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风歌这首诗该怎么赏析?这首诗的内容原文是什么?

大风歌这首诗该怎么赏析?这首诗的内容原文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81 更新时间:2024/1/4 18:21:25

大风歌【两汉】刘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一诗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

此诗每句中皆带有“兮”。刘邦故乡沛县原本虽为宋地,但已被楚国占有百年,文笔自然不免沾染了些许楚风。楚辞又由于其代表人物屈原的悲惨,而成为抒发愤懑的文体,且因楚地民风彪悍,楚辞便多了大气磅礴。刘邦选取这种文体,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对家国兴亡的担忧,又不失王者风范。

《大风歌》整首诗仅有三句构成,这在中国历代诗歌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三句诗中每一句都代表一个广大的不同的场景与心境,而且作者对这三句诗真可谓惜墨如金、高度凝炼。其中第一句的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绝的诗句。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他与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战场上是如何歼剿重创叛乱的敌军,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运用大风和飞扬狂卷的乌云来暗喻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人的渺小的感伤。同样的,对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见汲古阁本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八)这是对的。“群雄竞逐而天下乱”,显然是指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情状。“群雄竞逐”的“雄”,《文选》的有些本子作“凶”。倘原文如此,则当指汉初英布等人的反乱。但一则这些反乱乃是陆续发动的,并非同时并起,不应说“群凶竞逐”;再则那都是局部地区的反乱,并未蔓延到全国,不应说“天下乱”。故当以作“雄”为是。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一个“威”字就是那样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各路诸侯臣服于大汉天子刘邦的脚下,一个“威”字也直抒了刘邦的威风凛凛、所向披糜,天下人能与之匹敌的那种巨无霸的冲天豪迈气概。这样的荣归故里,刘邦的心情是何等的荣耀与八面威风!刘邦是在说自己在这样的形势下夺得了帝位,因而能够衣锦荣归。所以,在这两句中,刘邦无异坦率承认:他之得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但是,正如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这种局面也不是刘邦所造成的,他只不过运道好,碰上了这种局面而已。从这一点来说,他之得以登上帝位,实属偶然。尽管他的同时代人在这方面都具有跟他同样的幸运,而他之终于获得成功乃是靠了他的努力与才智;但对于刘邦这样出身于低微的人来说,若不是碰上如此的时代,他的努力与才智又有多少用处呢?所以,无论怎么说,他之得以当皇帝,首先是靠机运,其次才是自己的努力与才智。他以当进的人对之根本无能为力的自然界的风云变化,来比喻把他推上皇帝宝座的客观条件,至少是不自觉地显示了他的某种心理活动吧!

姑且不论刘邦把他的这种机运看作是上天的安排抑或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但那都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换言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但这一切到底有多大效果,还得看机运。作为皇帝,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他守卫四方,但世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他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这就并非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了。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最后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写他的心情与思想,但这最后一句,刘邦并没有继续沉浸在胜利后的巨大喜悦与光环之中,而且是笔锋一转,写出内心又将面临的另一种巨大的压力。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居安思危,如何让自己与将士们辛劳打下的江山基业,不在日后他人觊觎中得而复失,回到故里后,去哪里挑选出更加精良的勇士来巩固自己的大好河山?

使之大汉江山固若金汤!所以,第三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是希望做到这一点的,但真的做得到吗?他自己却无从回答。可以说,他对于是否找得到捍卫四方的猛士,也即自己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也正因此,这首歌的前二句虽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假如说,作为失败者的项羽曾经悲慨于人定无法胜天,那么,在胜利者刘邦的这首歌中也响彻着类似的悲音,这就难怪他在配合着歌唱而舞蹈时,要“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汉书·高帝纪》)了。

标签: 大风歌

更多文章

  • 秋风辞这首诗该怎么赏析?这首诗的内容原文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诗,秋风辞

    秋风辞【两汉】刘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全诗比兴并用、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名作。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历史上有

  • 《灵隐寺》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宋之问

    灵隐寺宋之问鹫岭郁岧峣, 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 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 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 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 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东晋时。《淳祐临安志》说,在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看到

  • 古诗词行行重行行的内容是什么?这首诗该如何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行行重行行,诗

    行行重行行【两汉】佚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

  • 南北朝诗词石城乐是什么内容?这首诗该怎么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石城乐

    石城乐【南北朝】佚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风吹黄檗藩,恶闻苦篱声。起首二句开门见山,点明了事情的缘由,同时也暗示了女主人公的身份。“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因闻欢而相送,可知他们并非正式夫妻。这句是说,当女主人公得知情人即将远行,便匆匆赶来为

  • 南北朝诗词子夜四时歌·春风动春心是什么内容?这首诗该怎么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子夜四时歌

    子夜四时歌·春风动春心【南北朝】佚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细腻的笔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百花盛开,山林色彩绚烂,从南方飞回的候鸟,在阳光下欢快地鸣叫的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流露了诗人喜爱春天,热爱生活的

  • 南北朝诗歌赠张徐州谡该如何鉴赏?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北朝,赠张徐州谡

    赠张徐州谡【南北朝】范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怀情徒草草,泪下空霏霏。寄书云

  • 南北朝诗歌之零陵郡次新亭该如何鉴赏?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北朝,之零陵郡次新亭

    之零陵郡次新亭【南北朝】范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江干远树浮”二句,粗笔勾画江天远望的视觉印象,顺便点题。开篇就是“远树”、“天际”,使诗人那极日远眺、思深虑远的意态跃然纸上。远处的树木随着江岸

  • 五代诗歌病中感怀该怎么赏析?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五代,病中感怀

    病中感怀【五代】李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首联“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两句便给全诗笼罩了一层伤感的云雾。“萧条”二字交代了诗人此时的生活,已经没有了侍从簇拥、嫔娥相伴的

  • 《北来人二首》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刘克庄

    赏析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南宋诗人。这首诗题作〈北来人〉,所谓「北来

  • 唐代孟浩然诗词之一,听郑五愔弹琴这首诗该怎么鉴赏?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代,孟浩然

    听郑五愔弹琴【唐代】孟浩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阮籍常与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聚集在竹林下喝酒,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首句以阮籍比郑愔,说郑愔像阮籍一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