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乾隆也有那么多的儿子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出现九子夺嫡

乾隆也有那么多的儿子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出现九子夺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63 更新时间:2024/1/11 3:46:55

对乾隆和九子夺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也有很多儿子,为何没有发生“九子夺嫡”?

一言以蔽之,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皇权最集中的朝代,而乾隆又是清代所有皇帝中最会玩弄皇权的人,你想想,中国延续几千年来的封建皇权,在乾隆这60年被推向了顶峰,怎么可能发生夺嫡事件。

皇权集中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曆朝歷代(除清代),虽然名义上皇帝权力最大、皇权最高,但实际上下面也有宰相、内阁之类的机构分权,一来让皇帝轻松点;二来避免皇权过于集中,皇帝独断专横。你看历史上但凡圣英主主,都不是为所欲为的;三来权力体系是在不断完善的。

但是到清代就不一样了,清兵入主中原,本来就是没有太大底气的事情,要不是李自成和吴三桂两个人乱搞,可能就不会有大清什么事。所以清代自入关以来,就对权力的把控非常重视,上至朝廷官员的任命、下至平明百姓的生活,他们要从思想和文化上来统治中国。

最直接了当的方法,就是集中皇权,什么事都有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唯一能在名义上制约皇帝的,恐怕也只有所谓祖宗家法了。

清代自顺治入关,经历了康熙、雍正两朝,该剃头的也剃头了、文人也不敢乱胡言乱语了,在思想文化上面的控制已经基本完善,加上这两位皇帝也算有能力,至少明面上国家是繁荣富强、人民是融合团结的,皇权逐渐被皇帝一人掌握。

到了乾隆手里,那还不是任他玩?他站在父祖两辈人的肩膀上,变本加厉地控制思想文化,玩弄权术,打击朋党,一时间大清从上到下,人人自危,还有谁敢说半点皇帝不对?

皇权在乾隆手里达到巅峰。

先进的立储制度

乾隆他爹雍正,是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参与者和获胜者,他了解权力的诱惑有多强,也了解儿子们为了权力会干出怎样伤天害理的事情来,痛定思痛的雍正帝发明了十分先进的立储制度——秘密立储制——国家的未来,都在那块正大光明匾额后面。

中国历史上一直是皇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的弊端是,从生下来就注定了你是否有资格继承皇位,那么另外一些人势必觉得自己也有能力,凭什么你早出生两年就当皇帝呢,老子不服,反了,造成很多血案。相比之下,秘密立储制可以说是非常先进了,我不告诉你谁有资格继承皇位,想当皇帝是吧?在我死之前,你们都有机会,好好表现吧。

因此,雍正到乾隆的权力交接,非常平稳,几乎没其波澜。

到了乾隆传位给嘉庆这里,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平稳的权力交接了,平稳到好像没有交接一样。

第一,乾隆传位给嘉庆,严格意义来说不是秘密立储制,因为乾隆还没死就传位了,但本质上还是秘密立储制,因为乾隆没有立太子,没有明确表示过谁将来继承皇位。

这里必须多说一点,这种传位方式并不是乾隆心中所愿,他由于对先皇后的爱,一心想立嫡长子为太子,只惋惜嫡长子命短无福,厚爱他又中意五阿哥永琪,惋惜五阿哥跟小燕子……哦不,五阿哥年纪轻轻就病逝了,后来乾隆就再也没有确定或中意过某位皇子,自然也就不会确立继承者了。

第二,由于皇权太过集中,皇子们天天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谁要敢有一点歪心思,英明神武的父皇分分钟要了你脑袋,永璜和永璋这两个皇子,一个大阿哥、一个三阿哥,就因为在富察皇后葬礼上哭得不起劲,就早早地被排除了继承名单,后来因为惊吓过度,老大直接被吓死了。

第三,之所以说这次权力交接平稳得就好像没有交接一样,因为乾隆传位后,名义上是太上皇,事实上还掌握着皇权,嘉庆皇帝在前三年非常窝囊,作为名义上的皇帝,但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必须要先请示父皇。

其他原因

还有很多小原因,也跟这次权力平稳交接有关。

1、乾隆太能活,中国历史上能活过80岁的皇帝,从秦始皇一统六国算起,也不过5位,其中南梁萧衍86岁、武则天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必烈80岁,另外一位就是乾隆了,88岁,在长寿皇帝中他是最长寿的。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皇子们都被熬死了。

2、乾隆皇子不算多,康熙24个皇子、乾隆17个,在皇子上没超过爷爷,一直以来也是这位十全老人的遗憾,更要命的是,这些皇子由于老子太能活,能力比较强的都被熬死了,留下来的都十分平庸。

3、皇子资质平庸,除去被熬死的和年龄太小的,到乾隆禅位的时候,真正有资格的继承者只有4个,其中一个是个瘸子、一个是文人、一个是永琰的弟弟,这个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传给弟弟不给哥哥这说不过去,再者,那位弟弟永璘本身也不争气。

没办法,矬子里面选将军,乾隆禅位给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永琰这个人,听话懂事又孝顺,是乾隆看中他的优点,但此人能力相对平庸,如果放在太平年间,不失为一个守成之主,只惋惜他生不逢时,乾隆留下的盛世背后,充满了内忧外患。

你看,集中的皇权、先进的继承制度,再加上各种微小的原因,就造成了乾隆禅位这件事的平顺,毫无波澜,就像没有发生一样。

标签: 清朝乾隆

更多文章

  • 地位最高的五子良将最后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三国

    地位最高的五子良将最后结局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五虎上将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而在三分天下的局面之下,三个势力都有自己的队伍,刘备有五虎上将,袁绍有河北四庭柱,而曹操也有五子良将,今天就来说说五子良将吧,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那么这五个人里面,谁的

  • 汉文帝的结发妻子为何不被史书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汉朝

    汉文帝的结发妻子为何不被史书记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文帝刘恒,西汉继汉高帝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弘、汉后少帝刘恭之后的第五位皇帝,因庙号太宗而史称汉太宗,因谥号孝文皇帝而史称汉文帝,在位期间文治武功显赫,开创文景之治,而且性格宽厚仁爱,一直深得后世称赞,是明君的

  • 在三国后期,都诞生了哪些能将?战绩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陆抗,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后期优质大将,不要再只知道姜维了,与后面这几位相比,姜维的道行真的不够。唐朝武庙里面供奉的历代名将中,属于三国时期的如下几位: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魏太尉邓艾;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偏将军南

  • 朱棡在医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医学著作?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朱棡,明朝

    朱橚,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明朝宗室,医学家,明代第一任周王,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同母弟,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生母待考证(因与朱棣同母,且朱棣本身生母存疑,故其生母可能性有二。孝慈高皇后马氏或碽妃)。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顺帝

  • 周勃当初两次拜相 周勃晚年为何那么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勃,汉朝

    对周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生两度拜相的周勃为何晚年如此凄凉?周勃诛吕兴刘,有再造大汉之功,为何晚年却被抓进监狱,留下了一句:““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堂堂太尉的晚年为何如此悲凉。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的话,就是汉文帝不喜欢周勃,不希望功绩集团继续

  • 清朝名臣张廷玉有哪些轶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张廷玉

    清朝名臣张廷玉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居官长达五十余年。那他有哪些轶事典故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退名画张廷玉笃爱长子张若霭。张若霭少年登科,书画皆精妙,尤善鉴赏。一日,张廷玉到一属官家,看到一幅名人山水画,十分欣赏,回家后,便在其子面前对那幅画大加

  • 历史上刘备是什么身份?他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是为何?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即汉昭烈帝,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看三国演义,我们经常都能看到刘备对外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表明自己乃是皇室后裔,提高自己的身份。那么我们不禁要好奇了,汉朝的创始人乃是刘邦,为啥刘备不直接说

  • 韩信最不光彩的杀人是哪一次?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汉朝

    韩信最不光彩的杀人是哪一次?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大将,军事天才。正是由于他的加盟,才使得刘邦集团摆脱了被楚霸王项羽肆意吊打的被动局面,“从失败走向胜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邦的天下,一大半是韩信打下来的。也许是韩信的事迹太过精彩的缘故吧,除了正史的记

  • 海兰珠到底有何魅力,能让皇太极如此宠爱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海兰珠,清朝

    俗话说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倘若问一个男子,你最欣赏亦或者是喜欢的人是什么样的?对方的回答最可能出现的便是两类,一类是漂亮,一类是有才华,聪明。但是这不过是理想状态罢了,在现实生活中,倘若遇到了那个让你心动的人,这一切的外在和内在的要

  • 司马懿和诸葛亮实力相当 司马懿为何斗不过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还不了解:司马懿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懿手握重权,为何却老是打不赢诸葛亮?前三次北伐诸葛亮对战曹真,其实所获不多,只有一个武都,一个阴平,但是这两个地方也不算是诸葛亮打下来的,而是人家曹真不要的。不仅如此诸葛亮也连年遭遇败绩,几乎可以说是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