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落梅》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落梅》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53 更新时间:2024/2/28 12:08:54

落梅

刘克庄 〔宋代〕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教人触目愁肠,更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

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人。

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气,还久久不去。

啊,让东风执掌对百花的生杀予夺大权,真是差矣错矣,它忌妒梅花的孤高,对梅花任意摧残,根本不讲怜香惜玉。

注释

落梅:即掉落的梅花。

砌:台阶。

骚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诗人。

谬:不合情理的。

权柄:犹权利。

孤高:孤特高洁;孤傲自许。

主张:主宰;作主。

赏析

首联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每一片落梅都使诗人触目愁肠,更况那如雪花般飘落下来的铺满台阶又堆上了墙头的落梅呢?面对如此凄凉的景象,自然引起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颔联进一步刻画落梅:“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这两句对仗工整,化用典故,寓意深刻。两句诗不仅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四散的凄惨景象,而且高度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的坎坷一生。“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越过五岭,指到达今广东一带,暗喻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故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湘”,指湘江流域,今湖南一带,暗用屈原失宠被逐,投汨罗江而死的故事。然而,这里的“迁客”、“骚人”不仅指屈原、韩愈,而且泛指历史上一切仕途坎坷的有志之士。诗人一笔双写,不仅用“迁客”、“骚人”的迁谪放逐来比喻“落梅”,且用梅花的高洁品格来赞美“迁客”、“骚人”。

颈联写落梅的最后结局:“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这两句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落梅虽零落成泥,但香气经久不灭。诗人在此表面是赞美梅花,实际上是对那些遭迁谪放逐但是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的赞颂,用笔委婉,言近旨远。

上三联重在写景,景中寓情。尾联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是全篇的点睛之笔。“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这两句看似指“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即不怜香惜玉。实际上,“东风”者,指控的是执掌权柄者,诗人用暗讽的笔触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

这首咏梅诗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有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诗人浓烈的悲愤之情。简直可视为一篇浓缩了的《离骚》。

呜呼!“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刘克庄咏梅诗词之丰无人可及。不啻于斯,他的一生针对南宋“国脉微如缕”的现状,写下了大量抒发感慨的不同题材的诗篇,爱国之心“似放翁”,高洁之志“似稼轩”,其身其品一如梅花。

创作背景

嘉定十七年(1224)刘克庄为建阳令,建阳在今福建北部,在当时属荒僻之地。诗人为了抒发自己遭贬斥的牢骚,并对当政者有所讥刺遂作此诗。

标签: 宋朝刘克庄

更多文章

  • 严仁将春景和美人的娇颜、春怨写出,遂作《醉桃源·春景》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严仁,《醉桃源·春景》

    严仁(约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好古博雅。杨巨源诛吴曦,安丙惎而杀之,仁为作长愤歌,为时传诵。与同族严羽、严参齐名,人称“三严”。仁工词,有《清江欸乃集》不传,《文献通考》行于世。存词30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严仁

  • 严仁为了新颖别致地写闺情,遂作《玉楼春·春思》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严仁,《玉楼春·春思》

    严仁(约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好古博雅。杨巨源诛吴曦,安丙惎而杀之,仁为作长愤歌,为时传诵。与同族严羽、严参齐名,人称“三严”。仁工词,有《清江欸乃集》不传,《文献通考》行于世。存词30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严仁

  • 姜夔置身于名花倾国之中,顿生迟暮之感,遂作《侧犯·咏芍药》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姜夔,《侧犯·咏芍药》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出生于鄱阳(今属江西),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曾著《大乐议》宁宗时献于朝,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其中《白石道人歌曲》是其自度曲附有旁谱。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姜夔的《侧犯·咏芍药》,一起来看看吧!【

  • 刘克庄不忘人间百姓疾苦,遂作《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克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刘克庄的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 《解佩令·自题词集》是谁写的?怎么鉴赏?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解佩令,自题词集

    还不知道《解佩令·自题词集》是谁写的?怎么鉴赏?这是清代词人朱彝尊为自己的词集题的一首词,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创作背景词人少壮时曾与爱国志士结交,从事抗清复明斗争,后来事败出亡,飘零四方。于是词人将这时期所作的部分词篇编成《江湖载酒集》,并题了这首词。作品原文解佩令·自题词集十年

  • 《卖花声·雨花台》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卖花声,雨花台

    《卖花声·雨花台》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朱彝尊所创作的一首词,为怀古伤今之作,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创作背景南京是六朝都城,是历史上著名的金粉繁华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南明福王也以南京为首都。可是清兵南下时,南京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作者在明

  • 《马上作》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戚继光

    马上作戚继光 〔明代〕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边草 一作:边月)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多是 一作:都是)译文转战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边关的花草都笑我这一生总在奔波。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注释南北驱驰:戚继光曾在东南沿海一带抗

  • 《题葡萄图》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徐渭

    题葡萄图徐渭 〔明代〕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译文半生落魄已然成了老头子,独自站在书斋中听着呼啸的晚风。笔下有明珠却没有地方可以卖,只能闲置在慌乱的野藤中。注释翁:老头。笔底:笔下。创作背景徐渭借宿在净众寺中时,方丈室中迎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墨葡萄图》吸引他。方

  • 《所见》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袁枚

    所见袁枚 〔清代〕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注释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欲:想要。捕:捉。鸣:叫。立:

  •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袁枚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袁枚 〔清代〕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译文在凄清冷寂的秋夜拜访借园主人,还未见其人已经听到笛声。悠悠笛声在冰凉如水的月色中飘荡,抒发着主人的心情。笛声嘹亮,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深处的红藕的飘来阵阵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