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代诗词之病牛鉴赏,李纲在诗中描绘了什么景象?

宋代诗词之病牛鉴赏,李纲在诗中描绘了什么景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04 更新时间:2024/1/25 10:10:23

病牛,纲,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诗首句言牛终生辛劳,硕果累累,不言牛“病”,又字字含“病”意,年复一年,力耕千亩,获实千箱,必然气力衰竭,病由此生。次句言牛虽功绩至伟,却没有人对它同情哀怜,责问语气,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三四句以牛的口气作答,将牛人格化,揭示牛为百姓甘于自我牺牲的可贵品格。

此诗中的牛,亦是诗人自喻。李纲官至宰相,他为官清正,反对媾,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但为投降派奸佞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次年又“移澧浦”,内心极为愤抑不平。因此,作《病牛》诗以自慰、自白。

这首诗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立意高远,既是成功的咏物诗,更是杰出的言志诗,为后世传诵。

在中国诗歌史上,自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吟咏鸱鸮的诗作之后,吟咏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的咏物诗可谓层出不穷。在浩如烟海的咏物诗中有不少格调颇高、艺术精湛、韵味无穷的佳作。李纲的这首《病牛》便是其中之一。这里,我们不谈此诗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力,也不说此诗质朴无华的语言美,只是想欣赏一下其“离形得似”、“托物言志”的艺术。司空图《诗品·形容》认为,诗人“形容”(指描摹客观事物)能不拘形似而求得神似,才是精于“形容”者:“离形得似,庶几斯人”。李纲正是精于“形容”者,其《病牛》诗达到了“离形得似”,也即不拘于描写对象的外形外貌相似,而求得描写对象精神相似的境界。作者吟咏病牛,笔墨重点不在绘其形,而在传其神。

诗的前两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写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这里,作者从揭示病牛“耕犁千亩”与“实千箱”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落笔,将病牛“力尽筋疲”与“谁复伤”加以对照,集中描写了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及其不为人所同情的境遇。首句中的两个“千字”,分别修饰“亩”与“箱”(通“厢”,指粮仓),并非实指,而是极言病牛“耕犁”数量之大、劳动收获之多,同时,也暗示这头牛由年少至年老、由体壮及体衰的历程。次句反诘语气强烈,增添了诗情的凝重感。

诗的后两句笔锋陡地一转,转为述其志:“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却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极沉沦。因为它具有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之志。这两句诗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着众生的志向。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它与“卧”等词语相结合,有助于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不过,此诗并非为咏牛而咏牛,而是“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我们只要能像前人所说的那样“知人论世”,便不难看出这一点。

赞颂了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托物言志的。因而,此诗中的病牛,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活了,动了,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产生美感。

标签: 宋代病牛

更多文章

  • 宋代诗词赏析之小池,杨万里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宋代,小池

    小池,宋代杨万里,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

  • 宋代诗词赏析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宋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景色,风光不与其他季节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更加

  • 元代五言绝句之院中独坐如何赏析,该诗的作者有什么隐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代,院中独坐

    院中独坐,元代虞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

  • 元代五言绝句之到京师如何赏析,该诗的作者有什么隐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代,到京师

    到京师,元代杨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诗家清早在新春。”北方的冬天,寒冷而漫长。在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春天来临的消息,哪怕只是一点新绿,一声鸟啼,那种惊喜之情是自不待言的。杨载的这首绝句

  • 明代五言之感事如何赏析,该诗用了什么表现形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代,感事

    感事,明代袁宏道,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这首诗首联写湘山景色,颈联和颔联写议论朝政大事传出诗人满腹心事的具体内容。尾联写时事之感,融入景物之中

  • 明代五言之江宿如何赏析,该诗用了什么表现形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代,江宿

    江宿,明代汤显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这首诗的构思围绕着一个“光”字。全诗四句,每句都烘托出一种光。第一句写清秋之夜,江上的点点渔火,给人以清冷宁静的感觉。第二句写一弯残月的迷蒙之光映衬着岸边的树村。是一

  • 才子连续十二年考试都不中,写的诗却成经典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罗隐,唐朝

    对罗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罗隐是唐代诗人,杭州人士,其名声虽然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师响亮,但是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名篇,比如“为谁辛苦为谁甜”、“今朝有酒今朝醉”、“任是无情亦动人”等等。罗隐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官宦世家,他自幼聪明好学,小小年纪便能写出一首好诗,送他

  • 亡国后李煜写下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煜,五代十国

    对李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李煜,很多人都说,他是被皇帝位子耽误了的大艺术家,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如果她不做皇帝,他在文学方面应该还会取得更高的成就,活的时间会更长,为世人留下更多的佳作,可惜历史芈月如果。李煜在众多的皇子中排行第六,他生性温文尔雅,喜欢读书,对于

  • “春宵一刻值千金”下一句是什么?这首诗是谁写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苏轼,宋朝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位人物,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和诗词都冠绝古今,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佳作,他的词风豪放霸气,常常被人们引用,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老夫聊发少年狂”,“醉笑陪公三万场”,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实苏轼除了词之外,诗也非常著名,比如今天要说的“春宵一刻

  • 陆游在刺杀了猛虎后,写下了哪两首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陆游,南宋

    陆游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他的诗词文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流传存世的诗篇有9300多首,是公认古代史上最高产的诗人。从整体风格来看陆游的诗歌多以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除此之外世人关注比较多的则是其对于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的感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