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一起去探望生病的宝钗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一起去探望生病的宝钗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75 更新时间:2024/1/6 13:50:46

宝黛钗三个人的爱情故事一直都是《红楼梦》中大家关注的重心,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第八回写贾宝玉林黛玉去探望薛宝钗的故事,这是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第一次短兵相接,三个人当事人鼻子抵鼻子,脸对脸,一场大戏,正式开锣。

一,“金”与“玉”的第一场对手戏

前一回,周瑞家的说薛宝钗身子不太好,所以过了两天,贾宝玉前来探望,在这里,“金”与“玉”正式相互亮相,展开第一场对手戏。

薛宝钗主动提出要看通灵宝玉,又把玉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反复读了两遍,有点出神。丫鬟莺儿及时神助攻,指出这和宝钗金锁上的字是一对。于是水到渠成地,金锁正式在贾宝玉面前亮相,贾宝玉惊喜地发现,锁上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脱口而出:“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你看,这可是贾宝玉自己亲口确认的。薛宝钗不动声色,拿下一城。

而且,薛宝钗摘金锁,是一个何其惊心动魄的画面:与贾宝玉面对面坐着,“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

这个动作不得了。即便在现代社会,当着男孩子的面解开外衣,也未免过于豪放,何况在那个礼教森严的时代,简直是敏感镜头。

素色的外衣,衬托着里面艳丽夺目的大红袄,分外刺激。

饶是姊妹里厮混惯了的贾宝玉,也不觉忘情,与薛宝钗越坐越近,闻到她身上“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问明是冷香丸,又想要尝尝。

——渐入佳境。此时莺儿已被打发离开,现场高度私密化,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剧情照此往下走,一个索要,一个不给,就快到肢体接触了。

不巧的是,或者说,巧的是,林黛玉忽然到了。

二,贾宝玉、林黛玉先后脚来,各有心思

贾宝玉、林黛玉没有一起来,这个有意思。

自从林黛玉进贾府以来,两人一处坐卧,略无参商,往东便一起往东,往西便一起往西,今天为什么各自行动,不叫上对方呢?

我们翻回去看上一回,两个人是在一起时听到薛宝钗生病的消息的,却没有商量一起去看望。

贾宝玉只说,让丫鬟去看看,代表自己和林妹妹问候,自己也着凉了,等好了亲自去看。

——你细品,贾宝玉这话其实是说给林黛玉听呢,表示自己不打算去看薛宝钗。

而林黛玉不作声。她心里是想去看望的,但是,又不想给贾宝玉薛宝钗增加一个见面的机会。

所以,一个说不去,一个不说去,心里打算的,却都是丢下对方,自己一个人去。结果不就,一前一后,赶到一块了吗。

林黛玉肯定暗自庆幸,到的及时,如果再迟会子,那两个私定终身了都。

下面轮到林妹妹发挥了。

三,林黛玉话带机锋,妙语频出

第一句是:“嗳哟,我来的不巧了!”

——确实“半含酸”吧?宝钗问这话怎么说,可是林黛玉偏偏能够解释得通:别赶一块,错开了来,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

薛宝钗哑口无言。

贾宝玉心虚,借口下雪想溜,林黛玉说:“是不是,我来了他就该去了。”

——休想跑。倒要看你如何表演。

席间,宝玉要吃冷酒,听了宝钗劝,于是改喝热的。

这一幕,林黛玉看在眼里,只抿着嘴笑。此时雪雁送手炉来,说是紫鹃吩咐的。林黛玉说:“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话外其实是讥刺宝玉,可是话里呢,只是在批评雪雁。没法抬杠,宝玉只好嘿嘿傻笑。

李嬷嬷三番几次阻挡宝玉喝酒,林黛玉不高兴了,说:“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

——你看这话说的,是讥讽李嬷嬷吗?是。可能又不全是。怎么琢磨,都还有点连带薛姨妈等人一块说了的意味。薛宝钗只好来拧她的腮,说,你这嘴啊,让人恨也不是,喜欢也不是。

在梨香院这一天,林黛玉句句语带双关,敲打贾宝玉,暗讽薛宝钗,说说笑笑中,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已经不宣而战,悄悄较上了劲。

四,一切刚开始

没有人吹哨,怎么忽然就开打?

我们再回头看上一回,连贯起来,就明朗了——

薛姨妈托周瑞家的捎过去十二支宫花,给她们姊妹戴,说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宫里的东西,她是从哪里弄的?

这就是暗表薛宝钗已经入宫参加过秀女选拔。那宫花估计就是宫里给参与者的赠品。

薛姨妈本来以为稳进,成绩优异,而且已经打点停当,只坐等喜讯。所以把宫花先分赠出去,其实是为后面的喜讯做铺垫。

孰料两天之内风云突变,不知哪里出了岔子,薛宝钗落选。于是薛家迅速调整战略,金玉良缘由备选项立即提升为当务之急。

恰好宝玉来探病——估计正是在秀女选拔中受了累,此时两人独对,机会难得,薛宝钗当机立断,果断出手,一时所向披靡——在林黛玉下赛场之前。

林黛玉妙语连珠,几句话刹住宝玉兴头,一举扭转局面。

用过餐后,林黛玉问贾宝玉走不走,宝玉说,你走,我就和你一起走。

——虽然不是同来,到底同归。

再想想八十回以后故事,叫人不胜唏嘘:说好的同归,怎么一个断魂于先,一个出家在后呢?

临行时,丫鬟给宝玉戴斗笠,戴不好,林黛玉“站在炕沿上道:啰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呢?“忙就近前来。”

——到底这个一呼,那个便一应,默契至此,如有灵犀。薛宝钗今日抢跑所获得的优势,至此化为无形。

一切不过刚开始。小儿女恩恩怨怨,在局外人看来,都是戏;而身在局中的,一言一语,一啼一笑,无不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标签: 宝黛钗清朝

更多文章

  • 世说新语·赏誉篇·第四十四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世说新语,南北朝

    众所周知《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赏誉篇·第四十四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原文时人目庾中郎:“善于托大,长于自藏。”翻译当时人士评价中郎庾敳说:“他善于寄身于高位,也擅长隐藏自己。”

  • 世说新语·赏誉篇·第四十五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世说新语,南北朝

    众所周知《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赏誉篇·第四十五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原文王平子迈世有俊才,少所推服。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绝倒。翻译王澄是出类拔萃的绝世俊才,很少有人可以被他认可。不过每当他听闻卫玠的言辞,则总是赞叹不已,为之倾

  • 禅真逸史第十三回:桂姐遗腹诞佳儿 长老借宿擒怪物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禅真逸史,明朝

    《禅真逸史》的情节十分曲折,是一个以南北朝南梁、东魏对峙为背景,书叙林澹然师徒两代人行侠仗义的故事。前半部讲东魏镇南将军林时茂出于义愤,斥责了践踏民田的相国公子高澄。为避祸削发出家,改号澹然,逃奔南梁,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禅真逸史》第十三回的故事。诗曰:一纸丹书下九天,忽闻司马已归仙。魂随鹤

  • 红楼梦众多丫鬟中,有哪些人与主子有私情?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丫鬟,清朝

    《红楼梦》中描写的丫鬟群体是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群体。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收房,是指丫鬟经当家主母同意,收入丈夫房中,伺候丈夫,替丈夫生儿育女。或者长辈将某个丫鬟赏赐给儿子,让她伺候儿子,为家族开枝散叶。被收房的丫鬟都有编制,有正经身份。或者是通房丫头,或者是姨娘。《红楼梦》里

  • 今古奇观第五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今古奇观》,明朝

    《今古奇观》是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选集,作者为明代抱瓮老人。主要选自冯梦龙的“三言” 和凌濛初的“二拍”。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书中的四十篇作品,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它既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新思想,又留存着消极和庸俗的旧意识

  • 朱灵: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随曹操征伐四方,屡建战功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灵,曹魏

    朱灵,字文博,冀州清河国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后将军,封为高唐侯,谥号威侯。初为袁绍部将,后归顺曹操,随曹操征伐四方,屡建战功。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公私分明朱灵初为袁绍部将。清河人季雍以鄃城背叛袁绍而投降公孙瓒,公孙瓒派遣兵将到鄃城助季雍守城。袁绍

  •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工艺部·卷二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御览》,卷二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

  • 红楼梦中黛玉与宝钗都是如何对待朋友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黛玉,清朝

    《红楼梦》一书,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可以说是研究的两大重点,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红楼梦》中,林黛玉被认为小性子,爱生气,爱挑理;薛宝钗被认为宽容大度,为人和善。林黛玉爱使小性子,却有一众好姐妹。而薛宝钗为人和善,却鲜有知心朋友。为什么?为什么黛玉比宝钗的朋友多呢黛玉交朋友,交心;宝钗

  • 古典名著《太平御览》:四夷部·卷二十二·北狄三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平御览》,卷二十二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

  •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珍宝部·卷一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平御览》,卷一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