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社日寄李学士》北宋李涛所作,描绘了一个醉态可掬的老人形象

《春社日寄李学士》北宋李涛所作,描绘了一个醉态可掬的老人形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64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6:18

涛,字信臣,五代至北初期官员、学家,工于诗文,言辞诙谐逗趣,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涛所作的《春社日寄李学士》吧。

中华民族有许多古老的节日,时移世迁,最终有许多都逐渐消失在时光的长河里,空留下一些轶闻逸事记录在史册之中,期间不断地沉浮翻滚,似乎想要给后人传递一点儿生命上的迪。可惜大浪淘沙,泥沙俱下,当面对坚硬的生活,再粗糙的棱角也会被慢慢地磨平。些许节日,与改天换地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春社,春季里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节日之一,一般分为官社和民社。官社,国家祀典,繁文缛节,庄严肃穆;民社,富有生活气息,聚众,举办多种活动,如敲社鼓、食社饭、饮社酒、观社戏等诸多习俗。民社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俗话中的“龙抬头”,而官社则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鲁迅在小说《社戏》里面,却不知是不是写的这个节日里的活动。

《春社日寄李学士》

【宋】李涛

社翁今日没心情,

为乞治聋酒一瓶。

恼乱玉堂将欲偏,

依稀巡到第三厅。

李涛(898-961)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身世不简单,是唐朝郇李玮第十一世孙,随父避祸于湖南。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终于宋朝。这悠长的政治生命,或许并不令人羡慕,恐怕少不了许多的担惊受怕;当然,也可能还有一些在岁月长河中累积而成的豁达与开朗。

“社翁今日没心情”。社翁,古代专门用来对高士名流们的尊称。这里可以理解为地方名宿,也可以指诗人对自己的揶揄。今天恰逢春社,大家伙都热热闹闹的,可是有一个人正在闹不愉快。这个人是哪个呢?原来是诗人。别人问他为什么不高兴,他摇头只说:没心情。又问他为什么没心情,他不吱声了。留下一个悬念让大伙猜一猜。

原本逢着节日,是一个十分喜庆的时辰,可是非常怪哉的,诗人觉得自己今天心情不好。这就有意思起来了,同时也为下面的叙述奠定了一定的缘由。这句诗读起来,令人感到很是亲切,就像一句脱口而出的话语。什么叫作明白如话,这就是。这句诗还格外带有一种情绪,就像是故意在没事找事。或许,这是社翁的乐呵,只是一个由头。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诗人埋下的一个伏笔。

“为乞治聋酒一瓶”。理由来了,“为乞治聋”。什么意思呢?猜一猜呗。估计是诗人有点儿故意倚老卖老的架势。既然是“社翁”,当然是上了年龄,岁数大了。他对大家伙说,我要喝酒,但偏偏不说是自己馋嘴的缘故,而是非要扯一个听上去有点儿荒唐的理由:为了治疗自己耳聋的病。

老话说“老小孩,三岁半;昔日你喂我,今日我哄你!”就是说的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有些返老还童的意思,返璞归真了,把曾经丢失的童趣和童真,又生给捡拾了回来。所以,面对这种毫不讲理的情况,大家千万不要慌张,更不要大发雷霆,以免伤了老人的心,坏了一团和气。

“恼乱玉堂将欲偏,依稀巡到第三厅”。玉堂,原指华美的宫殿,这里应是指举办春社的地方。这两句似乎脱离了前面的视线,重新开启了一个场景,给我们展开了另外一幅画面:扭扭歪歪的脚步,仿佛整座官厅都在不停地摇晃,并非是我的问题,而是这房屋歪歪斜斜的本身快要倒塌了;醉眼朦胧,记忆恍惚,在某个时间段上,似乎一直不停地从第一厅巡到了第三厅了,才算觉得尽了酒兴。痛快啊!

呶,社翁终于还是喝到酒。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说喝到酒,更没有明白地说醉到什么程度,而是用生动活泼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醉态可掬的老人形象。为了喝到酒,并且为了尽兴地喝,老人也算是拼了猛劲,使了力气。首先,说自己今日没心情,此乃理由一;其次,治疗耳聋毛病,此乃理由二;第三,恼怒玉堂歪斜,此乃理由三。把理由找足之后,喝酒就非常理直气壮起来,一直从第一个大厅喝到了第三个大厅。一个字:爽啊!

此诗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技巧性的东西,因为诗人把所有的手段都隐藏在真心实意之内部。他的语气是和蔼可亲近的,他的文字是清晰易懂得的,他的构思是精密又灵活的。一首诗的好坏需要什么姑且不去多论,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却一定是:情真意切。如果没有情意,如果缺乏情趣,即使运用再多的技术手段,这样的诗作在实际上阅读起来,也必定是味同嚼蜡的。

标签: 李涛宋代

更多文章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

  •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词人有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

  • 《穷达》南宋艾可叔所作,蕴含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艾可叔,南宋

    艾可叔,字无可,号臞山,南宋时期诗人,他是艾可翁的哥哥,与弟弟蕙山、弧山并称“三艾先生”。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艾可叔所作的《穷达》吧。人一生的际遇,实际上就像过山车,忽高忽低,一切都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或许有人是不相信的,基本上来自于自信心爆棚的人,他们的意志力都非常强大,更为可怕的是做什么

  • 陆游《示儿》:在短短的篇幅中,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陆游,《示儿》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陆游的《示儿》,一

  • 李清照《夏日绝句》: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清照,《夏日绝句》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一

  • 王安石的《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表达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安石,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王安石的《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宋)王安石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注释闲:悠闲,闲适。窄袖短帽:指便装衣帽。梢梢:树梢。新月:

  • 婉约中带着豪放:赏析牛峤的《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牛峤,唐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牛峤的《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唐)牛峤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注释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

  • 历史上有哪些描写春水的诗句?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水,诗作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春水的诗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桃溪春水绿如苔,溪上红桃夹岸开。——宋·胡仲弓《题桃源图》春雨初霁,漫步鸡龙河湄,溪水宁静、柔美。一抹晨曦中,东风吹拂,黄鹂音脆,柳烟疏淡。春水织文縠,春花散云锦。——明·顾源《杂题》夜雨洗过的河湄,再添新绿;落红流水,色嫩如染,

  •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

  •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作者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1269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弟张九皋第23代孙,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其作有《三事忠告》、《归田类稿》、《山坡羊·潼关怀古》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一起来看看吧!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