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北魏是如何灭亡的?北魏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北魏是如何灭亡的?北魏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93 更新时间:2024/1/26 3:27:03

北魏孝武帝元修,北魏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32年—公元534年),字孝则,孝文帝之子广平武穆王元怀的第三子,母亲李氏。性格强硬胆大,好武术,为人无礼。

大丞相高欢在532年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但元修无法容忍高欢掌握实权。为此,孝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排挤高欢及其同党势力,军政大事由孝武帝与斛斯椿全权裁决,以摆脱高欢的控制。为了加强对抗高欢的实力,孝武帝积极扶持关中地区手握重兵的大行台贺拔岳,秘密派人与之联络,并树为自己的亲信。

对孝武帝的这些举动,大丞相高欢非常恼火。随着双方矛盾的一步步公开与激化,双方交战的准备工作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孝武帝以斛斯椿兼领军,命宇文泰率兵东进。宇文泰以大都督粱御为雍州刺史,率步骑5000为先锋,兵不血刃,说降高欢派去的雍州刺史贾显庆,占据了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宇文泰也亲自率兵随后而来。同时,孝武帝通过撤换都督及河南、关西等地刺史等措施,排除高欢在洛阳及河南地区的势力。双方矛盾达白热化。

永熙三年(534年)五月,孝武帝征调河南诸州郡部队,大阅兵于洛阳,对外宣传说是准备南下伐梁,实为讨伐高欢。为了蒙蔽高欢,孝武帝还给高欢下了道密诏,声称宇文泰、贺拔胜有不臣之心,所以,此次假称南下伐梁,实为防备宇文泰等人,并让高欢随时准备,听候调遣。其实高欢早已察觉孝武帝阅兵的真实目的,但表面上却装糊涂。后孝武帝发现高欢已察觉自己的计划,并拥兵数十万做好了准备,非常惊恐,立即与亲信大臣商议如何使高欢退兵。

高欢一面加紧准备,一面上书孝武帝道:“臣为嬖佞所间,陛下一旦赐疑。臣若敢负陛下,使身受天殃,子孙殄绝。陛下若垂信赤心,使干戈不动,佞臣一二人愿斟量废出。”

面对高欢的威胁,孝武帝横下一条心,要与高欢斗到底,宁为高贵乡公,不愿当汉献帝。此年五月十六日,孝武帝命大都督源子恭带兵镇守阳胡(今山西垣曲)、汝阳王元暹镇守石济(今河南延津),准备凭据黄河天险,阻挡高欢。同时,命开府仪同三司贾显智为济州刺史,与斛斯椿弟豫州刺史斛斯元寿一起,率兵东趣济州,在此危急关头,中军将军王思政劝孝武帝迁都关中,凭借宇文泰的势力与高欢斗争。孝武帝遂派人去见宇文泰商讨此事。宇文泰非常欢迎孝武帝入关中,并命秦州刺史骆超为大都督,率轻骑1000赶赴洛阳,去迎接孝武帝及文武群臣,随后又派人出潼关相迎。

高欢因孝武帝屡次下诏数其罪过及孝武帝洛阳大阅兵等活动,感到非常不安,遂决定先下手为强,攻取洛阳,废孝武帝而另立。于是,他命其弟定州刺史高琛领兵镇守晋阳,以固后方。宇文泰得知高欢率兵南下,即传檄文于各州郡,列举高欢的罪恶,并亲率大军从高平东进,前锋部队屯于弘农(今河南灵宝)。

七月初一日,孝武帝御驾亲征,率兵10余万驻守河桥(今河南盂县与孟津间),以斛斯椿为先锋,陈兵邙山之北。斛斯椿请求率2000。精锐骑兵渡河夜袭高欢,可趁其疲敝,一举击溃敌军。可孝武帝听信小人之言,没有准许其请求,错失时机,后兵败西逃。

534年,高欢立元善见做了皇帝,即孝静帝,并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这就是历史上的东魏政权。第二年,孝武帝与宇文泰有隙,被宇文泰毒死,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政权。

东魏、西魏均没维持多久,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掉东魏,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了北周政权,北魏正式灭亡。

标签: 北魏北魏皇帝

更多文章

  • 元朝的建立 揭秘历史上的元朝是怎么建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元朝的建立,元朝,建立

    元朝的建立:元朝(1271年-1368年)全称大元或蒙元,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元朝由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他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那么元朝是如何建立的呢?蒙古高原地区的众多蒙古部落原为金朝的臣属少数民族,随着金朝的逐渐衰落,蒙古的势力也开始壮大起来,逐渐脱离金朝

  • 秦朝的建立 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如何建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朝的建立,秦朝,建立

    秦朝的建立: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那么秦朝是如何建立的呢?秦国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

  • 清朝九门提督管的是哪九门?九门提督是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官员,清朝制度

    清朝的步军统领衙门是干什么的?步军统领衙门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是京师卫戎部队。掌京城守卫、稽查、门禁、巡夜、禁令、保甲、缉捕、审理案件、监禁人犯、发信号炮等要职。九门指的是东边的东直门、朝阳门;西边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北边的德胜门、安定门;南边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统称"内

  • 皇室称谓由来:中国古代皇后为何自称“哀家”?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古代皇帝,古代皇宫

    中国古代皇室各种称谓的由来:古代君王有许多称谓,每种称谓都有它的来历。朕:在古代,原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如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首句中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朕”便成为帝王自称的专用词,不准别人再用。天子:君王认为自己是“天之子”,拥有的地位是上

  • 解读清朝十二帝年号中的意蕴:清朝皇帝的年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皇帝,清朝

    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入关后的十位皇帝分别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作为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清朝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超越前人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先后有

  • 什么是富春山居图 历史上真实的《富春山居图》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动笔之时便注定是个传奇,因为它是一位在七十岁前从未想当画家的人,八十岁时才动笔绘制的。幼年的黄公望书读得甚好,与同时代的读书人一样,一心只想参加科举考试进府做官。四十岁之前,他追求的是身份地位,他曾一度被摆在难以想象的乏味官职——杭州官府专收田粮赋税小官上。改变他人生境遇的

  • 寒食节的文化 寒食节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大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寒食节,节日,文化价值

    寒食节文化价值: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历史价值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

  • 诸葛亮为什么难以入围千古名相之列?诸葛亮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

    历史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诸葛亮是千古名相似乎是历史定论。其实,诸葛亮只能算是一个千古忠臣,并非千古名相;而史书中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名相,这就有待于商讨了。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弃细务,凡事必亲躬,说明身边人才贫乏;有良才而不用,以庸才而误事,没有识人之明;统兵无功导致几次伐魏失败,这乃是为官为相

  • 古代只为礼仪不为美:古代哪些女子能穿红裙?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礼仪,女人,红裙

    古代不能穿裙子的女人:裙子是当今许多女子极其钟爱的服装,就裙子的功用来说,古代的裙子和现在的裙子有不小的差别。在古代,女子穿裙子主要是为了讲究礼节,而不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妩媚和俏丽。中国古代对于女子的言谈举止以及装束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明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妇人之异于男子,全在下体。男子生

  • 八旗子弟不结亲:揭秘清朝“满汉通婚”艰难之路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八旗子弟,满汉通婚,清朝

    满汉通婚:满族人建立清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推行八旗制度。旗人与非旗人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别。满洲人都编入八旗;以后又将归顺的蒙古骑兵也编入八旗,称为蒙古八旗;同时又将部分最早归附努尔哈赤的汉军也编入八旗。此外,八旗还包括部分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锡伯族。于是以北方各少数民族和部分汉族旗人为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