章。

说实话,这个问题并没有记载在古代史料之中,正史没有提及,文人笔记也没有涉及,陈先生的这个观点可谓十分新颖,却又石破天惊。

可惜的是,陈先生只是顺便提到,并没有做详细的论述,更没有论证过程。

但是,我们发现,在整个六朝或者南北朝时期,名字最后一个字为“之”的人比比皆是,并非王氏家族的特有。

南朝名将陈庆之、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其它大族中沈氏家族的沈攸之、沈演之、沈庆之。

哪怕是司马皇族中也有司马尚之、司马恢之、司马允之、司马休之、司马楚之、司马景之。

因此,陈寅恪先生的推断是有相当大的可信度。也许,这个“之”字,就是在当时代表自己的地位或宗教信仰。

就像荷兰人名字中的“范”,法国人名字中的“德”,德国人名字中的“冯”,都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就连近邻日本女性名字中某某子,在大正时代之前,只有宗室的女儿才可以用。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宋仁宗简介及生平事迹(宋仁宗人物的历史事件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杂谈

    “仁宗恭俭仁恕,出于天性,一遇水旱,或密祷禁庭,或跣(光着脚以示虔诚自责)立殿下。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宋史》仁宗爱才,任何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守法度规矩,无法则乱政,无规矩则不成方圆。仁宗善待自己

  • 矮脚虎王英武功如何(水浒传王英武艺厉害外貌特点鲜明)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杂谈

    天青纳祆锦绣补,形貌峥嵘性粗卤。贪财好色最强梁,放火杀人王矮虎。这首诗是专描写王矮虎王英,从诗中看,王英容貌丑陋,性情粗卤,偏又贪财好色杀人放火,哪里有一点英雄好汉豪侠之气。这王英,祖贯两淮人氏,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脚虎。原是车家出身,为因半路金莲见财起意,就势劫了客人,事发到官,越狱走了,上

  • 历史上的隋炀帝杨广简介(千古一隋炀帝杨广在位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杂谈

    如果我们问中国最知名的暴君是谁?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回答一个人,那就是隋炀帝杨广。对于隋炀帝,后世可谓是极尽鄙视,并称为“昏暴之君”的代表,被人们口诛笔伐。正如瓦岗寨头领李密所说:“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留恶难尽”。但是这样的批判真的公平吗?真实的隋炀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真的犯下了如此多

  • 前秦苻坚是哪个民族的人(苻坚是前秦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杂谈

    前秦是藏系氐族建立的国家,按说会歧视汉人,但其君主苻坚是坚定的“无国界者”,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氐族贵族樊世就因侮辱汉人过甚而被砍头。苻坚一直致力于民族融合,曾在与鲜卑族建立的前燕对战时主动退兵,前燕却以“外交官当时失言”为由,不肯如约割让土地。苻坚大怒,任汉人王猛为辅国将军,亲率精兵攻陷前燕国都

  • 夫差和西施有孩子吗(西施为什么没有给夫差生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杂谈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四朵金花,一张靓丽的名片,尤其是在这个化妆美图盛行的年代,古代的天然美女们就更是一股清流。虽说红颜多薄命,但难道红颜也薄子吗?为什么古代四大美女中有三个都没有孩子呢?究竟是他们不想生还是生不出来呢?首先看看西施。西施确实是大美人,根据历史记载,那是沉鱼落雁,闭月羞

  • 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世说新语中王戎用什么成语形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杂谈

    魏晋之中,有太多的自相矛盾。真实且虚伪,浪漫又虚无,潇洒与势利,清高对贪婪。而将这些矛盾点具于一身,就造就了王戎本人。王戎,竹林七贤里最为意外的一位。他没有嵇康的朗朗松下风;也没有阮籍、刘伶的酒酣断人肠。相反他世俗得让人或许会有些鄙然,觉得这样一位将俗气沾染一身的人,为何能够名列“竹林七贤”的盛名之

  • 京剧大师马连良简介及照片(历史上马连良与梅兰芳谁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杂谈

    时代的一粒微尘,落在个人头上,便是一座大山。一代京剧泰斗马连良年少成名,纵横梨园近60载,却注定葬身于60年代的政治沙尘暴中,从肉体到灵魂均被碾落成泥。马先生的陨落向我们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一个群体注定的结局,标记了一个时代政治、文化和艺术的悲剧。1901年,马连良出生于北京檀家胡同的一个回族家庭。1

  • 明熹宗朱由校有儿子吗(明熹宗为什么一直没有孩子子嗣)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杂谈

    要说昏君,明熹宗朱由校不仅榜上有名,还很"奇葩",人生经历也称得上"神奇",不妨说道说道。原来他是父亲明光宗朱常洛的庶长子。按照祖制和他本人的品德能力志向,原本是不可能登基称帝的。偏偏造化弄人,阴差阳错之下,他竟然凭着庶长子身份来了个"咸鱼翻身":只因他的父亲朱常洛不受爷爷万历皇帝的喜欢,所娶的正妻

  • 大明开国功臣赵庸是怎么死的(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赵庸)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杂谈

    巢湖,地处今安徽省中部,上接淮河,下达长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在濠州起家的朱元璋来说,更是他角逐天下的重要里程碑,朱元璋的事业也是从巢湖开始走上正轨。未几,和阳乏粮。上与诸将谋渡江,患无舟楫。时双刀赵、李普胜、俞通海父子拥众万余、船千艘,据巢湖,结水寨,与庐州左君弼有隙,屡被其窘,惧为所袭。—

  • 明代四大奇书指的是什么(四大奇书各自的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杂谈

    如果被问到明代四大奇书分别是哪私奔书,很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他是清代而不是明代的,这四本书不是明代四大奇书,而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真正并称为明代四大奇书的是《金瓶梅》、《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