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维《竹里馆》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王维《竹里馆》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76 更新时间:2024/1/20 17:33:05

古诗《竹里馆》

年代:唐

作者: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作品赏析

【注解】: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长啸:长声呼啸。

【韵译】: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评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

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

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

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

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

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傭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标签: 竹里馆王维

更多文章

  • 岑参《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岑参

    古诗《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年代:唐作者:岑参久客厌江月,罢官思早归。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因君报兵部,愁泪日沾衣。

  • 岑参《春光戏题赠李侯》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光戏题赠李侯,岑参

    古诗《春光戏题赠李侯》年代:唐作者:岑参燕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 岑参《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岑参

    古诗《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年代:唐作者:岑参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甲羽林儿。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 岑参《骊姬墓下作隔河相去十三里》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骊姬墓下作隔河相去十三里,岑参

    古诗《骊姬墓下作隔河相去十三里》年代:唐作者:岑参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浍水日东注,恶名终不流。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丘。蛾眉山月苦,蝉鬓野云愁。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

  • 岑参《经火山》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经火山,岑参

    古诗《经火山》年代:唐作者:岑参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然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 岑参《终南东谿中作》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终南东谿中作,岑参

    古诗《终南东谿中作》年代:唐作者:岑参谿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洗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兴来从所适,还欲向沧洲。

  • 岑参《裴将军宅芦管歌》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裴将军宅芦管歌,岑参

    古诗《裴将军宅芦管歌》年代:唐作者:岑参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海树萧索天雨霜,管声寥亮月苍苍。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断肠。辽东将军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将芦管送君杯。巧能陌上惊杨柳,复向园中误落梅。诸客

  • 岑参《春遇南使贻赵知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遇南使贻赵知音,岑参

    古诗《春遇南使贻赵知音》年代:唐作者:岑参端居春心醉,襟背思树萱。美人在南州,为尔歌北门。北风吹烟物,戴胜鸣中园。枯杨长新条,芳草滋旧根。网丝结宝琴,尘埃被空樽。适遇江海信,聊与南客论。

  • 岑参《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岑参

    古诗《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年代:唐作者:岑参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忆昨在西掖,复曾入南宫。日出朝圣人,端笏陪群公。不意今弃置,

  • 岑参《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岑参

    古诗《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年代:唐作者:岑参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