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长亭怨慢·渐吹尽》赏析,词人姜夔并非单纯的咏柳

《长亭怨慢·渐吹尽》赏析,词人姜夔并非单纯的咏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60 更新时间:2024/1/3 0:24:53

姜夔(1155年-1221年),字章,号白石道人,出生于鄱阳(今属江西),南学家、音乐家。他曾著《大乐议》宁宗时献于朝,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其中《白石道人歌曲》是其自度曲附有旁谱。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姜夔的《长亭怨慢·渐吹尽》,一起来看看吧!

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赏析】

《长亭怨慢》,词调名,姜夔创制,旁注工尺谱。本篇虽非单纯的咏柳词,但以柳枝头的“香絮”起兴,经柳丝般的“离愁行缕”收尾,词人身心沉潜其中,早已物我莫辨,主客难分。柳,无论柔条还是纤叶,无论绿荫还是飞絮,它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灞桥柳岸,“柳”“留”谐音,柳枝一折,令多少人心胆俱裂。在本词中,柳树的角色是频频转换的,前六句写别时别地,就时而言,正是“渐吹尽”时节,柳絮代表着无情流逝的时光,就地而言,绿荫深深,遮掩着门户,作为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一道屏障,柳树凸现了框人词这一艺术世界中的人,它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面对“青青如此”的长亭树,作者又一次隐入了困境,“望高城不见”的主人公显然已被深深的孤独感所包围,他希望树亦有情,可这只是空幻人生的一个空幻的要求,“怎忘得”一句,“第一是”二句都是无力的呼唤,最后,连并刀也是“空”有,末句展示给读者的只是“离别之神”——柳树那森然的面孔。

更多文章

  •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赏析,词人姜夔被不幸女子的身世所感动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出生于鄱阳(今属江西),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曾著《大乐议》宁宗时献于朝,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其中《白石道人歌曲》是其自度曲附有旁谱。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姜夔的《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一

  •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赏析,词人张孝祥重游寒光亭时所写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其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孝祥的《西

  • 《苏幕遮·怀旧》赏析,词人范仲淹的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文武兼备,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

  • 《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赏析,词人石孝友卧不安席,食不甘味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 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

  • 《清平乐·题上卢桥》赏析,词人辛弃疾对山水有清赏能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清平乐·题上卢桥

  • 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应该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应该怎么理解?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

  • 朱熹《劝学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熹,劝学诗

    朱熹《劝学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这首诗既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劝学诗/偶成宋代: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

  • 《望江南·江南月》赏析,词人王琪留下的回味是深长悠远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王琪,字君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徙舒(今安徽庐江)王罕之子,王珪从兄。嘉祐四年(1059年),王琪增订刊刻王洙之《杜工部集》于苏州,并撰写《后记》,在序中对杜甫的“博闻稽古”加以肯定。《杜工部集》一次印一万部,“每部为直千钱,士人争买之,富室或买十许部。”有《谪仙长短句》,已佚。《宋史》附传王珪

  • 《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赏析,词人晏几道为歌妓小莲而作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那么下面趣历

  • 《鹧鸪天·送人》赏析,词人辛弃疾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