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词人李之仪写有新的意蕴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词人李之仪写有新的意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98 更新时间:2024/1/2 14:09:27

之仪(1048~1117后)北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一起来看看吧!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赏析】

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

全词以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以女子的口吻写出了相思之意,把水比喻成绵绵不断的情思。

更多文章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词人辛弃疾吟咏田园风光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

  •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赏析,词人叶梦得当时去任隐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叶梦得,《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1077年—1148年8月17日),字少蕴,苏州长洲人。祖籍处州松阳(今属浙江),北宋刑部侍郎叶逵五世孙,曾祖叶纲始迁苏州。 宋代词人。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

  •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赏析,词人周邦彦有悲苦的思念之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周邦彦(1057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学家,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

  •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赏析,词人蒋氏女当时被俘虏北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氏女,生卒年不详,宜兴(今江苏县名)人,一作浙西人。父兴祖,为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令,靖康初,金兵围城,抵抗而死,妻儿亦死难。韦居安谓:“其女为贼掳去,题字于雄州驿中,叙其本末,乃作《减字木兰花》词云......蒋令,浙西人,其女方笄,美颜色,能诗词,乡人皆能称之。”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词人李清照当时因惜花而痛饮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

  •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赏析,词人晏几道遣情遗恨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那么下面趣历

  • 《清平乐·留人不住》赏析,被词人晏几道写得浑然一体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那么下面趣历

  • 《踏莎行·候馆梅残》赏析,词人欧阳修抒写离情别愁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词人晏殊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 原有文集,今已散

  • 李白的《赤壁歌送别》好在哪里?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白,周瑜

    李白的《赤壁歌送别》好在哪里?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赤壁歌送别唐代: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译文犹如二龙争战以决雌雄,赤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