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皇后服饰 清朝皇太后皇后礼服介绍【图文】

清朝皇后服饰 清朝皇太后皇后礼服介绍【图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394 更新时间:2024/1/1 20:07:59

清代女贵族穿着的礼服较为繁琐,同时也更能反映出保留的许多满族服饰旧俗。以皇后礼服为例,除朝冠、朝服外,额上束金约,颈下饰领约,朝服内衬朝裙,外罩朝褂,朝珠三盘,又胸前所垂彩帨与耳上所饰耳坠等皆在礼制之内。清制,皇太后、皇后的礼服等级完全一样,皇贵妃礼服稍次一等,贵妃以下袍服皆用金黄色,其饰品等级递降。

·皇后朝冠·

皇后朝冠除中央顶饰三层金凤外,朱纬上还缀一周金凤共7只金翟1只,位于后面的金翟脑后垂珠为饰,皇后为五行二就,冠后又垂护领。

【典制】

皇太后、皇后朝冠,冬用薰貂,以青绒为之,上缀朱纬,顶三层,东珠各一,皆承以金凤,饰东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衔大东珠一。朱纬上周缀金凤七,饰东珠各九,猫睛石各一,珍珠各二十一。后金翟一,饰猫睛石一,小珍珠十六。翟尾垂珠,五行二就,共珍珠三百有二,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饰东珠、珍珠各六,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明黄绦二,末缀宝石,青缎为带。

皇后冬朝冠

·皇后朝服·

皇后朝服与皇帝朝服有明显区别:肩部袭朝褂处加缘,披领及袖皆石青色,不饰十二章,所饰龙纹亦分布不同。

【典制】

其制一:皇太后、皇后冬朝袍色用明黄色,披领及袖俱石青,片金加貂缘,肩上下袭朝褂处亦加缘,绣金龙九,间以五色云。中无襞积,下幅八宝平水。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袖相接处行龙各二,领后垂明黄绦,其饰珠宝惟宜。

其制二:皇太后、皇后冬朝袍色用明黄色,披领及袖俱石青,片金加海龙缘,肩上下袭朝褂处亦加缘。绣文前后正龙各一,两肩行龙各一,腰帷行龙四,中有襞积,下幅行龙八。领后垂明黄绦,其饰珠宝惟宜。

其制三:色用明黄,片金加海龙缘,中无襞积,裾后开,余俱如前。皇太后、皇后夏朝袍色用明黄,片金缘,中有襞积。缎纱单袷各惟其时。余俱如冬朝袍。

皇太后皇后冬朝服之一

皇太后皇后夏朝服之一

·皇后朝褂·

朝褂即后妃及贵族女性在朝会、祭祀等仪礼场合套在朝袍外面的礼褂。清代后妃的朝褂形制大致分三种,皇太后、皇后、皇贵妃朝褂饰五爪金龙纹,贵妃、妃、嫔朝褂饰五爪蟒纹。皇子福晋以下朝褂形制只一种,皆饰蟒纹。

【典制】

皇太后、皇后朝褂色用石青,片金缘,绣文前后立龙各二,下通襞积四层相间,上为正龙各四,下为万福万寿。领后垂明黄绦,其饰珠宝惟宜。

·皇后朝裙·

朝裙为后妃及女贵族在朝会、祭祀等仪礼场合穿在朝袍里面的礼裙。朝裙形制只一种,用料为缎,夏天用纱。朝裙原形制为半身,以带束腰,后为穿着方便,有上连衣褂者。

皇太后皇后朝裙

【典制】

皇太后、皇后冬朝裙片金加海龙缘,上用红织金寿字缎,下石青行龙妆缎。

·皇后朝珠·

皇后朝珠须佩戴三盘,东珠一盘正佩于胸前,另外两盘珊瑚朝珠交叉于胸前,由左右肩斜挂至肋下。且女性所戴朝珠两串记念的一侧在右胸前,与男性正相反。只有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东珠串成的朝珠。皇贵妃以下至妃为蜜珀1串、珊瑚2串,嫔以下至乡君为珊瑚1串、蜜珀2串。

【典制】

皇太后、皇后朝服御朝珠三盘,东珠一,珊瑚二。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珠宝杂饰惟其宜,绦皆明黄色。

皇后朝珠

·皇后金约·

金约为后妃及女贵族穿朝服时佩戴在朝冠下檐的饰品,形似圆形发卡。金约以其上镂雕的金云纹和镶饰的珠宝数目以及脑后所垂贯珠的形制区别等级。

皇后金约

【典制】

皇太后、皇后金约镂金云十三,饰东珠各一,间以青金石,红片金里。后系金衔绿松石结,贯珠下垂,五行三就,共珍珠三百二十四,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二,每具饰东珠珍珠各八,末缀珊瑚。

·皇后领约·

领约为后妃及女贵族穿朝服时佩戴在朝袍披领之上的饰品,形似项圈。领约以所饰东珠数和两端所垂绦色区别等级。

【典制】

皇太后、皇后领约镂金为之,饰东珠十一,间以珊瑚,两端垂明黄绦。中各贯珊瑚,末缀绿松石各二。

·皇后彩帨·

彩帨是清代后妃等女性贵族垂戴于胸前的彩色绸带。彩帨在颜色及纹饰上尊卑有别。

【典制】

皇太后、皇后彩帨绿色,绣文为五谷丰登,佩箴管、縏袠之属。绦皆明黄色。

·皇后耳饰·

清代礼俗,上至后妃,下至七品命妇,着礼服时皆左右耳各戴三具耳坠。皇帝的后妃耳饰皆为金龙蟒衔东珠各2颗,惟东珠品质有等差。皇子福晋以下等贵族夫人则为金云衔珠2颗。

皇后耳饰

【典制】

皇太后、皇后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

更多文章

  • 元朝女子服饰 元朝贵族和平民女子服饰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女子服饰,元朝服饰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

  • 元朝男子服饰 元代男子服饰的特点:蒙古族汉化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男子服饰

    元代官服蒙古族入关之前,披发椎髻,冬戴帽,夏戴笠。他们的皮帽、皮袄、皮靴,多用貂鼠、羊皮制成。皮袄通常是右衽、方领。灭南宋之后,种族等级森严,全国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许多部门及地方官,大多由蒙古贵族充任,各种副职由色目人担当。由于种族有高低、贵贱之分,自然会在服饰上有所反映,蒙古贵

  • 隋朝货币特点是什么 隋朝时期货币种类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货币,隋朝

    隋初货币极为混乱,北齐的常平五铢和私铸的常平钱,北周的五行大布、永通万国钱,以及南朝的陈五铢、太货六铢,甚至刘宋的鹅眼钱,萧梁的剪边钱等,在商业领域继续参杂流通。河西诸郡还使用西域的金币、银币。这些钱币精劣大小轻重不一,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因此,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央政权,巩固封建统治.隋文

  • 五代十国货币介绍 五代十国钱币种类及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五代十国货币,五代十国

    导读:唐朝末年,籓镇之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让强大的唐帝国终于崩溃了。起而代之的五代十国,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之后的又一次大分裂割据时期。在五代十国这段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几乎每一个曾经独立过的政权都发行过自己的货币。五代十国的钱币种类极多,但流存下来的非常少。比如后梁开平年间

  • 商周官员服饰介绍 商周时代官吏便服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商周官员服饰,商朝服饰,商朝

    商周一般服装1.玄端自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家的法服,天子平时燕居之服。诸侯祭宗庙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也穿这种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长都是2.2尺,正幅正裁,玄色,无纹饰,以其端正,故名为玄端。诸侯的玄端与玄冠(委貌冠)素裳相配,上士亦配素裳,中士配黄裳,下士配前玄后黄的杂裳,并用缁(黑)

  • 三国两晋货币 三国两晋时期的钱币样式及种类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货币,三国货币,晋朝货币,晋朝

    三国货币:魏、蜀、吴三国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形态,导致不同的货币流通形势。曹魏曹魏地处中原,人众物博,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币制亦较稳定。初期以谷帛为币,后仅用了七个月五铢钱即废止,继而又恢复流通五铢钱,形同汉制,钱体较汉五铢稍小,显著的特点是外郭压五又压铢。孙吴孙吴地处江南,物产较丰富,人民亦较

  • 清朝时期的文字 中国清代满文的出现及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清朝文字

    我国清朝时期重要的的文件都是由满、蒙、汉、藏、回五种文字书写的,这与清朝时期的民族政策有关,满、蒙通婚是清王朝历来的规矩,而藏、回地处边陲,最重要的是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在民间,老百性依然沿袭了明朝时期的日常生活方式,除了衣着、头发外,其他好象也没什么特别的。科举考试制度,清朝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八股取士

  • 春秋战国地图——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地图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战国地图,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历史上秦统

  • 宋仁宗赵祯的皇后有几个?宋仁宗皇后简介及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仁宗赵祯,宋仁宗的皇后,宋仁宗简介

    导读: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父亲为宋真宗赵恒,因历史谜案“狸猫换太子”而广为后人所熟知,曾作出让后人惊讶的“生死两皇后”之事,那么宋仁宗赵祯共有几个皇后呢?各皇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宋仁宗的皇后简介以及结局。宋仁宗有三位皇后,他们分别是郭皇后、慈圣光献皇后曹皇后、温成皇后。

  • 朱元璋为什么设立锦衣卫?斩杀功臣的御用工具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锦衣卫,明朝锦衣卫,朱元璋

    锦衣卫是朱元璋的发明锦衣卫是朱元璋的一大发明。《明史·刑法志》说:“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之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没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之武夫宦竖之手,良可叹也!”大意是说,刑法方面明朝独创的有三样:一是廷杖(在宫廷之上杖责官员),二是建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