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贾母为何要主动提起金麒麟?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贾母为何要主动提起金麒麟?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561 更新时间:2023/12/6 14:25:51

清虚观打醮,贾府上下几乎全部出动,意义是重大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贾母来到清虚观原本是要高兴的。结果一来就遇到了三件闹心事,让她高兴不起来

一,王熙凤在清虚观前打了小道士,代表贾府后人的仁德之心丧失殆尽。贾家没有未来。

二,张道士不尊重贾母,看不起荣国公后人,展现的是贾府老臣对新主的心态。为臣不恭,终究是取死之道。

三,贾元春端午节赐节礼的余波也影响到清虚观,张道士提亲分明是受元春所派,告诉贾母她在支持金玉良姻。

贾母对这些事自然不开心,当即就把张道士给“怼”了。用“和尚说了不让早娶”,将张道士的热脸贴到了冷屁股上。

贾母的话不好听,大家都是人精岂有不明白。王熙凤当时就跳出来打圆场,埋怨张道士不按时给大姐儿送寄名符,却还有脸管她要鹅黄缎子。

王熙凤这话既是打断了贾母与张道士之间不对的气氛,也有提示张道士双方的关系。

张道士当然会借坡下驴,大笑着接了茬。他不说自己忘了或者不用心,反而说是贾元春打醮才耽搁了。言外之意也有挑明是贾元春指使他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你们家的事可不赖我”!

张道士得了台阶去取寄名符,用个盘子托来。王熙凤也是不让人的。你看她替贾母说话对付老道士,双方言来语去一直不断。

(第二十九回)凤姐儿笑道:“你只顾拿出盘子来,倒唬我一跳。我不说你是为送符,倒象是和我们化布施来了。”

张道士“化布施”,贾家“施舍”,本就是现实中双方的关系。王熙凤用这句笑话提醒张道士,别忘了自己贾家出身的本分。现在的一切都是贾家给的。既然能给,也能不给!

贾母一听当然开心了,叫王熙凤“猴儿、猴儿,不怕下拔舌头地狱”。

贾母叫凤姐“猴儿”,是老人惯常的称呼,小时候家里老人也都叫小孩“猴儿”,有不懂规矩、淘气之意。不过“下拔舌头地狱”贾母也有一语双关,讽刺张道士不该多嘴多舌!

这时王熙凤的话需要特别注意:“我们爷儿们不相干。他怎么常常的说我该积阴骘,迟了就短命呢!”

她说与张道士不相干,是双方关系亲近的意思。消弭刚才的对立气氛。

不过张道士人老成精,眼光毒辣。他常让王熙凤“积阴骘”是说到根源。《红楼梦》不积阴骘的就是王熙凤。曹雪芹借李纨的判词和曲子,对比李纨的幸和王熙凤的不幸,就源于阴骘二字。凤姐一生悲剧只因为人处事太阴毒不积阴骘。不提。

张道士解释他端着盘子出来,一是不用手碰寄名符干净,二是他请了一些同道来共襄盛举,打醮祈福。这些高道都听闻贾宝玉含玉而生,想要瞻仰一番。

贾宝玉“含玉而生”,在当时属于祥瑞。林黛玉说是“罕物”,薛宝钗也想看,北静王觉得稀奇,张道士的“同道”也是早有耳闻了。

通灵宝玉是贾家的招牌,道士们想看也就给了张道士拿去。

结果老道士端着“玉”去了不久,再回来时就带了一盘子金珠玉翠的法器玩意。这些老道们个顶个有钱,给张道士面子也不好空手。看了人家的玉,就回赠给一些礼物,林林总总端了一盘子回来。

张道士如此作为也是让贾家看看他的本事:别以为你们家还行。

首先,贾元春的一百二十两银子,买不出来这一盘子的法器。

其次,他端盘子来不是“化缘”,而是“布施”,这一盘子东西是他的回馈。

最后,张道士有能力让所有道人一呼百应,更是给面子看个“玉”也不空手,送出各自随身的法器,都不是普通道士,可见他确实厉害。

尤其当贾母客气不收时,张道士笑道:“这是他们一点敬心,小道也不能阻挡。老太太若不留下,岂不叫他们看着小道微薄,不象是门下出身了。”

张道士越提贾府门下出身,越展示他的巨大能力,就越是表明他在意这点,偏偏贾家还老暗示他出身“门下”,张道士早心中不忿!

双方这等夹枪带棒的你来我往,一直就没有断过。体现的当然是利益的矛盾和龃龉。

(第二十九回)宝玉笑道:“老太太,张爷爷既这么说,又推辞不得,我要这个也无用,不如叫小子们捧了这个,跟着我出去散给穷人罢。”贾母笑道:“这倒说的是。”张道士又忙拦道:“哥儿虽要行好,但这些东西虽说不甚希奇,到底也是几件器皿。若给了乞丐,一则与他们无益,二则反倒遭塌了这些东西。要舍给穷人,何不就散钱与他们。”

王熙凤有目的的助攻贾母。贾宝玉纯属无心,伤害却更大。张道士端了一盘子东西,本是为了显摆,贾宝玉“实心眼”听说要赏人,他也不稀罕,就要拿出去散给穷人。贾母一听正合心意,笑着就答应了。

老道一听就急了,你这样直接给了穷人他怎么向道友交代?那也太没面子,还得罪人。赶紧阻止贾宝玉,随后也就彻底偃旗息鼓了。

这里贾珍过来禀告说在神前拈了三出“戏”要表演。分别是《白蛇记》《满床笏》和《南柯梦》。

贾母听了第一本第二本都好,尤其满意《满床笏》,是讲家族高官厚禄的气象。只是听到《南柯梦》,贾母就不言语了。“南柯一梦”,任是多繁华的景象,终究是大梦一场空。

清虚观这三出戏,是贾家崛起、繁华和败亡的写照。此时贾家正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时,有此警兆十分不吉利。

贾母无心看戏,就和贾宝玉一样样看东西,突然一件金麒麟入了她的眼。我们都知道清虚观这半天几乎大家都在拼脑洞,此时的金麒麟出来,作为后文的关键,当然也有特殊意义。

(第二十九回)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贾母道:“是云儿有这个。”宝玉道:“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一面心里又想到怕人看见他听见史湘云有了,他就留这件,因此手里揣着,却拿眼睛瞟人。只见众人都倒不大理论,惟有林黛玉瞅着他点头儿,似有赞叹之意。

贾母提起史湘云的金麒麟,揭开了一件陈年旧事。就是史湘云与贾宝玉是最早的“金玉良姻”。贾母早年一定有将史湘云许配给贾宝玉的心思,两家也是真正的门当户对。只因林黛玉的出现才作罢了。

贾母此时“旧事重提”,也是让薛家对照史湘云比一比自己,也配“金玉良姻”的说法。

当然,金麒麟对应的是史湘云。这只金麒麟一出来,史湘云就有了两只。麒麟并非姻缘之意,最大的意义是“麒麟送子”。两只金麒麟,对应两个孩子。还记得上文解读冯紫英和史湘云的姻缘时,就说“金麒麟伏白首双星”隐喻史湘云有两个孩子。也对照冯紫英的酒令“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

史湘云没有参加清虚观打醮,却因金麒麟出场,也预示她此时订婚之事。结合前文冯紫英请客作[悲愁喜乐]酒令对应[乐中悲]曲子,再关联后文“金麒麟伏白首双星”,可以证明史湘云的定亲对象,就是冯紫英(详见前文)。

标签: 贾母清朝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黛玉体弱多病,王夫人和薛姨妈是如何关心她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黛玉,清朝

    林黛玉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红楼梦》中,王夫人和薛姨妈一直被视为是“木石姻缘”的绊脚石,她们一直想促成宝钗与宝玉的婚姻,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宝钗乃是薛姨妈之女、王夫人之侄女,相比之下,林黛玉和她们没有丝毫的血缘

  • 《红楼梦》薛姨妈作为王家人,为什么会嫁给商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夫人,红楼梦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讲究门当户对,那么《红楼梦》薛姨妈作为王家人,为什么会嫁给商人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王子腾对薛姨妈一家的态度。薛姨妈的丈夫去世后,薛家的境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失去男主人的薛家,再加上薛蟠的不长进,家庭境遇可想而知,或许,正是因此,薛家才想通过送宝钗

  • 红楼梦中王熙凤被休带来了什么结果?她的遭遇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熙凤,清朝

    王熙凤,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是她人生的三个阶段。“一从”是初嫁贾琏,尚能遵从为妻之道,像薛宝钗过生日时,王熙凤到底还请示了贾琏的意思。“二令”是她对贾琏颐指气使,不“尊重”丈夫,欺压到贾琏头上。比方抢了小和尚

  • 西游记中猪八戒最后为何会去灵山做净坛使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猪八戒,上古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浑名八戒,唐僧的二徒弟。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猪八戒并不是主动放弃天蓬元帅甘愿到灵山做个净坛使者,实在是出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无论地位还是权势净坛使者都无法跟天蓬元帅相提并论,但是猪八戒已经没资格再当天蓬元帅了,他的这个职位早就被玉皇大帝给罢免

  • 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夫婿是谁?为何说是冯紫英?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史湘云,清朝

    史湘云是《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史家的千金,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第二十六回,贾宝玉被薛蟠邀请赴宴,冯紫英来去匆匆。只说了两件大事,却绝口不提细节。并说十数日内一定回请赔罪。冯紫英一出场,脂批就有惜“卫若兰射圃”文字不见之说,证明那时会有冯紫英出彩文

  • 《红楼梦》贾母请贾家族人吃饭,为什么很多人不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红楼梦,贾母

    《红楼梦》贾母请贾家族人吃饭,为什么很多人不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当年的宁国公有四个儿子,除了长子贾代化袭了官,其他的几个儿子,很显然都渐渐沦为贾府的族人,一代比一代关系更疏远;荣国公也有几个儿子,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其他的几个儿子很

  • 史部《后汉书》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原文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后汉书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后举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爱之。永平十三年,楚王

  • 史部《晋书》卷十五 志第五原文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晋朝,晋书

    ◎地理下(青州徐州荆州扬州交州广州)青州。案《禹贡》为海岱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舜以青州越海,又分为营州,则辽东本为青州矣。《周礼》:"正东曰青州。"盖取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以名也。《春秋元命包》云:"虚危流为青州。"汉武帝置十三州,因旧名,历后汉至晋不改。州统郡国六,县三十七,户五万三千。

  • 《晋书》卷十四 志第四原文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晋朝,晋书

    ◎地理上昔者元胎无象,太素流形,对越在天,以为元首,则《记》所谓冬居营窟,夏居橧巢,饮血茹毛,未有麻丝者也。及燧人钻火,庖牺出震,风宗下武,炎胤昌基,画野无闻,其归一揆。黄帝则东海南江,登空蹑岱,至于昆峰振辔,崆山防道,存诸汗竹,不可厚诬。高阳任地依神,帝喾顺天行义。东逾蟠木,西济流沙,北至幽陵,南

  • 红楼梦贾宝玉最后选择出家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宝玉,清朝

    宝玉出家为名著《红楼梦》中的情节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它讲述的是一个家族的兴盛衰亡,讲述的是贾宝玉与女子们的恩怨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