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门巴族习俗 门巴族为何会有下毒的习俗

门巴族习俗 门巴族为何会有下毒的习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41 更新时间:2023/12/27 7:01:42

门巴人下毒的习俗也不是全部的族人都会,它仅限与女性,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女性都会,它仅限于有某种信仰的女性,但是她们不是对所有外来人都下毒,仅限于一个一定的时间段内才会下毒。门巴人下毒也就是门巴族妇女所下的毒一般都是慢性毒药,被下毒者当时没有感觉,往往在一周或是更时间之后才会发现,据说有的下毒者对死亡的时间都能确定,没有差错。

也有说,门巴人下毒的习俗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这是门巴族人用来自保的方式。门巴族人历来被人歧视,他们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从西藏西部地区等地来到被雪山环绕,交通极为不便的墨脱,由为部落之间的战争很多,为了驱除敌人,下毒成为他们的一种自保手段。

传说,被门巴族妇女下毒的人的智慧、美貌健康等会转移到门巴族妇女身,那门巴族妇女下毒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一 夺福。下毒的目的是为了把别人的福气、运气转到自己身上来。她们下毒的对象一般是那些有权势、有地位、有钱财或长得漂亮的人。他们认为,不仅人是有灵魂的,而且宇宙中万物都是有灵魂的,万物之灵互关联,又可以相互转。可以推测,为夺福而下毒的历史十分悠久,而且她们既有耐心又有韧性,他们一旦认准一个人,不管等多长时间都可以,无论冒多大险也务必达到目的。

据门巴族老人讲,以前工布江达县的雪卡村处死过一名老妇人,原因是她毒死了当地的宗本(地方行政长)。尽管这位宗本十分谨慎心,但在他任期三年后临走的欢送会上,喝了老妇人敬的毒酒而身亡。她等了三年的时间才得手,然而她最终得到的不是福气,而是死亡。

二 迷信。相传,有些下毒者自称是宁玛派教徒,他们信奉一位毒。实际上宁玛教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神灵。这说明下毒者也希望找到一种宗教上的载体。这类“教徒”有自己的经书,他们每天都要算卦,占卜凶。若今日来人吉,哪怕是仇人也可以幸免于难,若今天来人凶,哪怕是亲朋友也在劫难逃。

在错高乡,曾发生这样一件怪事,一位下毒者盲目听信卦书,竟把自己在外地读书刚回家休假的女儿毒死了。其愚昧、麻木、狂热到了什么地步。有时他们为了不失信于毒神,也给自己家的牲畜下毒。

这类下毒者,他们一般在自家门上或经幡上有所标志(门前画有黑蜘蛛),只不过外人是看不懂的,大有姜钓鱼,愿者上钩的味道。

三 谋财害命。在很久以前,林芝地区是发配犯人的地方,环境十分艰苦,然而这里又是经商和朝的要道,于是有些人为了生存下去,就干起谋财害命的勾当。

这种下毒者一般有解药,他们以谋财为要目的,不一定要置人于死地。西藏和平解放以后,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现象已经消声匿迹了。

门巴族下毒的习俗的出现不管是为了什么,如果非要说出原因,估计是很难说清。可能是门巴族族人自保的方式,也可能是门巴族妇女保护自己的方式。现在,门巴族下毒的习俗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种传说,成为了门巴族化中的已经消失的文化,是当地人开发旅游的一种噱头。

更多文章

  • 门巴族饮食 门巴族饮食习俗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门巴族,门巴族饮食,门巴族习俗

    门巴族人的烹饪方法简单,饮食清淡,主菜通常都是汤菜,汤汤水水,和单调的米饭相配,食用方便可口,颇受人们青睐。门巴族的食俗文化是在长期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相互融合形成的,从而构成了独特的门巴族饮食文化。门巴族的日常食俗门巴族日食三餐,有些地区主食糌粑。门达旺地区、错那县、墨脱县等地以鸡爪谷加工成食品

  • 春分竖蛋:为何春分的鸡蛋特别容易竖起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节气,春分,蛋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春分,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不知道为什么每年春分的时候,鸡蛋特别容易竖起来。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 “竖蛋”玩法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

  • 藏族男女共浴的沐浴节来历与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来历,习俗,藏族

    西藏沐浴节至今约有七八百年的历史,藏族庆祝沐浴节的活动长达一个星期,而这个星期都是以洗澡为主,不管男女老少,在沐浴节的固定时间一起到河里洗澡。而关于沐浴节的来历,雪域高原流传着种种说法:其中一个关于沐浴节的美丽的传说:药王降药水治病很久很久以前,西藏有位医术高明的神医,人称药王,药王死后升天成了神仙

  • 揭秘珞巴族传统的生活用具:珞巴石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珞巴族,珞巴族文化艺术,石锅

    很早的时候,珞巴族的做饭没有锅,粮食都是装在湿竹筒里烧熟的。后来人们发现了一种质地松软的石块,就在上边挖个大圆窝,倒水放粮煮饭。于是,石锅被发明出来里了。尽管现在铁锅、铜锅和铝锅早已大量进入墨脱县,可传统的石锅仍是珞巴人的当家炊具。石锅的原料是皂石,主要来源于雅鲁藏布江两岸陡峭的悬崖上,质地软绵,呈

  • 珞巴族历史 古代的珞巴族什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珞巴族,珞巴族历史,古代

    珞巴族和藏族的先民彼此之间的交往见诸文献记载者,始自吐蕃王朝时期。藏文典籍《红史》在记述松赞干布时代的吐蕃疆域时就讲到:“南自珞与门,西自香雄,北至霍尔,东自咱米兴米等均置于吐蕃统治之下”。明末清初,格鲁派在逐渐掌握西藏地方政权之后,也进一步加强了对珞渝地区的管理。1680年,五世达赖发给梅惹喇嘛的

  • 赫哲族习俗 赫哲族是怎样过春节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赫哲族,赫哲族民俗节日,春节

    赫哲族的赫哲语“春节”音译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除夕,大家各自忙碌,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在除夕夜,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各家在灰堆旁焚化装有金箔锞子和打上铜钱痕的黄裱纸的冥物搭子,俗称烧包袱,然后祭洒饭汤,以示给冥间死者送钱、送饭。屋内西墙供奉祖宗三代之位,锅灶上方供奉灶神,后来

  • 赫哲族有哪些节日?赫哲族节日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赫哲族,赫哲族民俗节日,赫哲族节日

    与其他兄弟民族相比,赫哲族的节日不算多。赫哲族人的重要节日与汉族大体相同,象春节、元霄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特别隆重。乌日贡节“乌日贡”赫哲语是“喜庆吉日”之意。产生于1985年,意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时间在农历五月中旬,节期2至3日,地点在同江市与饶河县赫哲族聚

  • 赫哲族文化 赫哲族的美术有何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赫哲族,赫哲族文化艺术

    赫哲族传统的绘画主要有服饰图案、桦皮器皿图案、风俗绘画等。服饰图案主要有兽形图案、旋涡纹、菱形纹、螺旋纹等,其中螺旋纹图案最多,一般用于装饰胸巾以及袍子的后身和前襟。在桦树皮制品上,也绘有类似装饰图案或花纹。这些图案造型别具一格,构图大方、色彩鲜艳,具有别致的民族特点。风俗绘画生动地展现了赫哲族人早

  • 赫哲族饮食 赫哲族传统饮食大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赫哲族,赫哲族饮食

    一、塔尔喀(生鱼)塔尔喀的传统做法是:以黑龙江特产的鲤鱼、胖头、鲟鱼、鳇鱼等鲜活鱼为原料,洗净放血后剔下鱼肉,切成细丝,拌上野生的江葱和野辣椒,放些醋和盐便可食用。没有醋时,可把野樱桃或名“酸浆”的野菜捣成浆汁拌上,味道十分鲜美。二、达勒格切达勒格切即烤鱼片,也就是所谓的“塔拉哈”。这是赫哲人最惯常

  • 裕固族服饰 裕固族新娘头饰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裕固族,裕固族服饰

    流行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的婚姻风尚,即结婚典礼举行第二天女子必经的仪式。这一天,将第一副用珊瑚、玛淄、海贝等装饰物制成的宽约5寸、长约3尺的头面系在待嫁女子的发辫上。头面是裕因族妇女系于发辫的装饰品。头面一般分为3条,每条重达3-3.5公斤。头面用长条型硬板布牌制成,每条分为4段,每段之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