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米芾《水调歌头·中秋》:全篇用笔空灵回荡,而自有清景无限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全篇用笔空灵回荡,而自有清景无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027 更新时间:2023/12/9 9:23:33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米芾的《水调歌头·中秋》,一起来看看吧!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宋代〕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米芾写中秋赏月,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开月亮,上片先写自己晚来的秋意感受。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征人的习俗,砧上捣衣之声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鸣叫,亦是触发人们秋思的。李贺《秋来》诗云:“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米芾这两句着重写自己的直觉,他是先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感到飒飒秋风之来临,因此,才觉得仿佛是砧声送来了秋风。同样,他是先听到蟋蟀悲鸣,而后才意识到时令已届高秋了。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秋”,表现出他的旷逸豪宕的襟怀。他这句抝折刚健之笔使文气为之一振。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要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秋意,而倔强的词人不愿受其困扰。所以,接着他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了。可是“凄凉兴况”偏不那么容易收拾,酒后反而心里加倍感到不胜其幽僻孤独。才说“不学宋玉解悲愁”,强作精神,是一扬,这里“倍觉不胜幽”,却是一跌,如此一来,作者闻秋声而引起的内心感情上的波澜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来。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就在这个时候,一轮明月出来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时,明月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为一个银色的世界,也把作者从低沉压抑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于是词笔又一振。至此,词人才托出一轮中秋月点明题意。“多情”二字是在词人的感情几经折腾之后说出的,极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确多情。在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

下片写赏月时自己在月光下“横玉笛”、“倒金瓯”、“倚栏干”乃至“醉困不知醒”的情景。“怅襟怀”的“怅”字承接上下片,巧妙过渡,既照应上片“不胜幽”的“凄凉兴况”,又下片的赏月遣怀。“横玉笛,韵悠悠”,玉笛声本富有优美情韵的,而在大放光明的中秋月下吹奏,那更是妙不可言,可是词人马上想到要借此清时良夜,痛痛快快大饮一场。

“遍倚栏干十二”,说明他赏月时间之长,赏览兴致之高,于是他不由神与物游,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遐想。

“宇宙若浮萍。宇宙如此之大,作者却视之若浮萍,不只见出他心胸神思飘逸,更是物我合一之际内心的真实感受,读来令人心弛神往。境界如此之美,兴致自然更高,于是词人不觉豪饮大醉。结句“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不再写赏月饮酒之后的种种,以不结之语收束了全词,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余地。这首词自东坡著名的同题词之后,能独树一帜,勇于创新,确有其独特的妙处:赏月不写月华,偏道个人“对景”之感,清景之中见出清趣,颇值用心玩味。

这首词借中秋赏月之机,表白了词人为人的高洁,也流露了他对“从仕数困”的些许幽恨。词的上片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并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词的下片,侧重抒发词人向往隐居生活之意,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遐想。全篇用笔空灵回荡,而自有清景无限,清趣无穷,表现出米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的特有风格。

更多文章

  • 李白《赠钱征君少阳》:作者不拘格律,首联对仗,颔联却不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赠钱征君少阳》,一起来看看吧!赠钱征君少阳李白〔唐代

  • 陶渊明《九日闲居》:诗人有菊无酒,遂产生出无限感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陶渊明,《九日闲居》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陶渊明的《九日闲居》,一起来

  • 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全词最后一句即景生情作结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其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孝祥的《浣

  • 海棠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与赞美,有哪些描写海棠的诗作?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海棠,诗作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海棠花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来百花盛开,争奇斗妍,正所谓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满目的芳菲里,海棠依然是独特的存在,它美丽的风姿,惊艳了世人,虽不能独占春色,却也是相当出彩的花儿。自古以来,就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和赞美。今年春色可胜嗟 ,二月山中未见花。

  • 欧阳修暗自感伤:赏析《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欧阳修,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欧阳修的《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宋)欧阳修尝爱西湖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且趁余花谋一笑。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注释蝶恋花:唐教坊曲名。

  • 北宋词人贺铸之作:《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贺铸,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贺铸的《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宋)贺铸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白头花满湔裙处。竟日微吟长短句。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注释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

  • 王沂孙《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词人一改填词用典多惯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沂孙,《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

  • 吴伟业《过吴江有感》:全诗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描述,层次分明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伟业,《过吴江有感》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伟业的

  • 盘点十首最美中秋节古诗词,你读过几首呢?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苏轼

    盘点古代十首最美的中秋节古诗词,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中秋节的诗句 :最亲情的中秋诗词——《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点评: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

  • 周密《玉京秋·烟水阔》:音韵谐美,别具声情,值得治词乐者重视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周密,《玉京秋·烟水阔》

    周密 (1232年—1298年或1308年),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祖籍济南,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词人、文学家、书画鉴赏家。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能诗,擅书画。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为“二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