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揭秘:唐朝士族为什么不愿娶公主?

揭秘:唐朝士族为什么不愿娶公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65 更新时间:2024/1/25 22:37:37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部分特殊情况下,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在中国典籍中常将公主简称为主。公主下嫁称适,迎娶公主则称尚。公主通常有封号、封地(常称作汤沐邑)。

唐朝有个比较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士族不愿娶公主为妻,我们透过唐代正史、笔记的有关记载,可以了解这一点,此举两例:

《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附《杜悰传》:“(宪宗为长女岐阳公主选驸马)令宰臣于卿士家选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初于文学后进中选择,皆辞疾不应“。

《东观奏记》卷上:“万寿公主,上(按:指宣宗)女,钟爱独异。将下嫁,命择郎婿。郑颢,相门子,首科及第,声名籍甚,时婚卢氏。宰臣白敏中奏选尚主,颢衔之,上未尝言。大中五年,敏中免相,为邠宁都统。行有日,奏上曰:’顷者,陛下爱女下嫁贵臣,郎婿郑颢赴楚州,会有日。行次郑州,臣堂贴追回,上副圣念。颢不乐国婚,衔臣入骨髓。臣在中书,颢元如臣何;一去玉阶,必媒孽臣短,死于种矣!’上曰:’联知此事久,卿何言之晚耶?’因命左右便殿中取一柽木小函子来,扃锁甚固。谓敏中曰:’此尽郑郎说卿文字,便以赐卿。若听颢言,不任卿如此矣!’”

宪宗选尚公主,士族子弟“皆辞疾不应“;白敏中奏选相门之子郑颢尚主,结果,“不乐国婚“的郑颢对白敏中恨之入骨,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唐代士族之家对于尚主事的态度。其实,不仅士族如此,甚至连隐士也不肯娶公主为妻,请看《明皇杂录》卷下的记载:

“时玄宗欲令(张果)尚主,果未之知也,忽笔谓二人(按:指王迥质、萧华)曰:’娶妇得公主,甚可畏也。’迥质与华相顾,未谕其言。俄顷有中使至,谓果曰:’上以玉真公主早岁好道,欲降于先生。’果大笑,竟不承诏,二人方悟向来之言。”

唐朝士族为什么不愿娶公主为妻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服丧之礼的规定。在五服之中,斩衰是最重要的一种,齐衰次之。《新唐代》卷二十《礼乐十》规定:妻死,夫服“齐衰杖周“之礼(指居丧持杖周年)。但是如果妻子是公主,丈夫就必须为之服斩衰三年,唐文宗时,杜悰就曾遇到这一问题。《新唐书。杜佑传》所附《杜悰传》记载:“开成初, (杜悰)入为工部尚书、判度支。属岐阳公主薨,久而未谢。文宗怪之,问左右。户部侍郎李珏对曰:’近日驸马为公主服斩衰三年,所以士族之家不愿为国戚者,半为此也。杜悰挝葱唬拘此服纪也。’“李珏向文宗提出这种现象以后,文宗惊愕之余,下诏改制:“(文宗)诏曰:’制服轻重,必由典礼。如闻往者驸马为公主服三年,缘情之义,殊非故实,违经之制,今乃闻知。宜令行杖周,永为通制。’“至此,驸马为公主服斩衰三年的情况才得以改变。

其次,门第观使然。有唐一代,尤其是唐初至中唐,重视门第,这是不争的事实。笔者以为,唐人所谓门第之高,不仅仅指拥有显赫的权位,而且指具有优良的家族文化传统、家法门风以及令人钦羡的婚姻关系。对照上述几个标准,我们发现,在权位方面,李唐皇室贵不可言,但在文化传统、家法门风上,李氏家族则有所欠缺,不及传统高门望族尤其是山东士族,《汪签隋唐史论稿》曾论及这一问题。

李唐皇室源自突厥,而非汉族,对此,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之中已有详细论述。正因为出自胡夷,所以在家族文化上,李唐皇室无法与以往的汉族高门大姓相提并论。此外,在婚恋问题上,李唐皇室也继承了胡夷之风,显得过于自由乃至放纵。笔者据《新唐书。 诸帝公主传》初步统计,唐代至少有26位公主改嫁,其中定安公主、齐国公主更是三嫁。太宗纳弟媳杨氏为妇,高宗以父亲宫中的才人武媚娘为皇后,玄宗强占儿媳杨玉环,武则天公开招面首,都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宋代朱熹曾经说过:“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历代类》三)山东士族重视文化、门风,如时人称颂柳公绰:“仆射柳元公家行,为士林仪表。“(《因话录》卷二)从门第观角度来说,唐代传统士族看不起皇室的门第、鄙视皇室的文化传统、家法门风。

李唐皇室对待山东士族等传统高门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排抑之,又钦羡之。他们在登上皇位之后不久,便急于抬高皇族门第,压低崔氏等山东高门,太宗命人修撰《氏族志》一事即为明证。《贞观政要》七《论礼乐》:“(太宗自称)我今定氏族者,诚欲崇树今朝冠冕,何因崔民干犹为第一等,只看卿等不贵我官爵耶!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同时,李唐皇室又希望与具有良好文化传统、家法门风的士族结姻,但常常遭到士族的拒绝。山东士族看重婚姻,唐人柳芳说过:“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新唐书。 儒学传。 柳冲传》附传)他们本来就“耻与诸姓为婚“(《太平广记》卷一八四《七姓》),再加上鄙弃皇室的文化传统、家法门风,所以不愿与皇室联姻,既不愿意嫁女于皇室(参见《太平广记》卷一八四《卢氏杂说。庄恪太子妃》条), 也不愿娶公主为妻。

最后,不少公主不修妇礼,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甚至是恶劣的影响。唐朝公主豪侈、骄纵者有之,专横、淫荡者有之,妒悍、残暴者也有之,公主不修妇礼的情况不仅存在,而且并不少见,这在历朝历代中是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它与北朝以降的“胡风“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翻开《新唐书。诸帝公主传》,我们可以看到, 长广公主“豪侈自肆“;合浦公主“负所爱而骄。。。。。。见(浮屠辩机)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魏国宪穆公主“恣横不法,帝(按:指德宗)幽之禁中“;襄阳公主“纵恣,常微行市里。有薛枢、薛浑、李元本皆得私侍“;宜城公主“下嫁裴巽。巽有嬖姝,主恚,刵耳劓鼻,且断巽发“。在这帮不法公主当中,以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二人最为突出,二人豪侈浪费,生活奢华,贪淫放纵,卖官鬻爵,干预朝政,排斥异己,声名狼籍,以至到唐宣宗时,还以此作为教导公主的反面教材:“(万寿公主)每进见,上常诲曰:’无轻待夫,无干预时事。’又降御札勖励,其末曰:’苟违吾戒,当有太平、安乐之祸。汝其勉之!’“(《唐语林》卷一)公主不修妇礼,甚至专横、淫荡、残暴,使士族之家望而生畏,怎敢攀龙附凤?唐宣宗曾经意识到这一点,他要求公主谨修妇礼,《幽闲鼓吹》记载:

宣宗嘱念万寿公主,盖武皇世有保护之功也。驸马郑尚书(颢)弟顗尝有疾,上使讯之。使回,上问公主视疾否,曰:“无。““何在?“曰:“在慈恩寺看戏场。“上大怒,且叹曰:“我怪士大夫不欲与我为亲,良有以也。“命召公主至。公主走辇至,则立于阶下,不视久之。主大惧,涕泣辞谢。上责曰:“岂有小郎病乃亲看他处乎?“立遣归宅。毕宣宗之世,妇礼以修饰。我们从宣宗的感叹声中可以窥知,公主不修妇礼,也是士族之家不愿与皇室结亲的重要原因之一。

标签: 唐朝士族娶公主

更多文章

  • 上古十大神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上古,神器

    上古十大神器:在《轩辕剑》的上古十大神器,分别为:东皇钟、轩辕剑、盘古斧、炼妖壶、昊天塔、伏羲琴、神农鼎、崆峒印、昆仑镜、女娲石。《轩辕剑》的上古十大神器分别为:东皇钟、轩辕剑、盘古斧、炼妖壶、昊天塔(或太一轮)、伏羲琴、神农鼎、崆峒印、昆仑镜、女娲石。《轩辕剑陆》(商末周初)中提到十大神器为:钟剑

  • 上古十大凶兽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上古,凶兽

    上古十大凶兽:《蛮荒记》中的大荒十大凶兽为:裂天兕、珊瑚独角兽、赤炎金猊兽、冰甲角魔龙、八爪火螭、九翼天龙、雷电蝠龙、蓝翼海龙兽、裂海玄龙鲸、夔牛。).裂天兕(si):兕,即母犀牛是也,听这个名字就够猛的,能把天裂开的母犀牛,呵呵。之所以先写她是因为她在搜神中头一个出现,在往事书中。原文为:大荒三百

  • 历史上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安,慈禧

    孝贞显皇后(1837年—1881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钮祜禄·穆扬阿之女。出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七月十二日。于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初封贞嫔,五月晋贞贵妃,十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16岁。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崩逝后,与孝钦显皇后两宫并尊,称母

  • 昭文君姬杰是怎么死的?昭文君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昭文君,姬杰

    昭文君是战国时期周朝宗室人员,姓姬,一说名杰,但《史记》《战国策》等信史都说此人姓名不可考,名杰说法,可能通过自称王室后人的家谱里的记载。《大秦帝国之纵横》昭文君剧照周赧王驾崩前,昭文君是东周国君主。有史书称他为公,有人认为爵为公爵。但公也是当时国君的通称。又有史书称他为君。东周又是诸侯西周国附庸,

  • 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华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华佗

    《三国演义》对此的解释可谓深入人心。在该书的第七十八回中,罗贯中详细地描写了曹操杀华佗的经过。曹操为造建始殿,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曹操立马差人星夜将华佗请来为他看病。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因中

  • 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 管鲍分金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管仲,鲍叔牙,管鲍分金

    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宪问第十四)也有关於孔子对他的评论,北宋苏洵的《管仲传》也有一些分析。年轻时家境贫困,鲍叔牙发现管仲有才能,交为好友,经常和管仲往来

  • 伏羲是谁?伏羲为何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伏羲是谁:伏羲(生卒不详),风姓,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

  • 玉皇大帝是谁?玉皇大帝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玉皇大帝,上古,来历

    玉皇大帝是谁:玉皇大帝,居于太微玉清宫,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俗称天公(天公祖)、玉皇上帝、老天爷、昊天上帝等。他是中国神话中居三清之下最大的的神祇,为众神之皇。究其名号,据《玉帝圣号同异考》说:“玉帝圣号,崇自牿劫前,中古复尊上,重称赞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见闻,

  • 赵武灵王儿子公子章为什么没当上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赵武灵王,公子章

    赵武灵王儿子,公元前320年,赵武灵王娶韩国宗亲之女为夫人,韩女为赵武灵王生了公子章。公子章本来是太子。后来,韩夫人去世,赵武灵王在得到美女吴娃后,就把吴娃立为自己新的夫人。吴娃死前,要求赵武灵王立她的亲生儿子何为太子。于是,赵武灵王废掉公子章,而立何为太子。后来,又将王位禅让给何,何即赵惠文王。公

  • 姒启是怎么死的?姒启的死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夏朝,姒启

    姒启是怎么死的: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