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恽《黑漆弩·游金山寺》:此篇在散曲作品中别具一格

王恽《黑漆弩·游金山寺》:此篇在散曲作品中别具一格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908 更新时间:2024/1/26 16:36:24

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学者、诗人兼政治家。王恽是金、元之际著名的诗大家和元世祖时期的重要文臣,在金末元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其诗文影响遍及整个元代。一生仕宦,是元世祖、裕宗和成宗三代谏臣。其书法遒婉。著有《秋涧先生全集》。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王恽的《黑漆弩·游金山寺》,一起来看看吧!

黑漆弩·游金山寺

王恽〔元代〕

邻曲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谓曰:“词虽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如?”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后人爱之,易其名为《酹江月》,其谁曰不然?”仲先因请余效颦。遂追赋《游金山寺》一阕,倚其声而歌之。昔汉儒家畜声伎,唐人例有音学。而今之乐府,用力多而难为工,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侠耳。渠辈年少气锐,渊源正学,不致费日力于此也。其词曰:

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蛟龙虑恐下燃犀,风起浪翻如屋。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

题名《游金山寺》,实际上写的是游金山。金山在江苏镇江西北长江中(现已与南岸相连),所以首句说“苍波万顷孤岑矗”。金山并不太高,但因是突兀的矗立在水面上,故显得很高。第二句“天竺”指杭州天竺山,山上寺庙颇著名。以它来比金山,略照应寺。此二句写金山寺地势雄奇壮伟。三四句则驰骋想象,写作者登高的豪兴。金山最高处有金鳌峰,作者登上鳌头,酾酒临江,满饮三杯,顿觉豪情喷涌,逸性遄飞,仿佛自己的壮气海量,犹如巨大的神鳌,能够吸尽一江碧绿的江水,这里,作者联想神奇丰富,极度夸张而又不悖事理。其自谓效颦东坡,就豪气而言,亦差可比拟。

从作者对风景的礼赞立场来看,他这番“游金山寺”较为特别,乃纵舟巡江,眺望观赏,而无意入寺随喜。下片即叙及自身的游况。金山高峙,倒影落在水面,黝黑沉邃,深不可测。江风骤起,波涛大作,水石相激,浪峰竟如高屋一般掀上落下。诗人的奇想又与寻不同:这该不是水底的蛟龙担心游人燃犀窥觑,而故意兴风作浪吧?这虽是实景下的联想,却也隐含金山寺为藏龙卧虎、鲸呿鳌吞之地的意味。金山寺风光的壮丽雄伟,感染了诗人,激发了他快游江山的豪情。所以纵然风急浪高,归棹纷纷,他却并不急于回家,而是任舟船在夕阳下继续飘荡。末句表流连的原因是“待偿我平生不足”。这里的不足,指的是豪旷的情兴与快意的游历。平生的不足都可于此时此地得到补偿,这就总结出了金山寺风光的非凡魅力。

这支小令选择了典型的画面,浓墨重彩,气象豪纵;奇景快游,相得益彰。全曲八句始终将金山寺同寺下的长江结合在一起,这同他游览的方式有关,却也因此借得了大江雄劲的气势。从曲文前的小序来看,作者抨击了当时曲坛“用力多而难为工”、“笔墨劝淫”的现象,说明这支小令正是在创作艺术风格上别开生面的一种尝试。早期的上层文人染指散曲,多作柔靡之声,即使提倡“以词为曲”,曲辞也取词婉约派的一路。本篇却取劲健豪放一路,所以在散曲作品中别具一格。

更多文章

  • 杨果《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表现出一种悱恻低回的风调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果,《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杨果,[1195-1269]字正卿,号西庵,祈州蒲阴(今河北安国县)人。生于金章宗承安二年(宋庆元三年),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登进士第,官至参知政事,为官以干练廉洁著称。卒,谥文献。工文章,长于词曲,著有《西庵集》。与元好问交好。其散曲作品内容多咏自然风光,曲辞华美,富于文采。明朱权《太和正音

  • 杨果《小桃红·采莲女》:此组曲抒写采莲女的生活和爱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果,《小桃红·采莲女》

    杨果,[1195-1269]字正卿,号西庵,祈州蒲阴(今河北安国县)人。生于金章宗承安二年(宋庆元三年),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登进士第,官至参知政事,为官以干练廉洁著称。卒,谥文献。工文章,长于词曲,著有《西庵集》。与元好问交好。其散曲作品内容多咏自然风光,曲辞华美,富于文采。明朱权《太和正音

  • 杨载《暮春游西湖北山》:作者刻意求新,不肯从俗从熟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载,《暮春游西湖北山》

    杨载(1271—1323年9月15日)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杨载的《暮春游西湖北山》,一起来看看

  • 刘秉忠《木兰花慢·混一后赋》:全词抒情与议论相结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秉忠,《木兰花慢·混一后赋》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

  • 谢灵运《斋中读书》:这首诗从大处落笔,委婉见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谢灵运,《斋中读书》

    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

  • 谢灵运《七里濑》:这首诗开头四句语言颇艰涩费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谢灵运,《七里濑》

    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

  • 龚自珍《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运用比兴手法并以独明的孤花自况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龚自珍,清朝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清朝时期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诗作多为咏怀和讽喻之作。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龚自珍所作的《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吧。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龚自珍 〔清代〕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

  • 龚自珍《己亥杂诗·偶赋凌云偶倦飞》,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为龚自珍的一篇诗体自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龚自珍,清朝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清朝时期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诗作多为咏怀和讽喻之作。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龚自珍所作的《己亥杂诗·偶赋凌云偶倦飞》吧。己亥杂诗·偶赋凌云偶倦飞龚自珍 〔清代〕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译文及注释译文曾经春风得意

  • 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此诗为一般的赠别抒情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

    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

  • 谢灵运《初去郡》:诗中写景不多,却极为清丽动人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谢灵运,《初去郡》

    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