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尤氏姐妹的遭遇是怎么造成的?谁应该负责

红楼梦中尤氏姐妹的遭遇是怎么造成的?谁应该负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025 更新时间:2023/12/28 15:07:53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尤氏姐妹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贾敬去世时,贾琏在葬礼之上,见到了尤物一般的尤二姐;并在贾珍父子的帮助下,偷娶了尤二姐,在宁国府外的小花枝巷中安了一个家。尤三姐、尤老娘也自然住了进来。

贾珍父子之所以如此帮助贾琏,不过是为了他们自己方便;正如不久后,贾珍趁贾琏不在,便偷偷的来到了花枝巷。

同尤二姐、尤三姐把酒言欢,欲想如从前一般;只是,如今的尤二姐,一心一意在贾琏身上,所以自然而然的,对他敬而远之,不过坐了一回,便找个借口离开了。

面对尤二姐的离去,贾珍也无法,只得同尤三姐眉来眼去,不曾想,贾琏突然这个时候到来,害的贾珍是留也不是,不留也不是;又因为突然传来二马同槽不相容的厮鸣声,更是直击尤二姐的心,在于贾琏饮酒时忙用言语分散他的注意力。

只是,对于这一切,贾琏早已深知;并出于兄弟的情义,决定他们兄弟与尤氏两姐妹吃一个杂烩汤。

所以,贾琏大方的来到贾珍所在的西院,面对贾珍的拘束贾琏以理相劝:

只见窗内灯烛辉煌,贾琏便推门进去,说:“大爷在这里呢,兄弟来请安。”贾珍听是贾琏的声音,倒吓了一跳,见贾琏进来,不觉羞惭满面。尤老娘也觉不好意思。贾琏笑道:“这有什么呢?咱们弟兄,从前是如何样来?大哥为我操心,我今日粉身碎骨,感激不尽。大哥若多心,我倒不安了。从此以后,还求大哥照常方好;不然,兄弟宁可绝后,再不敢到此处来了!”说着,便要跪下。慌的贾珍连忙搀起,只说:“兄弟怎么说,我无不领命。”

面对贾珍、贾琏如此的举动,尤三姐早已明白了他们二人的打算;便索性自己把话撩开:

三姐儿听了这话,就跳起来,站在炕上,指着贾琏冷笑道:“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儿,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谅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这会子化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姊妹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

尤三姐的一番言语,反而镇住了这两个惯于风月场所的好兄弟,面对尤三姐,他们二人是欲退不想退,欲进也无法;反而让尤三姐尽兴的骂了一回,解气而走。

但无论尤三姐怎样,都改变不了她们姐妹二人悲剧的结局。

尤三姐有心嫁给柳湘莲,但因湘莲从宝玉处得知她是宁国府的人,他便说道:你们东府里,除了门口的那一对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也不干净了,我不做这王八。因此,柳湘莲悔恨不已,忙忙跑到尤三姐的住处,想拿回祖传的鸳鸯剑。

尤三姐,也是从柳湘莲的悔婚之中,看到了自己无望的一生,因此,便在这个心爱之人的面前,用鸳鸯剑中的雌剑,了却了自己的性命。

而尤二姐,虽得到了贾琏的百般爱护,但面对心狠手辣的王熙凤,她的结局,毫无疑问,也是不能好的;即使此时的她,已经怀有身孕在身,也逃不过王熙凤所设的天罗地网,她依然落得个吞金自杀,绝望而死的下场。

对尤氏姐妹的死,我们固然深表同情,但对于她们二人如此悲剧的罪魁祸首,我们定然更加的痛恨。

那么,她们二人如此的悲剧,究竟是谁呢?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必然首先要明白,她们为何会有如此的下场?

曹公笔下的《红楼梦》,大谈因果,正如尤三姐死后,托梦给尤二姐所说:

此亦系理数应然,只因你前生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

可见,尤二姐、尤三姐悲剧的根源,在于她们二人品行的败坏,尤三姐不为柳湘莲所接纳;尤二姐在贾府生不如死,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们二人早已不是清白之身,难容于世。

但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或许,我们通过原文中的两个描写,便能看出。

第一:贾敬去世时,贾蓉同尤氏姐妹调情

因贾敬去世,贾珍等人又去宫中给老太妃奠定去了,所以,贾敬的后事,只得尤氏一人主持了;又因为贾敬死于城外的道观之中,因此,尤氏不得不离开宁国府。

尤氏见家中无人看管,便接来客尤老娘,尤氏姐妹;随后,贾珍父子回来后,贾蓉受父亲的派遣而回到家中。

一到家,贾蓉便迫不及待的来到尤氏姐妹这里,完全无视尤老娘在里屋睡觉,同她们说二人百般的戏弄。

第二:贾珍在花枝巷同尤三姐对饮,尤老娘安坐在一旁,同样无视贾珍如此的言行。

因此,不难发现,尤氏二姐能有今天,都是其母亲尤老娘造成的。

为了追求富贵的生活,尤老娘这个母亲,利用女儿的外貌,来讨好巴结权贵;我们从贾珍父子对她毫不在乎的态度中,不难想象,尤老娘对贾珍父子禽兽行为从未制止过。

可见,尤氏姐妹的悲剧,其罪魁祸首之人,正是尤老娘,这一个自私自利,不为女儿名节考虑的母亲,最终也因这两个女儿的去世而病死。只是不知道,她在临死之前,是否会为如此对待自己的女儿,而有所悔恨呢?

标签: 尤氏姐妹清朝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出场过的三位老人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史家庄庄主,宋朝

    水浒传中出场过的三位老人分别是谁?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句话用在水浒人物上,似乎十分贴切,不信咱们就看看其中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三位老人。这三位老人的最终结局,让人不知说什么好:善良者家破妻亡,迂腐者风光大葬,奸恶者一夜暴富。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叹:在

  • 红楼梦中与林黛玉有关的三味药分别是什么?他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林黛玉,清朝

    林黛玉身为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在初进贾府后便告知长辈自己吃饭便吃药。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除了人参养荣丸,和黛玉调养身体有关系的,还有两个药方,一个是宝钗关心并赞助她的冰糖燕窝,另一个是宝玉要为她配置却不了了之的暖香丸。以上三个药方或者说三味药,是和林黛玉密切相关的三非常重要的标签

  • 从不关心梁山事务的公孙胜举荐杨林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杨林,宋朝

    水浒传中的入云龙公孙胜上可入云,是个仙风道骨的人物。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其实,个人觉得,如果使出浑身解数,梁山一百零七人恐怕都不是公孙胜的对手。公孙胜只要使出法术,即使是公认为梁山最厉害的卢俊义恐怕也不是对手。梁山会法术的只有两个人,另外一个混世魔王樊瑞,樊瑞还是公孙胜的徒弟,自

  • 水浒传中由飞将军称号的人是谁?曾经帮过梁山的大忙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师师,宋朝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的这首七绝《出塞》,里面提到了龙城飞将,一般认为这个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

  • 宝玉因为玫瑰露事件维护彩云,贾环知道后是什么态度?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贾环,清朝

    红楼梦中贾府的主子因为宫中老太妃的逝世都进宫去吊唁,而此时贾府的奴才没了主子在开始变得肆无忌惮。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也是因此,在这一段时间中,荣国府发生了许多偷窃、打斗、赌博的事件。比如,王夫人房中的玫瑰露丢失事件。往日里,王夫人在家之时,同样发生过这些丢失事件,但因为她的不追究,这

  • 红楼梦中宝玉生日时收到的寿礼是什么?为何说平儿比他更体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宝玉,清朝

    贾宝玉是贾政的二公子,王夫人的儿子,元春的亲兄弟,身份在贾府是尊贵了,加上人物生得好,又有个衔玉而生的传说这样一个人物,在贾府里,自然是有地位的。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因宫中老太妃去世,贾母、王夫人等都不在家,恰在这个时候,迎来了宝玉的生日。在没有贾母、王夫人的拘束下,贾府的众小姐、丫鬟们

  • 红楼梦中贾环如果想成功世袭,需要怎么做?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贾环,清朝

    我们所熟悉的《红楼梦》中,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当中,贾府是有两个世袭的爵位。分别是宁国公府和荣国公府的爵位。如果按照当时封建继承制的传统,应该是由长子嫡孙继承爵位。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一)贾赦是一个抽风的人,咒自己丢官在《红楼梦》里,贾赦是脑子抽风,为了给母亲和兄

  • 水浒传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能被称为杀人王的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二娘,宋朝

    说起好汉,让人首先想起的就是水浒传,因为水浒传的原名就是108好汉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好汉未必是褒义词,梁山好汉有五成以上该死,剩下不到五成,判个无期也不冤枉。当然,梁山上也不是一个好人都没有,花和尚鲁智深和九纹龙史进都曾路见不平一声吼,行者武松替兄报仇,也算有情有义。除了上述三位

  • 水浒传中杨志与鲁智深是如何拿下了二龙山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志,宋朝

    《水浒传》中二龙山位于山东青州,山寨的寨主原是邓龙,后被鲁智深和杨志做了寨主。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鲁智深和杨志都曾经是二龙山的好汉,他们的二龙山其实是从一个叫邓龙的人手中抢过来的。鲁智深和杨志能有二龙山这样的好去处安身,得益于一个叫操刀鬼曹正的人,这个曹正名气不大,但说起他的师父

  • 红楼梦中对于金玉良缘一说,王夫人的态度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夫人,清朝

    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薛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用来借指姻缘门当户对的说法。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红楼梦》中,主要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拥有着一门两公的贾府,曾经是这四个家族中的大哥大,但到了贾政时期,显然,这个顺序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