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施公案第79回:瞎子生心讹诈,清官审断铜钱

施公案第79回:瞎子生心讹诈,清官审断铜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25 更新时间:2023/12/14 10:52:19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为528回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等江湖侠士辅佐下铲除贪官污吏、破案捕盗的故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79回 瞎子生心讹诈 清官审断铜钱

且说三名公差,领签出衙而去。贤臣坐在堂上,查看招词。

打角门走进几人。贤臣细看,都是年老的。一齐上堂嚷道:“我们是朝中内监。奉梁、卫二位首领之命来见,共十三名。首领们说:来此看情也在你,不看情也在你!”贤臣闻听,就知是前天缘故,带笑说:“众位不用动气,我有道理。此乃奉旨之事,少不得验看。”言罢,站起带笑说:“老爷们跟我来!”吩咐人在外面伺候,不必跟随,伺候答应。内监同贤臣迈步来至二堂。让坐。贤臣带笑说话:“梁、卫错瞧不起施某,拿话堵我。我才奏皇爷,准抄查验。不全有心不验,又恐背旨;验看了,有碍众位体面。驾到府衙,少不得施某私通看情。老爷们出衙,只说都已验过净身。老爷们好好回朝,多拜上二位首领,万望担待。明早朝主,必然启奏,包管大家无事。”内监闻言,心中欢悦,带笑齐尊:“府尹,从今以后,才知太爷是正人君子。都是我们首领之错,容日答报太府。”上马回朝。

且说贤臣正坐,从外跑进两人:一个老年;一个象似瞎子。

贤臣用手一指,骂声:“刁奴才!有什么冤枉,快快说来,本府好与你们公断。用吵嚷?”二人见问,有年纪的先说,口尊:“大老爷容禀:小的是教门中回民;这瞎子也是回民。小的们乃表兄弟:小的是舅舅跟前的,她是姑妈生的。小的姑夫死了,他在齐化门外礼拜寺住,算命为生。小的现在顺天府西边鼓楼弯里,开一座小羊肉铺生理。昨晚这瞎表弟进城到铺。小的问他来意。他说买卖不济,短少日用,姑妈叫他来找小的,要点费用。大老爷上裁,一个姑表至亲,小的留他住在家内,想着今早给他几百钱拿去使用。哪知睡了一夜,他变了心肠,把小的血本铜钱两吊,拿着便走。因此告到仁明大老爷台下。可恨他瞎眼迷了血心,欺负年尊,与小的相打。”

贤臣听罢说:“何用争嚷?”叫声:“瞎子,我问你:二目双瞎,还行坏事?人家钱你拿着便走,也使得吗?”瞎子见问,口尊:“大老爷,他说完了,小的细禀:小的名叫兰芝,大老爷看小的眼瞎,心却公道。虽说姑舅亲,各衣另饭。实回大老爷,人生天地间,不过凭的良心二字。”贤臣说:“王兰芝,依你说来,两吊钱真是你的了。”瞎子回答:“不是小的钱,小的就敢拿着走吗?内有缘故,这两吊钱,小的也不是容易积的。终日游街,算命打卦,挣不得多少钱文,少吃俭用,攒够两吊。小的心里想着要买两件衣服遮体。有心烦别人买,又恐赚小的钱文,是以想到表兄身上。闻他在鼓楼弯里开铺,典衣铺他很是熟识,烦替小的买买。因此把两吊钱拿进城来找他。适遇天晚,未买,因此留小的住在铺内,说今早去问。小的夜间思量:气候和暖,一时还用不着棉衣,何不把钱拿回家去,放给与人,得几文利息,养赡小的寡母。到冬再买衣服未迟。所以才不买了,一早起来拿钱要走。不料表兄为财昧了血心。只用他说一句良心话。仰求大老爷公断。”施公闻听,心中为难,无据无证,沉吟多会。又问:“那个回回,你叫么名字?”回回见问,叩头口尊:“大老爷,小的名叫洪德。”施公说:“你铺中还有伙计?”洪德回答:“铺中一个伙计,他白日挑出净肉担子去卖,到晚回铺归钱。”施公说:“既是你的钱,可有记号无有?”回回尊声:“大老爷,小的串钱,不过是见数串起,哪里来的记号呢?”贤臣又问王兰芝说:“你的钱可有记号对证没有?”瞎子见问,说:“大老爷,个人的钱,岂无记号,小的穿的钱,是满底子。”贤臣命数过。施安回禀:“小的数过,分文不错。”

施公略思,吩咐:“公差,快取新沙锅一口,堂内架起干柴。沙锅内放入水,把钱放在锅内。”公差遵照办理完毕,回禀。施公吩咐:“将二人带上。”公差随即将二人带上堂来听审。公差答应,将回回、瞎子带到,一齐跪下。施公说道:“二人争吵,告进衙门。本府用刑拷煮铜钱,他又不会说话。本府有妙处,叫你二人心服。”施公道:“你们去到锅边细看,锅内水面上飘的是什么东西?用鼻子闻闻,是什么气味?明白报本府知道。”差人答应,走至沙锅跟前细看:水底是钱,浮面飘着一层油。端起一闻,膻气之味,放下回身上堂,跪倒回明。

贤臣又叫:“王兰芝,你可听见了么?快些与我动刑。”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标签: 《施公案》施世纶

更多文章

  • 《论语》公冶长篇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孔子,论语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论语》公冶长篇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 《小五义》第七十七回:粉面儒僧逃命 自然和尚被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小五义》,第七十七回

    《小五义》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作者佚名,“小五义”指的五鼠后人,窜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掣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钻山鼠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锦毛鼠白玉堂的侄儿玉面专诸白芸生和“小侠”艾虎五人,全书主题环绕在群侠于忠协助平定藩王作乱、于义惩

  • 《红楼梦》尤老娘很美吗?为何尤氏父亲愿意娶她?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红楼梦,贾宝玉

    《红楼梦》尤老娘很美吗?明明是是寡妇,还带着两个女儿,条件很不好,为何尤氏父亲愿意娶她做续弦?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不想婚后不久尤老爹竟然也死了。从尤氏的年纪看,尤老爹应该比尤老娘大不少。他们的婚姻也挺有意思。尤老娘这人很有非议,主要是她教育尤二姐和尤三姐失败,让两个女儿

  • 《小五义》第一百二十三回:小义士偷听破铜网 黑妖狐暗算盗盟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小五义》,第一百二十三回

    《小五义》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作者佚名,“小五义”指的五鼠后人,窜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掣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钻山鼠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锦毛鼠白玉堂的侄儿玉面专诸白芸生和“小侠”艾虎五人,全书主题环绕在群侠于忠协助平定藩王作乱、于义惩

  • 《济公全传》第十五回:狗度董平改恶为善 荤酒回庙耍笑众僧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济公全传》,第十五回

    《济公全传》,是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济公和尚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以“飞来峰”、“斗蟋蟀”、“八魔炼济颠”等故事较为著名。自《济公全传》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续书多达二十余种,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

  • 《济公全传》第十六回:济公庙内卖狗肉 万善同归修碑楼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济公全传》,第十六回

    《济公全传》,是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济公和尚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以“飞来峰”、“斗蟋蟀”、“八魔炼济颠”等故事较为著名。自《济公全传》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续书多达二十余种,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

  • 《济公全传》第六十五回:律令鬼王宅捉妖 醉禅师古寺治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济公全传》,第六十五回

    《济公全传》,是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济公和尚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以“飞来峰”、“斗蟋蟀”、“八魔炼济颠”等故事较为著名。自《济公全传》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续书多达二十余种,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

  • 《红楼梦》薛宝钗精致利己,为何对香菱却很友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红楼梦,薛宝钗

    《红楼梦》薛宝钗精致利己,四处收买人心好为自己所用,为何她要对无任何势力背景的香菱好呢?这是因为薛宝钗其实也有善良的一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香菱本是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在她四岁的时候被人贩子拐卖了,直到十二三岁才重见天日。原本外貌出众的她,被冯渊看上了,所以一贯喜欢男

  • 《红楼梦》曹公还是温柔的,史湘云最后还留有一丝幸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红楼梦,清朝

    曹公还是温柔的,《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最后还留有一丝幸运,体现在“寒塘渡鹤影”中,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一起来看看吧!林黛玉和史湘云在中秋夜,看着贾家一家团圆,她们俩无父无母同是天涯沦落人,便走到一起互相慰藉。中秋夜凹晶馆联诗,成了黛玉和湘云人生和命运的一次碰撞,也是八十回前二人自我的最

  • 《红楼梦》王熙凤胆大包天,连贾母都敢利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红楼梦,清朝

    《红楼梦》王熙凤胆大包天,连贾母都敢利用,但是贾母是什么人?吃过的盐比凤姐吃过的饭都多,识破后果断将计就计,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一起来看看吧!王熙凤带着尤二姐去见贾母,将在宁国府“对”好的一番说辞讲出。不过是她生养艰难,忧心子嗣要给贾琏纳妾。可巧尤二姐是尤氏妹妹,新近又父母姊妹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