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黛玉与宝钗二人在书中都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

红楼梦中黛玉与宝钗二人在书中都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4/1/18 13:48:14

红楼梦中黛玉与宝钗二人在书中都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黛玉与宝钗是书中最出色的两个女儿,甚至连她们的判词都放在同一首诗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宝钗身上被盛赞的是“德”,黛玉身上最耀眼的则是“才”。可是红楼人物的塑造是如此立体化,多面化,宝钗、黛玉作为两个最美好的女儿,也绝不仅仅限于“德”与“才”了。

她们都是美丽的:黛玉如芙蓉般清雅,宝钗如牡丹般雍容。黛玉美得脱俗出尘,宝钗则美得端方明丽。所谓“环肥燕瘦”,此意象也在书中出现过:第二十七回的回目便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一回里描写了宝钗扑蝶、黛玉葬花两个经典画面,曹公将二人分别比作了杨贵妃、赵飞燕,可见对这两个女子之美的赞叹。也表明,二人之美,只有风韵不同,并无高下之分。

她们都是才女:一个号“潇湘妃子”,一个号“衡芜君”。林黛玉的《葬花词》哭倒了宝玉,在《菊花诗》的盛宴中夺魁,因其作《桃花行》出色,诗社都由“海棠社”改为“桃花社”。宝钗的《螃蟹咏》被誉为“食蟹绝唱”,《柳絮词》里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得到众人的赞赏,推其为尊。

从二人的诗作来看,二者诗风不同,一个风流别致,一个含蓄浑厚,难分上下,同为大观园诗社中的翘楚。

两个有趣的灵魂终究要相遇的。更何况是这样两个形质兼美的女子。

尽管初期黛玉并不接纳宝钗,认为她“藏奸”,可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相处中,终于有了“孟光接了梁鸿案”的那一回:黛玉因与宝玉读了《牡丹亭》《西厢记》这些古代被视为“禁忌”的“杂书”,记了些里面的句子,在宴席上脱口说了出来。宝钗心里清楚,不动声色,却在私底下劝诫她:不可读杂书“移了性情”,女孩子家总要以女红针黹为重。

黛玉一改往日的任性,竟是将宝钗的话都听了进去。宝钗就又现身说法,将自己幼时淘气“读杂书”的经历讲给黛玉听。这份情真意切的无私劝诫打动了黛玉,也打开了黛玉紧闭的心门。

那一次,薛蟠从江南归来,带回了黛玉故乡的土仪,宝钗分送给姐妹们,给黛玉的比送别人更厚一倍。也许,是宝姐姐体谅黛玉少小离乡,想用苏州土仪抚慰她的思乡之情。那一个雨夜,黛玉闷制《风雨词》,宝钗差人到潇湘馆送来了大包燕窝给她调养身体。

黛玉自幼死了母亲,后来连父亲也去世了。虽然在贾府得贾母的庇护,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却无人这样细心地教导她、爱护她。黛玉的心诚然是一颗玻璃心,脆弱敏感是有的,可是黛玉的心也恰如玻璃一般纯净透明,纤尘不染。宝钗对黛玉的包容与善意,黛玉不会不感动。

人心换人心。黛玉对宝钗的接纳与依赖,既是宝钗一如既往的善意的回报,当然也是宝黛爱情日益明朗化带给黛玉的安全感。爱情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宝钗的善解人意与通达圆融,是黛玉渴求的。黛玉这样一个孤女,对亲情的渴望不逊于湘云,湘云屡屡想要宝钗这样一个亲姐姐,黛玉又何尝没有此愿呢?

于是,当贾母亲自托了薛姨妈照管黛玉后,黛玉对薛姨妈直呼“妈”,对宝钗直呼“姐姐”,对宝琴直呼“妹妹”,并不提名道姓。我想,这是黛玉与人最大程度的信任与亲密了。

她明明是个喜散不喜聚的女孩来着,可是在那期间,她却连吃饭都要与宝姐姐一处去。这是怎样的一种依赖啊?黛玉的心是一座小小的城,宝钗的友情如同一缕春风,于无声处浸润其中。

曾经,当宝钗一家还住在梨香院时,她也曾在宝玉到后,来到宝钗处,说出过“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了”这样的“歪话”。

可是后来,她却依偎在薛姨妈的怀里,想要认作干娘。聪明如黛玉,卸下重重铠甲,对薛姨妈母女二人毫不设防。

也经常有人怀疑宝钗对黛玉好的“动机”,黛玉从前怀疑过的宝钗“藏奸”,直到现在,也依旧还有人怀疑着。红楼梦未完,是永远的遗憾。

我们不知道黛死钗嫁的结局背后发生了多少故事,但是我也拒绝相信续书中的黛玉之死与宝钗之嫁。

古代女子的婚姻大事皆由父母做主,宝钗如此识大体,怎么就会违背礼教,替自己“谋划”起了婚姻大事了呢?前八十回里,宝钗身上的“识”与“时”却早已脱颖而出,不容小觑。

这样一个女子,怎么会奸诈呢?《红楼梦》是为闺阁女儿作传,大旨谈情的世情小说,它不同于时下庸俗的宫斗剧。

将宝钗对黛玉的真情扭曲为她迷惑黛玉的手段,始终对宝钗怀有不可名状的猜忌与恶意的推测,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啊。

宝钗博学多识,其知识面之广,超过任何一个红楼女儿,也远在宝玉之上:从文学到戏剧,从诗词到曲赋,从绘画到药理,从经济到管理,她面面俱到。她随份守时,其通达圆融,为人称道。

这样的宝钗,对神仙似的林妹妹示好,难道不是惺惺相惜的真情吗?因为黛玉足够优秀,所以宝钗愿意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去对待黛玉,包容她的小心眼和小脾气。

如果我们能够懂得黛玉,体谅黛玉的一颗玻璃心,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欣赏宝钗,我们更不会质疑黛玉与宝钗之间的友情。两个优秀的人相遇、相处、相知、相伴,是这世间多么美好的一份记忆。

两个同样美好的生命,在朝夕相处中产生的惺惺相惜之情,像是开在凉薄世间的一朵牡丹花,像是开在荒漠绿洲中的一株芙蓉,多么珍贵。

如果一定要说遗憾,那一定是,如此美好的两个生命,却同样不能获得圆满与完美的结局:“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千红一窟(哭)的结局早已注定,这世间能记取的温情与爱便显得弥足珍贵。我至今笃信,黛玉与宝钗的情意便是其中最明媚的底色。

标签: 黛玉清朝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平儿通房丫鬟的身份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平儿,清朝

    红楼梦中平儿通房丫鬟的身份是怎么来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王熙凤是《红楼梦》里贾琏的正房夫人,平儿是从小伺候王熙凤的丫头。平儿陪着王熙凤从王家嫁进了贾家,她是王熙凤的心腹和闺蜜。王熙凤结婚后,强逼着平儿做了贾琏的通房丫头。通房丫头是可以和男主人同房的丫头,可是王熙凤到处防着平儿不让平

  • 红楼梦中贾珠早逝对宝玉、李纨有何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贾珠,清朝

    红楼梦中贾珠早逝对宝玉、李纨有何影响?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贾珠是荣国府里最上进的孩子,可是他却早早死了。贾珠早亡有何深意呢?第一,贾府气数将尽,优秀的人早亡。贾珠是贾府优秀的子孙,他酷爱读书,少年成名,前途无量。如果贾珠不死,那么他一定会金榜题名成为天子

  • 红楼梦中春燕是个有远见的丫鬟?为何这么说?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燕,清朝

    红楼梦中春燕是个有远见的丫鬟?为何这么说?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怡红院是贾府最俏的部门,无数的人想尽办法,挤破了头也想进去。怡红院住着贾府的金凤凰贾宝玉,金贵无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是别处能相提并论的。怡红院侍候的人,数量多,活儿少,但聚集着丫环中的翘楚,竞争分外激烈。有贤能者如袭人

  • 红楼梦中柳湘莲与尤三姐的结局到底是如何造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柳湘莲,清朝

    红楼梦中柳湘莲与尤三姐的结局到底是如何造成的?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若说《红楼梦》中谁是最帅的人,柳湘莲应该是当仁不让的。宝玉太娘,贾琏太花,贾芸少了才情,贾蓉太胡闹,贾府里男子们,都少不了纨绔子弟的臭毛病,或纵情享乐,或自身柔弱不能自理。而柳湘莲,却几乎是一个堪称

  • 薛刚反唐第81回:识天命诱母旧唐,见人事劝父降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薛刚反唐》,清朝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86回:武全忠偶遇佳丽,夏去矜设计害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薛刚反唐》,清朝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87回:方彪入牢见家主,赵武大怒闹武衙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薛刚反唐》,清朝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93回:骡头太子受元戎,梨山老母遗徒弟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薛刚反唐》,清朝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94回:樊梨花施法除怪,窦必虎率众勤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薛刚反唐》,清朝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旧唐书》·列传卷五十九篇讲述了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旧唐书,唐朝

    《旧唐书》共200卷,作者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那么其中《旧唐书》·列传卷五十九篇讲述了哪些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冯盎,高州良德人也。累代为本部大首领。盎少有武略,隋开皇中为宋康令。 仁寿初,潮、成等五州獠叛,盎驰至京,请讨之。文帝敕左仆射杨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