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黛玉的奶妈王嬷嬷与王夫人有何联系?

红楼梦中黛玉的奶妈王嬷嬷与王夫人有何联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33 更新时间:2024/1/9 0:05:45

红楼梦中黛玉的奶妈王嬷嬷与王夫人有何联系?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红楼梦》有很多看似巧合,都是曹雪芹的有意设计。比方林黛玉的奶娘王嬷嬷,这个等同林黛玉母亲的存在,与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同姓。曹雪芹如此设计,无疑大有深意。

(第三回)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

林黛玉进京,带着自己的奶娘王嬷嬷和贴身丫头雪雁。贾母眼中王嬷嬷极老,雪雁甚小,都是不堪用,“不遂心省力的”。

林黛玉带过来的两个人证明林家并不富裕。贾敏曾常与林黛玉说外祖家与自家不同。从林黛玉这两个最亲近的人就能看出两家差距巨大。

贾母看不上的奶娘和丫头,一定是林如海能给女儿最好的。如果家里有周瑞家的或者鸳鸯袭人这种能干的,如何轮得到王嬷嬷和雪雁伺候。

有人会说王嬷嬷是奶娘,就因为她是奶娘才更不合理。都知道年轻健康的女子的奶水对婴儿好,怎么可以给林黛玉找一个年纪很大的奶娘?

闲言少叙,王嬷嬷跟着林黛玉进京,是足以信任的妈妈。她在贾敏死后是林黛玉最亲近的家人,一切日常也都由王嬷嬷照管。虽说原文突出紫鹃,实则王嬷嬷在林黛玉房间最关键。

(第五十七回)婆子们因也笑道:“姨太太虽是顽话,却倒也不差呢。到闲了时和老太太一商议,姨太太竟做媒保成这门亲事是千妥万妥的。”薛姨妈道:“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

薛姨妈提议要给林黛玉和贾宝玉做媒,“婆子们”积极响应,其中最主要者就是林黛玉的奶娘王嬷嬷吧。

林黛玉日日煎心的心意,也唯有紫鹃和王嬷嬷看的清楚。紫鹃是贾家人尚有话可说,王嬷嬷一介外人确是无缘置喙。

曹雪芹设计王嬷嬷与王夫人一个姓,“一家子”的原因,大体有三个。

一,王嬷嬷与王夫人是贾宝玉的母亲的原因类似。出处都是《僧圆泽传》关于三生石的典故。

苏轼有文记载:唐代和尚圆泽与好友李源同游三峡,当夜圆泽与李源说:我今夜将圆寂,当天所见舟中之王姓妇人便是未来的母亲。你若顾念友情,可于十三年后杭州天竺寺外三生石畔寻我。

“三生石”故事的由来奠定了贾宝玉的母亲必是姓王。而林黛玉前世绛珠仙草,就长在三生石畔,是神瑛侍者灌溉甘露给了她久延岁月修成人形的机会。

所以,林黛玉虽没有王姓母亲,也有王姓乳母,皆因得自神瑛侍者的甘露,就像奶娘的奶水一般。王嬷嬷姓王,也就不奇怪了。

二,不但贾宝玉的母亲姓王,林黛玉的奶娘姓王,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也姓王。林黛玉还要认薛姨妈为母。这一圈兜兜转转,证明宝黛钗三人都是当初三生石畔灌溉的主角。

林黛玉是绛珠仙草,贾宝玉是神瑛侍者,那么薛宝钗呢?显而易见刨除三生石,也只有甘露是薛宝钗。

脂砚斋评钗黛二人“钗黛合一”,二人的金陵十二钗判词与[终身误]曲子都在一处。证明绛珠仙草和甘露合而为绛珠仙子,投胎转世分而为林黛玉、薛宝钗。

宝黛钗三人,都有“母”姓王,这个设计太有意思了。

三,王嬷嬷姓王,突出“亡”的本意。林黛玉的身体有病久治不愈,除却先天体弱外,她靠年老的奶娘喂养,也有一定关系。王嬷嬷极老,本就有不健康的影射。

王嬷嬷姓王,通“亡”,突出林家家破人亡。林黛玉的父母兄弟皆亡,家族传承也亡,她十七岁泪尽而亡。王,亡也。

曹雪芹很多设计都有深意,王嬷嬷堪称林黛玉的前世今生伏笔。

根据原文众多线索,林黛玉并没有死在贾家,而是为了贾宝玉,和贾探春一起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异国,最终客死他乡。

王嬷嬷像黛玉母亲一般,势必不能独善其身,会随着她出嫁。林黛玉死,王嬷嬷要么先行一步,要么只能贾探春为她养老送终,结果不得而知。她能与“女儿”林黛玉一生不离不弃,令人感佩怜惜。

标签: 王嬷嬷清朝

更多文章

  • 《过江七事·禁缉事》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过江七事

    弘光登极,从龙诸挡势渐张,又时若窘急,日思出为渔猎计。先朝奸王坤,首借催饷,营差吴越,以阁臣高弘图等力持寝。亡何,奸人导之缉事,群心动,谋设东厂矣。以弘图、曰广俱在告,群噪王铎出谕行,铎不可。越日,曰广入直,铎备言状,曰广曰:“今发不遂,必再发,请摩厉须之!”巳而御史祁彪佳疏至,指陈缉事、诏狱、

  • 《过江七事·正纠参》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过江七事

    国变时,诸勋臣日藉藉,归狱文臣误国,宫詹姜曰广曰:“误国者可诛也!予数载林居,诸公当日召对,胡不言?”语稍塞。会立国,群谋援高皇帝开国时以魏国徐达为左丞相例,尚未发。一日朝罢,魏国公徐弘基、诚意伯刘孔昭等面奏:“文臣朋党误国,”并言“吏部尚书张慎言专权结党,擅引旧辅吴牲。”科道官李沾、郭维经等亦言:

  • 《南齐书》·卷三武帝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齐书,萧子显

    《南齐书》此书主要记述的是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那么其卷三武帝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世祖武皇帝讳赜,字宣远,太祖长子也。小讳龙儿。生于建康青溪宅,其夜陈孝后、刘昭后同梦龙据屋上,故字上焉。初为寻阳国

  • 《南齐书》·卷四郁林王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齐书,萧子显

    《南齐书》此书主要记述的是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那么其卷四郁林王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郁林王昭业,字元尚,文惠太子长子也。小名法身。世祖即位,封南郡王,二千户。永明五年十一月戊子,冠于东宫崇政殿。其

  • 薛刚反唐第22回:鸾英避难黑龙村,薛义忘恩贪爵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薛刚反唐》,清朝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薛刚反唐第23回:通城虎酒醉遭擒,两英雄截途抢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薛刚反唐》,清朝

    《薛刚反唐》是中国传统故事,作者是如莲居士,主要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故事。小说从讲史演进而来,故事情节多半出于民间传说,然而书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陈金定、薛刚、薛金莲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为民间脍炙人口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八十八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三朝北盟会编

    炎兴下帙八十八。起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辛亥,尽十二月一。日癸丑。王庶再上乞罢和议劄子。李光参知政事。张守知洪州兼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刘一止起居郎。刘一止绍兴二年为起居郎以宫祠去後除祠部员外郎赐奉祠俄除浙东提刑一止立朝议论剀切士论归之时上眷不衰八年九月召赴行在奏对称旨上喜除秘书少监未几复为起居郎制曰: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八十七记载了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三朝北盟会编

    炎兴下帙八十七。起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戊申,尽二十九日辛亥。二十六日戊申枢密副使王庶奏乞免签书和议文字王庶与讲和异议虏(改作金)使张通古等将到国门庶乃奏劄乞免签和议文字曰:臣识性蒙昏计虑疏阔待罪枢庭略无称效闲者虏(改作金)使之来大臣签议或和战所主不同臣忠愤所激辄尔妄发不量彼已之势不察时事之宜屡奏封

  • 元代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卷一·三皇圣纪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代,《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为元代忽思慧所撰,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一·三皇圣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昊伏羲氏风姓之源,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九十一记载了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三朝北盟会编

    炎兴下帙九十一。起绍兴九年正月五日丙戌,尽十四日乙未。九年正月五日丙戌赐新复河南州军敕。门下朕以眇躬嗣承丕绪明不能烛德不能绥为人子孙不能保其所付为人父母不能全其所安虽穷宵旰之勤未息边隅之瞽当国难军兴之既久而师老财匮之是忧被甲荷者苦暴露之劳行斋居送者困征求之扰衣冠流离而失所黎元憔悴而靡堪由朕一人昧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