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宣宗的后世评价怎么样?最终没能挽救唐朝是因为什么?

唐宣宗的后世评价怎么样?最终没能挽救唐朝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43 更新时间:2024/2/3 0:29:30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李忱(810年7月27日/28日-859年9月7日/10日),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7日/10日在位)。作为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自然属于唐朝后期的君主了。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

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间,贬谪李德裕,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并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又安定塞北、平定安南,从开创了“大中之治”。因此,史上对唐宣宗评价极高,认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一样的明君。那么,问题来了,唐宣宗开创“大中之治”,人称小太宗,为何也不能挽救唐朝呢?

首先,李忱的一生,努力仿效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以“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座右铭。他将《贞观政要》书于屏风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读。唐宣宗李忱这位皇帝在位期间,一方面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提高唐朝上下的运转效率。另一方面,在对外用兵上,唐宣宗李忱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又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取得了之前多位皇帝都难以达到的战绩。

在此背景下,由于李忱在位时之年号为大中,故史家以“大中之治”称之,并且将大中之治比作汉朝的文景之治,将唐宣宗比作唐太宗和汉文帝一样的明君。不过,虽然“大中之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朝的国力,但是,其并没有彻底根除唐朝的病症。具体来说,就藩镇叛乱问题,唐宣宗李忱依然彻底解决。

在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间,江淮等地就发生了藩镇叛乱的问题,虽然这些叛乱最后都得到了平定。但是,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因为叛乱已经波及到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地,这直接影响到唐朝的根基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安史之乱来说,虽然连唐朝都城都攻破了,但是,因为叛军没有波及到唐朝的江淮地区,也即没有影响到唐朝的赋税来源,这成为唐朝能够击败安禄山等人的重要原因。

所以,到了唐朝后期,因为藩镇叛乱波及范围实在太广了,让唐朝疲于应付。如同明朝末年一样,内忧外患的存在,即便崇祯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无法阻挡明朝的灭亡趋势。另一方面,唐宣宗李忱虽然贤明,但是,其在位期间,宦官依然把持朝政。比如在李忱继位前,宦官已经拥有左右皇帝废立的权力了。

同时,因为唐宣宗李忱能够登基称帝,宦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李忱在位时,依然将禁军的军权交给宦官。由此,宦官把持朝政的问题,几乎伴随着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和藩镇问题一样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进一步来说,唐宣宗在位期间,既没有削弱宦官,也没有倚重朝臣,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为后来的动乱埋下种子。

在唐朝后期,吐蕃等敌人的实力,实际上已经无法对唐朝构成太大的威胁了,也即唐朝的灭亡,主要还是内耗、叛乱等问题,这和宋朝等朝代,自然是明显不同的。就唐宣宗李忱来说,其在位期间还可以掌控大局。但是,等到他去世后,唐懿宗唐僖宗的能力实在差了太多,这也是唐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最后,大中十三年(859年),李忱去世。到了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初,王仙芝在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发出檄文,率领起义军攻克曹州、濮州。而在王仙芝起义之后,唐朝又爆发了黄巢起义。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率领的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唐宣宗李忱去世后,唐朝爆发的多次较大起义,直接让唐朝本就衰落的国力更加虚弱了。

到了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朱温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总的来说,唐宣宗开创“大中之治”,人称小太宗,虽然恢复了唐朝国力,却无法解决唐朝的根本问题。等到他去世后,接连不断的起义,最终让唐朝走向了覆灭。

标签: 唐宣宗唐朝

更多文章

  • 伯颜是什么人?历经8任皇帝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伯颜,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这个朝代中,除了开国皇帝之外,几乎没有太过于优秀的统治者,甚至乎很多统治者在世在位期间都非常短暂。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朝中一些势力比较大的大臣,纵横朝政多年,甚至历经了很

  • 宝庆公主到底有多受宠 明朝三代帝王都对她十分关爱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宝庆公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小女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宝庆公主作为朱元璋最小女儿,她为何受三代帝王关爱?公主这个称号看似尊贵,但其实古代不少公主的结局并不圆满,甚至悲凉,如亡国被赐死的太平公主、为平乱而远嫁的蓝齐格格等,但在明代历史上却有一个被人们称

  • 历史上真实的孙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太后,明朝

    孙太后 ,孝恭章皇后,明宣宗第二任皇后,明英宗朱祁镇的母亲,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若薇是19年电视剧《大明风华》的女主,由大美女汤唯进行扮演,其历史原型为宣宗皇帝朱瞻基孝恭皇后孙氏。由于受到古装大女主剧惯常思路的限制,该剧将这一角色,将其形象进行优

  • 历史上孟达叛变后是如何被杀的?申仪兄弟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孟达,三国

    在三国的历史上,孟达是个很传奇的人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孟达一生反复叛变,刘备入川时,孟达投降了刘备,襄樊之战时,关羽兵败,让刘封和孟达发兵相救,孟达劝刘封不发援兵,导致关羽败亡。因为害怕刘备追责,孟达给刘备留下一封书信,率部投降了曹丕。孟达

  • 历史上的长孙皇后有什么贡献?详解长孙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孙皇后,唐朝

    历史上的长孙皇后有什么贡献?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鲜卑族,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

  • 年羹尧死后家人怎么样了 雍正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年羹尧,清朝

    还不了解:年羹尧家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羹尧死后,雍正如何处置他的家人、老婆和子女?年羹尧不臣之心显然。但因丧心病狂。昏愦颠倒之所致。邹鲁乃无知小人。相与谋逆之情虽实。而事迹尚未昭著。朕念年羹尧青海之功。不忍加以极刑。著交步军统领阿齐图、令其自裁。雍正

  • 明朝重臣黄淮简介:历仕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黄淮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曹丕赐死甄宓之后 曹丕为什么还要将她披发覆面以糠塞口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甄宓,曹丕

    对甄宓和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甄宓被曹丕赐死后,下葬时为什么将她披发覆面以糠塞口?甄洛嫁给袁熙不久,曹操的军队就攻城略地了,身为袁熙的夫人,甄洛自然是曹军的俘虏,再加上甄洛的美名早就流传已久,就连曹操也心生向往,更何况身为人子的曹丕,他也许想的是将甄洛献

  • 司马衷作为一个傻子 司马炎为什么还立他作为太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衷,司马炎

    还不了解:司马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知司马衷很傻,晋武帝司马炎为何还要坚持立他为太子?前言注重清淡的世风,占据西晋时代的主导地位。于是,有人将清淡进一步热门化、官僚化。这时的清淡名士精英已明显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已谈不上什么思想了,纯粹是为清淡而清淡

  • 曹丕篡权建立曹魏 曹丕为什么40岁就死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丕,曹魏

    对曹丕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只活了40岁?这都算奇迹了,你也不看看他都干了啥?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汉丞相,魏王曹操于洛阳病逝,终年66岁,一代枭雄就此陨落。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丞相职位和魏王爵位,开始进一步的大权独揽。同年十月,曹丕逼迫汉献帝刘